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日期:2022-06-06

这是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曹刿论战》(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第21课)中,曹刿的一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先入为主地为鲁庄公进行了定位。鲁庄公无疑是当时鲁国最高的“肉食者”,理所当然应是最为“鄙”的人了。《曹刿论战》后面的文字也多次表现出了鲁庄公的“鄙”,于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极端冒进、愚昧无知等词语经常用来概括文中鲁庄公的性格特点。

  笔者再次执教《曹刿论战》,突然从字里行间发现鲁庄公作为一国之君,作为一个所谓的“肉食者”,他非但不“鄙”,反而更具深谋远虑之品格,其“远谋”之能力远在曹刿之上。

  单从鲁国战前所做的准备来看,就足见鲁庄公的智慧。

  准备一:“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对此的评价是“小惠为徧,民弗从也”。曹刿从一开始就抱着一颗“民本”思想求见鲁庄公,因而他在评价鲁庄公的战前准备时无一不是以“民”为出发点。虽然“民”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甚至是一场战争能否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但影响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还有很多。作战需要百姓,需要人民,但更需要领导人民的人。这领导人民的人,不就是鲁庄公手下的那些臣子吗?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作为小恩小惠,虽然不能遍及下层百姓,却能够遍及鲁庄公手下的臣子。这些受了国君恩惠的臣子势必怀有感激之意,报君之心,一旦身处战场,他们必当能够忠贞不二,乃至付出自己的生命。一个不懂得善待臣子的人,又怎能善待下层百姓呢?鲁庄公之所以这样做,是以一个国君的眼光来看待国事的。而当时的曹刿只是一个长期隐居乡间的人,看待国事难免会局限于下层人民的视野。无怪乎曹刿会以“小惠为徧,民弗从也”来评价鲁庄公了。身为一国之君的鲁庄公对此评价非但没有反驳,而是默认。鲁庄公这等胸怀正是一个国君应具备的胸怀。继而,课文陈述了第二方面的战前准备。

  准备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对此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将战争的胜负寄托给神灵的确愚昧十足。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16课)一文中也曾经辛辣地批判那些一味地求神拜佛的人,他说:“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可见,将战争胜负的希望寄托给神灵是件“玄虚之至”的事情。但这都是我们以今人的眼光和思维得出的结论。《陈涉世家》(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21课),陈胜在发动起义前曾经采取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等方式进行舆论准备;陈胜吴广杀了押送他们的军官后,“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后人评说陈胜巧妙地利用了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心理。历史上诸多起义莫不如此,洪秀全成立拜上帝教,声称自己是“天子”,行同此理。古人在出兵作战之前为坛而盟、敬神祭天、择时而动的行为已传承了几千年。神灵的有无且不论,但神灵在很多时候被演变为某种迷惑民众的工具。鲁庄公“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他不是在取得神灵的信服,他是在取得百姓的信服。堂堂一国之君能如此虔诚地对待值得敬畏的神灵,百姓怎能不充分地信任并支持他们的君主呢?鲁庄公尊重了人民的信仰,自然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曹刿只是看到鲁庄公对神灵的敬畏与膜拜,却看不透这种敬畏与膜拜的实质。从这一层面来看,鲁庄公也是有智慧的。

  准备三:“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对此的评价是:“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百姓与人民对于一场战争的决定性意义,鲁庄公并非认识不到,在经过曹刿连续两次的反驳之后,他最终提出了最后一条事关百姓,事关人民的战前准备。一个尽了职分的国君,我们怎么还能认为他“鄙”呢?从另外一个方面想,这大大小小的案件,总不能全部靠鲁庄公一个人去依据案情作出判断和处理吧!他势必要靠他的臣子,一个能以个人魅力引导臣子尽心尽责为民办事的君主,我们怎么还能认为他“鄙”呢?鲁庄公并非一个没有“民本”思想的人。这种准备绝非为了战争而做,若真的到了该打仗了才去对人民尽职尽责,恐怕为时已晚了。这些尽职尽责的事情,鲁庄公是做在了平时,而非“齐师伐我”火烧眉毛之际,这足见其智慧。

  另外,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曹刿论战》中的几个细节:面对齐国强大的进攻,生死存亡之际,鲁庄公仍能抽身接见曹刿,足见其对百姓臣子的重视,是一个“亲贤臣”的君主;“公与之乘”,鲁庄公堂堂一国之君,能够和一介草民同乘一辆战车,并将如此重要战役的指挥权决策权交付给曹刿,足见其对百姓臣子的信任;“既克,公问其故”,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虚心向自己的下级请教军事问题,足见其是一个虚怀若谷,坦诚以待的人。

  生活中的确存在“肉食者鄙”的人,但并不是所有的“肉食者”都是目光短浅,粗俗鄙陋的人。所以,我们对作品人物的赏析,绝不能先入为主,更不能局限于传统认识,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其实,很多时候,从事物的另外一个方面去审视,就会得出相反却又合情合理的结论。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