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30
这是《蜀相》 杜甫原文及赏析解读,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
这首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春。初到成都的杜甫,游览诸葛亮祠(武侯祠)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
此前一年,即乾元二年(759)七月,因为关中闹饥荒,谷物价格飞涨,杜甫在华州司功参军任上弃官而去,携家踏上漂泊之路。先是秦州(今甘肃天水秦州区)东柯谷隐居的计划,因故未能实现;接着,移居同谷(在今甘肃康县)栗亭,生活更加艰难,甚至出现了食物严重短缺的现象。最后,于当年十二月一日,登程前往成都,经过木皮岭、白沙渡、飞仙阁、五盘岭、龙门阁、石柜阁、桔柏渡、剑门、鹿头山,跋山涉水将近一个月,于年底到达成都,暂时寓居浣花溪畔的草堂寺。
这个时候,杜甫的政治理想已经破灭,家庭生活在经过数月的颠沛流离之后,开始过上了相对安定的日子。
2
杜甫为什么一到成都便去游览诸葛亮祠,并且饱含感情写下这一首诗呢?萧涤非先生说:“杜甫有他的政治抱负和热情,又生当安史之乱,故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极推崇。”(《杜甫诗选注》)这两点,对于注释《蜀相》一诗,当然已经足够。但说到杜甫对诸葛亮的感情,却是不够全面的。
杜甫对于诸葛亮,有着更加丰富、复杂的感情。简而言之,至少有敬仰、羡慕、同情三种感情。杜甫一生写过多首跟诸葛亮有关的诗歌作品,这里摘选其中一些诗句:
《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诸葛庙》: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歘忆梁甫吟,躬耕也未迟。
《古柏行》: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可见,杜甫敬仰诸葛亮的军政才能、忠诚品德,羡慕刘备诸葛亮君臣遇合,同情诸葛亮诸事兼备但功业未成。
3
诗歌第一句,多作“丞相祠堂何处寻”,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注释却说:“‘蜀’,一作‘丞’,作‘蜀’字是。这诗用开端两个字做题目。”这个问题,我赞成仇兆鳌《杜诗详注》的说法:“直书丞相,尊正统名臣也……题称蜀相,仍旧称耳。”就是说,诗的第一句当作“丞相祠堂何处寻”。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前人大多仅解释字面意思,称碧草只是自呈春色,黄鹂是空作好音;萧涤非先生分析得细致些,他说:“……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我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自己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我认为,为了表现诗人自己无心观赏、聆听的说法,过于自我,可以商榷。正如《唐诗三百首》编注者所说,上句写见,下句写闻。表面上是写见闻之景,实际上是为了反衬出祠内的冷清寂寞,大概当时诸葛亮祠游人罕至(不像今天的武侯祠游客摩肩接踵),反衬出诸葛亮死后境遇的萧瑟。当然也不妨作如下理解:祠庙主人已经逝去四百多年,碧草的春色、黄鹂的好音,他都欣赏不了,它们的心意,对诸葛亮而言都已经没有意义。
开济一词的意思,历来众说纷纭。《唐诗三百首》编注者:“能得众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开创大业,匡济危时。”谢思炜《杜甫诗》:“开创建立功业。”仇兆鳌引朱瀚注:“开济,谓章武开基,建兴济美。”萧涤非《杜诗选注》:“亮佐刘备(先主)开创基业,后辅刘禅(后主)济美守成,故云两朝开济。”相比之下,以仇兆鳌、萧涤非的解释为优。
4
《蜀相》一诗的写作手法,也是杜甫常用的:前半写景,后半写人;写景的四句中,前两句是中远距离大景,三四句是近微距离小景;写人的四句中,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诗中各联之间,联中各句之间,因有语义境界上的强烈反差,语言非常有张力,极富艺术感染力。所以前人有“一字一泪”(刘辰翁语)、“慷慨涕泗”(浦起龙语)之类的阅读感受。纪昀感觉到了杜诗的这一艺术特点,他说:“前四句疏疏洒洒,后四句忽变沉郁,魄力绝大。”(《瀛奎律髓汇评》)乾隆皇帝也说过“诗意豪迈哀顿,具有无数层折”的话(《唐宋诗醇》)。
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追求,在这首诗中表现得相当充分。杨伦《杜诗镜铨》说后半部分“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事,只用四语括尽,是如椽之笔。”《宋史·宗泽传》记载,抗金名将宗泽临终之际背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大呼过河三声而逝。
5
王嗣奭指出,《蜀相》一诗,跟后来作于夔州时期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意思正相发”,并由此得出结论:“盖不止为诸葛悲之,而千古英雄有才无命者,皆括于此,言有尽而意无穷也。”今人亦指出,“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也包括诗人本身。所以,杜甫屡次写诸葛亮,实际上就是写自己。杜诗之所以感人至深,原因之一是,其中包含了诗人自身的真情实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