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笔记

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18篇

日期:2021-12-09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18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18篇

第1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幼儿教育随笔:让孩子多看一眼

  大班孩子对于幼儿园里的习惯很熟悉了,但就因为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适应,对同伴们的热烙,孩子们之间的言语和行为都比小中班更为突显,班级里感觉是闹哄哄的,甚至于上课孩子们的思维都不能够跟着老师转,想和同伴说说悄悄话,注意力很不集中“你走他在跑,你停他在走”。

  那么如何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呢?

  1.教具的选择与运用要注意保持新颖性,因为新颖性能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以稳定和持续。

  在音乐活动《阿细跳月》中,我将月亮的教具做成了用一根线将月亮系在黑板上,将线移动,月亮也就跟着动起来了,孩子们非常喜欢,并且对活动很感兴趣。

  一般在选择教具时,仅局限于平时生活中的原版、原物是不够的,教师可对教具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做些效果处理,使教具表现出适当的夸张而与众不同,这样会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静致动。

  在嘈杂的环境中,孩子们会更加兴奋,孩子们对活动的反应也会很激烈的。我就用音乐或者拍手的形式等先让孩子们安静下来以后,我再给予一定的任务,孩子们在安静的情况下,效率是比较高的,同时我对孩子们也以轻声说话为主,孩子们的注意力也会自然地集中起来。

第2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随笔:一个豆沙包

  一天晚上,幼儿园的晚餐有孩子们非常喜爱的双色豆沙包,大家吃的很开心。在我收拾卫生时,有人跑来告状:"老师,豆豆把豆沙包放在兜里了!“

  豆豆委屈的拿着豆沙包过来了,我以为他怕吃不了藏在兜里了呢,刚想批评他,可是看到他那委屈的眼神,我忍住了,或许事出有因呢,应该先了解一下情况。我蹲下来温柔地看着豆豆的眼睛,轻声问:”豆豆,为什么要把豆沙包放在兜里呀?“他的回答让我很感动:老师,豆沙包很好吃,我想带回家给妈妈尝尝!”

  多么懂事、有爱的孩子啊!幸亏我没有批评他,差点打击了孩子的一片好心。我温柔地对他说:“好孩子,知道疼妈妈了,可是你应该告诉老师一声呀,再说,豆沙包放在兜里很不卫生,吃了会生病的。要不咱们下次再吃豆沙包的时候请妈妈来尝尝,好吗?”豆豆开心地点了点头,笑了。

  遇到问题,千万不要着急下结论,要先了解情况,再慢慢引导!

第3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 .一次,我园组织口算比赛,每班选出五名幼儿参加,当选到庞鉴轩小朋友时,别看他小,可他的想法可多了,把这次比赛太看重了,就怕自己不行。早上到校时,就哭了,她妈妈和我说:“怕不会,不想来上学”。我把他叫到我跟前,和他讲,“你是最棒的,你什么事都行,以前帮老师做事都表现得那么好,老师相信你,这次比赛你一定行,不要怕,老师相信你。”听了我的话,孩子不哭了。比赛结束了,成绩很好,孩子很高兴,借此机会我又鼓励他,告诉孩子,做什么事都要勇于尝试,不尝试怎么知道你不行呢?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自信。慢慢的孩子真的改变了许多,课上也表现的积极了。

第4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爱护小壁虎

  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小壁虎也出来四处觅食。上周五我在中三班,户外活动时,中三班的几个小朋友在大滑梯下发现了一只小壁虎,急忙跑来告诉我这一惊奇地发现,同时也引来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大家围着小壁虎观察着、讨论着,我看大家津津乐道的讨论,也没有多加干涉,可过了一会儿,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说:“老师,他们把小壁虎踩死了!”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后悔不已。如果我提前干涉指导教育,小壁虎也许不会惨死于脚下。之后我对小朋友进行了教育,小朋友也意识到要保护小动物,可也挽救不回小壁虎的生命。

  今天早上,我带我们班的幼儿在户外活动,一个幼儿发现了一只小壁虎,几个小朋友围着看,我也赶了过去,刚好看见几个调皮的男孩正用脚踩,一见我来,急忙收回了脚,可小壁虎的尾巴已经被踩掉了。“老师,小壁虎的尾巴还在动呢!”大家都惊讶地看着。我借机告诉小朋友,小壁虎是吃苍蝇、蚊子等害虫的,那它就对我们有益,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

  “可小壁虎的尾巴被踩掉了,它会不会死呀!”刘恩卓问。

  “不会的,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小尾巴会自己长出来。”孩子们将信将疑。

  之后,我跟欧阳老师说了这事儿,回到教室后,欧阳老师上了一节科学课《小壁虎借尾巴》,又就刚才的事进行了教育。

  通过这件事,孩子们不仅知道小壁虎是益虫,它的尾巴断了会自己长出来,还懂得了要爱护小动物。

第5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幼儿园教育随笔:谁丢掉的饼干

  又到吃点的时候了,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香甜的点心。孩子们已养成了吃点的好习惯,不打闹、不说话;吃完点的孩子陆续取杯喝水。突然有个孩子过来对我说:“老师,垃圾桶里有一块饼干,不知道是谁偷偷扔掉的。”我一看,垃圾桶里果然有块饼干。我捡起这块只咬了一小口的饼干大声问:“这是谁扔的?”孩子们瞪着眼睛看着我,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害怕的眼神使我一下子感到自己的行为好像吓到孩子们了,我立刻语气缓和的说:“大家想想谁扔的这块饼干?”孩子们还是没有作声的,谁也不敢承认。放学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被家长接走了,但今天吃点时发生的一幕还是令我难以释怀。我想,既然是偷偷扔的,说明孩子有顾虑,这件事应当从正面积极引导,当场教育孩子们知道这种浪费行为是不对的,并且要在全体孩子面前解决,因为当时解决才是实施教育的最佳时机。

  第二天,我准备了一些有关饼干制作的图片,让孩子们看怎样制作饼干。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及图片了解饼干的制作过程,感知工人们的辛苦。然后我用橡皮泥教孩子们一起制作饼干,孩子们在活动中兴奋不已,制作出了形状不同的饼干。我表扬了鑫蕊和小娜,过去吃饼干时非常慢还剩下,现在吃得又快又多,身体壮了,个子也高了。孩子们笑着看着她们俩,我又问:“为什么她们现在比过去吃得多了?”孩子们纷纷说:“她们爱活动啦,从前不爱活动,所以不想吃东西。”借此机会我对孩子们说:“对了,所以大家以后要积极参与各项游戏活动,因为人的饭量会随着活动量大小而增多或减少。”这时梓新顺着我的话说:“我就是这样,昨天我活动量太少了,觉得有点饱,吃点时我就吃不下饼干了。”我说:“对呀,梓新和老师说的一样,以后我们要是吃不下点时应该告诉老师,千万不能丢到垃圾桶里去浪费了多可惜呀!”这时梓新小朋友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看这个,听听那个,脸上的表情让我明白了,垃圾桶里的那块饼干是她扔的。我及时说,“像昨天不知谁不小心把饼干掉垃圾桶里了。”梓新说:“老师,是我扔的,我错了。”我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了梓新,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今天对孩子们吃东西要节约和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教育虽然补上了,但我还是觉得没有昨天吃点时的教育效果好,今后工作中对孩子们的教育一定要抓紧教育时机,因为最适时的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6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给孩子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

  “艺术坊”活动开始了,今天学新的十六分节奏谱,看着新的节奏谱,其他孩子都在自己探索着,穗穗看到老师走过去,脸上的表情有些紧张,拿着鼓棒似乎不敢演奏,看到后我并没有靠近她,而是站在不远的地方默默观察她。看到老师走远了,她似乎大胆起来,开始尝试演奏,渐渐地能演奏了时,我才靠近:“穗穗,有点学会了,来,我们再试试!”说完,就指导她演奏,节奏变换动作虽然有点慢,但还是完成了。于是,我在全班面前表扬了她,并用微笑鼓励她再试试。

  一段时候后,穗穗的节奏表现得非常不错,当每个小朋友轮流展示时,大家看到了她比较出色的表演。“穗穗,你演奏得很好,你愿意帮助其他不会的小朋友吗?”在我的引导下,穗穗当上了“小老师”,去教其他孩子,虽然声音有点轻,但是她用自己的示范动作和语言进行提示。

  胆小的孩子在学习新的本领时,往往不够自信。作为老师应该给与他们充分自由和宽松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有放松的心态去探索和主动学习。老师更应该相信孩子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帮助他们树立对学习的自信,而且能让孩子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我发现同伴之间的互助学习方式,往往比老师的直接指导更有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们的能力差异性为他们提供互助学习的平台,一方面增进同伴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有效提炼出好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经验分享,更好的促进幼儿学习能力和主动性的提高。在以后的活动中,让穗穗有更多的机会去和同伴交流,在互动中增强胆量,更积极自信的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第7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积极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伴随着一个孩子成长所面临的方方面面太多,甜蜜的惊喜和令人头痛的问题随时都会发生。

  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一个对我来说有些难,对其他家长来说肯定也是问题的题目。

  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承认它的合理性。其实,对我们家长来说,孩子会在我们面前毫无保留的表露自己的情绪,应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说明孩子对我们有绝对的信任和情感依赖。我们必须承认,一切情绪都是合理的,喜悦、兴奋、快乐、幸福是合理的,那么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就是合理的,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面对这些情绪,对于一个还不会管理自己情绪的孩子来说,这个时候是最需要我们帮助的,我们怎么可以辜负孩子对我们的信任和情绪表达,用粗暴的方式放弃一个好的帮助孩子面对自己情绪,试着学习管理它的机会。

  一般来说,我们会容易耐心对待孩子的痛苦和悲伤。我们都会安慰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时期。

  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花更多的心思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这些情绪。我一般会先让孩子明白他的情绪是什么?比如,陈函宇的爸爸出差了,他一到了晚上就会想爸爸,忍不住哭了。我会抱着他,告诉他,他在思念爸爸,思念是一种有点痛的感觉。老师也会思念一些人,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可以打个电话告诉爸爸,你想他了,或者我们找个我们喜欢的游戏玩玩,慢慢就会好些。陈函宇一开始会有些不愿意合作,但是我去引导他尝试之后,他的情绪会很快得到缓解,下次他会主动要求给爸爸打个电话。爱会是使孩子内心变得充盈的基础,我们不仅要爱孩子,还要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在爱他,这种爱会使孩子变得坚强。

  恐怕对我们来说最难的是面对孩子的愤怒。孩子对一件事不满意,没有按照他的方式做,或者想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等等,都会引起孩子的生气或者哭闹,我们一般会觉得这是不合理的,这种方式是错的,然后用同样的愤怒来面对孩子,造成情绪上的对抗。我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也会失去耐心,有时候会提高音量、甚至偶尔也会威胁在这样就不理你了。但是我尽量提醒自己,这样的处理是不对的。

  管理孩子的负面情绪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要理解孩子,正视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能明白自己情绪,说出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情绪的合理性,并知道我们可以控制情绪。大人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很多时候孩子对问题的处理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当我们觉得孩子的方法不对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问题。和孩子一起面对他的情绪,相信他可以自己处理好,会是一个积极的态度。

第8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把发言权还给孩子

  在课堂上,总能见到这样一个场面:一部分幼儿踊跃地举手发言;一部分幼儿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很希望老师提问却不举手;还有一部分幼儿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教学之余,我经常想:同样是同龄的孩子,为什么语言表达能力有那么大的差别?为了能更好地鼓励幼儿勇敢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想法,充分指导、肯定他们的发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不敢在集体中发言的畏惧心理。

  在与孩子们的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大(一)班两个老师设计不同的游戏与活动引导其他不怎么敢在集体面前表现的孩子参与进来,孩子们的表现能力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在此同时,我们努力抓住每一个随机教育或与孩子谈心的机会,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不只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好朋友,其他的小伙伴也一样愿意做他们的好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部分幼儿的在集体表现自己的欲望都有所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只有一位小朋友仍像是躲在一个的自己小空间里,他就是颢焱。很颢焱少说话,可以一天不跟老师交流,也不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性格显得有些孤僻。老师向他询问一些事,他则表现出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不知如何回答老师,也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回答教师的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很让我担心!出时与孩子比赛谁最有礼貌,主动向他人问好;比赛谁最勇敢能自己去问售货员买一些东西等等。孩子就不知如何独立去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事情、陌生的问题!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孩子的未来将变成怎么样?他该如何面对学业的难题?如何掌握生活的技能?他会与人交往吗?这些难道是家长们期望看到的吗?孩子真的是从一开始就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吗?还是一直以来孩子的心声已由父母家人的过度爱护所“代言”?为了孩子的将来,我们真诚地呼吁家长们:把孩子的发言权还给孩子吧,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第9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你洗手了吗

  一转眼我们班的孩子已经到了大班的下学期,过完年上幼儿园我们明显感觉到孩子们长大了,也更懂事了。但是也有个别小朋友的常规还有待改进。

  喝牛奶前要洗手是孩子们一直以来养成的一个习惯,每次的洗手环节老师都很放心地让孩子们自己去洗。一天我们和往常一样教学活动结束,孩子们自己陆陆续续入厕洗手。不一会儿轩轩就出来了,我问了一句:你的小手洗过了吗?他点点头,开始喝牛奶。过了一会儿优优洗完手出来告诉我说:轩轩没有洗手,只是开了一下水龙头。我一听觉得有必要观察一下孩子的洗手情况。

  第二天,又到了这个环节。孩子们进去洗手了,我在门口观察了一下。发现大部分孩子能用肥皂洗手,但是有几个小朋友只用水冲了一下就出来了,轩轩又是打了一下水龙头就走了。我把孩子们的表现用相机进行了拍摄。发现这样的情况,我问轩轩说:你怎么没洗手啊?轩轩看着我说:我在家里吃饭前总是不洗手。于是我把刚才拍下来的情况以照片的形式给孩子们看,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并告诉他们用肥皂洗手的重要性。一些不用肥皂洗手的小朋友看到自己的照片后,纷纷表示下次要改正。在之后几天,我观察了孩子们的表现都能用肥皂洗手了,我们还在这个环节安排了小组长管理幼儿的洗手。

  我觉得幼儿园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也要将这样的理念告知家长,家长也应该提醒孩子们在家里勤洗手。

第10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让我给你一点勇气

  Z男孩几乎从来都只吃白饭加一碗汤,午餐时候的蔬菜、荤菜几乎都不动。

  午餐时候,我鼓励Z尝尝几口菜,可是他满口就拒绝了。我说:“你有没有试过它的味道,也许味道还不错呢!”Z摇了摇头。

  “没有吃过,那我们可以试一试对吧。”我继续鼓励。Z有点沉默,这时候旁边的一个男孩子说:“这个菜都很好吃的,我都要吃完了呢!”

  顺水推舟。我凑近Z的耳朵说:“对哦,很好吃的。你可能缺乏一点点的勇气,要是不试一试,不敢试的话那就要变成胆小鬼了。我给你加点勇气吧。”

  “我才不是胆小鬼呢!”Z有点不服气。(激将法有点奏效)

  “那我们吃吃这一菜怎么样?”我打算让Z尝一下青椒土豆丝。

  Z吃了一口,嚼了两下,说有点咸,于是吐了出来。(因为我也没有尝过土豆丝的味道,所以还不能判断倒底是不是有点咸。)

  我依旧不放弃。“可能你喜欢吃淡一点。要不我们试试这个红烧鸡块,我都看得口水都要出来了?”我继续建议。

  Z没有半点拒绝的意思,主动夹起鸡块放进了嘴。尝出了不错的味道,接着,Z几乎把所有的鸡块都要吃完了。

  “你瞧,尝过了之后才知道你喜不喜欢这种味道。我觉得你还是很有勇气的,应该不算是个胆小鬼。下次继续加油。”我给与了Z大大地肯定,还答应把照片传给妈妈看一看。

第11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随笔:大家一起齐合力,事半功倍没问题

  随着主题活动的不断开展,小班的孩子他们比较喜欢关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比如说手、脚。在开展《小手小脚》的主题中,孩子们学习很多关于手和脚的儿歌和歌曲。孩子们会在活动中感受手和脚的中重要性,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特别是在语言活动《五个孩子捡豆子》中,基于对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我把活动的目标定为: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明白五个手指配合才能做事。2、认识小手的本领,喜欢自己的小手。

  为了突破以前的传统故事教学,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在第一环节边播放ppt边导入,帮助幼儿认识五指的名称,了解手妈妈的无个孩子。在观看手指的图片后通过拟人的手法,让孩子们更愿意去认识和了解手妈妈的五个孩子。在第二环节时采用了难点前置的方法,边观看ppt边分段讲述,引导孩子讨论你觉得手妈妈的五个孩子中谁的本领最大?孩子们经过思考后,大部分孩子认为是大拇指本领比较大,还有一部分认为中指的本领大。经过讨论后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教师并不参与其中只是让孩子去故事里面找找答案。这样一来孩子在听故事时就更认真了,当手妈妈考验的方法,让它们的孩子自己想办法把豆子捡到碗里。刚开始孩子们都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但经过自己的操作后觉得这是不可能办到的问题。小班的孩子对任何事情充满好奇,勇于尝试。他们在尝试中也会慢慢总结经验,后面通过教师扩散性的语言,帮助幼儿梳理经验。(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些豆子捡到碗里)孩子们想出办法后在请个别孩子上来尝试,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让他们感受到了原来一根手指捡豆子和五根手指捡豆子的难易程度。在一次次的尝试和比较中让孩子明白五个手指配合才能做事。而且既快又轻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第三环节通过完整讲述,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的内容和情节的展开,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幼儿说说小手还有什么本领?孩子们他们有生活经验,说了好多。(小手能画画、小手可以拿勺子、小手能拍皮球等等)从而认识小手的本领,喜欢自己的小手。但很多孩子回答问题时不完整,只是用简单的词语来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在以后的活动中多引导孩子,帮助幼儿养成完整讲述的好习惯。

第12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借菜风波

  我班开创了5个娃娃家,每个娃娃家的布局虽然基本相同,但厨房提供的菜式随着游戏情节的发展,每个娃娃家已逐步出现了不同。刚添置时,有些孩子却没发现这一点。

  这一天,玮玮跑到尼尼家当妈妈,重复着做同样的饭菜。玩着玩着她感到实在没劲,就趁尼尼爸爸在哄尼尼睡觉时,跑到迎迎家串门,一进门就跑去看看人家爸爸妈妈在做什么。

  “呀,你们怎么有鱼、西兰花的呀!”玮玮惊奇地发现,没经过迎迎爸爸妈妈的同意,顺手拿了一条鱼,“这个借给我吧。”说着跑回自己家,迎迎爸爸尾随过来。“还我们的鱼,你拿去了,我们吃什么呀?”玮玮就是不松手:“借点菜来哦!一会我们吃完就还你的哦。”迎迎爸爸眼看要不回鱼,只能灰溜溜地回去哄娃娃了。尼尼一家吃着鱼,可开心了。吃完饭,尼尼爸爸在洗碗时,尼尼妈妈就把鱼还回了迎迎家。

  【分析】“娃娃家”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大胆模仿大人的行为,体验着大人的角色。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有时是“想当然”的做着一些事。在案例中,玮玮吃完了鱼,还回去的还是鱼吗?是鱼骨头了。这我们大人都知道,可在孩子的眼里:“我不是把鱼还给你了吗?”“借点菜来”是多么正常的事呀。

  【指导策略】

  策略一:鼓励孩子相互换菜。

  孩子换菜的过程,也是他们主动交往的过程,既发展了社会交往能力也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换菜情节的增添,也会促使幼儿对游戏的喜爱,同时老师也可提升了幼儿对菜的价格方面的经验:比如素菜要比荤菜便宜,所以一样荤菜可以换两样素菜等。这样让游戏更贴近幼儿生活,提升幼儿的原有经验。

  策略二:提供“百宝箱”。

  在我们的活动中始终提倡“生命、环保、节能”,因此,在活动室的一角投放一个“百宝箱”。“百宝箱”取名为“资源加油站”,里面投放了一些废旧材料,可供孩子到“百宝箱”寻找替代品进行游戏,可避免争抢、借还等现象的出现,使游戏情节顺利发展。

  策略三:增添“小菜场”。

  从案例中不难看出,游戏进行到一定的程度,老师所提供的材料已逐渐满足不了幼儿的需求,因此,小菜场的出现是幼儿游戏水平发展的一个提升,也是游戏区拓展的必然,老师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就应时刻注意这一点,随时调整策略,使幼儿游戏得以顺利开展。

第13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随笔:关注大家眼里的“乖孩子”

  【案例描述】:雯雯是这学期新来插班的小女孩,她很文静不喜欢说话,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从不主动与小朋友交往,看着小朋友玩,也不会有小朋友来告她的状。不会主动地来和老师说话或要求什么,奶奶说雯雯在家也很听话,不让大人操心,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乖孩子”。

  活动后作为奖品的“粘纸”吸引了孩子们。别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挤到老师面前,大声嚷着“老师,我要芭比公主”“老师,我要奥特曼”“我要喜羊羊”……唯独雯雯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看着小朋友得到了想要的粘纸。“你想要粘纸吗?”她轻轻地点点头。“你想要那种粘纸呢?”雯雯没有说话,她用手指了指皇冠粘纸。老师给她贴上了粘纸,“喜欢吗?”雯雯轻轻地说:“喜欢。”

  【案例分析】雯雯的父母在外地,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平时就不爱与人交往,雯雯多数时间都是和电视、玩具一起度过的。雯雯不喜欢说话,与人交流时多采用动作代替语言,偶尔的对话通常是被动的一问一答,其表现为明显的交往退缩行为。交往退缩行为是幼儿的一种消极性社会适应现象,表现为幼儿缺乏自信、与人交往时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如果不及时帮助幼儿消除这种行为,会使幼儿产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孤僻、懦弱、多愁等不良性格。教师和家长应当关注、关爱“乖孩子”,多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与交流的场景,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鼓励幼儿大胆与人交往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愿望。

第14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随笔:从孩子不爱上幼儿园想到的

  这天,有家长说孩子不爱上幼儿园,总是说某某孩子打他,跟老师了解是什么情况,由此,产生了想跟一些家长说说这个话题的想法。

  首先,我想跟大家谈谈孩子之间存在的差异。每个家长都要接受每个孩子存在不同的差异问题,有的孩子淘气,有的孩子安静,有的孩子活泼,有的孩子内向,这也是我们老师必须接受和面对的孩子个性差异问题,孩子回家会说谁谁打我了,谁谁抢我东西了,事实上,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阶段,他觉得喜欢的玩具就是他的,他们之间的冲突,往往是因为想占为己有,所以才动手,我们的教育策略往往是有针对性的疏通,尝试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相处,做错了事的孩子能够主动道歉,让孩子更多的尝试与好朋友分享,轮流或者共同创设情境玩都喜欢的玩具,毕竟,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小团体,这个“打”,有一定意义上的不都是存心的去“打”某个孩子,我的意见是家长在爱自己的孩子的同时,也要尝试爱同班的其它小朋友,包容孩子的缺点,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纠正缺点,毕竟,回头看看,自己家的孩子身上也可能存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没有的,也需要时间纠正的缺点。

  再次,想跟大家说说孩子的语言发展特点,小班阶段的孩子受年龄限制的关系,语言发展中有一条就是:喜欢重复、模仿,有一个孩子说“谁谁打我了”,其它的孩子就会想起之前的某一天,或者某一件事人云亦云,很认真的样子跟着附和“谁谁也打我了”,所以有时候,听到孩子说“谁谁打我了”时,不妨家长们耐心的问问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评判一下到底谁是谁非,帮助孩子也尝试自己应对与幼儿交往的更好方式,然后更好的疏导一下孩子的情绪,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家长不要拘泥于“谁谁打我了”就妄下结论,其实,每一个成人都了解,有些幼儿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能用谁是谁非来盖棺定论的。

  最后和家长沟通一下孩子说“不爱上幼儿园”这句话,孩子会因为想起各种不愉快而产生不爱上幼儿园的想法,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是不可能阻止孩子有这种想法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不是都不要当着孩子面说孩子不爱上幼儿园的话题?有没有想过,不爱上幼儿园的孩子更会受你在他面前说“他不爱上幼儿园”而产生“不爱上幼儿园”的负能量?我们家长和老师孩子更多的是转移目标话题,尝试转换用正能量的话题让孩子爱上幼儿园,尝试给幼儿回忆和同伴,老师之间的许许多多有趣的活动,打开孩子的心结,将孩子爱上幼儿园变成一件愉快的事。

  家长有问题提出,教师才会有目的的关注,如此一来,误会就会渐渐少了,融洽就会渐渐多了。

第15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随笔:丝瓜发芽记

  活动背景:在开心农场的日常观察中种植的东西比较小型化,我想在园区菜地的一角种植一个大些的攀藤植物,这样当收获时能够体验到其中,而且可以共同参与采摘,体验收获的喜悦,同时对于植物的变化过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活动实录:

  情景一:种下希望

  第一周,下午拿出丝瓜的种子和孩子们一同认识后,来到小池塘边的围墙根种下了七八粒种子。孩子们十分地期待“老师,它什么时候会发芽啊?”“我也不是很清楚,我们一起等待好吗?不过回去后,你们可以问问爸爸妈妈丝瓜发芽了会是什么样?怎么来照顾它?”瑞瑞:“老师,我们做个标记吧!这样下次来看得时候就一下子能找到了。”“好的。”我和小朋友们运用小石子围了一圈。

  分析与思考:在种植时孩子们对于共同的种植充满兴趣,似乎种植的就是他们的希望,他们的孩子,他们想象、描绘种子发芽的那一刻。而瑞瑞则是将爸爸种植基地的种植经验——做标记迁移进来,让大家都知道种植要做好记录,这样下次才会找到在哪里。

  情景二:期待发芽

  一周过去了,餐后散步中,孩子们对我说:“廖老师,能带我们去看看我们种的丝瓜发芽了没有好吗?”“好啊。”孩子们满载期待地来到种植地,“咦!什么变化都没有啊!”“是不是找错地方了?”“没有,就是这里,你看,我们做得标记还在呢。”“那它为什么还是没有发芽呢?”“是因为太干了,没有浇水吗?”“不是吧,你看,泥都是湿的,怎么会干呢。”“种子不会被虫子吃了吧!”“还是天气太冷了?”“现在,不冷了啊!”

  分析与思考:面对没有发芽的种子孩子们有一点儿失落,但是都在猜想为什么没有发芽。并提出了自己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相互交流,对于种子发芽的条件有了经验的再丰富和梳理。

  情景三:发芽了吧

  又一周过去了。晨锻中,孩子们说:“老师,我们去看看丝瓜好吗?”“可以。”可是看后的结果是“怎么还是没有发芽啊!”有几个小朋友还拿干树枝在上面戳戳,“什么都没有!”

  分析与思考:当第三周过去后,部分孩子们开始失落,对于丝瓜不再抱有希望了,没有了继续等待的耐心与信心,可是心里又十分地不干。

  情景四:坚定的期盼

  第四周餐后,滔滔“老师,今天散步能带我们去看看丝瓜吗?看看它发芽了没有?”

  第五周晨锻,滔滔“老师,我想去看看丝瓜发芽了没有。”

  第六周餐后,滔滔“今天散步我们去池塘边看看丝瓜吧!”

  第七周区域游戏中,“老师,待会儿做完操能带我们看看丝瓜吗?好久没去看它了,说不定发芽了呢?”

  当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池塘边时,大部分都看着池塘里的小鱼,而滔滔则走近丝瓜种植点,看到两片小嫩芽充满活力地长在地面上,欢呼了“发芽了!发芽了!丝瓜发芽了!”他的欢呼声吸引所有的孩子,大家都过来看“真的发芽了!”“长出两片小芽呢!”“哇,真的发芽了哎!”“怎么就发了一个芽啊?”“说不定过几天其它的也会长出来了。”……

  分析与思考:在这个期盼的过程中涛涛的坚持让我感动,说实话一次一次的去看,我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我在想是不是我所提供的种子有问题,所以发不出芽了。因为适度和温度还是比较适宜的。但是实际情况给我们的打击却是很大的。而滔滔的坚持让我们共同看到了一份期待已久的惊喜,而且是第一棵芽的出土,这又点亮了我们所有人的希望。

  感悟:

  面对种子的发芽、成长变化情况孩子有一种熟悉而又不熟悉的情感。熟悉则是在小盒子里的种植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而且种子发的很快。但是这一次的种植孩子们发现植物的发芽并不是像自己所想的那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在运用自己对种子的了解来思考种子,长时间的不发芽让我对种子本身的质量产生了疑问。殊不知平时的种植与在自然之中的种植是不同的。温度、适度……都有了不一样的变化,不再是一个小小的盒子,温度看似暖和,但是与走廊里相比确实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一次的种植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只有沉浸其中才会收获不一样的发现。

  此外,种子的发芽也让我对《安的种子》又了深刻的体验,这些种子不就是我的孩子们吗?他们的成长都有着不同的生长发展速度,需要的是对他们抱有坚定的信心与希望。要用自己的包容和耐心等待他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的那一刻。

第16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老师我爱你

  今天早上王叶森一来到幼儿园我就发现了一点变化,他变安稳了很多。他每天早上来到班里总是要先在班里跑上几圈,要不就是动动这里动动那里。今天可不一样了,来到班里后,主动和老师问好,然后坐在了小椅子上一起和小朋友玩玩具。一早上的表现是超好。到了上课时间小朋友们都做好了,王叶森也和他们一样做得很好!我觉得该表扬一下因为王叶森很棒!所以我就当着小朋友的面表扬了王叶森,小朋友们也很自觉的为他鼓掌,整节课下来王叶森的表现很让人高兴,以前的那些小毛病都不见了!我心想是不是刚才我的那些话激发了王叶森心中的表现欲?下课后小朋友们都去小便,喝水了,王叶森走到我面前对我说:“陈老师,你能蹲下吗?我有话对你说!”我说:“好吧,你说吧陈老师听着呢!”“陈老师我爱你,你今天真漂亮!”说完话王叶森笑着就走了。也学是我以前粗心大意吧,没太好好观察这些可爱的孩子通过这件事,我内心的感触很大!我现在觉得每一个孩子的事都不是小事!还有就是我,我也应该对王叶森说一句:“阿森,老师也爱你!”

第17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随笔:调整幼儿的学习兴趣

  大班幼儿即将要升入小学了,要成为小学生了,但是我发现他们的自控能力还很差,无意注意往往使幼儿不能集中注意学习同一事物很长时间,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往往只能维持三分钟热度。甚至在玩一些非常有趣的游戏时,只要时间稍稍长一些,幼儿便会显示出无动于衷的神情。有些家长也常常来问老师,怎么办呀?我们的孩子注意力一点都不集中的,马上要上小学了,这可真急人呀。

  那我们如何去改变幼儿的这种情况,我觉得幼儿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兴趣了,就会主动地去投入, 我们家长也可以去看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学习一些别人的家教经验。比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平时应留意孩子对哪些东西容易产生兴趣,且兴趣产生后相对持久的东西。从而利用这些兴趣物体来进行对孩子的教育。例如,家长要教孩子学习加减法,而孩子却正在看动画片,那么家长不妨问问他,动画片里有几个坏人;如果那些坏人被打死了三个,还有几个;《数码宝贝》里有几个数码宝贝;有时候,做数学题,不一定要写在纸上的。

  再如,在幼儿向父母讨取食物时,家长可以借题发挥。“你猜猜看,妈妈今天买了几只香蕉呀?” “给你四只,妈妈还有几只?”让孩子随着家长的这些有意引导进入学习的兴趣氛围中去。

  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要想尽办法把教育溶入到幼儿的快乐、好奇、兴趣当中去,成为无孔不入的教育。让幼儿时刻在这些求知的欲望当中获得知识,掌握本领。

第18篇大班下学期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老师,是好老师

  大八班是我新接受的全托班,不管是老生还是新生见我都是陌生的面孔。8月20号是全托班开学的第一天,当家长安顿好孩子,准备离开时,许多孩子就像一个断奶的婴儿般撕心裂肺的哭喊着,紧拉着大人的衣服。不让家长离开,看到这种情况,我跟家长商量分期分批离开,来慢慢安抚孩子的情绪。老师带着他们玩耍、搭积木,孩子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家长才偷偷离开,可是有个孩子叫玮玮才的孩子无心玩玩具,死抓住奶奶不放,奶奶无法抽身,只好硬来。老师上前抱住他,对老师就是拳打脚踢,折腾好一会、累了。见这一情况,我赶紧对他说:“玮玮才,口渴了吧,老师倒茶给你喝”。他没有说话,表示默许。茶端来了,他乖乖地喝了下去,接着我又拿毛巾帮他擦汗。突然,我看到玮玮才腿上有几处受伤的地方,奶奶告诉我说是在家不小心摔伤的,我连忙拿药帮他擦,玮玮才友善地看着我,我见机对他说:“躺一会吧!”,我抱着他上床并示意让他奶奶走,他没说话。

  有一天,我上课叫一个小朋友回答问题,那个孩子不敢站起来。我说:“没关系,回答不出来老师不骂人”,只听见玮玮才大声地说:“老师,是好老师!”。当时,我心里特别激动,别看这个孩子年龄小,却能体会到老师的爱。

  别看这个孩子年龄小,其实,他们懂得爱,只要你爱他,就会爱你。我在改作业时,铭铭小朋友对我说:“老师,你累不累呀?和我们一起看电视吧”!每天放学,我和小朋友再见时,许多小朋友说:“老师你慢慢走,别摔着”。当听见这些话,我心里感到无限温暖,使我越来越爱这些孩子。

相关文章

《大班教学教育笔记3篇》:大班教学教育笔记第1篇  在大人的眼里,一般总是不放心孩子,经常叮嘱这个叮嘱那个的。可是有时孩子也在提醒着我们。并在生活工作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对我来说,早上的时间

《幼儿园读书笔记300篇》:幼儿园读书笔记第1篇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第一篇:《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书笔记看这本书时很多次有感动到极致的感觉,就像看一部异常好的电影。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

《幼儿园听课笔记40篇大班》: 第1篇、小班数学星星找朋友教案反思听课记录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数学游戏活动,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2、在游戏中观察,比较发现两颗星星之间的相同之处,并乐意表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