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及复习知识要点PPT课件这个PPT共106页,主要包括了了解教育心理学作用,知道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等,欢迎点击下载。
教育心理学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1.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2.童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1)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2)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到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3)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对自我已有一定的评价。
(4)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容易脱节,对道德观念的认识已从直观具体的、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本质的认识,并开始从效果与动机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
识记:
研究表明:皮亚杰所揭示的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
领会:
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1.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
1.埃里克森儿童人格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的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过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时期。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怯与怀疑(2——3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性对内疚感(4——5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2.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
(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
(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3.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4.自我意识包括三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
5.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6.小学儿童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性认知和社会性交往两方面。
1.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2.认知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3.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5.特殊儿童的类型有:智力超常儿童;弱智儿童;学习困难学生;聋、哑、盲儿童。
1.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学生的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3.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地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学习结果分类:
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
1.学习的实质:人和动物的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试误形成的。
2.学习的基本规律:效果率、联系率、准备率。
2.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经典性条件作用可以解释应答行为的产生,而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可以解释操作行为的产生。
3.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化。
4.“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是操作性条件理论在教育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应用之一。
程序教学所遵循的主要原则
1.教材分为小步子
2.学生对所学内容反应积极
3.反应后有即刻反馈
4.尽量低的错误率
5.教学允许学生自定步调
1.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顿悟和理解,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者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
2.奥苏贝尔根据学习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是否理解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3.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1.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态度。
意义学习的条件
1.客观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2.主观条件:
(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2)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1.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1.强化理论:
学习动机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认为人的某种学习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应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关系,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层:第一层,生理的需要;第二层,安全的需要;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层,尊重的需要;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层次的需要是逐级实现的,必须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它活动的影响。
1.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3)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2.迁移的作用
(1)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形式训练说
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得到训练的官能又可以自动地迁移到其它活动中去。
2.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等人发现: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地迁移到其它方面,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发生迁移。
3.经验内化说
贾德认为两种学习活动所存在的共同成分是发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学习者概括出来的,并且是两种活动所具有的共同原理或概括化的经验才是迁移发生的关键。
4.现代迁移理论的观点
(1)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
(2)强调外界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心向与定势
2.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1.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3.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4.根据知识本身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5.根据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1.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2.知识的获得是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3.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4.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5.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6.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7.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应用各种直观形式
A.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选用
先进行模象直观,在获得基本概念和原理后再进行实物直观。
B.词与现象的配合
(2)应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应用正例和反例
(2)提供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1.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研究。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
遗忘的原因
1.痕迹衰退说
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推移自动发生。
2.干扰说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的原因。
3.动机说
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
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应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1.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3.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4.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操作技能培训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1.加里培林心智动作形成的阶段
(1)动作定向阶段
(2)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4)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2.我国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1)原型定向
(2)原型操作
(3)原型内化
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2.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3.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4.元认知策略: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
5.资源管理策略: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资源和环境策略。
6.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7.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8.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2. 内化性原则
3. 特定性原则
4. 生成性原则
5. 有效的监控原则
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训练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训练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1.问题的成分:任何问题包括三个基本成分:给定的条件;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和障碍。
2.问题: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3.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分为:有结构或界定清晰的问题,无结构或界定含糊的问题。
4.问题解决: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5.问题解决有三个基本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6.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常规的问题解决、创造性的问题解决。
7.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两种:启发式、算法式。
解决问题的过程
1.发现问题
2.理解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
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措施
1.提高学生巩固知识的数量与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1.创造性:指个体产生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产品的活动;后者产生的产品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
3.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究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4.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特征主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
2.智力
智力和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高智商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3.个性
高创造性的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独立性。
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
(1)发散思维训练
(2)推测与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和反应的倾向性。
2.态度的结构: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
3.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4.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白哦先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5.品德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6.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三看,主要包括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0——12岁)
2.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渐分化
(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
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
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良好态度和品德培养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1.小学生中易产生的心理障碍有:儿童多动综合症、学习困难综合症、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儿童厌学症、儿童强迫行为。
2.多动症儿童行为主要特征有: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
3.学习困难综合症主要表现包括:缺少某种学习技能;诵读困难;计算困难;绘画困难;交往困难。
4.小学生中,女生的过度焦虑反应较为多见。
5.儿童强迫行为在小学高年级男生中较为多见。
1.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1)学会调试:包括调节和适应; (2)寻求发展。学会调试是基本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
2.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预防和发展相结合;尊重联结学生;学生主体性;个别化对待;整体性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
6.小组辅导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基本方法
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情绪ABC理论: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我们的情绪反应C是由B决定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