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2
这是《小河淌水》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哥像月亮天上走,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月亮出来照半坡,望见月亮想起我的阿哥。
一阵清风吹上坡,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
缠绵悠远的曲调和所描写的爱情故事,不知牵动了多少听众的心,这首被誉为“东方小夜曲”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但它的发源地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弥祉山乡,知道的人却不多。
弥祉是弥渡县以南30多公里的一个山乡,四周群山环抱,阡陌纵横。著名的文盛街就静卧在山脚下,两边房舍鳞次栉比,层层叠叠。已失去了光泽的青石板街面,在歪歪斜斜相互拥挤的房屋间向前延伸着,出了街口,在一条欢快的小溪前,嘎然止住了脚步。踏上水泥的桥面,一座两层的亭楼矗立在桥的那端,一块披着红绸的匾额挂在上面,上书“小河淌水”四个大字,不知是在描绘眼前的景色,还是在讲述过去的故事。亭边不远处立着一堵洁净的白墙,上书“珍珠泉”,墙下一眼吐珠冒泡的清泉在涓涓流淌。再往前走已无房舍,石板路变成山路,向层层叠叠的大山深处爬去。
弥渡,曾名迷渡。相传这里原是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弥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弥渡。它犹如一块翡翠镶嵌于滇西高原。唐代,弥渡是南诏王国腹心之地。10多万中原将士和商贾游民,不仅给这片丰腴的土地带来了农商技术,也给这块多情的地方传播了黄河文化。于是,弥渡便有了“灯从唐朝来,艺从唐朝起”之说。到了明朝洪武年间,军屯、民屯、商屯和开疆移民活动连绵不断,又给这里带来了缠绵婉转的长江文化。经过历史的沧桑,弥渡以其境内汉族和彝、回、白等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渗透,综合自己地方民族文化的长处,博采祖国南北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灿烂多姿的传统文化。
弥渡是“花灯之乡”、“民歌之乡”、“山歌之乡”。《小河淌水》源于密祉。 《小河淌水》就源于弥祉的“放羊调”和“月亮出来亮汪汪”整理改编填词而成,走在文盛街的石板小道上,耳边又响起了那缠绵悠远的曲调“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让人无限回味着古朴,柔婉如纯静的小河淌水的味道。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