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9
这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土地的誓言》教后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从教10来年,一直以“上好每一节课”来要求自己,课堂效果始终左右着我的情绪,真可谓“让我欢喜让我忧”。每每上完一节较为满意的课,我会满面春风走出教室,内心充溢着一种成功的喜悦;当然,也会因为一节课留下了些许遗憾而倍觉感伤。为此更加有感于课前充足准备的重要性。
所谓的上课之前做足准备,其实指的就是课前充分的备课,不仅备好教材教法,更要对学情和学法做以周密的考虑。如果没有很好重视学生的生本地位,课堂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现在我就列举我自身的一个教学案例来谈一谈这方面的感受。
昨天按照进度,我们要开《土地的誓言》一课,从一分钟的深情导入,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的设置,再到学生具体活动的安排都做了周详的考虑,可是在第一个班上完课后,却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显然这节课的课堂效果并没有达到我所预设中良好效果。学生没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在情感上也未曾达到和作者产生共鸣。课后回到办公室,静下心来反思,找寻症结所在。后来我发现问题出在我忽略了课文本身的特点,并且缺乏必要的学情分析。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近似于散文诗的抒情散文,文中有着太多鲜明的意象,排比铺陈手法广泛运用于其中,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强烈的情感。不可否认这是一篇极好的文章,但是解读起来却有难度。另外,这篇文章写于特定的时代,有着时代的深刻内涵,对于当今生活在和平年代,远离家国之痛,民族之恨的学生们来说,很难一下子进入情境,深刻体味到作者的那种透彻心扉的痛楚和振聋发聩的呼告中所传达出来的强烈的爱国情。考虑到这些情况,我暂缓第二班对于这篇课文的讲解,迅速调整了教学思路。
首先,前置作业的调整。由原来的课上给学生一段背景材料,改为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九一八”事变的相关资料,加深对那段历史的了解与体悟,课上组内2分钟交流,然后班上谈感受,进一步触摸那段惨痛的历史,背景的充分了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有助于学生解读作者的炽热的爱国情。
其次,增加了背景音乐和图片的渲染。不是每篇语文课文都需要借助多媒体手段,但是这篇文章却有很大的必要。学生谈及对那段惨痛历史的感受时,伴随的是一段感伤的音乐和震颤人心灵的画面;品味富饶、美丽、充满生机的家乡的那部分文字时,则伴随的是欢快、轻柔的背景音乐。这无疑起到了情境的熏陶和渲染作用,利于更好的把握文字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再次,解读课文的过程中穿插具体的朗读指导。语文课需要有朗朗的读书声,
解读这篇课文时除了默读,浏览筛选文字外,我还安排了三个朗读环节。第一段描写家乡事物时是满怀热爱和自豪之情的朗读;第二段描写家乡景物时的是那种深情、轻柔的朗读;第二段结尾抒发对土地的誓言时的则是语气坚定、激情澎湃的朗读。适合具体情境的朗读很容易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真正融入情境,感同身受,也激发其内心深处的爱国情。
在充分考虑文本特点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前提下进行了如此思路调整,经过第二个班的上课实践,感觉收效较好。不禁再次感叹教师上课一定要做足准备再出发,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