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1
这是《唐诗二首》教学总结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六单元最后一课是《唐诗二首》,这两首唐诗选取的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观刈麦》,这两首古诗相对学生而言,比《出师表》《岳阳楼记》要好理解多了,所以我也没有打算投入太多时间在这两首诗上,杜甫的诗我用了两课时,白居易的只用了一课时。
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先从杜甫的《月夜》引入,让学生回顾杜甫所处的时代,以及他诗文的总体特征。接着,我就让学生们朗读正音,齐读、自读、男女分读,我也范读。在读中让学生体会诗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当学生读得差不多时,我就请同学起来,我读他译,将这首诗中的语句变成现代文。我在复述他们的译文时,适当进行欣赏点拨,让学生真切地体悟到当时作者茅屋上的草被劲风吹卷走,又被不黯事的孩子抢抱而去的那份悲凄、无奈的心境;随后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诗人是如何在贫困交加、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孤苦无助环境中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强音呼吁。这石破天惊的呼喊,震憾了千百年来多少读书人的灵魂?
这首古诗,情感较浓,以读带理解,在讲读时注意引入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当我讲读到文章最后一段时,学生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
“‘安得广厦’是问怎么样才能得到宽敞高大的房子,那杜甫要千万间房子做什么呢?”我问学生。
“他破房子上的茅草都被风刮走了,连雨都遮蔽不了,肯定想要房子自己住了。”有学生很快地回答。
“那他要房子是为自己住吗?如果不是,你们从哪儿看出来的?”
“不是,文章中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说明他要那么多高大的房子是给天下贫苦的读书人住的。”
“那说明什么样的社会现状?”
“说明天下读书人大都像杜甫这样贫寒无依,饥寒交迫”
“是呀,连读书人都居无处所,可以想像农民的生活就会更差了,也正因贫困,才会让那些本应纯朴善良的农家孩子,不顾脸面抢抱那被风吹落的茅草,连茅划都要抢,可以想像他们生活之贫苦了”
学生那时的眼神都是亮晶晶的。
“而作者希望有这么多高大的房子,为天下贫苦人遮风挡雨,这表现作都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份情怀在他文章中最后一句达到极致,谁来翻译这一句?”我询问的眼神滑过孩子一张张面庞。
“唉,什么时候我的面前能出现这样的房子,那我的房子就算是残破不堪,我自己就算是受冻至死也心满意足了!”
“是呀,你们想想,杜甫算是当时一代大家,他都过着这种凄婉悲惨的生活,在这种极度困苦的生活中,他还为天下读书人着想,他的胸怀真是值得我们崇敬的了”
学生们听到这里,神色不由变得凝重起来,我剩下的时间,让他们再仔细回顾课文内容,并指导他们提取关健字进行背诵。
白居易的那首诗上得较匆忙,为了赶在周六补课时让学生进行第六单元测试。这首诗主要以我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提了两三个问,都属于那种浅表性易回答的。这首词难理解的就是“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及“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两处,给学生联系实际解释,也突破了这个难点。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