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6
这是《日知录》背景资料及解读,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1682年)与黄宗羲、王夫之在20世纪初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家”。原名忠清,学名绛,字宁人,号亭林,人称亭林先生,又曾著名蒋山,江苏昆山人,出生于“乡宦豪绅”家庭,到他祖父、父亲时,家道中落,但藏书还是很多。他的祖父是一个很留心时事的人,顾炎武从小就受到祖父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六岁时母亲就教他读《大学》,7岁时跟老师学《四书》,9岁读《周易》,11岁读《资治通鉴》。顾炎武自14岁入昆山县学,学习、自修18年,在这期间,他在祖父的指导培养下,打造了有关传统文化典籍及当时政治、经济构架的深厚与坚实的基础。自清顺治元年至十三年(1644~1656年)他在江南地区对清军入主中原的统治,作了旗帜鲜明以及秘密串联的反抗活动。自清顺治十四年至康熙二十一年(1657~1682年),他离开江南,到北方的齐、燕、鲁、赵以及秦、晋等地,做了许多带政治性的学术活动和人际活动,进行了若干调查研究工作,写出了大量具有很高价值的专著和诗文。顾炎武还有许多经济活动,如开垦荒地,兴办水利,创办票号等,顾炎武一生著作甚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音学五书》、《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病书》。
顾炎武像
背景介绍:
在明末之际,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很快冲垮了明王朝的反动统治,起义风暴几乎席卷了北部中国。在清军入关以后,各地又掀起了大规模的抗清复明斗争。顾炎武在十四岁时就同好友一起参加了一个由知识分子组织的吟诗作文、议论时政的复社,这对他后来研究社会问题有深刻的影响。同时顾炎武誓不与清军合作的态度也对他的作品有一定的影响。
内容概要:
《日知录》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含有深刻的寓意:要每天学习自己未知的新知识,每月复习它们,就算得上好学了。顾氏于初刻本卷首对此有说明,以示其笃学之志。在顾炎武生前,《日知录》只有八卷本行世,是康熙九年在江苏淮安付刻的,称为符山堂本。顾炎武去世后,潘耒从其家中取出书稿,稍事整理,删改了触犯时忌的字眼,于康熙三十四年在福建建阳刊刻,三十二卷,是为遂初堂本。
《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19条(不包括黄侃《校记》增加的2条),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最短者《召杀》仅有9字。这与作者立志学术创新有密切的联系。潘耒把《日知录》的内容大体划分为八类,即经义、政事、世风、礼制、科举、艺文、名义、古事真妄、史法、注书、杂事、兵及外国事、天象术数、地理、杂考证。这两种划分都有其价值。前者重视了《日知录》的经世意义,抓住了其主要的方面,并说这书只有宋元时期的名儒能做出来,明朝三百年来没有这样的书,将来治国者采用其说,会大有益于“世道人心”,如果仅叹服其考据的精辟、文辞的博辨,那不是作者著书的本意。后者则偏重其学术意义,划分虽更为细致却不免得其体而遗其神,评价也与前者相左,盛称顾氏考据之学而贬低其经世思想,认为“其说或迂而难行,或愎而过锐”。关于写作此书的目的,顾炎武本人说的很明白,他说:“别著《日知录》,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共三十余卷。有王者起,将以见诸行事,以跻斯世于治古之隆。”撰写《日知录》乃顺势而行,“无来而顺应”的变革思想。对于君主的地位,君主与臣下的关系,顾炎武也作了新的解释。在《周室班爵禄》条中,他说,天子、公、侯、伯子、男,并不是天生的尊贵,他们管理国家事物,与老百姓一样,也是靠劳动吃饭。“禄”是他们为老百姓工作,取之于百姓的报酬。所以,君主不应该肆虐于上以自尊,不应该厚取于民以自奉。他列举出大量的历史上“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以淡化至高无上的军权,为建立新型的君臣关系提供历史根据,表现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阅读指导:
《日知录》阐发了唯物主义的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但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性,以现在的观点看有些问题是过时的,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汲取精华、剔除糟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