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1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教师教育笔记《老师,以后我们再也不玩了》,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育笔记:老师,以后我们再也不玩了
在今年我们幼儿教师的远程研修中,有一个具体案例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分析,案例是这样的:
案例实录:老师,以后我们再也不玩了!
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经常因为想玩而无心上课,怎么办?一天,王老师突发奇想:让你们玩个够,看你们还玩不玩?接下来的时间,她对那些喜欢玩滑梯的小朋友说:“你们,可以尽情玩,老师绝对允许!”“噢---”孩子们高兴坏了。起先,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下课了还赖在那里不肯走。第二天,王老师又让他们继续玩。过了一段时间,有些玩累的孩子不想玩了,又过了一段时间,连最爱玩的两个孩子也累了。王老师心中窃喜,趁机教育说:“那以后还玩不玩?”两个孩 子终于彻底投降:“老师,我们以后再也不玩了。”后来,这些孩子再也没有动过去玩滑梯的心思,上课的时候也很认真。如何看待这个案例?
看过这个案例后,我心中的第一个念头便是:质疑王老师,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他想玩了,你也会如此“虐待”他吗?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耍中体验快乐,释放天性,孩子在玩耍中长大,在玩耍中习得知识、经验,在玩耍中发现问题,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过程中,我们作为成人需要做的只是当孩子需要你帮助的时候才去提供帮助。我不赞同王老师的做法,首先是这种做法缺乏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对孩子的关爱,对职业的热爱,剥夺了孩子心中美好的期待。
其次,质疑“经常因为想玩而无心上课,怎么办?”,我不知道这位王老师所谓的上课是怎么个上法,为什么孩子会无心上课?真的仅仅是因为想玩就无心上课吗?我想问题的原因恐怕不是这么简单,作为老师,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反思想玩的背后那更深层的东西,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因为我从教20多年来,从来没有孩子因为想玩而无心上课的,有时在课上也有孩子会出现心不在焉,也会有孩子提出想出去玩,我知道,有些是因为已经掌握了所学内容,他们该玩了;而有些则是因为我的教学预设出现偏差,难度超出了孩子所能接受的程度,他们难以接受,他们也该玩了;而需要做出调整的是我,做到这样,问题又会减少一部分。
其三,上课的方式、方法,同样会影响到孩子的兴趣。多年来,在工作中,我不断思索,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我们班的孩子,都很喜欢上课,偶尔因为需要临时停课,孩子们甚至会跟在你身后嚷:“老师,快给我们上课吧,什么时候上课呀?”因此,我觉得,很多问题应该多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总之,幼儿时期就应该让孩子多玩,学习知识是次要的。到什么时候就该做什么事,只是我们现在多数的家长、老师,都很难摆脱现在的社会现状,不敢让孩子玩,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现在回头看看,我们做出的努力真的有效吗?又有多少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输在了终点线上。看过不少关于“中国的教育就是在学生最应该玩的时候加大力度在教育,而在最应该学习的时候大家却在拼命的玩。”类似的报道,我们大家,包括我们的所有的家长、老师乃至整个社会,真的应该静下心来啦,想想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该怎样做?我想,我们或许不能改变别人、不能改变社会,但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努力做到:不再让孩子说“老师,以后我们再也不玩了。”
教育笔记:老师,你今年几岁了
一天,喝完水,我象往常一样和班里的孩子聊起了天儿。当我说到“老师以前也……”的话茬时,还没说完,调皮的彬彬就大声喊道:“老师,也让我们听听你小时候的故事吧!”她话音刚落,其他幼儿也随声附合起来。于是我也爽快地问道:“说吧,想聊什么?”“徐老师,你今年几岁了?属什么的?”“徐老师,你上学听话吗?”“徐老师你最怕什么?”我充满神秘地回答着,并延伸讲起自己儿时许多好玩的事情。如“老师小的时候最怕疼,可是一想到打针是为了防病、治病,所以打针从不哭;虽然老师也有不喜欢吃的饭菜,可一想到不挑食能让身体长高、预防疾病,我就锻炼自己吃各种蔬菜、水果和饭食,没想到原来不喜欢吃的东西,现在都成了我的‘最爱’……”孩子们好奇的看着我,不是“冒”出自己的问题,我们就像老朋友一样愉快地聊着。第二天,有的家长主动与我沟通:“孩子回家兴奋地告诉我们您儿时的趣事,还特别提到徐老师小时打针从来也不哭,表示他以后也要勇敢……”这件事使我心情愉悦,感叹自己的教育用心有了效果。这件事也深深地激励我,要借助“聊天”的方式,向着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不断努力。
如今,经常和孩子们互动聊天,已成为我们彼此心灵期盼的“开心时段”。“聊天”真好!有时逗得我开怀大笑,有时会带给我教育灵感,有时也会让我陷入深深的教学反思中。“聊天”真好,使我走进童心,使孩子们“收获”了许多“好奇”,也使我们成了 “好朋友”。
“聊天”真得很好!
教育笔记:老师,我不爱说话
这天的户外活动玩“冻人”的游戏,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想当“冻人”。我从一张张熟悉的脸蛋上扫视过去,好多幼儿都玩过一次甚至多次了。当我的目光停在站在最旁边的婧婧身上时,发现只有她安静地站着,也不举手。我想,婧婧平时不善言谈,何不让她来试试,锻炼一下呢!于是,我说:“婧婧,今天请你来当冻人,好吗?”说着,我随即拿着红鼻子冻人的“鼻子”贴在她的鼻子上,其他小朋友立即进入游戏状态。轮到冻人说话了,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婧婧以便迅速作出反应,可是等了半天,婧婧就是不张嘴,我赶紧蹲在她身边轻声提醒她:“婧婧,你是红鼻子冻人,该你说了.来,老师跟你一起说,‘我是红鼻子冻人……’”婧婧没有跟我一起说,而是低着头很轻很轻地说:“我不想当。”奇怪,这个游戏小朋友都很爱玩的,一遍一遍都不厌其烦。怎么她不想当?于是我就问:“小朋友们都爱当冻人,你为什么不想当呀?”婧婧低着头不说话了。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她才努努嘴:“老师,我不爱说话。”
我一愣,这句熟悉的话正是婧婧的妈妈与我们老师交流时经常说的。婧婧的妈妈经常说:“老师,婧婧这孩子不爱说话,一天到晚也说不了几句话,上课也不爱举手发言吧?我真担心她!”而我们老师也不时会说:“唉,这孩子,挺乖的,什么都好,就是不爱说话!”没想到,老师家长们不经意的一句话,竟给孩子造成了如此的影响。
这件事情以后,我不停地反思,深刻地反思。孩子们有着一颗敏感又脆弱的心,他们非常注重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大人们认为无所谓的事,一句无所谓的话都可能给他们留下阴影。孩子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他们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害羞腼腆、有的顽皮聪明、有的内向自卑.胆小,不爱说话又有什么了不起,这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即使在成人也只不过因为成人更善于掩饰罢了,根本无所谓好与坏。新《纲要》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在很多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都是在自己主动的学习过程中,经过老师的适当指导,从中掌握知识的。一个教学活动下来,有些幼儿虽然举手发言不多,但知识能力的掌握都不错,要说她不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是,她们经常会与同伴交流想法,也不错呀。
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不必急于给孩子贴上胆怯,不爱说话的标签。对于内向,不善言语的幼儿,应在更多的鼓励接触中引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我们可以耐心地告诉孩子:“不用怕,有我帮助你!”给他们更多的关爱,相信风景这边也好!
教育笔记:老师,我错了
一、情景描述:
中班的孩子由于认识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较弱,还不能抵御外界物质的诱惑,又没有完全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他们只能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不会自觉地、有意识地考虑别人的感受,觉得只要他们自己喜欢就好了,喜欢就可以拥有。
有一天,晓晓小朋友带了一套可爱的芭芘娃娃家玩具到幼儿园来,小朋友可喜欢玩了,中午吃完饭,几个女孩子就汇在一起玩游戏了,可开心了。
午睡前收玩具的时候,只见晓晓哭的很伤心,我问:“晓晓怎么啦?怎么哭了?”晓晓带着哭腔说:“我的芭芘耳环没有了!刚才还有的,我收玩具的时候就没有了!”我帮她擦掉眼泪,说:“不哭,老师帮你一起找找!”等孩子们都进了教室,安静下来以后我问:“有没有小朋友看见晓晓今天带来的玩具?是一对小耳环。”
大家纷纷说没有,我扫视了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的表情,有一个女孩子的表情很不自然,直觉告诉我,她应该知道小耳环在哪里。可是我没有直接问她,接着说:“老师也觉得晓晓的玩具很好玩,可能刚才有小朋友不小心把晓晓的玩具放在哪里忘拿出来了,如果真的少了一个玩具,这套娃娃家就不好玩了,你们说是吧?”大家点头说:“是的吖!少了就没的戴了,肯定不好看了!”我再一次强调:“如果你真的很喜欢这个玩具,刚才不小心放在口袋里或者是哪里,请你拿出来,或者请你轻轻的把它放回到晓晓的玩具袋里,晓晓明天还会拿来借给大家玩的。”说完,我请小朋友进午睡室睡觉。
当大家都进午睡室的时候,刚才表情僵硬的可可向我走过来,低着头小声的说:“老师,我刚才不小心把耳环放在口袋里了,我错了!”我说:“嗯!可可现在还是很能干的,是你帮晓晓找到玩具了。但是请你下次玩玩具的时候要仔细点,你看晓晓找不到玩具很着急,很伤心,对不对?”可可看我没有怪她,表情一下子就轻松了很多:“恩!可是我真的很喜欢玩这个玩具!”我把晓晓叫过来:“晓晓,你看,可可把你的耳环找到了!她们都很喜欢玩你的玩具,明天你还拿来借她们玩,好吗?”晓晓高兴的点点头,还谢谢可可帮她找到了玩具。第二天,她们依然很开心的一起游戏——那个芭芘的娃娃家游戏。
二、分析:
可可为什么会把晓晓的东西拿走呢?
原因在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好玩,好奇心强,见到新奇的、喜欢的东西总是爱不释手。加上孩子的思维总被想象所左右,不能够清楚地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这两种概念,一不小心就会把别人的东***起来据为己有。尽管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可是孩子们总希望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会想办法获取他们想要的。这和偷窃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孩子年纪小、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是需要成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生动的方法来进行教育的。
三、反思策略:
方法一:通过讲故事,让幼儿明白拿不是自己的东西是不对的。
方法二:通过游戏和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体验:自己喜欢的东西被别人拿走后的感受,体验再也看不到、玩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感受。只有体验了这样的感受,才能渐渐学会为别人考虑,才能逐渐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
孩子因为看到别人的东西好玩,而自然的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了,会因此犯错误,但孩子也懂得拿别人的东西不对,也不光彩,这种情况下,作为老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顾及孩子的自尊心,慢慢地引导孩子走出误区,养成养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笔记:老师,我不玩水了
今天当我们从外面活动回来,我请所有的孩子都去解小便,洗手,我们的水果时间到了。所有的孩子都走进了厕所,正当我去拿本故事书的时候,厕所里传来了哗哗的水声,紧接着一个孩子的哭声响起。我赶忙走进厕所一看,只见一个孩子正在高兴得玩水,旁边的一个孩子的衣服都被水给溅湿了。我急忙制止了此事,把他叫到一边,用很重的口气说“你看看,你把她的衣服都给弄湿了,你这样做,对不对?”刚开始他不屑一顾,对我的话不予理睬,过了一会儿,开始哭了。
面对一个小班的孩子,我总是在问自己,“到底该怎么教育他们,尤其是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他哭得越来越伤心了,看着那张被泪水滑过的脸,听着他那凄惨的哭声,我为自己过分的言语感到了后悔。过了一会儿,他也安静得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好,但是更令我担心的是,他的眼神中没有了原先的灵气,处于低迷状态。等孩子们都坐下来吃水果的时候,我走到了他的身边,蹲了下来,告诉他“把小朋友的衣服弄湿是不对的,是不礼貌的,现在天气还有点凉,玩水会让自己感冒的,而且水是很珍贵的,我们都要节约用水。”很长的一句话,似乎他完全听懂我的意思了,低下了头,说“老师,我也要保护水,我也不要感冒”。看着他那红彤彤的眼睛,我欣慰地笑了。我告诉他“知错能改的孩子还是好孩子 ”他冲着我使劲得点点头。“老师,我不玩水了”。
当他下午走进厕所洗手的时候,他真的不玩水了,洗完手,就把水龙头关住了。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孩子,你得到的将是孩子最真诚的回报。虽然有时候觉得很疲惫,但是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进步,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教育笔记:老师,以后我们再也不玩了
在今年我们幼儿教师的远程研修中,有一个具体案例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分析,案例是这样的:
案例实录:老师,以后我们再也不玩了!
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经常因为想玩而无心上课,怎么办?一天,王老师突发奇想:让你们玩个够,看你们还玩不玩?接下来的时间,她对那些喜欢玩滑梯的小朋友说:“你们,可以尽情玩,老师绝对允许!”“噢---”孩子们高兴坏了。起先,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下课了还赖在那里不肯走。第二天,王老师又让他们继续玩。过了一段时间,有些玩累的孩子不想玩了,又过了一段时间,连最爱玩的两个孩子也累了。王老师心中窃喜,趁机教育说:“那以后还玩不玩?”两个孩 子终于彻底投降:“老师,我们以后再也不玩了。”后来,这些孩子再也没有动过去玩滑梯的心思,上课的时候也很认真。如何看待这个案例?
看过这个案例后,我心中的第一个念头便是:质疑王老师,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他想玩了,你也会如此“虐待”他吗?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耍中体验快乐,释放天性,孩子在玩耍中长大,在玩耍中习得知识、经验,在玩耍中发现问题,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过程中,我们作为成人需要做的只是当孩子需要你帮助的时候才去提供帮助。我不赞同王老师的做法,首先是这种做法缺乏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对孩子的关爱,对职业的热爱,剥夺了孩子心中美好的期待。
其次,质疑“经常因为想玩而无心上课,怎么办?”,我不知道这位王老师所谓的上课是怎么个上法,为什么孩子会无心上课?真的仅仅是因为想玩就无心上课吗?我想问题的原因恐怕不是这么简单,作为老师,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反思想玩的背后那更深层的东西,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因为我从教20多年来,从来没有孩子因为想玩而无心上课的,有时在课上也有孩子会出现心不在焉,也会有孩子提出想出去玩,我知道,有些是因为已经掌握了所学内容,他们该玩了;而有些则是因为我的教学预设出现偏差,难度超出了孩子所能接受的程度,他们难以接受,他们也该玩了;而需要做出调整的是我,做到这样,问题又会减少一部分。
其三,上课的方式、方法,同样会影响到孩子的兴趣。多年来,在工作中,我不断思索,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我们班的孩子,都很喜欢上课,偶尔因为需要临时停课,孩子们甚至会跟在你身后嚷:“老师,快给我们上课吧,什么时候上课呀?”因此,我觉得,很多问题应该多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总之,幼儿时期就应该让孩子多玩,学习知识是次要的。到什么时候就该做什么事,只是我们现在多数的家长、老师,都很难摆脱现在的社会现状,不敢让孩子玩,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现在回头看看,我们做出的努力真的有效吗?又有多少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输在了终点线上。看过不少关于“中国的教育就是在学生最应该玩的时候加大力度在教育,而在最应该学习的时候大家却在拼命的玩。”类似的报道,我们大家,包括我们的所有的家长、老师乃至整个社会,真的应该静下心来啦,想想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该怎样做?我想,我们或许不能改变别人、不能改变社会,但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努力做到:不再让孩子说“老师,以后我们再也不玩了。”
杰杰小朋友特别顽皮,极有个性。每天在他身上都有可能发生一些故事,而且每次在他身上的故事都会让你应接不暇。最近,只要他一做了错事,不等你说上半句,他就会歪着脑袋,噘着小嘴巴说:“哼,我不跟你玩了。”当然这句话听起来是那么熟悉,因为几乎我们每个人在童年时代都说过这句话,但不同的是,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与同龄的孩子发生不愉快时,而现在这句话是出现在一个孩子和老师身上。有几次,因为他说了这句话,都弄得我哭笑不得。有一次,我为了哄他,就说:“没关系,你不跟我玩,我跟你玩。”可杰杰小朋友并不领情,他仍然赌气地说:“哼,我就不跟你玩。”好家伙,气性还真不小呢。就这样,几次对峙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我忽然醒悟,在幼儿园里,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杰杰”这件事上,我何不也以“朋友”的身份去解决呢?于是,当他再次说“我不跟你玩了”这句话时,我反过来对他说:“如果你不好好做这件事情,老师也不跟你玩了。”听我这么一说,杰杰小朋友不再倔强了,他有了明显的触动,立刻变乖了。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幼儿面前,的确是这样,孩子不能像成人一样,正确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经常会很“小家子气”,那么教师又何必太成人了呢?因为“我不好,所以你才不跟我玩,”那么反过来,“因为你不好,我也可能不跟你玩呀!”把“我不跟你玩”这句话还给你吧,与他们平等相处、真心交往才能走进童真世界,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教育笔记小班3篇》:幼儿教育笔记小班第1篇配一把心灵的钥匙幼儿园里常会有一些个性非常突出的孩子,喜欢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心中的“不想”。也因此常会有老师无可奈何地抱怨孩子的
《幼儿园听课笔记及反思40篇》:幼儿园听课笔记及反思40篇第1部分活动目标:1、学习双脚并拢侧身跳,保持身体平衡,提高动作协调性,幼儿园中班听课记录。2、探索拼板的不同玩法,感受创新的乐趣。3、逐步形成善于与
《幼儿园中班听课笔记40篇》:幼儿园中班听课笔记40篇第1部分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故事中人物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2、启发幼儿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提炼故事发展的线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