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与指导PPT课件这个PPT共389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游戏是什么,游戏的本质是什么,游戏的教育作用是什么,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等,欢迎点击下载。游戏是什么?
游戏的本质是什么?
游戏的教育作用是什么?
(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
游戏的定义:
刘焱《幼儿园游戏与指导》P05
“作为一种跨文化和年龄的人类行为,游戏是自主自由、使个体获得满足的非功利性行为的总称,所包含的行为非常广泛。”
特征列举
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
(1)控制:可以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
(2)真实性:在旁人眼里看起来是“假”的事情,在游戏者那里是一种内部真实。
(3)动机:游戏是由内部动机支持的行为。
克拉思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说:
(1)灵活性:游戏活动在形式与内容的多变化性;
(2)肯定的情感:指游戏者的情绪体验总是快乐的,笑容是这种肯定的情感的标志;
(3)虚构性:指游戏总带有想象的因素;
(4)内部动机:指游戏不受外部规则或社会性要求的制约,游戏者为游戏而游戏,玩即目的。
游戏的特征:
1、幼儿游戏是自主自愿的。
2、幼儿游戏是娱乐的。
3、幼儿游戏是假想的。
游戏的本质:
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
1、可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1)可以使幼儿积累丰富的经验
(2)可以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专注力、语言能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1)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
(2)可以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
(3)可以促进大脑的发展
3、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1)可以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可以促进独立性的发展
(3)可以促进勇敢品质的形成
(4)可以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5)可以增进心理健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 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手指游戏:
十个好朋友
互相点点头, (拇指相对,弯曲3次) 接着弯弯腰, (拇指向前,弯曲3次)
两个小拇指, (伸出两个小拇指),一样都灵巧, (小拇指弯曲3次), 互相手拉手, (两个小拇指互相勾在一起) 接着问声好,(小拇指相对弯曲3次)
食指、中指、无名指, (分别伸出3根手指) 样样事情离不了,(弯曲3次)
伸出双手数一数,(五指分开,伸出双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数一个数,收回一根手指)
数数歌
山上一只虎,(双手五指张开做老虎状), 林中一只鹿,(双手做鹿角状放在头顶)
路边一只鸭,(双手在胸前做鸭嘴状), 草里一只兔,(双手在头顶做兔耳状)
洞里一只鼠,(左手握空拳、右手食指伸进左手), 大家数一数(双手握拳)
一二三四五(由拇指开始依次伸开五指) 虎、鹿、鸭、兔、鼠。(分别做以上五种动物形状)
幼儿游戏与指导
曹茹
2016年3月10日
游戏的分类:
一、国外游戏的分类
(一)从认知发展的角度
积木游戏:
积塑游戏:
泥工:
(二)从游戏社会性的角度
1、无所用心的行为(偶然的行为)
2、袖手旁观的行为
3、单独的游戏
4、平行的游戏
5、联合游戏 真正属于游戏行为
6、合作游戏
二、国内游戏的分类
角色游戏
创造性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智力游戏
有规则游戏 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二)从游戏目的的角度
1、目的性游戏
“为游戏而游戏”的游戏
2、手段性游戏
“为教学而游戏”的游戏
三、两组游戏的比较
(一)创造性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比较
相同点:1、都能从游戏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2、活动的主体都是幼儿
不同点:
(二)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的比较
娃娃家、捉迷藏、“木头人”、踢毽子、跳皮筋、手指游戏、积木游戏、老鹰捉小鸡、跳房子、丢手绢、折纸、堆雪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幼儿游戏与指导
曹茹
2016年3月17日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的含义
角色游戏的特点
角色游戏的结构
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什么是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表现其生活体验的一种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然游戏的一种,在两三岁时产生,学前末期达到顶峰,是幼儿期特有的最经典的游戏。
角色游戏全面反映了游戏的特点,心理学家们研究幼儿心理时,也以角色游戏为主要标本。
角色游戏的特点
1、与幼儿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的源泉
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材料与规则均与幼 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
幼儿自身社会经验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着游戏内容的丰富性和游戏情节的变换。
2、具有表征、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是幼儿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
表征: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自主性:幼儿自己决定游戏的主题、角色、
情节、材料与规则
创造性:
(1)假想游戏角色(即以人代人);
(2)假想游戏材料(即以物代物);
(3)假想游戏情节(即情景转换)
角色游戏表征的特点
表征的实质是幼儿表达意思——表意
游戏中的这些“假想”活动对于幼儿来说都是非常当真的
自主性和创造性特点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己的游戏。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选择主题、角色、材料,游戏过程中自由切换情节和发展内容,使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
这些创造性也是未来创造活动的萌芽。
角色游戏社会性的特点
角色游戏既是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体验,也是幼儿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模拟,还常常包含了幼儿对成人社会的某种期待。
我们的 “宝宝”真乖
角色游戏的结构
角色游戏的结构是指角色游戏包含的各种基本要素,即角色游戏所共有的一些因素和成分。
1、角色游戏的中人
2、角色游戏中的物
3、角色游戏中的情节
4、角色游戏中的规则
角色游戏中的人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假装的角色。这些角色通常是他们自认为重要的、经常接触的、熟悉的或是能引起强烈情感的人物。
这些角色一般可分为三类:
技能型角色:指幼儿通过模仿对象的典型动作来进行角色扮演,如司机、交通警察……
互补型角色:指幼儿所扮演的角色是以角色关系中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如教师(学生);医生(病人)……
想象型角色:角色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而是来源于幼儿的想象,如小花猫、小白兔……
幼儿对于角色的扮演是多样性的,也是有“选择性”的。通常,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感取向对扮演的角色有很强的选择性。
有三种角色幼儿比较喜欢扮演:
第一种是幼儿比较崇拜和尊敬的人,如父母、教师等;
第二种是让幼儿感到害怕的人或动物,如医生、警察、老虎等
第三种是与自己身份不同或低于自己身份的角色,如小婴儿、小动物等
角色游戏中的物
角色游戏中的物是指游戏中的材料和物品。
例子:
石头当成面包,树叶当成菜,枕头当成娃娃……
指出其中的替代物和被替代物分别是什么?
替代物和被替代物在幼儿思维中出现的顺序有两种情况:
1、由替代物引发的想象活动:这个东西可以用来当什么呢?
2、由被替代物引发的想象活动:什么东西可以用来“当它”呢?
角色游戏中的情节
角色游戏中的情节是指幼儿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
游戏中的动作,不是具体某人、某一动作的翻版,而是概括的、压缩的动作。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幼儿对事物和场景的想象能力不断增强,从而角色游戏中的情节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角色游戏中的规则
角色游戏中的规则表现为:正确地表现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物应有的动作及其先后的顺序,人们的态度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等。
角色游戏的规则是受角色限制的,扮演哪种角色就必须按照相应的角色行为以及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来看展游戏情节。
角色游戏与表演游戏中角色的区别
角色游戏与结构游戏的区别
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1、促进幼儿认知、身体和语言的发展
认知:集中注意力、活跃幼儿的智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身体:在游戏中,幼儿不停地操作各种物体,促进了幼儿身体的发育和动作的发展,促进了幼儿肌肉活动和手眼协调能力的提高……
语言:在游戏中幼儿练习着用语言进行角色间的交往,学习按角色的要求去使用不同的语言……
2、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1)有助于幼儿发展正确的自我意识,摆脱自我中心
(2)促进了幼儿与伙伴的交往,发展了他们的交往技能
(3)为幼儿提供了学习规则、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
(4)有利于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
(5)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性格
3、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主动性:自定主题;自由充当角色;自行设计游戏情节;充分表达个人意愿;满足幼儿的需要
创造性:发挥想象力,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独立性:在游戏中独自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按照自己的意愿积极地、独立地去从事活动
角色游戏:
乘坐火车
乘坐地铁
幼儿游戏与指导
曹茹
2016年3月24日
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情境案例:
照相馆的生意清淡,原因在于馆里用于给客人拍照的衣服太少,这可急坏了“摄影师”欣然。此时,我(教师)以角色的身份走入了照相馆。“摄影师,我今天带了自己做的新衣服想请你帮我拍些照片,好吗?”欣然见了忙说:“好啊!’’于是帮我拍了起来。正拍着我突然说:“哎呀,我有急事得走了,这衣服先放在这,照片你帮我送到家里好吗?她马上同意了。
当我离开后观察到,欣然又让其他孩子穿上此衣服并拍了照,孩子们相当喜欢,并表示可以到材料库取一些材料自己做。欣然后来还主动挨家挨户开始了“送照片”活动,不忘作拍照宣传呢。此后,在照相馆出现了“服装区”并提供了一些半成品的操作材料。孩子们对制作自己的“时装”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连一些动手能力弱的孩子也争相回家收集各种包装袋带回幼儿园。
点评:
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要做的就是敏锐地观察每个孩子的每一点变化,了解他们的兴趣与需要。通过观察游戏和了解幼儿,通过创设环境材料并适当地介入支持幼儿的游戏。游戏中当观察到照相馆生意冷清了一段时间后,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以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和材料,暗示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教师及时提供、调整了游戏材料,且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指导幼儿进行以物代物、一物多用,使幼儿能够自主地活动。
一、角色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允许幼儿自由选择
教师根据自己的细心观察和了解,鼓励孩子们自由地去选择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游戏,从而获得自由选择的快乐。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游戏,角色游戏的主题应来自于幼儿的需要。
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和主动的游戏环境。
(二)个性化原则,体现层次性,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创设游戏环境时既要考虑发展快的幼儿,也要考虑发展慢的幼儿,还要兼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三)开放、随机性原则,适时介人给予指导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对幼儿进行随机指导,不但不会影响幼儿游戏的开展,而且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应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游戏为前提。
二、角色游戏的指导环节与要点
(一)角色游戏的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主要是指为幼儿提供开展游戏所需要的环境与条件,这是幼儿开展游戏的前提和基础。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生活中丰富幼儿经验的途径有哪些?
幼儿园老师应通过教育活动、日常生活、参观、看图书等多种方式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生活经验。另外,幼儿园可以通过家园合作,请家长经常带孩子散步、参观、听故事、看电影,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或外出旅游,以拓宽幼儿的眼界。
2.提供适合的场所及丰富的游戏材料
第一,要为幼儿设置相对固定的游戏场所。
区角游戏、室外的大区角、阅读区……
第二,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
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部分真的玩具,教师还可以多提供一些半成品游戏材料……
3.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在角色游戏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要明确游戏主题、分配游戏角色、准备游戏材料、展开游戏情节,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教师应保证幼儿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开展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
1.鼓励和启发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确定游戏主题
为了充分赋予幼儿游戏的主动性,教师就需要相信幼儿、尊重幼儿、放手让幼儿主动活动,同时还需要认真、仔细、深入观察幼儿的游戏进程,及时提问、建议、启动幼儿,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鼓励幼儿自主提出并确定游戏主题。
2.教会幼儿分配游戏角色
了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教师应该教给幼儿一些分配角色的方法,如自己报名、推选、轮流等。经过教师的引导,幼儿会逐渐学会如何较好地分配角色,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也有助于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3.观察幼儿游戏,参与幼儿游戏,给予适宜的指导
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参与幼儿的游戏,给予幼儿适时适当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扮演游戏角色参与游戏。
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还需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多种形式,因人而异地实施指导。
拓展阅读
教师在下列情况下需要参与游戏:
1.游戏内容贫乏或无聊时,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诱导进一步发展与深化游戏时
2.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发生冲突,自身难以解决时
3.教师对幼儿的部分游戏行为不太理解,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时
(三)角色游戏结束环节的指导
1.愉快地结束游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教师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游戏时间快到时,提前提醒幼儿,让幼儿做好准备。
二是根据幼儿游戏的实际表现,选取游戏结束的时机,最好是在幼儿兴致降低但还保持游戏兴趣的时候。
三是注意游戏结束的形式,最好是以游戏的形式结束游戏,如火车到站了、医院下班了、娃娃睡觉了等。
2.引导幼儿收拾游戏材料和场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针对不同的年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时应具有年龄差异性:
培养小班幼儿整理游戏环境的意识,以教师为主,引导幼儿给予部分帮助;
培养中班幼儿整理游戏环境的能力,教师只是在必要时给予帮助;
培养大班幼儿独立整理游戏环境的能力,教师只是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督促。
3.评价游戏,丰富游戏经验,提升游戏水平
借助游戏评价,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丰富游戏情节、提高幼儿解决游戏问题的能力。
并不是每次幼儿游戏后都需要开展游戏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游戏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有的游戏还可以在过程中开展评价)
幼儿角色游戏活动的发展应当是一个以幼儿的“问题”为中心,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态过程。
这一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基本步骤:帮助幼儿确定游戏的主题;和幼儿一起创设游戏环境;帮助幼儿扮演角色进入游戏活动;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发现问题、丰富扩展游戏所需要的经验等。
三、各年龄段角色游戏的指导重点
(一)小班
特点:
幼儿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期,主要与游戏材料发生联系,与伙伴之间的交往少;
角色意识不强,对操作游戏材料或模仿成人动作较感兴趣;
游戏主题单一、情节简单。
指导:
鉴于小班幼儿的游戏内容主要是重复操作游戏材料,教师的指导重点便在于如何使用游戏材料。
教师根据幼儿的游戏特点和社会经验为幼儿提供种类少,但同一种数量较多的成型玩具,避免幼儿因相互模仿而争抢玩具,满足幼儿平行游戏的需要。
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游戏,引导幼儿,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逐渐学会在游戏中进行自我管理;通过游戏评价不断丰富游戏经验。
(二)中班
特点:
幼儿认识范围不断扩大,游戏的内容与情节较小班不断丰富;
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游戏主题丰富,但不稳定,幼儿会经常更换,在游戏中也时常有频繁换场的现象;
希望与别人交往,但欠缺交往技能,常与伙伴发生冲突;
角色意识较强,能够按照自己选定的角色开展游戏。
指导:
重点是引导幼儿解决游戏冲突。
教师应结合幼儿的社会经验,为幼儿提供丰富且富有变化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不断丰富游戏主题;
仔细观察并认真分析幼儿发生冲突的起因,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游戏,指导游戏;通过幼儿讨论等形式展开游戏评价。
增长游戏经验,丰富游戏内容;
指导幼儿在游戏中逐渐掌握社会规则和交往技能,逐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三)大班
特点:
随着对社会生活认知的不断积累,游戏经验十分丰富,主题新颖,内容丰富,游戏中所反映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
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
能按照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游戏主题,并有计划地开展游戏;
在游戏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准备游戏环境,侧重语言引导,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认真观察游戏,给幼儿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以及适当的引导;
允许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创造,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游戏讲评,让幼儿在分享中取长补短、开拓思路,提升游戏水平。
拓展阅读
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
1.角色游戏的区域要求
(1)区域内容要丰富,多为幼儿提供选择的内容、材料。
(2)区域设置要符合现阶段幼儿年龄特征,不宜过深或过浅。
(3)区域内容要有利于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2.角色游戏的材料选择
(1)材料的提供要具有操作性和开放性。
(2)材料的提供应根据幼儿游戏的发展进行不断调整。
(3)材料的提供应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
角色游戏——“个人演唱会”
幼儿游戏与指导
曹茹
2016年3月31日
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的含义
结构游戏的特点
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结构游戏的目标和内容
结构游戏的分类
结构游戏的创编
结构游戏的含义:
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通过与结构活动有关的各种动作技能构造物体形象,反映/再现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活动。
结构游戏又叫“建筑游戏”或“建构游戏”。
结构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
结构游戏的特点:
(一)创造性活动
结构材料形状用途不固定,玩法不受限制,因此启发性大,联系范围广。
(二)动手操作性活动
拼插、建筑、构造是结构游戏的基本活动,幼儿必须通过直接动手操作
(三)造型艺术活动
要进行建构活动,需要掌握物体的造型、色彩、比例、构图、布局等方面的艺术造型简单知识与技能,构造时还要考虑对称平衡
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一)动手操作,加强幼儿动作训练
如花片、插塑等材料,需要对准拼插位置才能完成,对训练幼儿手眼协调、发展手部小肌肉的运动技能,提高动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型积木需要搬动搭盖,能加强幼儿大动作的训练。
(二)思考想象,提高幼儿认知水平
幼儿可按照自己的设想拼插建造物件,并运用想象把建构材料变出各种造型。
用不同的材料搭建物体,设计构思布局结构图都需要幼儿积极想象思考、创造性地进行各种造型活动,有助于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良好发展。
(三)学习认识,丰富幼儿知识经验
在开展结构游戏时,结合对各种建筑材料性质的认识,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结构材料的大小、颜色、性质、形状和重量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空间关系的知识并获得一些空间概念,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增强对数量和图形的认识,体验对称、平衡等造型知识。
(四)满足需要,培养良好情感品质
建构活动玩法不受限制,对幼儿拼插技能要求不高,所以能满足不同幼儿的能力水平,有助于幼儿增强自信心,发现自己的能力、发挥潜在的创造能力。
有助于培养幼儿做事认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以及幼儿的合作能力和活动的计划性。
(五)艺术造型,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幼儿在再现周围事物时,在颜色、形状、各部分比例中均要体现对称、协调和美观的要求。
在引导幼儿感受建构作品造型美的同时,可以激发幼儿自由表现美的欲望,又培养了幼儿审美和表现创造美的能力。
结构游戏的目标
(一)情感目标
对建构活动感兴趣,按意愿大胆尝试建构;
能与伙伴分享使用材料,能与伙伴协商分工合作进行建构活动;
爱护欣赏自己和别人的建造物;
大胆介绍作品,有成就感。
(二)能力技能目标
学习不同的构建方法建造物体造型;
学会看简单的平面结构图,围绕主题进行建构;
会合理选择、利用建构材料并添加辅助物,有创造性;
正确取放建构材料,学习正确评价自己和伙伴的游戏情况。
(三)知识经验目标
认识建构材料并感知材料特征,熟悉各种材料的操作方法;
掌握物体的造型、色彩、比例、构图、布局等方面的艺术造型简单知识;
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主题并进行建构活动。
各年龄段游戏的目标:
各年龄段游戏的目标.docx
结构游戏的分类:
(一)积木建筑游戏
积木建筑游戏是利用各种积木或其他代用品作为游戏材料,应用排列、围合、铺平、叠高、架空等基本技能进行造型活动。
积木的样式很多,有大、中、小型积木、主题建构积木、动物积木等。
积木构造技能
延长、铺平
搭建
围封
架空
(二)积塑构造游戏
积塑构造游戏是用塑料制作的各种形状的片、块、粒、棒等部件,接、插、镶、嵌成各种物体或建筑模型。
积塑的颜色鲜艳,构件轻巧、使用灵活、造型多样、便于消毒,能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是幼儿园常见的结构材料。
(三)拼棒游戏
拼棒游戏是用小棍、塑料管或用糖纸搓成棍等作为游戏材料,经过卫生及色彩加工,拼接成各种造型。
(四)拼图拼版游戏
拼图拼板游戏是用纸板、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散块,并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拼摆的一种游戏。
拼图游戏种类很多,有动物拼图、脸谱拼图、美术拼图、几何拼图等。
(五)穿珠串线编织游戏
穿珠串线是指将线穿过各种小环、珠子、细管等,然后把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东西用连续穿或交替、间隔等方法组合成各种物体。
(六)玩沙玩水游戏
沙是一种自然的建筑材料,配合工具,从装沙堆山到借助辅助材料进行造型,幼儿可以开展变化无穷的结构游戏,无不折射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构游戏的创编:
一、创建新的建构主题
(一)根据活动需要,教师提议确定主题
(二)关注幼儿的想法,挖掘生成建构主题
(三)教师启发引导,生成延伸构建主题
二、创编新的建构造型
(一)经验准备,激发儿童创造性的建构
(二)提供案例,分析造型布局特点
(三)教给方法,引导幼儿创造性的建构
(局部改变创造法、列项改变创造法)
(四)提供材料,建构组合不同造型
任务:创编游戏
幼儿游戏与指导
曹茹
2016年4月7日
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结构游戏的设计与评价
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游戏知识技能的指导
(一)引导幼儿认识建构材料
(二)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培养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注意观察物体的主要特征、建筑物的造型美;感知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组合关系与色彩……
(三)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
积木的排列组合(铺平延长、对称排列、架空盖顶、间隔堆积等)
积塑的插接镶嵌(整体连接、交叉连接、端点连接、围合连接、填平组合等)
穿珠(单线交叉、单线循环、多线分合等)
编织(辫子、穿插、圆心、打结编织等)
(四)注重培养幼儿的游戏常规
如:材料轻拿轻放、需要多少材料取多少、剩余材料及时归还……
二、游戏场地、材料的准备
(一)提供时间场地
保证游戏时间;提供游戏场地
(二)提供结构材料
小班提供同一种类数量较多的游戏材料,避免幼儿争抢;中大班提供丰富有变化的游戏材料,丰富游戏主题,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游戏过程的组织与指导
(一)激发幼儿参与结构游戏的兴趣
1、材料投放引入
2、出示范例引入
3、创设情境引入
(二)启发引导幼儿设计建构材料
重点启发指导幼儿围绕:
建造什么?
怎么建造?
用什么建造?
(三)指导幼儿协商分工合作建构
在幼儿按意愿自主选择分工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运用竞聘、轮流、猜拳等方法分组及协商分配搭建任务。
(四)观察分析幼儿建构活动的水平
观察是建构游戏指导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要对看到的现象进行“为什么”的思考,以理解幼儿的搭建行为,然后分析:是否干预?采用什么方式干预?
(五)介入指导推进创造建构活动
1、介入时机
游戏低潮、技能障碍、负面行为、不安全因素……
2、指导方法
一般指导方法有整体建构和重点拼搭示范、环境刺激启发、介入共玩、语言启发、榜样暗示、图片范例提示等
(六)注重幼儿作品的展示欣赏和评价
1、作品的展示讲评
2、作品的保留欣赏
游戏后,让幼儿和他们的建构作品合影,将搭建成果排成照片,收集成册,供全班幼儿欣赏
(四)各年龄班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一)小班
(二)中班
(三)大班
结构游戏的设计与评价:
一、结构游戏的设计
(一)模拟结构活动
1、对结构物的模拟
2、对结构图纸的模拟
3、对实物玩具等形象的模拟
4、对物体形象图的模拟
(二)主题结构活动
主题结构主要是指定主题内容,要求幼儿围绕主题,学习布局,集体合作建构活动,如游乐园等。
这些主题反映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周围环境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结构的目的性、集体协商合作、构思创造的能力。
(三)自由结构活动
在幼儿掌握一定建构技能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自由选择建构主题和建构物体。
自由结构游戏创造成分多,能充分体现幼儿的创造性。
二、结构游戏的评价
评价什么?
(一)结构游戏评价的内容
评价——
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建构能力(材料的选择运用、建构方式的运用技巧、主题的目的性等)
幼儿情感体验、坚持性、协调、合作等
(二)结构游戏评价的模式
教师观察——幼儿感知介绍结构作品——教师提问——幼儿评价讨论——解决问题——教师综合评价
幼儿游戏与指导
曹茹
2016年4月14日
第一节 表演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什么是表演游戏?
一、表演游戏的含义及特点
表演游戏是指幼儿按照童话或故事等文学作品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用对话、独白、动作和表情 等进行表演,再现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
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区别
相同点:
都属于象征性游戏或想像游戏;
在角色扮演、象征手段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表演游戏与戏剧表演区别
二、表演游戏的类型
幼儿园里的表演游戏可分为作品表演游戏和创作表演游戏两大类。
作品表演游戏:有现成的作品(童话故事等)
创作表演游戏:无现成的作品;创作作品
表演游戏的种类
一、自身表演(小舞台表演)
二、桌面表演
三、影子戏
四、木偶戏
自身表演(小舞台表演)
自身表演即幼儿自己扮演角色进行表演的游戏活动。
桌 面 表 演
桌面表演,是指在桌面上以小玩具替代作品中的角色,幼儿以口头独白、对白和操纵玩具角色的动作,来再现作品的内容。
影 子 戏
幼儿玩的影子戏有头影、手影和皮影戏等
(二)皮影戏
木 偶 戏
木偶是指用木头制作的偶人。现代人把用瓶、盒子、蛋壳、泥等各种材料制成的偶人都称为木偶。
用木偶表演,来再现文艺作品的内容,称为木偶戏。
常见的木偶有布袋木偶、手指木偶、杖头木偶和提线木偶等几种,还有一种重要的表演形式就是人偶同演。
布袋木偶
手指木偶
杖头木偶
提线木偶
人偶同演
三、表演游戏的教育作用
(一)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学习理解
(二)对幼儿语言的发展有突出作用
(三)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四)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
(五)有效地使幼儿受到艺术熏陶
(六)特有的教学潜能:科学与童话的整合
第二节 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表演游戏的原则
(一)“游戏性”先于“表演性”
(二)“游戏性”与“表演性”的统一
二、表演游戏的指导要点
(一)协助幼儿选择表演游戏主题
1、健康活泼的思想内容
作品首先要具有健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情节曲折、紧凑,角色的性格鲜明并为幼儿所喜爱。
作品内容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才能在表演中发挥创造性。
教师要与幼儿一起细致理解作品的内容,准确把握角色。
2、具有表演性
作品要有一定的场面。小班最好只有一个场面,中大班也不宜过多。都要求场景集中、易于布置、道具简单。
作品具有明显的动作性。小、中班选择简单的、有重复动作的作品,大班也要注意作品的可表演性。
3、起伏的情节
情节主线要简单明确,以便幼儿理解和记忆。
故事情节要有起伏,情节发展的节奏要快,变化明显,重点突出,枝蔓不多,脉络清晰,才能吸引幼儿,并易于表演。
4、较多的对话
作品中要有较多的对话,对话简明并能与动作相配合。
教师不要专门让幼儿背诵童话或故事
(二)创设合适表演的游戏环境,提供表演游戏的物质条件
1、舞台和布景
舞台:
(1)日常的表演游戏:围起来设置舞台;或用标记分出;活动室固定一角。
(2)木偶或皮影:幕布
布景:
(1)布景应简单方便,避免过大过重过繁,更不能妨碍表演。
(2)布景造型适宜夸张,色彩要鲜明,可以结合美工活动,与幼儿一起设计和制作。
2、服装与道具
(1)类型 :人物的、动物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的
(2)要求:
能象征性地表现角色所具有的显著特征(成套配置或各种素材)
(三)指导幼儿分配角色
尊重幼儿的意愿,自主选择玩伴和角色。
解决分歧:引导幼儿认识每个故事都需要各个角色协调配合(主角、配角、正面角色、反面角色),具体办法有轮换法和发现法。
一般,在小班可由教师指定角色,中、大班幼儿自己协商分配角色。各年龄班都不要强迫幼儿去担任不愿扮演的角色。
(四)指导幼儿表演的技能 ,鼓励幼儿自然、生动地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表现和交流
教师示范表演
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
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对幼儿进行表演技能训练
启发并尊重幼儿创造性地表演
教师示范表演
示范性表演,可激发孩子们表演的欲望,并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表演素材,学习各种表演技巧。
示范表演可以在全园娱乐活动、节日活动、日常游戏活动中进行。
引导幼儿观察、表现和交流
幼儿由于缺乏丰富的感性经验,在表演中常常不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表现和交流。
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
教师应常常担某一角色参加入孩子们的表演游戏。
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
示范性
便于及时提问、建议
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对幼儿进行表演技能训练
表演技能,指表演所必需运用的语言表现、歌唱表演、形体与表情动作、木偶和皮影操作技能等。
幼儿口头语言的表达技能
语言表演技巧表现在对语调的处理上,即通过声音的轻重、快慢、高低、停顿等变化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指导:
首先要让幼儿能大胆地把角色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次要让幼儿能较清晰、流畅地用普通话表演;
最后要让幼儿知道运用自己的语调来表达思想感情。
(请模仿狐狸、猪的语言)
幼儿的歌唱表演技能
歌唱表演技能包括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不大声喊叫,音调准确,吐字清晰,根据乐曲的快慢、强弱等变化有表情地演唱。
指导:引导幼儿唱歌吐字清楚,旋律曲调要准确,快慢音量要适度,表情要符合角色的要求。
(请模仿兔妈妈、大灰狼)
幼儿的形体表演技能
形体与表情动作包括日常生活动动作、小动物的典型动作。
指导:引导幼儿采用比日常生活中的要夸张一些的步态、手势、动作,使表演具有舞台效果,并恰当而准确地把握各个角色的不同角色特点。
动物大聚会:请模仿小白兔、小鸭、小猫 、螃蟹、大象、猴子、老鼠、老虎、猪的动作。
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表演
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很好的表现和创造;当幼儿失去兴趣时,要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情节。
(五)引导幼儿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表演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各种人物的行为特点、语言特征,各种动物的动作特点等
教师可以观众身份,用提问、建议等方式指导幼儿顺利演出,并对幼儿的演出加以评价,提出改进的意见。
三、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
(一)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
幼儿特点:
能独立分配角色,但角色更换意识不强;
目的性较差,嬉戏性强,需教师提醒才能坚持主题;
游戏的计划性差,表演手段以动作为主;
指导:
选择适合的主题:对话简洁,动作重复,场景少而集中,方便布置道具。
提供物质条件:相对固定的表演区或小舞台,并保证30分钟以上的游戏时间; 2-4种简单易操作的材料
指导分配角色:幼儿角色轮换意识尚未形成,教师需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前提下做好分组工作;以开放的心态引导、等待幼儿解决问题。
(二)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
幼儿特点:
独立分配角色,并选择道具,形成角色认同;
目的性、计划性较强,能在游戏开始前对规则、情节、顺序进行协商;
表演手段集中在动作和对白上,表演意识较强,
表现力上,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塑造角色,调整对白与动作;
指导:
初期:
提供时间、空间、多种基本游戏材料,少干预;
中期:
提供反馈,提高幼儿表现故事、塑造角色的能力
后期:
反思性谈话和小组讨论,启发幼儿在理解现有情节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性的表现作品角色。
案例:“三只小猪”三只小猪的童话故事.doc
在开展大班主题活动“三只小猪”时,孩子们因为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主动提出要开展表演活动。面对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我准备借机鼓励孩子大胆创编或拓展故事情节。我先抛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虽然三只小猪赶走了大灰狼,但大灰狼以后可能还会再来,到时候三只小猪该想什么办法继续战胜他呢?你们来帮小猪想象办法吧。”
面对这个问题,孩子们非常热烈的讨论开了,有的说:“让老三在河边装死,等大灰狼靠近他,想要吃他时,大家把他推到河里,淹死他。”有的说:“挖一个坑,埋上地雷,在上面放上一只假猪,大灰狼看到后会以为是真的,就扑上去,结果会被炸死。”孩子们乐此不疲的讨论。
我一边帮助孩子们记录想法一边感到不安,孩子们的设想是否极端了?他们设想的方法是否过于狡猾和残忍了?我于是困惑起来:尽管孩子们讨论的是童话世界而非真实的生活世界,但对于如此“战胜”大灰狼,作为教师 我是应该尊重、肯定他们的想法,还是应该给予他们正面的引导呢?我究竟该如何鼓励和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活动呢?
引自《幼儿教育》教师版2011年第2期
第三节 表演游戏的评价
一、针对游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
二、间接指导,注重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表演的评价
三、在评价中注重面向全体、照顾个别
四、注重品质的评价
五、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幼儿提高表演水平
(一)以角色身份参与评价
(二)自我评价法
(三)讨论式评价法
(四)再现式评价法
(五)现场评价法
六、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进行评价,重视对大班幼儿的游戏评价
(一)对幼儿在表演游戏中是否具有模仿能力进行评价
(二)对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语言和动作表现进行评价
(三)对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对角色性格特点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
(四)对幼儿在表演游戏中所表现出的想象力进行评价
(五)对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独立性进行评价
(六)对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制作、设计布景道具和场面布局的能力进行评价
(七)对幼儿在表演游戏中显示的计划性和组织性进行评价
表演游戏——小熊请客
幼儿游戏与指导
曹茹
2016年4月21日
智力游戏
智力的含义
智力游戏的含义
智力游戏的结构
智力游戏的特点
智力游戏的教育作用
智力游戏的目标
智力游戏的类型
智力:
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与实践活动能力。
智力游戏的含义
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设计的,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自愿、愉快的活动中,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
智力游戏的结构
1、游戏的任务
即游戏的目的,游戏者最终达到的目标。
2、游戏的玩法
即游戏的具体操作方法
3、游戏的规则
即执行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者所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或方法的限定
4、游戏的结果
即游戏目的实现的程度,游戏任务完成的状况。
中班智力游戏:
游戏名称:做相反的动作
玩法:
游戏开始,教师发出某一指令,幼儿就马上做出相反的动作。如:教师说“睁开眼睛”,幼儿就闭上眼睛;教师说“蹲下”,幼儿就站起。……教师在提问时要尽量选择幼儿熟悉、特征明显且容易比较的事物,提问时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
推测:游戏的目标?规则?结果?
智力游戏的特点
1、趣味性
2、益智性
3、挑战性
智力游戏的教育作用
1、促进幼儿观察、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的发展
2、促进幼儿社会性以及自律、坚持等意志品质的形成
3、促进幼儿言语能力和身体动作的发展
拍电报.docx
智力游戏的目标
1、智力游戏的目标
情感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经验目标
2、各年龄段幼儿智力游戏的目标
(1)小班智力游戏的目标
(2)中班智力游戏的目标
(3)大班智力游戏的目标
幼儿游戏与指导
曹茹
2016年4月28日
智力游戏的类型:(P121--123)
1、训练感官的智力游戏
跟着哨声走.docx
2、发展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智力游戏
小侦探.docx
3、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智力游戏
粗心的小画家.docx
4、发展思维能力的智力游戏
第五单元: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智力游戏的设计与评价
智力游戏的创编
智力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智力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
(一)选择与创编合适的智力游戏
根据班上的教育任务和要求
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要考虑他们的发展水平
适合幼儿的接受能力,又要有一定难度
小班适合以玩具、动作相联系的游戏;中大班适合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来推理、判断或以语言来进行的游戏
(二)教会幼儿正确游戏,帮助构建规则意识
智力游戏是一种规则性游戏,包括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教师要以简洁、生动的语言,为幼儿作适当的示范、讲解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是否遵循规则,有坚持性,正确看待游戏的输赢
(三)培养幼儿的游戏策略意识,而不是教给
游戏策略的获得不应当是外部模仿的效果,不应当是成人通过训练去“教会”幼儿的,而应当让幼儿自己在游戏实践中,在游戏经验的积累中,自己“悟出来”。
二、智力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
(一)小班
1、小班智力游戏的特点
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易于完成;方法明确;规则要求低、单一;趣味性大于操作性……
2、小班智力游戏的指导要点
适合3~4岁的年龄特点;趣味性较强;教师要了解开展游戏的目的、难点、重点……
(二)中班
1、中班智力游戏的特点
比小班有一定难度;知识性大于娱乐性;方法复杂多样;注重实际操作;游戏规则相对提高……
2、中班智力游戏的指导要点
情绪愉悦,积极性高;动脑;难度适当;由易到难……
(三)大班
1、大班智力游戏的特点
综合性;知识性大于娱乐性;创造性;任务较为复杂,可有多项;方法难度较大且多……
2、大班智力游戏的指导要点
趣味性、吸引力;有一定难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遵守规则……
智力游戏的设计与评价
(一)智力游戏设计的原则
1、选用的游戏因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游戏任务的难度与幼儿已有的经验相匹配
3、确保游戏的参与人数,注重每个幼儿的发展
4、幼儿自己能够判断游戏的结果
二、智力游戏评价的原则
(一)评价与指导相结合
首先,应对幼儿作分析性的评价。
分析什么?
其次,在评价的基础上应该对幼儿进行适当的点拨。
不能够完成的原因 适当点拨
(二)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结果评价是在游戏活动结束之后进行的总结性和概括性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教师掌握本班幼儿的整体游戏水平。
过程评价是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持续地进行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基于教师的仔细观察。
(三)教师评价与幼儿自我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性评价,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
幼儿自我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中幼儿的参与性和自主性
趣味心理智力游戏.ppt
智力游戏的创编
一、智力游戏创编的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难度问题)
(二)新颖性原则(欢迎程度)
(三)科学性原则(知识性、身心发展)
二、智力游戏的创编步骤
首先,应确定主题,明确任务。
发展哪方面的智力因素/能力
其次,要确定游戏适合的年龄班。
难度要求、游戏玩法和要求……
最后,设计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怎么玩、输赢……
创编一个智力游戏
(主题、任务、年龄、玩法、规则不限)
幼儿游戏与指导
曹茹
2016年5月12日
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的含义
体育游戏的特点
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
体育游戏的分类
体育游戏的结构
体育游戏的目标和内容
什么是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也被成为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性游戏。
它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身体基本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活动性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讨论:
幼儿的体育游戏与表演游戏、结构游戏
和角色游戏的区别表现在哪里?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1、 是深受幼儿喜爱的趣味体育活动
(趣味性)
2、是以发展幼儿基本动作为主的育体活动
(健身性)
3、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
(教育性)
(三)体育游戏的分类
(二)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锻炼幼儿的机体
2、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3、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
4、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感
(四)体育游戏的结构
1、游戏动作
(1)发展基础运动能力的动作,如走、跑、跳、投等;
(2)简单的运动技术,如球类、体操类等;
(3)体育游戏本身所特有动作,如夹包、踢毽子、跳皮筋;
(4)模拟动作和简单的舞蹈动作;
(5)生活动作,如穿衣、背物等。
2、游戏情节
游戏的情节一般是从调动游戏者的活动积极性和进行教育出发,是构成游戏趣味性的重要因素。
3、活动方式
活动方式是指游戏的组织活动和练习方法,它是实现游戏教育任务的途径。
组织活动:包括游戏队形、分队和分配角色、启动和结束活动
练习方法:常用的有模拟法、竞赛法、条件练习法。
4、游戏规则
体育游戏是一种规则性游戏。
规则是游戏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也是评定游戏胜负的重要依据。
5、活动条件
活动条件是指体育游戏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包括玩具、场地、器械等。
二、体育游戏的目标和内容
(一)幼儿体育游戏的目标
幼儿体育游戏的总目标:
调动幼儿参与基本动作和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促进生长发育,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学习与体育活动有关的粗浅知识,调节情绪,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精神及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促进幼儿独立生活和活动。
(二)幼儿体育游戏的主要内容
1、基本动作和游戏
走、跑、投掷、平衡、钻爬、攀登等
2、器械类活动和游戏
(1)大中型固定性运动器械与游戏
如:攀登架、滑梯、秋千、跷跷板、“海洋球”池等
(2)中、小型可移动运动器械与游戏
如:平衡木、拱形门、小梯子、垫子、小三轮车、脚踏车、小手推车等
(3)手持的小型运动器械与游戏
如:大小球类、沙包、毽子、跳绳等
幼儿游戏与指导
曹茹
2016年5月19日
幼儿体育游戏的原则
幼儿体育游戏常用的基本方法
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体育游戏的评价
体育游戏的创编
一、幼儿体育游戏的原则
(一)经常化原则
(二)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
1、根据体育游戏的内容、动作的特点及幼儿年龄的差异,合理地确定身体锻炼时的“负荷量”
2、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运动量从小到大逐步提升
3、在组织和指导时,教师注意精讲多练,避免过多排队/掉队;活动内容贫乏等问题。
4、注意合理安排和调节幼儿的心理负荷。
5、要利用测心率和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等方法,了解生理负荷是否合理,以便灵活地调节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三)多样化原则
(四)发展全面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
1、在利用游戏等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运动和练习时,应重视提高和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
2、避免机械化、单调枯燥的练习,灵活允许多种方法和组织形式。
3、在幼儿自选、自由进行的户外体育游戏中,教师要指导和引导幼儿选择和更换不同的活动内容
二、幼儿体育游戏常用的基本方法
(一)讲解法
(二)师范法
(三)练习法
1、重复练习法
2、条件练习法
3、完整练习法和分解练习法
4、循环练习法
在使用练习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练习的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
2、不同的练习阶段,要求要有变化并逐步提到。
3、练习时,教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要认真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
4、练习过程中要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5、把练习过程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语言提示和具体帮助法
(五)游戏法
1、比赛法
2、领做法
3、信号法
三、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幼儿自主体育游戏的指导
1、提供丰富安全的游戏玩具
2、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3、观察幼儿游戏,适时介入
(二)教学性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1、选择游戏
(1)考虑幼儿的年龄和实际水平;考虑季节、环境等因素
(2)新授内容和复习内容交替进行;注意循序渐进,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3)重视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
2、游戏教学活动设计
游戏教学活动设计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1)应分清体育教学活动的类型。
(新授活动;复习活动;综合活动)
(2)明确体育游戏教学活动的结构。
开始部分:任务、内容、时间
基本部分:任务、内容、时间
结束部分:任务、内容、时间
(3)能准确地表述设计方案。
体育游戏活动设计方案表格.doc
3、游戏前的准备
(1)了解全班幼儿的情况,熟悉游戏,认真备课
(2)安排幼儿学习并掌握游戏有关的儿歌
(3)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器械或玩具等,并检查器械是否清洁、牢固,数量是否充足
(4)注意察看幼儿的服装是否合乎进行体育游戏的要求
(5)做好游戏前的准备活动
4、游戏的组织教学与指导
(1)集合、排队
(2)讲解和示范
(3)分队/组、分角色
(4)游戏中的指导
(5)结束游戏
游戏中的指导
①把握适当的活动量
一般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精神情绪和完成动作的情况来判断运动量的大小,并根据幼儿游戏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调节活动量的方法。
调节游戏活动量的方法有:
增加或减少游戏的组数和参加活动的人数
扩大或缩小游戏的场地范围
延长或缩短游戏的时间和休息时间
游戏中的指导
②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教师在介绍游戏的玩法时,应强调游戏的规则,并作为评定胜负的重要条件。
在游戏不熟练的情况下,教师特别要注意提醒幼儿遵守规则。
游戏中的指导
③注意幼儿身体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
不论进行什么游戏活动,都应使幼儿的身体姿势保持正确的姿态。
教师应用语言提示或中止练习,并及时予以纠正,使幼儿加深正确动作的印象。
在竞赛性游戏评定胜负时,也可以对幼儿在游戏中身体姿势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
游戏中的指导
④注意安全
教师要随时检查场地器械是否安全,察看幼儿使用器械是否正确。
活动场地要有一定的范围和路线,做到生动活泼、有秩序。
教师要在游戏中尤其对体弱、胆小和动作迟缓的幼儿,更要加强保护和帮助。
(5)结束游戏
把握好体育游戏的结束时机是关键
结束游戏的最佳时机应是:幼儿虽未感到充分满足,但已有适度疲劳,或虽未产生适度疲劳,但幼儿已感到满足。
评价
四、体育游戏的评价
(一)观察评价法
要求:客观、具体、符合实际。
观察内容:幼儿的动作表现;情感表现;品德行为表现;交往能力;运动符合…
评价:优点;不足(幼儿表现/教师指导)
(二)练习密度与生理负荷测定法
练习密度:指一次活动中,幼儿时间练习时间与该次活动总时间的比例。
练习时间:指在活动中有目的地用于身体练习的时间。
测定方法:
1、用秒表计时。(人动表动,人停表停)
2、将每次活动时间相加,得出实际练习的总时间
3、根据本次活动总时间计算出本次活动的练习密度。
生理负荷的测定
测定方法:脉搏法;心率机等
测定步骤:
1、准备好测试表格、秒表,测定和记录人员分工
2、选择测定对象。
3、测定安静时心率(脉搏)。一般在活动前5分钟进行。
4、采用定时测(2~3分钟)和练习前后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5、活动后3~5分钟测定恢复心率。
6、统计、绘图、分析,得出结论。
五、体育游戏的创编
(一)体育游戏创编的原则
1、锻炼性原则
2、趣味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安全性原则
5、发展性原则
(二)体育游戏创编的步骤和方法
1、明确游戏目的
2、选择游戏动作
3、构思游戏情节和设计游戏方式
(1)游戏情节的构思方法
事件提炼法、故事借鉴法、角色衍生法、器械相关法、知识模拟法、主题串联法
(2)游戏活动的设计方式
竞赛法是体育游戏中较多运用的一种联系方法,常用竞赛法有接力法、捕捉法和争夺法。
4、设计游戏细节
(1)体育游戏分队和分配角色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指定法、随机法、猜拳法、轮流法
(2)体育游戏启动信号的设计
常见的方法有:发令法、问答法、儿歌法、猜拳法、乐曲法
(3)编写体育游戏的儿歌
5、制定游戏规则
6、创设游戏活动条件
7、制定游戏名称
8、提出游戏的教育建议(适应范围、安全等)
(三)体育游戏创编的基本内容
1、游戏名称(年龄班)
2、游戏目的
3、游戏准备(场地、器械等)
4、游戏玩法
5、游戏规则
6、游戏建议或注意事项
创编一个体育游戏——
主题、动作、玩法、规则等自由创作
幼儿游戏与指导
曹茹
2016年5月26日
语言游戏
语言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语言游戏的目标和内容
语言游戏的设计与指导
语言游戏的评价
语言游戏的创编
第一节 语言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一、语言游戏的概念
语言游戏也称为听说游戏,是一种为幼儿提供游戏情境,让幼儿按照一定规则练习口头语言的游戏,培养幼儿在口语交往中迅速、机智、灵活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几点认识:
(1)语言游戏是语言游戏而不是语言训练,游戏性体验是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前提。
(2)语言游戏是语言游戏而不是操作游戏(以耳听口说为主)。
(3)语言游戏是教师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特点专门设计的、吸引幼儿参加的带有明确任务的游戏,而不是幼儿自发组织的游戏。(是语言教育活动)
二、语言游戏的特点
(1)在游戏中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
(2)将语言学习目标转化为游戏规则。
(3)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
三、语言游戏的教育作用
(一)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
(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三)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第二节 语言游戏的目标和内容
一、幼儿游戏的目标和内容
(一)发展幼儿积极倾听的水平
(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发展语言表现力
(四)培养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
二、语言游戏的类型
(一)语言游戏
(二)词汇游戏
(三)句子游戏
(四)描述性游戏
(一)语音游戏
1、听音、辨音游戏
听音、辨音游戏:是以发展幼儿分辨各种音色、音调、响度的声音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听觉注意力为目的的游戏。
2、练习发音 的游戏
主要包括:
(1)难发音和易发错音的练习。
(2)纠正方言的练习。
(3)儿化音的练习。
(4)声调的练习。
(5)发声用气的练习。
练习发音 的游戏
四是四,十是十
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
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
要想说对十和四,多多练习四和十。
谁说十四是时事,就打谁十四;
谁说四十是事实,就打谁四十。
(二)词汇游戏
不同年龄的词汇水平:
词语接龙
目标:
1.学习字头接字尾的组词形式。
2.体验说出词汇的快乐心情。
玩法:教师说出一词语,幼儿就词语最后一个字为另一词语的起始字。
例如:奥运—运动—动作……
(三)句子游戏
不同年龄幼儿的句子水平
学说简单句——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目标:1.学说简单句“XX爱吃XX”。
2.知道小动物喜欢吃什么食物,能正确地给小动物喂食。
准备:1.小动物转盘(狗、猫、兔子、熊猫、小羊)
2.肉骨头、小鱼、萝卜、草、竹子的图片。
玩法: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转转盘,师念儿歌:“转转盘,转转盘,拨一拨,转一转,小朋友们认真看,小动物要吃饭。”转盘停止后,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称,说出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并将手中的食物图片送给小动物,说:“小花猫爱吃鱼。”反复玩,直到将图片送完为止。
(四)描述性游戏
我来说你来猜(中班)
目的:尝试用来连贯的语言描述动物的各种特征。
准备:幼儿认识的动物图片若干。
玩法:请个别幼儿抽取图片,根据图片内容用语言全方位描述动物特征,但不能说出动物名称。其他幼儿猜动物名称,猜对了的幼儿可接力做描述的人。
6.故事表演游戏
故事表演游戏是教师组织的,帮助幼儿通过对话、动作、表情再现文学作品,理解、体验作品内容,发展幼儿自由大胆表达的游戏。
特点——贴近生活,简便易学:手指游戏取材于幼儿生活,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流畅,生动有趣,情节稚气活泼,节奏明快,配上手指的动作,幼儿能随时随地学做,不受时间、地点和场地的限制。
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通过手指游戏,幼儿的小手指更加灵活,触觉更加敏感,思维更加开阔。同时,多形式的手指游戏,给幼儿创造了交往合作的机会,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给幼儿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
大拇哥,二拇弟,中高个,四兄弟,小妞妞
爬呀爬呀爬上山 (手指从胳膊爬到肩膀)
耳朵听听 (捏捏耳朵)
眼睛看看 (点点眼睛)
鼻子闻闻 (点点鼻子)
嘴巴尝尝 (点点嘴巴)
咯吱一下 (突然把手伸到孩子脖劲处,咯吱一下)
咕噜咕噜(中班)
目标:用量词组词和即兴说话,培养孩子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玩法:老师与孩子面对面站立,每人双手握空拳,两拳交错边绕圈边念:“咕噜咕噜一(出示一个手指)。”老师说:“一头牛。”两个人再绕圈并念:“咕噜咕噜二(出示两个手指)。”孩子说:“两只鸟。”依次说数字组词到十,游戏结束。
儿歌: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
轱辘咕噜一(一头牛),轱辘咕噜二(两只鸟)
……
第三节 语言游戏的设计与指导
一、语言游戏的设计原则
(一)经验连续性原则
(二)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原则
(主体:? 客体:?)
(三)相互渗透性原则
二、语言游戏的设计步骤
(一)确定游戏目标
(二)选择游戏内容
(三)设计游戏流程及指导要点
(一)确定游戏目标
确定依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和本年龄阶段的语言发展阶段目标。
包含内容:认知、能力、情感态度
例:怪车开开(大班)
语言发展水平:大班幼儿对“因为……所以……”的因果关系有一定认识;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经验罗列出事物发生的各种原因,却不能运用标准的句型作简单清晰的回答。
阶段目标之一:理解简单连词的意思,并能用连词表达完整的句子。
游戏目标:学习正确运用连词“因为……所以……”说出完整的合成句。
(二)选择游戏内容
选择依据:游戏目标、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
例:怪车开开(大班)
游戏目标:学习正确运用连词“因为……所以……”说出完整的合成句。
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对“因为……所以……”的因果关系有一定认识;能用“因为”说出简单的句子;喜欢合作,对汽车玩具和游戏感兴趣
游戏内容:怪车开开
(三)设计游戏流程及指导要点
1、创设游戏情境
2、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3、引导幼儿游戏
4、幼儿自主游戏
1.创设游戏情境
(1)利用相关实物创设
(2)利用形象的动作创设
(3)利用生动的语言创设
(4)利用示范表演创设
2.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3.引导幼儿游戏
4.幼儿自主游戏
(1)观察游戏进程,适时适度提供帮助和指导
观察:了解幼儿对玩法、规则的掌握度和游戏目标的完成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提供适时适度的帮助和教育
把握时机,适时介入(平行、交叉、垂直)
(2)关注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及时指导
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和语言运用情况及时分析,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发展。
(3)及时总结评价,提升游戏水平
作用:对幼儿的成功经验给予反馈,使幼儿获得肯定和鼓舞,提升游戏水平
要求:灵活、及时、有目的、有重点
(四)拟定活动方案
游戏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
游戏名称(年龄段、游戏类型)
游戏目标(认知、情感态度、能力)
游戏准备(认知准备、语言准备、物质准备)
游戏过程
延伸活动
活动评价
第四节 语言游戏的评价
一、语言游戏评价的作用
(一)信息反馈作用
(二)诊断调整作用
(三)提升教育价值作用
二、语言游戏评价的原则
(一)客观公正性原则
(二)连续全面性原则
(三)针对性原则
(四)参照性原则
三、语言游戏评价的内容
(一)对幼儿的评价
1、对幼儿目标达成的评价
2、对幼儿参与游戏程度的评价
(二)对幼儿语言游戏的评价
1、游戏的目标
2、游戏的内容
3、游戏的环境材料
4、游戏的组织
四、语言游戏评价的方法
(一)自由叙述评价法
(二)观察评价法
(三)综合等级评定法
第五节 语言游戏的创编
一、语言游戏的结构
(一)游戏目标
(二)游戏准备
(三)游戏玩法
(四)游戏规则
二、创编语言游戏的一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二)教育性原则
(三)趣味性原则
幼儿游戏与指导
曹茹
2016年6月2日
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数学游戏的目标和内容
数学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数学游戏的设计与评价
数学游戏的创编
在数学教育中,有许多内容可以通过游戏来完成。
教师巧妙地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也就是说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心理满足的同时,让其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运用的呼吸。
数学游戏的含义:
数学游戏是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完成一定的数学教育任务的游戏。它有规定的动作和规则,教师可以将要求幼儿掌握的初步数学知识和技能,渗透到规则和动作中去,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结果、抽象概括以至判断推理,形成数学的概念。
第一课 数学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一、数学游戏的特点
(一)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统一
(二)逻辑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二、数学游戏的教育作用
(一)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幼儿正确的数学概念
(二)数学游戏增强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数学游戏非幼儿带来了良好的情绪体验
(四)数学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第二课 数学游戏的目标和内容
一、数学游戏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三)操作技能目标
二、数学游戏的内容
(一)操作性数学游戏
这类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从而活动知识的一种游戏,它也有一定的游戏规则。
(二)情节性游戏
这类游戏具有一定的游戏情节、内容和角色,特别适合年龄小的幼儿。
(三)竞赛性游戏
(四)运动性游戏
这类游戏是指寓教学概念或知识于体育活动之中的游戏。
(五)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游戏
这类游戏主要强调通过不同的感官进行数学学习,强调儿童对数、形知识的充分感知。
(六)数学智力游戏
知识一种以发展智力为主要任务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的游戏。
(七)口头数学游戏
这是不同直观教具,只用口头语言进行的游戏。这种游戏对发展幼儿数学的抽象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的作用较为突出。
第三课 数学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营造游戏氛围
二、理解游戏规则
三、组织游戏
四、参与游戏过程
五、评价游戏
第四课 数学游戏的设计与评价
一、数学游戏的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趣味性原则
(三)活动性原则
(四)发展性原则
(五)安全性原则
(六)差异性原则
(七)多样性原则
二、数学游戏的评价
(一)数学游戏评价的概念
1、教育评价的概念
教育评价包括两层含义:评判和价值。
评判:指对评价对象作出判断。
价值:作出评判的基础和标准,即评价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对象作出的各种判断。
2、数学游戏评价的概念
数学游戏评价:是以学前幼儿数学游戏为对象,根据一定的标准,采取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方式、方法,对数学游戏的目标、材料、玩法、规则及教师、幼儿等进行测定应加以分析,最终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数学游戏的评价要从实际出发,倡导“多元评价”,使评价的主体、方法、标准等多元化,体现人性化、个性化、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理念,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从权威评判转变为平等对话。即摒弃只有权威才能担当评价者,只有权威的评价才是唯一的评价结构的观念,而是要倡“多元评价”。
2、在评价中要树立“过程意识”。即评估要渗透到整个游戏过程中,重视游戏过程的评价。
3、主要对幼儿差异性的评价,避免“一刀切”式的评价。“以发展的眼光看幼儿”,“让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二)数学游戏评价的意义
1、对数学游戏的各个要素进行鉴别
2、对数学游戏作出诊断
3、对学前幼儿数学游戏加以改进
4、更好地实施个别教育,因材施教
(三)数学游戏评价的内容
1、对数学游戏本身的评价
(1)对数学游戏目标的评价
(2)对数学游戏内容的评价
(3)对数学游戏过程的评价
(4)对游戏教育环境的评价
2、对学前儿童发展的评价
(1)对学前儿童知识经验的评价
(2)对学前儿童探索方式和方法的评价
(3)对学前儿童情绪、态度的评价
(四)数学游戏评价的方法
1、数学游戏评价的一般步骤
数学游戏评价的步骤:
确定评价目标——设置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2、数学游戏评价的方法
(1)作品分析法
(2)测查法
(3)问卷法
(4)观察法
(5)访谈法
第五课 数学游戏的创编
一、趣味性原则
二、指向性原则
三、活动性原则
四、创新性原则
五、群体性原则
六、综合性原则
七、开放性原则
幼儿游戏与指导
曹茹
2016年6月16日
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音乐游戏的目标和内容
音乐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音乐游戏的设计与评价
音乐游戏的创编
一、音乐游戏的含义
音乐游戏,一般是指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按一定规则和要求进行各种活动的游戏,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幼儿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二、音乐游戏的特点
(一)愉悦性
(二)综合性
(三)形象性和情感性
三、音乐游戏的教育作用
(一)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
(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三)促进幼儿身体发展
(四)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四、音乐游戏的目标
情感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经验目标
听力游戏的目标:
1、让幼儿享受参与听力游戏的快乐
2、培养幼儿对音调、音高、节奏等因素的敏感性,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对音乐的热情
歌唱游戏的目标:
1、让幼儿享受参与律动游戏的快乐
2、培养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积累一定音乐语汇,遵守游戏规则,建立规则意识。
律动游戏的目标:
1、让幼儿享受参与律动游戏的快乐
2、发展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3、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和艺术动作词汇
节奏游戏的目标:
1、让幼儿享受音乐节奏游戏所获得的快乐
2、发展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和运用各种手段对音乐节奏的表现能力
3、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和艺术动作词汇
五、音乐游戏的类型
(一)自娱性音乐游戏
自娱性音乐游戏是指幼儿自发产生的,没有目的、没有功利性,纯粹的自然游戏。
特点:趣味性;随机性
例:自发的表演唱、自我独唱等
(二)教学性音乐游戏
教学性音乐游戏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专门性的音乐游戏,也包括教师临时发起、组织的各种类型的音乐游戏。
价值:能够向幼儿提供比较系统的音乐教育
1、听力游戏
听力游戏是以丰富幼儿对声音的听觉印象,提高幼儿听觉的敏感性和对声音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基本特征的分辨能力为目的的音乐游戏。
2、歌唱游戏
歌唱游戏是指以唱歌形式开展游戏,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享受唱歌的乐趣,培养音乐感受力。
3、律动游戏
韵律游戏是指幼儿在音乐和歌曲的伴奏下,随着节奏做相应的动作或舞蹈动作。
韵律游戏中的动作一般可分为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
4、节奏游戏
节奏游戏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各种方式来锻炼幼儿节奏感的游戏。
六、音乐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自娱性音乐游戏的指导:
1、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提供自娱性音乐游戏的平台
2、观察幼儿游戏,采用隐形指导
教学性音乐游戏的指导:
1、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1)选择合适的内容
(2)关注集体,兼顾个别幼儿
(3)教师要具有感染力
2、注重游戏过程中的音乐体验
3、给幼儿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机会
音乐游戏的指导原则:
1、“漫不经心的娱乐”的原则
2、“幼儿主体、教师引导”的原则
教师组织指导的四个环节:
计划、观察、参与、示范与鼓励
七、音乐游戏的设计与评价
音乐游戏设计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2、动静交替原则
3、重复、变化原则
4、时代性原则
音乐游戏设计的方法:
1、以动作为主的活动设计
2、以歌词创编为主的活动设计
3、以情境表演为主的活动设计
4、以操作教具或打击乐器为主的活动设计
音乐游戏的评价:
1、动态评价
目的:促进幼儿发展;针对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动态地为幼儿发展提供相应的教学支架。
2、评价方式多样化
教学过程是师幼双方、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评价方式可以是幼儿互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八、音乐游戏的创编
(一)歌唱游戏的创编
1、歌词的选择
2、曲调的选择
3、歌曲游戏的总体选择
(二)韵律游戏的创编
1、韵律动作
2、韵律活动材料的选择
动作、音乐、道具
(三)听力游戏的创编
(四)节奏游戏的创编
1、通过身体感知节奏
2、通过音乐感知节奏
3、充分利用打击乐器,感知节奏
幼儿游戏与指导
曹茹
2016年6月23日
美术游戏
美术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美术游戏的目标和内容
美术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美术游戏的设计与评价
美术游戏的创编
一、美术游戏的含义
幼儿美术是3—6岁学龄前幼儿所从事的一种艺术活动,它反映了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情感和体验。
幼儿美术游戏:根据一定的美术教学目标设计,由绘画、手工制作等组成的一种活动性游戏,是幼儿美术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二、美术游戏的特点
(一)美术游戏是幼儿自我表现的一种形式
(二)美术游戏是幼儿通过视知觉运用自身创造的符号系统进行表现的一种方式
(三)美术游戏是表现幼儿个性的一种途径
三、美术游戏的作用
(一)美术游戏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二)美术游戏有利于增强幼儿双手的灵巧性
(三)美术游戏能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四、美术游戏的目标
(一)欣赏目标
(二)绘画目标
(三)手工目标
五、美术游戏的内容
绘画游戏:是幼儿使用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通过线条、形状、色彩、构成等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能力的一种游戏。
手工游戏:是幼儿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在游戏中制作出不同形态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培养幼儿审美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一种游戏。
手工游戏的内容包括:泥工游戏、纸工游戏、自制玩具游戏
六、美术游戏的原则
(一)自由、自主原则
(二)多样化原则
(三)全面发展原则
七、幼儿美术游戏常用的基本方法
(一)添画游戏法
添画游戏法就是教师画出一幅画中的主要形象,然后和幼儿一起添画一些物象,从而使画面丰富有趣。
(二)涂色游戏法
(三)构图游戏法
构图游戏法就是教师给幼儿提供相关的形象,如人、栅栏、太阳、房子、树、等,让他们将这些形象画在纸上,组成一幅画,画面安排合理,最好能反映一定的主题,画好后,再由幼儿讲一讲画面所反映的情节。
(四)智力游戏法
智力游戏法指的是通过视觉观察找出物象中的异同,从而提高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五)形象比喻游戏法
形象比喻游戏法是指在教幼儿画比较复杂的物体时,借用幼儿熟知简单事物形象来作比喻的游戏方法
(六)情境激励游戏法
情境激励游戏法,是指爱游戏教学中教师为幼儿精心选择和设计一定的充满感情色彩的情境、环境,以激励幼儿表现物象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游戏的方法。
(七)丰富联想游戏法
丰富联想游戏法,就是指教师在幼儿的美术构思、构图过程中,引导他们以感知事物为基础,通过回忆一件事物想起另一件食物的游戏方法。
(八 )讲解演示游戏法
八、美术游戏的指导
(一)自主美术游戏的指导
1、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材料
2、营造宽松、接纳、娱乐自主的环境氛围
3、确保满足幼儿自主美术游戏的时间
4、制定简单的美术游戏的规则
5、观察幼儿美术游戏,适时介入
(二)教学美术游戏的指导
1—3岁幼儿美术游戏的指导
3—4岁幼儿美术游戏的指导
4—6岁幼儿美术游戏的指导
九、美术游戏的设计与评价
(一)绘画游戏的设计及评价
1、创造引导
2、讲解师范
3、交代规则
4、游戏指导
5、作品评价
(二)手工游戏的设计与评价
1、手工游戏意图阶段
(1)为幼儿创设与材料充分接触的环境与机会
(2)在手工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明确制作的意图
(3)帮助幼儿获得成功感,使之体验手工制作游戏的快乐
2、手工游戏设计阶段
(1)帮助幼儿积累多种手工获得所需的立体表象
(2)引导幼儿在熟悉多种手工游戏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联想
(3)引导幼儿多欣赏工艺佳品,学习其造型、色彩、构成等艺术手法
3、手工游戏制作阶段
(1)使幼儿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规律
(2)提供练习的机会,锻炼幼儿手动作的灵活性
(3)引导幼儿将游戏与手工制作相结合
4、手工游戏评价阶段
(1)对幼儿在美术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对幼儿在美术游戏中的作品进行评价
(3)幼儿在美术游戏中相互评价
十、美术游戏的创编
(一)美术游戏的创编原则
1、创造性原则
2、趣味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4、审美性原则
(二)美术游戏创编的步骤与方法
1、明确游戏的目标任务
2、选择游戏的素材
3、确定游戏的方法
4、制定游戏的规则
(三)编写美术游戏的基本格式
1、游戏名称(年龄班)
2、游戏目标
3、游戏准备
4、游戏玩法和规则
5、游戏建议或注意事项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