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文案写作指导PPT课件这个PPT共72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PPT的教学目标观察不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对沉浮现象感兴趣,能根据沉浮的标志图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乐意表述自己的发现,探索物体沉浮调节的方法,体验操作、探索活动的乐趣。幼儿园教师 文案写作
交流提纲
幼儿园有哪些文案工作?
为什么要做文案工作?
做好文案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如何撰写不同类型的文案?
幼儿园有哪些
文案工作?
为什么要
进行文案工作?
做好文案工作的
基本要求
做到三勤:
勤动笔,积累工作中的事例和经验。
勤阅读,有效收集相关材料。
勤思考,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真实: 随时记录幼儿行为和活动。如课程实施的每一环
节、了解不同幼儿家庭背景、班级环境创设、对教
育教学过程的反思和课题研究。
保障:幼儿园在制度层面上为教师的文案书写提供支持和
保障,如提供各类记录本、相机、录音笔等记录设
备;设置专门的记录、整理和写作的时间段。
强化:定期开展写作的经验交流,以多种方式来鼓励和奖
励教师,提高老师写作的积极性。
思考=“问题”意识
一、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
1.在观察生活中发现问题:
问题来源于对孩子的观察和了解,因此,如何科学的观察
幼儿、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必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功。
观察的主要方法有:随机观察法、跟踪观察法、作品记录
法、画记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出一系列的“怎样教”的
问题,如“怎样培养习惯?”“怎样培养 能力”“怎样让孩子
学会干什么?”等等。
2.在收集信息中发现问题:
在网络、书籍及孩子的行为表现中,我们都可以收集到有
益的信息。
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就会发现他人
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教育实际问题。如:“教给孩子什
么?”“用什么方法教?”“不同的孩子怎么教?”等等
3.在实践反思中发现问题:
反思是个体在分析自我经验、评价自我行为的基础上,依
据某种标准对自己的经验和行为所进行的批判性的思考。这些
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 “我”的问题:“我这样做得的是什么?失的是什么?”“还
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孩子”的问题:他们快乐吗?他们喜欢吗?他们为什么会
这样?
●“教材”的问题:难易程度如何?适合他们吗?贴近生活
吗?内容科学吗?可以怎样改编?
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式:
1.科学式提问:怎么样?是什么?为什么?
2.价值性提问:应该怎么样?应该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
3.发散性提问:还会怎么样?还会是什么?
4.质疑式提问:仅仅如此吗?确实如此吗?
不同类型文案
写作要点
教学活动设计指导
基本要素:
教材分析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
一、活动内容的选择
选择活动内容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内容本身要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活动内容要有趣味性和变化性。
活动要求和难度要适宜。
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活动目标的设计
(一)基本要求
1.符合幼儿发展特点与需要
2. 目标要具体、明确
3. 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
既符合孩子的现实需求又利于其长远的发展。
1.避免空洞、万能胶似的目标
2.根据不同的活动类型拟定具体的目标
案例:买菜
(二)活动目标的表述
1.表述的角度:
(1)一般从幼儿的角度表述
常用“感受”、“喜欢”、“理解”、“感知”、“能够”等。
(2)表述角度要一致。案例:我的名字
◆活动目标:
1.喜欢自己的名字,鼓励幼儿大胆地应答教师的呼唤。
2.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说话。
分析:第一条目标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主语不一致,致
使逻辑混乱;“大胆地应答”与“大胆地在集体面
前说话”两点间互相交叉,缺乏整体考虑。
◆调整后目标:
1.喜欢自己的名字,听到名字能大声应答。
2.愿意在问题情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2.确定表述的性质
(1)行为目标的表述。明确幼儿做什么,有什么结果类型。表述时要注意分析幼儿的经验,分析活动的价值,明确活动要达到的目标。<指向于知识、能力目标>
案例:大班《我喜欢的球类活动》
●在看看、玩玩、讲讲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球类运动项目和特点,知道不同人喜欢不同的球类运动。
●积极参与班级组织的球类活动,并建立初步的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2)一般性目标的表述。此类目标描述的是幼儿通过学习后身心发生的变化,很难通过具体测量来衡量目标的大程度。<指向于幼儿情感目标>
例如:感受装饰美,体验利用材料进行装饰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物质准备
四、活动过程
把握三个关键点:
体现层层递进原则
设计有效的提问
预设好组织形式
1.把握知识衔接的关键点层层递进
案例:中班《吹泡泡》
2.把握材料投放的梯度层层递进
案例:大班《助跑跨跳练习》。可将跨栏高度从低到高分为三种进行练习。《七巧板》、《小兵娃》
3.把握动作的完成情况层层递进
案例:小班《小青蛙跳荷叶》
目标:能在30-40厘米的圆圈中双脚连续跳
双脚并拢跳→自然摆臂、落地轻→动作正确连续跳→加快速度连续跳。
1.提问要有助于幼儿理解与学习教学内容。
2.提问要抓住活动中的关键性问题
3.提问要有指向性
案例:弯弯绕绕
思考:
老师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她的提问有引发幼儿的思维吗?
针对幼儿的回答我们可以怎样设计提问?
分析:
教师原本希望通过乐曲旋律起伏的感觉让幼儿能体会到曲线也是如此上上下下,从而感受这首乐曲的旋律。但她的提问仅停留在“你听后想到了什么?”这一浅表层次的问题,没有对乐曲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发掘。
当孩子回答说想到了“结婚”甚至是“见到鬼了”的时候,教师就应及时转入其它问题,如“乐曲听起来是什么样的?”“旋律是平平的还是弯弯绕绕的?”“让我们试着用小手跟着音乐节奏来比划比划。”
案例:有趣的树叶
活动实录:
教师提供给幼儿各种各样的树叶,目的是让幼儿观察比较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不同。可当幼儿探索时,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师: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1:这片树叶上有很细的茎。
幼2:这个树叶上有小圆点花纹。
幼3:这片树叶生病了,有斑点。
幼4:这片树叶被虫咬了,有小洞洞。
……
分析:
师幼虽然围绕树叶进行很多互动,但却没有提及真正需要幼儿探索的内容。
我们可以根据要孩子探索的内容提出这样的问题:“看一看,比一比,这些树叶有什么不一样?”
这样明确了幼儿探索的目的,更便于幼儿思考。
案例:变魔术
案例:落叶(中班语言)
散文内容:
秋风起了,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树叶落在草地上,小虫子看见了,躺在里面,把它当棉被;树叶落在水沟里,小蚂蚁看见了,坐在上面,把它当做小船;树叶落在小河里,小鱼看见了,藏在下面,把它当小伞;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来信了,催我们快到南方去。”
提问设计:
1.有哪些小动物看到了树叶?
2.树叶是落在哪里被这些小动物看到的?
3.诗歌中的小动物把树叶当做什么了?
4.为什么小燕子会说:“来信了,来信了,催我们快到南方去?”
这些问题层层递进,有利于幼儿逐层深入思考。当这些问题解决了,幼儿对散文诗的内容也就基本理解了。
如何写好
教育教学反思?
要点:
反思的依据——
反思的内容——
反思的思路——
1.怎样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案例:百鸟园
2.怎样让幼儿得到积极有效地反馈?
3.怎样在反思中及时调整与改进教育策略?案例:整理小柜格
讨论:阅读下面3个案例,结合《纲要》、《指
南》精神,反思、评析案例中三位老师的
教育行为。
案例:假山种豆(中班)
案例:买小红花(大班)
案例:咳嗽风波(中班)
思考:(分组自由讨论10分钟)
1.活动中,老师是怎样回应幼儿的?
2.幼儿有什么样的表现?
3.你觉得老师的这种回应方式妥当吗?为什
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观察记录的写作
观察记录的写作
思考:
1.什么是观察记录?
2.为什么要做观察记录?
3.观察记录记什么?
4.怎样写观察记录?
一、什么是观察记录
案例:
在1岁6个月零8天时,雅克琳坐在妈妈旁边的一张床上,我在雅克琳对面一侧的的床底下,而且她没有看到我,也不知道我在房间里。我将一支其中一端系有一把刷子的棍子伸到床上,并摇摆棍子。雅克琳对这一景象十分感兴趣,她说:“棍子、棍子”,并十分专注的观察这种摇摆。在某一时刻她停止对棍子的这一端的注视,并且显而易见地试图了解其中原因。然后她试图觉察棍子的另一端,为此她倾向她妈妈的前面,然后倾向她妈妈的后面,直到她看到我。只是她不再表现出惊奇的神态,似乎她知道了我正是该景象的原因。
——皮亚杰
观察记录:观察记录是在自然条件下观察被研
究的对象,如实记录观察对象的行
为表现,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问
题,改进教育行为的一种方法。
二、观察记录的价值:
1.有利于教师深化对幼儿的理解。
2.有利于教师的反思并提高教师支持幼儿和指导幼儿的水平。
3.是教师的一项基本专业技能。
三、观察记录记什么?
可以将幼儿一天在教室中所发生的主要事情记下来。如:
1.在一般例行性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2.幼儿使用玩教具、材料的情况;
3.幼儿认知发展情况;
4.幼儿与同伴间的相互关系;
5.孩子与成人的关系;
6.特殊问题孩子的行为。
四、怎样写观察记录
(一)观察记录的主要内容:
观察者、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对象(性别、年龄)、观察实录、观察分析和措施反思等。
(二)写观察记录的步骤:
1.现场观察
(1)有明确的目的,大致观察的角度、线索
和重点观察的对象。
(2)观察时,应围绕所确定的目的,捕捉
有关的、典型的行为,并通过对这些
幼儿的追踪,发现一般规律。
2.详实、客观地记录观察结果的要素
记录幼儿行为表现的时间、地点;
记叙幼儿行为发生的背景:幼儿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该行为;
记叙幼儿做事的方法、方式,特别是幼儿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新行为;
描述幼儿对自己行为的感觉,如表情、心情、神态等;
记录幼儿行动时所说的话。
案例:娃娃家里的风波
3正确分析、合理利用观察资料
(1)分析过程
幼儿行为概述——幼儿表现是什么?
了解幼儿行为的原因——幼儿表现的原因是什么?
幼儿行为分析——幼儿表现说明了什么?
明确幼儿需求——幼儿的深层需求是什么?
案例:入园小插曲
(2)分析理论
儿童发展规律
个人差异
事件发生时的背景
(3)分析角度
从孩子的角度解读行为原因
从欣赏的角度解读儿童发展
从专业角度解读儿童行为
案例:冲突与成长
(三)写观察记录应注意的问题
1.真实
2.客观
3.深入
4.有价值
实例分析
实例一:A教师
观察对象:小一班 黄点点
观察记录:
2013年9月24日
今天上午,我请每个小朋友说一个儿歌,点点坐在座位上哭了,问了半天也没说话,可能是不会说。
2013年9月25日
今天,中午上床睡觉脱衣服时,点点又哭了,原来是不会脱衣服。
2013年9月26日
今天中午吃牛肉时,点点又哭了,原来是不爱吃牛肉。
分析与措施:
点点是从小班升上来的孩子,按理说,对幼儿园的生活应该适应了。可在班上,一整天也听不到他讲一句话,遇到问题总是哭。向家长了解,点点是艿奶带大的,三岁才会说话,再加上胆子小、内向,所以有了问题就会哭。
今后我要多注意他的语言培养,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进一步同家长取得联系,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上做些努力。
实例二:B教师
观察对象:中二班 胡晓峰
观察记录:2013年9月23日
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的孩子,胡晓峰来了。他哭着对爸爸说:“爸爸,你天天来接我回家睡觉。”爸爸说:“不行,我得上班。”“那爷爷接。””‘不行,爷爷走不动了。“胡晓峰拉着我的手:“老师,你抱抱我吧!我感冒了。”尽管忙,我还是把他搂在怀里。他两只手紧紧的抱着我,把头贴在我的胸前。过了一会儿,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了,说:“老师,放下我吧!我好了。”
分析与措施:
胡晓峰的父母离异了,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年纪太大了,不能每天接送,于是就放全托了。今天,他未必真的感冒,只是情感饥饿,在寻找成人的爱和安慰……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体谅、理解孩子,帮助他度过情感的“饥荒”。
从三个基本环节来分析以上两个实例
其它文案工作的写作
一、教育工作计划与总结
1. 针对性
2.专业性
3.创造性
4.灵活性
二、教育论文
两种类型:
(一)学术性论文
实证型:目的—方法与过程—结果与结论—分析
与讨论
论证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二)经验型论文
工作效果—主要措施—揭示规律
结 语
幼儿园教师的文案工作是一个学习、思考、练习、积淀和创造的过程。
它不是靠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来完成的,而是靠不断学习儿童发展理论和教育理论、探索与积累教育实践经验、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专业能力来完成的。是一名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直观体现。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