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幼儿园环境创设概述PPT课件这个PPT共32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幼儿园环境概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理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及方法等,欢迎点击下载。第一讲 幼儿园环境创设基本理论概述
内容导览: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概述
第二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及方法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概述
一、环境及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的各种条件的总和。
按属性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身心与发展的自然界。如大气、动植物、土壤、水等。
社会环境:人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总和。
(二)幼儿园环境: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三)幼儿园环境的分类
物质环境
人文环境
1.物质环境(显性环境)
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物质环境涵盖幼儿园所有室内外的活动设施设备。
包括: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布置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
2.人文环境(隐性环境)
人文环境包括幼儿园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
人际环境:幼儿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文化环境:园风园貌、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情感氛围、艺术娱乐活动等;
二、幼儿园环境的功能
1.环境促进幼儿交互作用
2.环境促进幼儿主体发展
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幼儿又赋予了环境以生命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
3.环境让幼儿释放创新潜能
三、环境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作用
1、制约作用:指环境因素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限制作用与导向作用。表现为:制约儿童的行为方式、制约儿童的发展方向。
没有相关的环境,就没有相关的能力,如绘画、音乐的环境等。
2、启迪与激励作用:环境能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探索性。
3、平衡作用:即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儿童在成长中所体验到的矛盾与不平衡心态,如主观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矛盾、遭到排斥、失败和压抑的矛盾等。
4、补偿作用:指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某些不良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环境而得以弥补。
四、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指导思想
(一)寓教育于环境创设之中
(二)寓自然于环境创设之中
1、引入自然
2、回归自然
(三)寓社会生活于环境创设之中
教师在环境创设中,既要善于将成人的社会生活儿童化,充分体现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四)寓幼儿操作于环境创设之中
(五)寓家庭环境于幼儿园环境之中
(六)寓艺术美于环境创设之中
1、环境的色彩美
2、材料的艺术美
有人说:当你走进一所幼儿园,不用介绍,也无须交谈,只要留意整个环境,你就能了解这所幼儿园了。
环境不仅是一所幼儿园的外部装饰,同时也是彰显幼儿园教育信息和课程理念以及价值取向的重要窗口。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怎样的环境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老师,静静的发挥着他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而空间环境的创设也必然要靠我们每个人不懈的努力。
第二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理念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定义
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作用的活动场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1.重墙饰,轻区域
2.重美观精致,轻实际功效
3.重教师布置,轻幼儿参与
4.长时间不更换
1.重墙饰,轻区域
环境创设只重视室内“大环境”的布置,环境创设的内容比较简单、零散,忽视班级内其他空间对幼儿教育所起的隐形作用,尤其是忽视了区域环境的创设,缺乏整体布局意识。环境的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至使幼儿园班级环境教育教育的功能大打折扣。
2.重美观精致,轻实际功效
只注重环境的单向作用,环境创设过程中的指导思想与创设方法不是从教育幼儿的角度出发,而是较多地停留在幼儿园环境的整洁、有序、美观上。为了装饰、完成任务,追求外在的形式,忽视了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功效和作用。
3.重教师布置,轻幼儿参与
环境创设成为教师个人的事情,幼儿参与度明显不够。为了环境布置的比较完美,往往由教师“自编、自导、自演”整个创设过程。很少让幼儿参与。幼儿只是充当了教师布置环境观赏者,机械地接受成人的安排,这样的布置过程,不利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从而不能很好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4.长时间不更换
环境创设完全是一种摆设和装饰,往往在每学期的开学时花费大力气和时间,精心布置环境,完成后至少保持一个学期,而且整个学期中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新理念
(一)环境与课程互动
1、环境生成课程
课程主题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自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如果环境中的某种要素成为幼儿谈话的热点,细心的教师就会引导幼儿一起讨论,以商定是否要将这一主题发展为方案。
例1,“狮子的肖像”的方案活动源自城市广场教堂台阶上那座孤零零的石狮雕像,因为孩子们跟着大人去菜场和布料市场时总能与它四目相视,石狮的形状、比例、材质以及在时间长河中流淌的关于石狮的故事都引起了孩子们的关心和疑问。由此,石狮在孩子们的手里,从石头材质变成黏土,再转变成纸,转变成颜色,一个“石狮的雕像”的方案一步步地深入发展着。
例2“男孩树和女孩树”的方案因环绕着学校的大树而起,“孩子们每天上下学时都经过大树的身旁,也常常在树下游戏,他们真的看见这棵树了吗?他们感受到树的重要性了吗?他们与树的关系又如何?”为此,教师们创造条件让孩子们与树“相互打量并经由彼此认同而建立联结关系”。
例3瑞吉欧“小水坑里的智慧”的方案活动产生在雨后地面的小水坑里。马拉古奇曾说:“如果成人不加限制的话,这一池的积水可成为一个让孩子尽情探索的世界。”的确,孩子们在水坑里发现了光与色的变化、水的透明性和水中倒影里的另一个世界,他们惊诧、好奇、兴奋,他们把小水坑里的探索活动不断加深、拓宽。
2、课程创设环境
因为方案活动发生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需要某种特定环境的支持,而且环境创设得是否合理将影响到方案活动的进行,所以,“一旦有了课程的基本哲学理念与选择后,瑞吉欧教育工作者着手设计空间的安排并付诸行动。”
例1:在“人群”方案活动中,为了体验“人群”的川流不息,幼儿与教师共同创设了一个拥挤的环境,使教室的墙壁变成了一个城市的广场,幼儿组成人群,每个幼儿扮演着一种身份,在人群中穿梭行动;
例2:在一个有关“讯息”沟通的长期性方案中,为了让幼儿体验“讯息”沟通的中介——信箱的作用,便布置了一个属于个人信箱的空间:每一位幼儿有一个,每一位老师、厨师也都各有一个;每一个信箱都是透明的,不用成人的指导,幼儿就知道它有什么功用;每一个信箱上都贴有主人的名字和照片,幼儿可以随时找到自己和别人的信箱,信箱的设置大大丰富了方案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因此,我们在环境创设中,也要把每一个环境的细节与课程的目标结合起来,也要明确增加、减少材料和设施的教育意义,预测对幼儿建构性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走出我们在材料投放和设施建设上盲目的局面,开创一条环境创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的课程改革之路。
(二)环境是有生命的
让环境会说话
环境在变化中灵动
环境是幼儿互动的因素
环境是“第三位老师”
正如马拉古奇所说:“我们学校的墙壁会说话,也有记录的作用,利用壁面的空间暂时或永久地层示幼儿及成人的生活。”
例:瑞吉欧的教育
例如,校园的门口被设计成一个“会说话”的长廊,戴安娜学校的入口处,有一幅5岁幼儿们做的海报,上面写着:“儿童的权利”:
儿童有交朋友的权利,否则儿童无法快快乐乐长大成人。
儿童有生活在和平安祥和的权利。生活在祥和的环境就是健健康康,大家住在一起,生活中充满着令人感兴趣的事物,有朋友的陪伴,可以梦想在天空飞翔,可以做梦。
儿童不知道的话,她就有犯错误的权利,因为要等到看见问题和犯过错误后才会知道。我们一定要有权利,否则我们很伤心。
在这幅海报旁,贴着两位教师为一组的相片,接着是驻校艺术教师、厨师和学校的职员等人的相片。他们全都面带笑容迎接着幼儿、家长和五湖四海的宾客们。墙上还贴着一份学校的例行事务,在对面的墙上展示着幼儿活动的相片,相片下还挂有幼儿们的自画像。由此看来,瑞吉欧的教育工作者把校门口设计成“会说话”的长廊,用每一个精心的布置向来校的访客、每日接送孩子的家长传达了学校的概况,一目了然,形象生动。
(三)尊重身处环境中的个体
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环境
创设幼儿心灵的港湾
(四)注重环境中的共融
幼儿园与社区环境的融合
幼儿与幼儿园环境的融合
第三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总目标
1、努力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2、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原有的环境
3、不断优化幼儿园原有环境
4、逐步改善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
二、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目标
1、发挥环境的有效物质价值
2、以环境引发幼儿探索活动
3、引发环境对幼儿活动的支持作用
三、幼儿园人文环境创设的目标
1、教师要创设爱和宽松的环境
2、让幼儿在感受体验中发展社会性
3、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并将其作为教育的生长点
4、创设鼓励幼儿探究的氛围,提供有意义、有适宜结构的材料
幼儿园环境的目标不同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它是潜在的、弹性的。
第四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一)讨论法
在环境创设以及环境交往中,教师引导全班幼儿或几个幼儿通过讨论的方法,集思广益,相互启发,选择或确定环境创设的主题和内容,与环境和材料互动的方法。
案例:某中班的主题墙饰创设:“地球妈妈”
1.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地球妈妈生病了,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地球妈妈生病的原因和为地球妈妈治病的方法。
2.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幼儿也参与了许多环保活动,自觉、主动地保护身边的环境。
3.在墙饰设计制作过程中,由于墙饰的内容和材料均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关注的话题,所以幼儿很感兴趣也易于接受
4.教师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把环保教育引向深入,并与幼儿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这些做法为幼儿真正理解环保的意义、形成自觉的环保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墙饰制作好了,但教育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教师引导幼儿继续收集、整理材料,丰富墙饰内容。在此过程中幼儿彼此交流和分享收集到的环保信息,他们开始学会关注周围环境,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环境。
运用时应注意:
1、最好在幼儿已具备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
2、讨论的问题要围绕环境主题,具体明确。
3、在讨论中要让幼儿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善于倾听同伴的回答。
(二)探索法
让幼儿在环境中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地解决问题,自己亲自获得知识。
运用探索法要注意:
1、创设的环境和提供的材料是幼儿探索力所能及的。
2、独立探索应与教师的指导结合起来,使幼儿探索不断深化。
3、教师要在幼儿探索中帮助他们找出所探索的问题与他们已知事物之间的联系。
4、教师要指导幼儿组织已有知识来促成探索,以提高幼儿探索的兴趣和质量,树立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
案例:
某班在搬迁活动室时,教师事先把那些精美的壁画和墙饰都拆除掉。
幼儿来到时,面对空荡荡的一点也不漂亮的活动室,他们产生了和教师一起布置墙面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教师的赞同和支持。
教师当即鼓励幼儿自己设计他们感兴趣的、想表达的内容,主动收集有关资料,准备材料等等,激发了幼儿布置墙面的积极性。
在这过程中,幼儿学到了手工、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墙饰制成后,幼儿根据墙饰的内容,向家长、同伴、教师讲述着自己的故事。随着墙饰内容的不断增加变化,幼儿的故事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充实。
(三)操作法
教师指导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习惯的基本方法。
运用时应注意:
(1)鼓励幼儿动手
(2)对操作提出不同的要求,哪怕是在原来操作的基础上稍稍提高一点要求。
(3)首先允许幼儿操作错误,同时引导幼儿纠正操作错误。
(4)操作的方式要多种多样,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
(四)评价法
运用时应注意:
1、是否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环境。
2、是否促使作用于环境的结果为幼儿所感知和体验。
3、是否用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方式引入新经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