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PPT课件 > 幼儿园PPT课件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讨论PPT课件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讨论PPT课件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讨论PPT课件这个PPT共32页,主要包括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实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是什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有哪些?等,欢迎点击下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学习与讨论
背景
重视与忽略
理想与现实
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实质?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是什么?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有哪些?
引起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教育部将成立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专业咨询和指导,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坚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严禁在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进行技能强化训练等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坚决抵制社会上以幼教为名进行的不科学甚至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小学化”现象由来已久。最初的幼儿教育尤其是发端期的幼儿教育多多少少具有小学化特点的,对此陈鹤琴等人曾经批评过。早在1954年教育部、出版总署颁发的《关于出版中小学、幼儿园、师范学校、幼儿园课本、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工农兵妇女课本、教材的规定》的指示中,就针对当时有些出版机构出版的“幼儿园读本”中的认字教育进行了告示,认为这违背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中关于“幼儿园不进行识字教育的规定”。这其实就是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明了出版物有“小学化”倾向。
其实,对幼儿园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小学化”现象。在过于强调知识获得和技能训练的背景下,很容易导致“小学化”现象的发生。“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托幼工作会议,《会议纪要》中明确指出:要防止和克服婴幼儿教育小学化和成人化。这是政府文件中较早的明确提出防止和克服小学化。
198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教委等八个部委联合提出的《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克服无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小学化”倾向。
可以说,改革开放初,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消除“小学化”现象。当初“小学化”的表现是显性,就是老师太注重教学,忽视了游戏和其他活动,教师进行得教学太像小学,教师说得多,甚至主要是老师说为主,幼儿没有参与的机会,幼儿没有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基本上被成人控制了。
1989年“国家教委关于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意见”中指出:“实施《条例》和《规程》是推动和深化幼儿教育改革的过程。当前幼儿园保育、教育和管理工作较普遍存在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现象。”因此,幼儿教育改革和破除“小学化”现象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消除“小学化”一直是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实质?
——“小学化”的实质是超越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没有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从事超前、枯燥的学习。
——幼儿教育实践中,发展的“提前化”、学业的“超载化”、课程的“学科化”、活动中的“去游戏化”,乃至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知识接受而轻情意释放、重理性训练而轻感性表达的方向偏离等,均是“小学化”的体现。
2.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是什么?
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实表现为显性和隐性两种:
所谓显性的“小学化”,往往是指幼儿园忽视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的内容与小学无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与小学教师无异,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也与小学生无异。
隐性的“小学化”常常不易被发现,如果不深入观察,较难发现其中的“小学化”倾向。这种隐性的“小学化” 其典型特点是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存在着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教师往往干预和控制过多,幼儿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失去了应有的自由,教育过程失去了应有的趣味和快乐。
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有哪些?
(1)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
(2)降低幼儿的童年幸福感。
(3)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竞争力。
3.引起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与偏低的幼教师资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缺乏必备、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再加上非在编老师待遇普遍偏低,多数老师责任心不强,自然而然就会走向“小学化”,重“上课”轻其他活动(就准备、组织活动而言,上课比区域活动、游戏活动等更为简单便利);
(2)与幼儿园办园经费少设施差相关——必备的教具、玩具缺乏,班额严重超标,在“节能”的高压下,“说教”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应运而生。
(3)与家长的不合理要求、幼儿园办园思想不正相关——家长要求提前教孩子认、写、算,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认为即可“减负”(精力与经费)又能赢得“高质量”的信誉,欣然接受。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是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亲
(4)受小学招生影响(小学新生分班面试内容超前)
4.如何纠正
“小学化”现象反映出的是幼儿教育或学前教育专业化程度的低下或偏弱。
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理解并尊重儿童身心特质和学前教育教学的规律,是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弊端的关键所在。
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整体了解
(一)背景与意义
(二)基本理念
(三)内容框架
(四)与纲要的关系
(一)背景与意义
幼儿期的良好发展是幼儿后继学习与终生发展的坚实基础。。
切实保障幼儿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纠正和避免早期教育中存在的违背儿童身心发展客观规律与特点的超前学习、机械训练的误区,指导家庭和幼儿教育机构实施科学优质的保育和教育,特制定本《指南》。
(二)基本理念
1.学习与发展是每一个幼儿的权利。
2.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的前提。
3.幼儿是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的。
4.幼儿是在与环境和人的积极互动中获得发展的。
(三)内容框架
指南
(四)与纲要的关系 问题2:指南与纲要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四)与纲要的关系——功能互补
——《纲要》在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教育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原则等方面,比较宏观地指导和规范着幼教机构的保育和教育。《纲要》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角度,指出了应该教什么、各领域中“教”的重点是什么,教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等。
——《指南》则在了解幼儿,把握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水平上,比较微观地指导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实践。《指南》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角度,明确地反映了幼儿应当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各领域中“学”的重点是什么、需达到什么基本水平、成人应当给予怎样的支持和帮助等。
——《纲要》与《指南》在实施中功能互补,组合成我国幼儿园“教”与“学”质量提高的推进器。《指南》较强的操作性为《纲要》理念向实践的转化拓开了瓶颈;《纲要》的精神是《指南》正确实施的根本保证。
问题3
你认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一线幼儿教师而言究竟有何价值与意义?
1.能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懂得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能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案例:
1.大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
2.注重幼儿健康就是合理的膳食结构加运动?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
   3.10的组成与分解;分类与排序
问题4:作为一名学前中职教师,你将如何在你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指南?可以就某一个项目内容举例说明
如果你是一名上艺体课(美术、音乐、舞蹈)的老师----(艺术)
如果你是一名体育老师----(健康)
如果你是一名数学老师----(科学)
如果你是一名物理化学老师----(科学)
如果你是一名英语、语文老师----(语言)
如果你是一名学前教育专业老师----
问题5
你认为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包括了所有该年龄阶段应该掌握的内容吗?
如果没有,还有什么内容应纳入其中?
学习品质
学习态度
对周围世界具有好奇心和兴趣
做事积极主动
乐于想像和创造
学习行为与学习习惯(着眼于幼小衔接)
学习活动中表现专注
做事有一定的坚持性
有一定的计划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能思考自己做过的事并从经验中学习
镜头一:
   花香鸟语的公园里,美术老师在指导孩子们写生。家长在旁边欣赏自己的孩子画画,一切感觉都很和谐。记者对老师和家长进行随即采访,问他们对幼儿美育的看法时,老师很自豪地回答:“我们这个班上的孩子都很刻苦,家长们趁周末带他们参加绘画班,牺牲了休息时间,可见家长对孩子的美育都很重视。”被采访到的家长很满意地告诉记者,孩子现在画的画越来越像了。当问起孩子是否还接受其它方面的审美教育时,他们回答说觉得孩子上这个特长班已经很辛苦,并且也接受了“审美教育”,就不能再上其它的特长班了
镜头二:
艺艺在4岁时开始学琴,现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她已经是比较娴熟的小提琴手了。这是一个有才艺又漂亮的小姑娘,可是她性格怪癖,生活得一点也不快乐。幼儿园园庆要演节目,艺艺想独奏,老师安排她和另外的小朋友合奏,她就不高兴了,还当着老师的面把那个小朋友给推倒了。 当被问起为什么要这么做时,艺艺很委屈地说那个小朋友拉得没有她好,她才不肯和别人合作呢。
问题5
艺术在幼儿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中国传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审美教育对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实现内心的认同,从而反映到被教育者的行为举止上,这是一条育人的捷径。重视审美的育人功能,并实施在教育实践中,用美育使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教育孩子的优良传统。
美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教育,旨在培养和提高一个人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纯洁他们的心灵。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对美的事物的领悟能力和评价能力,即对美的事物的形式、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和审美评价的能力。
在特长班上,孩子无论学习画画还是乐器、舞蹈,如果不进行美的感受力以及鉴赏力和创造力的启迪,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那么孩子所掌握的技巧就仅仅是技术,并非真正的审美能力。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讨论PPT课件

  • 编号:1028
  • 大小:543 KB
  • 上传:xieshaoling
  • 时间:03-26
举报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