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刻舟求剑》教案

日期:2022-06-27

这是《刻舟求剑》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材简析:

  《刻舟求剑》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他在船舷上刻记号,准备等船靠岸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这个成语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教学目标

  1、学习《刻舟求剑》,对照译文,尝试理解古文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各种工具书或借助注释来理解课文。

  2、通过分析重点词句来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读寓言、理解寓言、领悟道理。

  重、难点与关键

  能借助释文理解古文,初步领悟寓言所讲的道理。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哪些寓言?都说明了哪些道理呢?

  2、板书课题:刻舟求剑。

  3、过渡: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则寓言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带入情境

  1、指名读课文。

  2、引发讨论: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发生了件什么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古代,地点在江上。讲的是一个楚国人渡江时不慎将剑掉进水中,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记号,等停船后再从刻记号处跳下水找剑。出示课件)

  3、看图,再结合译文自读古文,弄懂“刻舟求剑”字面上的意思。(在船舷上刻记号捞宝剑)

  三、再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文,对照古文和译文,尝试理解古语。

  2、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理解:从古文中找同与其意思相对的字词。

  渡----( ) 掉----( ) 刻----( ) 糊涂----( )

  说----( ) 找----( ) 像这样----( )

  3、自由汇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古语。

  (渡----涉、掉----坠、刻----契、糊涂----惑、说----曰、找----求、像这样----若此)

  4、学习生字。

  强调“契”:右上角不能多一点。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轻声读文。

  2、分析句子。

  (1))课件示句(最后一个自然段):船已经前走了,而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湖涂了吗?

  (2)质疑:“剑没有走”,那么剑在哪里?

  (3)追问:“像这样找剑”指的是怎样找剑?(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找剑。)

  (师板书:从刻记号的地方、跳、找)

  (4)在画面上演示这种捞剑的方法,并看图讨论:

  这种方法能捞到宝剑吗?为什么?(在江中掉的宝剑却在岸边打捞,当然捞不着)

  指名台边操作边说明原因。(移动“小船”至“岸边”)

  他的想法错在哪儿?(虽然记号还在,但船在动,捞剑的地方已经不是掉剑的地方了)

  师归纳:情况变了,方法却不变,就办不好事情。

  (5)那么怎么做才能捞到宝剑呢?谁能将黑板上的画面重新移动一下,然后说一说。(只有立即停船,马上从掉宝剑的地方跳入水中找捞,才能捞到宝剑)

  五、领悟寓意,升华情感

  1、有感情地难以解决读课文。

  2、引导想象,续说故事。

  (船靠岸后,那个人会怎样做?结果如何?他的心情怎样?……)

  3、进一步领悟寓意。

  师引导:是啊,他这样捞永远也捞不到宝剑,可他却不明白。谁愿意帮助他,给他说说道理?(模拟情境表演说话)

  4、这个成语故事说的是生活中的哪种人?你能举个例子说说么?

  六、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希望同学们做事不能太呆板,要随机应变。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将《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

  坠 (掉)

  《刻舟求剑》 契 (刻) 不亦惑乎

  求 ( 找)

  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