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6
这是《望月怀远》教案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即景抒情诗的内容、诗人生平及思想内容。
2、能够背记《望月怀远》。
3、训练将诗句转变成画面情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了解即景抒情诗的内容、诗人生平及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训练将诗句转变成画面情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有人说“月亮是悬挂在天上的一首诗”,的确,在月亮上载满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便是一个例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张九龄笔下那一夜之间明月由生及落的生命历程吧。
二、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结合诗歌注释整体感知诗歌。
2、本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明确:由题目“望月怀月”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本诗中的一个主要意象是“月”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寄托了相思之情。
3、教师范读,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
四、诗歌赏析
(一)、赏析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译文: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供此一轮明月。 首联收摄诗题,起势遥远,没有写望月,但望的神情隐约可见。
1、这两句乃千古名句,好在哪里?“生”字好在哪里?
明确:这两句既写眼前所见之景,又是诗人望月怀远之意的表达。一轮明月从无边无垠的大海上升起,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此句境界博大,自然景象中包含着诗人博大宽广胸襟,意境雄浑阔大(海上、明月、天涯),是千古佳句。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不仅有动感,而且点染了海和月共同生命的缠绵,富有生机。
2、、此两句是如何扣住题目“望月怀远”的?
明确:“海上生明月”紧扣“望月”字,“天涯共此时”扣住“怀远”。“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3、“共此时”的是谁?怎样理解“共此时”?
明确:“此时”,“我” 在翘首望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而伊人“此时”也在翘首望月,思念着“我”吧。通过明月寄托相思。
“天涯共此时”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
4“我”在思念谁?可以是父母、妻子、亲人、朋友等,具有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诗歌产生了含蓄、蕴藉的美感。
5、此句使用的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明确:1、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怀远之情。2、虚实结合: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远在天涯的友人也共对这轮明羽在怀念自己,深化了怀远的深情,也留下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二)赏析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遥夜:远隔天涯的夜晚(长夜) 竟夕:通宵(整个晚上)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