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5
这是八年级上册《16.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教案优秀案例,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执教者一:
◎执教者二:
◎执教者三: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中学 陈德红
●点 评: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三妙中学 徐 赟
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科学、严谨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揣摩语言,通过对比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染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唤醒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准确、周密、科学、严谨的文风。
点评:这节课把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的学习作为“三维目标”来落实,是符合本课的教学目标的。因为本课虽是事理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不仅准确严谨,而且生动优美,是富于特色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准确、周密、科学、严谨的说明语言。突破方法:品读法。
难点:探究事物说明文的写作技巧。突破方法:讨论法。
点评:重、难点安排得当,突破方法适合,有助于落实。“难点”中“事物说明文”有误,本单元主要是“事理说明文”,本课也是事理说明文,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地什么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单元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明确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的区别。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按照“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评价”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比较阅读,体会作者这样行文的好处,体会语言的生动性;抓住文中采用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语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点评:教法与学法设计合理,其中教法的三个方法,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细读课文。
点评:师生准备,计划得当。运用多媒体,有助于提纲挈领,化抽象为形象。对学生提出的准备,是有效落实学习目标与重难点的关键,只有学生读课文读得细致了,深入了,才有评析涵蕴、质疑解难、深化提高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者对物候的介绍引起我们的兴趣,文章的谋篇布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的竺可桢先生的文章语言也非常独特。一般情况下,说明文的语言都比较严谨,生动性欠缺一点,但是本文却将准确与生动融为了一体,做到了鱼与熊掌兼得。
点评:开宗明义,概括第一课时所学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注意内容,导入巧妙,直奔主题。
二、分析课文
1.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1)教师点拨:说明文语言准确的两种表现:一是表精确性的语言;二是表模糊性的语言。
语言的模糊性我们其实并不陌生,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里面讲到《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这里“大约”“可能”都是一种模糊性语言,因为无以考证了,只是推测的情况,不能说得太绝对。
点评:1、首先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然后学习本文语言的生动性,是符合认知规律的。2.教师教给了学生说明文语言准确两种表现的知识点,这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文体知识,才能居高临下,有效地阅读课文,评析语言的特点。3.教师提示联系第三单元课文中有关语言模糊性的例句,起到了举一反三,前后关联的作用。
(2)合作探究:精确与模糊是准确的两种写法,那么这样的语言文本中有吗?(小组讨论后明确)
①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精确)
②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模糊)
教师点拨:为什么表精确性与表模糊性都体现着准确。第①句准确没有问题,经过科学实验与统计,不是11天而是10天,很精确。第②句中“春天”“沿海”是笼统的,不能做精确的实验,用模糊的语言,留有余地。像我们平时用的一些概数词、程度副词都属于模糊词(约、左右、前后、一般、大多数、若干)。精确与模糊都体现准确。
点评:这个环节的教学,很高效实在。既紧扣了教法里的“自主合作”,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又有效地讨论明确了为什么模糊性语言也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而且还有所拓展,让学生知道这一类的情况。
2.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
①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纬度因素,作比较。)
②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经度差异,举例子。)
③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
(高下差异。)
④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古今差异,作比较。)
学生讨论,师点拨后明确,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点评:对说明方法的讨论,选取了一组典型的例句,讨论后的归纳总结很有必要,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知识化。
三、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的特点
比较阅读。
1.播放录音,学生听读1、2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改后文章: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3.请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表达效果的不同。
先由各小组讨论,最后教师集中归纳: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4.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下面请同学们精读1、2自然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具体说说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在哪里?先由各小组各抒己见,再由教师集中点拨。
明确:第1自然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得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点评:这个环节的教学,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了语言表达的精妙,尤其是对春夏秋冬四季描写的词语十分精妙,而这些词语恰恰是“物候”现象,让学生明确了课文说明的对象及其作用。
第2自然段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作者采用拟人的笔调,十分生动,情趣盎然。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从大自然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的角度,从修辞手法入手,对语言进行了品析,引导到“物候”这个说明对象上来。
四、拓展延伸
1.竺可桢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告诉我们: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请同学们搜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点评:这个环节运用课文学习的物候知识,了解农谚中的道理,有助于深化,加强科普知识的实际应用。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的,例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小组讨论后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原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点评:进一步拓展,既加深了对物候现象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的了解,也品析了这首诗的语言和意蕴。
五、课堂总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条理清晰,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饶有趣味,是一篇极有价值的文章。
点评:总结简明扼要,突出了事理说明文的特征,又紧扣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板书展示
16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准确性
生动性
点评:板书过于简单,只有“准确性”“生动性”两个要点,缺乏稍微详细一点的相关概括性内容的支撑。
■教学反思
平时,学生在品味语言时,只是感觉“生动”或者“优美”,却不知如何表达。在这一节课上,我教给了他们品味的一些的方法,学生马上就体会到了原句的妙处:或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或用词典雅,或写出了事物的状态等。但是这一单元的“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未能很好地渗透,对学生精神熏陶不到位,是一个遗憾,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改正。
点评:反思,抓住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突出了如何品析说明文语言的方法和作用。一节课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课堂实施,到课后反思,是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现专业化成长的必然步骤,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做到“教学相长”。教学任务完成得如何,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有哪些有点,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今后如何改进,每节课都积极反思这些东西,必然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评:这个教学设计,能抓住课文的特点,确立说明文语言的学习和说明方法的了解为教学重难点,紧扣了课文值得学习和挖掘的内容,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步骤,环节清楚,不拖泥带水,不跑野马,做到了提纲挈领,引导得法。
值得改进的地方有:一是在学习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之后,可以让学生在找几句作个分析。二是说明方法,也需要让学生再找句子分析。三是板书,既要提纲挈领,也要注意出现相关内容。四是没有作业布置,这个环节需要落实一下,如学完第1、2自然段语言的生动性之后,可提示学生写一段生动优美的片断。五是的细小的问题,即教学过程第三个要点中,保留“揣摩语言”即可,这样与其他的要点显得一致。
总体感觉这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得当,突破方法合适,对大自然物候现象的语句品析到位,说明方法教学清楚,但教学容量不是很饱满,没有及时在训练中巩固、提升。
设计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品读课文,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并学习科学家严谨务实的精神。
点评:这节课教学设计的主要人物也是从语言的角度入手的,抓住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而且侧重于“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突破方法:反复品读。
难点: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突破方法:点拨法、引导法。
点评:教学重难点恰当,突破方法合理。语言的品析,是需要反复品读,细心体味的。说明方法的学习突破,需要靠老师的点拨与引导。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品味法、拓展延伸法。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
点评:教法可以多种多样,合适,就是有效的。这里出现两种方法,都是适合于本文的。学法,倡导合作讨论,是符合新改革精神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搜集整理农谚,了解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学生准备:初步感知语言的特点;搜集整理农谚,了解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点评:师生准备恰当。教师的两点,一是为了前后关联,二是为了补充拓展。学生的两点,一是为了落实教学重点,评析语言,一是为了搜集整理了解相关知识。这些都是有可操作性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老师想让同学们结合白居易的诗,说说这首诗中描绘的物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教师明确:是高下的差异。)
点评:由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结合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
二、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多媒体显示改后段: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教师小结: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点评: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引导到本课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上去,简单明了。
2.赏读句子,体会文章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动性与准确性两方面来说。)
如有必要,教师可示范一下。
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点评:这个环节是让学生读句子,发表见解,围绕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来进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提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
教师明确: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评:这是与本文最初发表时候的题目与课文题目进行比较,还是从“生动性”的角度来设计的,值得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三、学习本文说明方法
1.文中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等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谈谈它们的作用。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
点评:这个环节是落实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也是采取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认真钻研课文的积极性。
2.举例的多少应按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明确:举例的多少,要看需要,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几个。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这是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个例子,读者还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点评:这个提问,有必要,增强学生对科普说明文写作用意独居匠心的体会,明确“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等等,详略安排、主次安排等等,都是有讲究的。
四、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的。
点评:这个环节,有效地落实了物候知识的应用和积累。启发学生多搜集、多积累、多分析。
■板书展示
16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说明语言 生动优美、准确严谨
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
点评:这个板书,抓住了本节课的两个要点,同时有适当展示,起到了印证作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学习说明方法与品味说明语言上。在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不断提出新问题,使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认识更加深刻。此外,教师让学生课外搜集农谚,课内分析其中的物候现象,把语文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
点评:这个反思积极认真,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说出来了,同时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对生活中物候现象的农谚搜集展示与谈论,说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但没有总结值得改进或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地方。
总评:这个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安排得当,重难点突出,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起到了主导作用,注意引导学生朝着教学目标进行,而不是任由学生乱说一气。尤其是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题目与原文题目进行比较,提醒学生举例子的多少有什么原则的问题,为强调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必要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值得改进的地方:一是教学过程的四个标题,字数或多或少,最好是统一字数,整洁醒目,不需要过多的字数。二是教学反思,既要总结有点,也要反思不足之处。尤其是对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反思得越多,就越能促进教学相长。
整体感觉,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很不错的。主要体现在教师宏观调控课堂的能力很强。
设计三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是在初中语文八年级第四单元说明文中,这一单元明确要求学生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注重观察、讲究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点评:这个教材分析,依据单元教学重点,对本课的教学要点做出恰当的分析。一篇课文为什么放在某个单元中,是要讲究“单元”整体意识的。这一单元的5篇课文,共同组成一个主题,共同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任务。一节课的设计也是要讲究“单元意识“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了解本文简单的物候知识。
2.了解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3.揣摩语言,学习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二、方法与过程
老师示范、点拨,学生合作探究、比较揣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点评:这个教学目标的设计,简明扼要,抓住了本节课的要点。
■教学重难点
揣摩语言,学习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重、难点)
点评:这里把教学重难点放在一起出现的,如果分开写清楚,重点、难点各是什么,及其突破点,将会更明确、更醒目,也更有针对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细读课文。
点评:这个环节,师生准备恰当。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引用郭沫若的诗句引人本文。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到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到了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的功夫,你才到了华京。
———郭沫若
思考:玉兰花“走得慢”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纬度(南北)
点评:开课由郭沫若关于广州和北京“玉兰花”的诗句入手,生动形象,新颖别致,有效引导。
二、朗读课文 回顾旧知
自由读课文,学生根据个人喜好朗读课文。
1.本文里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是什么?(出示课件)
首先是纬度(南北);第二个因素是经度(东西);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还有古今的差异。
点评:这个环节,复习第一节课的有关内容,既由郭沫若诗句继续引发信念的问题,又为下面的深化阅读与思考,起到了物候知识上的提纲挈领作用,做到了前后关联。
2.其主要因素是什么?
明确:纬度(南北)
点评:这个环节,抓住主要问题,分清主次。即抓主要矛盾。
3. 判断下面四句中物候现象产生的原因(出示课件)
①如: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纬度因素)
②如: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经度差异)
③例如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高下差异)
④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 抽青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古今差异)
(这些实例的运用能使读者更具体地理解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成因,有说服力。这是复习回顾环节)
点评:这个复习回顾环节,把影响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逐一举例作了说明,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三、研读课文 学习语言
1.思考以上四句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
点评:这个环节,紧承上面的四个例句,分析其说明方法。自然过渡到本课的教学任务之一。
2.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精确与模糊是准确的两种写法,那么这样的语言文本中有吗?(出示课件)
(1)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表精确性)
(2)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表模糊性)
(第一句准确没有问题,经过科学实验与统计,不是11或9天而是10天,很精确。
第二句里春天,沿海都是笼统的,不能做精确的实验,用模糊的语言,留有余地,像我们平时用的一些概数词、程度副词都属于模糊词如:约、左右、前后、一般、大多数、若干。精确与模糊都体现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
点评:这个环节进入到本课的教学重点,从精确性与模糊性都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来品析句子的准确性。
3.品味语言的生动性
(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用比较揣摩法进行语感教学,比较揣摩法,即对课文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采用加一加、删一删、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以培养学生语感。)
点评:这个说明解释了“比较揣摩法”的基本步骤,表明了老师在阅读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可贵探索。只要持之以恒,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必有收获,值得提倡。
本文的语言写得非常优美,你喜欢文中哪些语句?先读一读,再品一品。再有感情的朗读。这节课重点采用删一删、换一换的方法品读赏析本文清新、优美的语言。
1.删一删 (出示课件)
A:(原文)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B:立春过后,大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品读AB两句,比较A句的好处。
(A句渐渐展现了春回大地的渐进的过程。“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冰雪融化”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漏着暖暖的春意。“草木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各种花次第开放”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呈现在我们面前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B句就不具备这样的画面感。也体现作者语言的丰富生动的特点。)
点评:这个环节,就是比较揣摩法的其中之一——删一删,学生揣摩原句与删减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从中感悟语言生动丰富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是可取的。
2.换一换(出示课件)
A:(原文)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B: 这样看来,这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比较AB两句哪句好,为什么?
点评:这个环节采用了比较揣摩法的其中之二——换一换的方法,“这”字指代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让学生揣摩其表达意味有何不同,来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3.换一换
A:(原文)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B:大雁,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失了。
比较AB句中“北雁南飞”比“大雁”,“销声匿迹”比“消失”的使用,好在哪里?
(此题用多媒体展示,老师可以示范的分析一句,既是示范作用,又能抛砖引玉,调到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独立品析,然后再让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尝试的找出句子课堂进行品析,再当堂展示。如学生有困难师可随时点拨。)
点评:这里也是采用换一换的方法,在比较中揣摩其不同。这样学生就学会了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继续深化换,如:大雁,昆虫都消失了。让学生学会了一种揣摩语言特色的方法,简单有效。
四、延伸拓展 丰富知识
1.你从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时逢盛夏,五月的祁连山(天山),天气寒冷,白雪皑皑,看不到烂漫的春花。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
点评:这个拓展材料,选择了李白关于天山春色的诗句,让学生联想与想象,在诗情画意中运用学过的物候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一首描写我国季风气候的诗篇。诗中的“春风”当指夏季风。请你结合本文以及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
(甘肃玉门关一带,深居大陆内部,四周又有高山阻挡,来自海洋的温润气流,很少能到达这里,因此,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经度差异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点评:这个环节可见物候现象是普遍存在,而又随时随地都能让人感受得到的。前提是,你得运用物候学知识去感悟。
3.“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一带春天刮风多黄沙,于是有人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应改为“黄沙远上白云间”,结合本课内容,谈谈你认为哪个词更合理?
(两种说法的角度不同。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沙远上白云间”是事实,从地理学角度分析,“黄河远上白云间”则不可能,凉州城与黄河相去甚远。有可能是“河”与“沙”传写错误。但是从文学角度看,“黄沙远(或:直)上白云间”,过于直白,“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句法气势显然要富有美感,李白就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句,可为异曲同工。文学是可以发挥想象,可以虚构、夸张、移用的。)
点评:这里选取的名诗脍炙人口,通俗易懂,但如果不提出问题,学生是不会做这样的深度赏析的。哲学的、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天文地理知识的,以及物候学知识的,等等,都是综合解读的切入口之一。学生知道从哪些角度分析,就感觉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体会到了语言品析的妙处。
以上1、2、3这些古诗材料的拓展,与开头郭沫若的诗句遥相呼应,扩大了教学的容量,浓郁了课堂教学的诗意氛围。
五、小结课文 培养感情
思考: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妙处。
(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切合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具有有启发性,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颇具文学性。含蓄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点评:这里把课堂赏析与全文小结结合起来进行,突出了本课语言“生动性”的特征,也有利于落实三维目标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这一目标。如果能结合原文最初发表时候的题目《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将会更有比较性、启发性。
六、布置作业 巩固知识
1.(必做题)课后查找反映的气象物候的成语、谚语。
2.(选做题)摘抄你喜欢的语句或语段并品析。
点评:作业设置,课内外均有,并随学生自由选择,有助于学生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
■板书设计:
点评:板书设计,简明扼要,十分醒目。不是题目的简单重复,而是另辟蹊径,大圆圈中一个大大的“美”字,突出了本文的要旨。给人的启示有:鸟语花香是“美”的,风雪载途也是“美”的,大自然的一切万物是“美”的,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更是“美”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也是“美”的……总之,是“美不胜收”的。
有点小遗憾,就是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地提到“美”。不过,值得欣赏的是,这个板书中的“美”,一字经纬,意蕴丰富,极富创意,的确是独具特色的。只要老师在板书的时候,一语道破天机即可。
■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也是一篇科普文。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我认真研读教材,结合学生的特点确定了《大自然的语言》的第二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揣摩语言,学习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语言揣摩法的使用,学习语言的正确途径是指导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直接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学习语言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语感训练,语感就是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教学即是以培养语感为主目的的教学活动。叶圣陶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逐渐驾驭文字”。我在课堂教学中也尝试着用比较揣摩法进行语感教学,比较揣摩法进行语感教学,比较揣摩法,即对课文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采用加一加、删一删、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以培训学生语感。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删一删、换一换的方法。如:
1.删一删 (出示课件)
A:(原文)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B:立春过后,大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品读AB两句,比较A句的好处。
(A句 渐渐展现了春回大地的渐进的过程。“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冰雪融化”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漏着暖暖的春意。“草木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各种花次第开放”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呈现在我们面前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B句就不具备这样的画面感。也体现作者言语的丰富生动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先示范的分析一句,给学生一个示范作用,有降低难度,又能抛砖引玉,调到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品析我找出的比较的语句,然后再让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尝试的找出句子课堂进行品析,再当堂展示。这种有目的、有意识、有分寸的冲破教材的教学方法,使课堂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趣味盎然,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极大地挖掘出他们学习语文的潜能,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语言比较揣摩进行鉴别,通过鉴别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在以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仍要坚持不懈的使用语言比较揣摩法品析语言,让学生喜欢上说明文,喜欢上语文。
点评:教学反思很详细,主要叙说了比较揣摩法培养语感的操作过程,由扶到放,由浅入深,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简单、可操作,收效又好,值得学习、推广。也希望老师能够继续大胆探索,在实践中更上一层楼。
总评:这个教学设计,有教师的个性风格。首先是善于探索,把语言品析采用了比较揣摩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教给学生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方法。其次是善于前后关联,拓展迁移。如,选取了大量的诗句,进行深度赏析,掌握物候知识。再次是板书设计新巧,生动形象,新颖别致。
综合点评:
这三个教学设计,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设计规范,条理清楚。
三节课的教学设计,都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导航、教学准备等这些基本要素,而且都能切合本节课的特征,具有实效性。设计三,还有教材分析,突出了“单元意识”。
教学过程,都分几大点,如导入新课、复习旧知、新课学习、拓展探究、小结与作业、板书,显得条理清楚,教学环节环环紧扣,节奏感强。
三位老师均有自我反思。指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以及这样教学的理念,有的还进行了不足之处的反思,是诚恳的、有效的。
二、重点突出,教法得当。
三节课都是把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语言特征作为重点,并进行突破,尤其是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为什么精确的语言是准确的,模糊性的语言也是准确的,结合例句分析到位,是改换开头一段的比较分析中,感悟到了语言的生动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