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7
这是《烛之武退秦师》课例教学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经典篇目,每一次读,都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或是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或是史家尺幅兴波的特色,或是个性人物的精致刻画。这一次“读”,主要是立足于语言层面,追索微言后面的大义,欣赏这篇精粹短文的写作风格。
先读第一段,会发现似乎只要第一句就行了,因为已经清楚地交待了郑国所处的形势及缘由。第二句似乎可有可无。甚至第一句似乎也可把缘由略去,并不影响文章的完整。
但读到第三段,你会发现第一段第一句中的缘由句和第二句必不可少。缘由句表明战争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由先“晋”后“秦”的安排,可见战争主战国是晋国,秦作为附庸,且没有攻郑理由。而第二句同样不可少,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一在汜南,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接着读第二段,写了四层意思:
一是佚之狐力荐。其“必”字,表现出对烛之武能力的极力肯定。第三四段即为印证。
二是烛之武拒绝郑伯。细节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一细节说明,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这并不影响烛之武的形象,反而显得真实亲切,更能突出他的顾全大局,以国家安全为重。为了国家安全,可以抛却个人荣辱。
三是写郑伯认错。“不能早用”“今急而求”,这表明郑伯是坦诚的,并不掩饰曾犯下的错误。他其实很了解烛之武,也很会劝说,用国家利益来强调责任,击中烛之武的心灵柔软之处。
四是写烛之武慨然应允。一个“许”字,表明他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实在是伟丈夫。
再读第三段。第三段无疑是全文的核心。这一段也有许多微点值得探究。
其一,是烛之武对秦伯的称呼。共有八处,全是“君”这样的一般性的礼貌称呼。为何烛之武弃用爵位称呼呢,结合说辞内容可以明白,这是为了表现烛之武在秦伯面前的不卑不亢的态度和过人表现。这是有意而为,显示出平等外交的策略和正视现实的姿态,一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便是明证。
其二,烛之武的劝说角度与一般礼节性称呼和不卑不亢的态度,完全不同。整段说词都是站在秦国立场上说话。一是诱之以利,“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这表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而对秦国有害无益,因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灭掉郑国无形中增加了晋国的土地,而相对削弱了秦国;还表明保存郑国,只对秦国有好处,可将郑作为“东道国”,无须兵戎相见,却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二是晓之以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由古及今,说尽晋国的坏处,挑起秦晋矛盾,激起秦伯对晋国的怨恶之情。三个反问,增强了语势,显示出了力量。秦伯出师本无名,现在能不战而获得好处,自然正中下怀,所以满心欢喜。
其三,是说秦结果的细述。“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敌对国成了盟国,表明烛之武的劝烛产生了实效,印证了佚之狐话语中的“必”字,表现了烛之武高超的外交手段与劝说艺术。
最后读末段。为何把这一段单立一段呢,它也是劝说的结果呀。仔细研究,你会发现,显然与第三段合并不合适,因为写的是晋侯。
这一段也有值得品味的地方。
第一,子犯请求攻打击秦军,为何晋侯不许?
第二,晋侯的一番话,表明了什么?
第三,晋侯为何选择“去”?
这三问,可以说,集中到一点,就是表现晋候的“智”。其一,不想再树敌人,因为晋国的对手不仅有强秦,还有大楚;其二不想落入烛之武口柄(晋国总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其三还为自己罩上了“仁君”的面纱(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这一段表明了,烛之武能换救郑国,不完全是劝说的功劳,还有晋侯的成全。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