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湖心亭看雪》教学案例

日期:2022-06-14

这是《湖心亭看雪》教学案例,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学习目标:

  1.找出一些文言词语并积累

  2.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3.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说出文章中白描手法的运用妙处

  预习检查

  一、导入:

  视学生情况可用西湖诗词导入,也可直接导入。

  二、作者介绍

  学生齐读注释①,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2.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4、注音(正音并齐读两遍)

  更定 毳衣 一芥 雾凇 沆砀 铺毡 焉得 喃喃

  三、整体感知

  1.范读全文

  2.安排两名学生分别朗读一段并纠误

  3.学生齐读全文(字音、句读)

  4.注音(正音并齐读两遍)

  更定 毳衣 一芥 雾凇 沆砀 铺毡 焉得 喃喃

  四、互动释疑

  1.朗读课文.你能以最快的速度说出“湖心亭看雪”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吗?

  2.学生踊跃发言 并相互补充明确

  3.提示积累重点词语:(幻灯)学生回答并明确

  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

  余桡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雾凇沆砀 上下一白

  焉得更有此人 强饮三大白

  客此 莫说相公痴

  4.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并分析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学生边读书边查找回答……

  明确(投影):“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运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勾勒出事物的形态。如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物我合一。

  五、再次朗读深入理解课文(课件展示)

  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形象的一个词语。引出“痴”。那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痴”?

  1.时间:“是日更定”更定时分冬天的雪夜作者深夜出门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独”字亦表明了作者遗世独立的情怀。

  2.地点: “湖心亭”需深夜撑小舟至湖心亭,足以表现作者雅致

  3.所遇人: “是金陵人,客此”亭上已有人先至,这让作者意外惊喜,也引起读者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实为作者心声!

  4.舟子的话: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作者最确切的评价呢?作者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逸致,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知识梳理

  时间:

  湖 目的地:

  心 看雪 天 气: 奇景

  亭 所 见:

  看

  雪 奇遇 两人、童子: 雅趣

  邀我、舟子:

  达标检测(一)

  1.加点字注音

  更定 毳衣 一芥

  雾凇 沆砀 喃喃

  2.解释加点的词。

  (1)人鸟声俱绝_______ _(2)是日更定矣________ (3)惟长堤一痕_______ _

  (4)两三粒而已________ (5)金陵人客此________ (6)及下船_______ _

  ⑺焉得更有此人______ _ _______ ⑻上下一白

  3.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张岱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