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山居秋暝》说课稿

日期:2022-06-13

这是《山居秋暝》说课稿,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山居秋暝》,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对象、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山居秋暝》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近体诗六首》的第一篇古诗。掌握这首诗的学习方法能为接下来的诗歌学习打下基础。

  《山居秋暝》是王维晚年闲居蓝田辋川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秀丽景色,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歌的重要艺术手法,是用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堪称王维的代表作。

  (二)说教学目标

  pan > 根据新课程的标准,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出发,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大家请看说课PPT。

  学完这节课,学生应该掌握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我特别制定了教学目标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学会总结出解读这类题材的一般方法: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来赏析一首诗。突出这点,旨在引导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通过知识间的迁移促进知识的系统化,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

  只有掌握了诗歌的内容和以动衬静、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才能更好的领会诗歌要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志向。所以,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这方面的知识要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应该多讲解几次。而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评析作品的这种系统的思考方法,对高二的学生来说之前可能没有养成这种习惯,所以知识的系统化及知识间的迁移这块是教学的难点,应该多引导学生思考。

  二、说教学对象

  高二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强,有着丰厚的知识基础而且感知能力较强,对古诗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方法积累,掌握了一些诗歌方面的文学知识及艺术表现手法。对王维的诗歌之前也有所学习,为这首诗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内心情感丰富,有较强的思维想象能力,对诗歌的学习有很浓厚的兴趣。

  三、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

  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讨论法、朗诵法。

  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

  握了基本内容后,对诗歌的内涵做进一步的探究,并和周边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在拓展思维中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再次,在多角度探索以后,学生脑海中会进行一定的知识建构,让学生听录音并反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在教学中,我尤为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环节,教学过程的设计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是辩证的统一。据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我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利用先前学习过的知识引导出这节课要讲解的内容。我设置了以下导语:我们知道,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百花齐放、体裁广泛,诗歌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之前我们也学习过不少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对他们诗歌的风格也有所了解。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而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世人关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的山水田园世界,去领略他笔下那种恬静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牧歌式的田园隐居生活。

  2、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部分我采用了程序教学的策略,将知识点进行分块讲解,我设计了以下知识框架图(见我的说课PPT)。

  (1)诗歌体裁的划分

  这块内容,我将向学生讲解诗歌界限的划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近体诗的分类。

  (2)作者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把握课文的知识内容,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和语文素养。并且诗歌相关文学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为接下来的诗歌学习打下基础,奠定诗歌学习的情感基调。

  (3)听诗歌朗读,文章整体解读

  这部分设计,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整体的感知,开始进入学习情境。

  (4)意象解读,情感解读

  (6)再听朗读,再现诗境,感悟诗境

  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有时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所以我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听录音及自己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中有画”,在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后,对于理解知识点就更容易了。然后我再帮助学生概括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一幅山村晚景图: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在脑中形成意义建构。

  (7)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在这一环节,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学生自由阅读和讨论,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因此采用情境——陶冶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能力,以达到陶冶个性和培养人格的目的。

  基于此,我会向学生提问:

  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②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么先说“竹喧”“莲动”而后说“归浣女”“下渔舟”?

  3、复习总结

  这个环节是知识的回顾与加深。对应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叙述这节课的收获,然后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也有机体现了学科知识建构的思想。构建体系时借助板书及我上课的课件完成。

  4、练习作业

  课后朗读背诵这首诗,并且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刻画的意境。

  五、说板书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为了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的学习脉络,帮助学生复习总结,我设计了以下板书(见说课PPT).

  以上,我从教材、教学对象、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倾听,恳请各位评委老师加以指正!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