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7.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日期:2022-06-06

这是《7.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对你我而言,或许印象模糊,或者压根就留不下印象,但是,对于著名作家萧红来说,这个园子深深烙印在她心中,让她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园子带给她快乐,带给她自由,带给她美好的回忆,带给她无限的遐想,这就是——

  生:祖父的园子。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再读读课题。

  师:请注意看屏幕,这是一篇什么课文?

  生:略读课文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怎么学略读课文,知道吗?

  生:知道

  师:你说

  生:就是一节课学完。

  师:那怎么一节课学完呢?略读课文需要我们自己去读读,自己去想想,自己去发现。虞老师有个建议,学略读课文,我们可以采用几遍读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概览大意

  师:第一遍读,可以快速浏览,想一想,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当你有所感触的时候,就在课题旁边用词语记录下来,开始。(生自主浏览,写旁注)

  师:来。你说一个。

  生:五谷丰登的园子。

  师:你说“五谷丰登”,是不是说园子里什么东西都有?我们用另外一个词更准确,你自己修正。

  生:应有尽有。

  师:这个词怎样?好,我们就把这个词写上去。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个园子。

  生: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

  师:有这种感觉的孩子请举手。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师板书五彩缤纷)

  师:还有不同的感觉吗?

  生: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师板书:生机勃勃)

  师:还有吗?

  生:自由自在的园子

  师: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板书自由)

  师:还有吗?

  生: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园子

  师:这个词跟哪个词意思差不多?

  生:五彩缤纷

  师:是啊,相同意思的,咱们写一个就行了。作者在这样的园子里不仅感到自由,而且感到无穷的乐趣。用哪一个词概括?

  生:快乐

  师:对呀!这还是一个快乐的园子。(板书:快乐)

  师:真会读书。学略读课文,我们通过初读,对园子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是学好略读课文的第一步。同学们真了不起。一起看着板书说说,这是一个——

  生:应有尽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自由自在、快乐无比的园子。

  三、文本探究,感悟特点

  师:难怪这个园子会深深地烙印在萧红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同学们,学课文如果光学到这儿,那还不行,这样学显然太肤浅了。我们还得第二遍读课文。第二遍读课文可以带着什么问题呢?来,看着板书,我们一起把刚才的初步感受重新变回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为什么说这是一个——

  生:五彩缤纷的园子。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

  生:生机勃勃的园子。

  师:为什么这是——

  生:自由自在的房子。

  师:为什么这是一个——

  生:快乐的园子

  【第一板块】感悟园子的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充满阳光

  师:这样吧,我们先来解决为什么说这是应有尽有的、五彩缤纷的、生机勃勃的园子?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当你找到能够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以后,把这个句子划下来,然后在旁边把这些词写上去。这就叫做旁注。(生快速浏览,做旁注)

  师:完成了吗?我们要学会看得快、找得快、脑子转得快。学略读课文,就是锻炼我们浏览的能力,而且是快速浏览的能力。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一目十行。有答案了吗?从哪儿让你感受到这是应有尽有的园子?把那段话读一读。

  生: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师:能说明吗?

  生:能。

  师:这个句子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特点?

  生:生机勃勃。

  师:是啊!有人说,蜜蜂、蝴蝶是会舞蹈的精灵。就是这些蜜蜂啊,蝴蝶啊,这些精灵给园子带来了无尽的生机。所以在这句话的旁边你就可以写上生机勃勃。

  师:从哪儿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

  生: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师:就是这句话。哪个自然段?

  生:第二自然段。

  师:是啊!学到这儿,你一定明白了:萧红之所以写一二自然段,就是想让我们明白祖父的园子是一个——

  生:应有尽有、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园子。

  【第二板块】感悟园子里的快乐、自由

  师:那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这是一个快乐的园子呢?我们通过第三遍读课文,来解决这个问题。一般说来,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往往就承载着这份自由和快乐。请同学们拿起笔,圈一圈,萧红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

  师:交流一下,第一件——

  生:栽花。

  师:第二件

  生:拔草。

  师:第三件——

  生:种小白菜。

  师:种菜。第四件——

  生:铲地。

  师:第五件——

  生:摘黄瓜

  师:第六件——

  生:吃黄瓜。

  师:哎——吃黄瓜也是一件事情。第七件——

  生:追蜻蜓。

  师:没错。第八件——

  生:采黄瓜的花。

  师:那就可以概括为——

  生:采花。

  师:第九件——

  生:捉蚱蜢。

  师:捉蚱蜢。没错。第十件——

  生:浇菜。

  师:浇菜。没了吗?第十一件——

  生:睡觉。

  师:你看,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可以尽情地做这么多事情,所以——这是一个

  生:自由的园子

  师:这是一个——

  生:快乐的园子。

  四、细研课文,感悟“自由”

  【第一板块】研读“自由之事”

  师:这十一件事情当中,写得最具体的是哪件事?

  生:铲地

  师:感觉真准。哪几自然段写的是铲地?

  生:第五自然段到十二自然段。

  师:是的。请看大屏幕。虞老师特意把描写铲地的这些自然段呈现在大屏幕上。请问,你们为什么说这件事情写得最详细、最具体?从哪儿让你感受这件事写得最具体、最详细?

  生:因为这件事,她用了好几个自然段写。

  师:哎——是啊!这也是一种衡量的标准啊!你看,她写得特别长,用了比较多的自然段来描述,所以我们就断定这件事情是写得最具体的。这是一个依据。还有别的依据吗?

  生:作者抓住了对话进行描写。

  师:所以,同学们记住,我们在写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能抓住对话来描写,那就会把这件事写得比较具体。还有什么依据吗?

  生:其她几件事都是略写的,就这件事详写的。

  师:还能从哪儿让你感受到这是写得非常详细的一件事。除了篇幅比较长,除了抓住了人物的语言进行描写,还有什么?

  生:作者对外公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描写。

  师:由此看来,我们要让一件事写得比较具体,还可以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是啊。这样三个方面的依据,让我们完全有理由断定,铲地这件事情是所有十一件事情中写得最详细的。那我就纳闷了,我们刚才不是梳理过了,萧红在园子里做着多少件事情?

  生:十一件

  师:这仅仅是写出来的,还有好多好多没有写出来的,那萧红为什么单单把这件事情写得那么具体?其她事情也挺有意思的,是不是?比如说浇水,我读过一遍就有印象了。萧红怎么浇的?拿着个什么?

  生:水瓢。

  师:然后呢?

  生:往天上一扬。

  师:嘴里还喊着——

  生:下雨了!下雨了!

  师: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来!模仿一下。开始,浇菜——

  生:下雨罗!下雨罗!

  师: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为什么那些事情不写具体,独独把这件事情写得那么具体?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生:我想这件事情萧红记忆极为深刻。

  师:那当然。那为什么独独对这件事情萧红印象极为深刻呢?我们还得抓住这件事情的本质来思考。

  生:她把草当做了谷,把谷当做了草,其实是做错了一件事,可她爷爷没怪她。因为她爷爷很爱她。

  师:你真会读书!同学们,知道吗?爷爷为什么要在园子里种谷穗?是种着玩的吗?

  生:不是。

  师:为了什么?

  生:拿来吃的。

  师:拿来吃的,拿来养家糊口的。而现在,萧红却把一畦的谷穗给铲了。这将意味着什么?

  生:他们一家有可能会挨饿。

  师:是啊!这是一般的调皮吗?

  生:不是。

  师:这是一般的捣蛋吗?

  生:不是。

  师:这可是犯下了——

  生:滔天大罪。

  师:呵呵,这道不能说是滔天大罪?这可是犯下了大错。同学们,当你们犯下这样的错误的时候,不要说这样的错误,就说在家里吃晚饭,啪嗒——碗打破了,你妈妈会怎么对你?

  生:小时候会打我屁股。

  师:你现在多大了?

  生:十二岁

  师:小时候会打你屁股,现在不打了。你看妈妈会打她屁股,你呢?

  生:我妈就会吓唬我,说不要我了,让我去当乞丐。

  师:呵呵,我认为你妈妈一定只是吓唬吓唬你,让你长点记性。但是萧红呢?犯下了这样的大错,她的祖父,也就是她的爷爷,还是怎么样面对她?

  生:笑

  师:这就是祖父对孙女儿的——

  生:关爱

  生:宽容。

  师:连这样的大错,爷爷都能够原谅,都能够宽容,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宽容和原谅呢?萧红在这样的大错中都能够感受到快乐,还有什么事情不能让她感受到快乐呢?所以,萧红要把这件事情写得特别详细。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我和你们的合作读,来体会一下萧红的这种快乐,来感受一下,爷爷的那种宽容和爱。好吗?

  生:好

  师:我们就来合作读对话吧!好吗?

  生:好。

  师:既然是合作,我们首先有分工。我读谁的?

  生:爷爷。

  师:你们全做我的孙女儿!准备一下,琢磨琢磨。怎么读才能体现萧红的那种快乐?

  师生分角色读。(结尾学生读了一个:哦)

  师:我觉得一个“哦”字还不够。什么是“马马虎虎的承认”?

  生:知道了,爷爷!

  生:我知道了,爷爷,下次不会弄错了!

  生:好了啦!爷爷,我知道了,我要去捉蚂蚱了。

  师:嗨,这才是我可爱的孙女儿。同学们,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感受到祖父的园子是一个——

  生:自由的、快乐的园子

  【第二板块】研读“自由之景”

  师:虞老师觉得还有一个自然段,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园子是自由的,哪个自然段?

  生:第十六自然段。

  师:你们认为呢?

  生:是的。

  师:请关注第十六自然段。(课件呈现)这一段不是写景的吗?你看这一段写到了花儿,写到了鸟儿,写到了倭瓜啊,写到了玉米啊,怎么让你感受到园子的自由呢?

  生:她说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师:这段话里面有一个句式反复出现,哪个句式?

  生:愿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对。要怎么样就——

  生:怎么样。

  师:所以我们就感受到了自由,是吧?

  生:是。

  师:关于倭瓜,关于玉米,虞老师也写了这样一段话,请看。(课件呈现老师下水文:倭瓜长蔓了,沿着花架往上攀,一直爬到了房顶,再挂下来,随风摇摆,甚是婀娜。黄瓜也开花了,这儿一朵,那儿一朵,怎么开,都很美,她们仰着黄色的小脸,向着和风点头。一群群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分享着这场花的盛宴。玉米苗也伸展着腰肢,向着天空微笑。一切都是美的!)快速浏览,你读出了什么?相信你读了这段话,你就会由衷地发出感叹,哇——这景色——

  生:好美啊!

  师:你看,同样描写的是这些景物,但是写法不同,我们的感受也不同。从这段话里面,我们读出了景物的什么?

  生:美。

  师:萧红的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园子的——

  生:自由。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难道仅仅在倾诉景物的自由吗?它实际上是在表达——

  生:自己的自由。

  师:萧红借景物的自由来表达她自由的心境。这样的写法就叫做——

  生:借景抒情。

  师:透过这段文字,萧红她一定在诉说——(生在配乐中补读)课件出示:我愿意(摘黄瓜),就( );我愿意(捉蚂蚱),就( );我愿意( ),就( );

  师:这样的事例举得完吗?

  生:举不完。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来概述——在这样的园子里,我——

  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学到这儿,你们一定明白了,这份快乐的源头就是——

  生:自由

  师:也就是说,因为自由,所以快乐。那么,为什么题目不叫自由的园子呢?

  生:因为园子是祖父创造的。

  生:是祖父的爱和宽容给了萧红自由和快乐。

  师:说得好!所以,萧红就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

  生:祖父的园子

  师:这也表达了萧红对祖父的——

  生:怀念。

  五、猜测内容,阅读延伸

  师: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所以,萧红想到了用笔来刻录她的童年,让童年永恒。于是,她写就了一部小说,名字叫做——(课件出示《呼兰河传》的封面)

  生:呼兰河传

  师:猜猜看,在这本书里,萧红还会写什么?

  生:其他快乐的事情

  师:还有呢?

  生:其他那些自由的事情,比如:捉鱼什么的。

  师: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读了这本书之后,是这样评价的——课件出示: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有什么疑惑吗?

  生:为什么说她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师:相信你们都有这样的疑惑,对吗?

  生:是。

  师:怎样才能解开心中的谜团?

  生:去读读这本书。

  师:愿意去读这本书,从而解开心中疑惑的请举手。(小手如林)

  六、直面童年,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童年是美丽的歌谣,童年是动人的诗篇,童年是人生长河中短暂的一瞬。萧红用文字记录她的童年,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刻录她的童年。比如有一个著名的歌手,叫——罗大佑,他有一首歌叫《童年》。请看——播放歌曲。会唱的孩子可以跟着一起唱。

  师:(在《童年》的歌曲声中)萧红用笔刻录童年,罗大佑歌刻录童年,虞老师向萧红学习,也用笔来刻录,想了解虞老师的童年吗?

  生:想。(师逐段呈现下水文)

  师:虞老师的童年有意思吧!。再看(出示照片和图片)。一张黑白的照片,加上几段文字,几篇文章,虞老师的童年就永恒了。聪明的孩子们,好好地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式让你的童年永恒呢?想一想,再想一想,然后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下课!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