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6
这是《诗词曲五首》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 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曲
2、 理解这五首诗词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
3、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深邃的哲理美
教学重点:
诵背诗词曲,并能默写,领会诗意,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对每首诗中名句的理解,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提高诗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过程:
导入:有位哲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一个人肚子里有许多“墨水”,名篇佳句,烂熟于心,言谈举止之中自然会透出一股股书卷气,让人感觉他的阅历,以及他非凡的气度,感受到他有着多高的文化品味。所以我给大家提个建议,多读古诗我们的墨水、气质也会日渐进。今天,我们学习《诗词五首》。(理由:通顺,引出本节课的授课内容)
粗读,感知全诗
1、听录音,要求学生正音正字。生齐读。抽两三名学生朗读,同桌进行点评。指导朗读技巧。(把握节奏,注重平仄,找准重音,情感自然)
2、学生自读并思考:(理由:自读,品位的会更充分,理解的会更透彻些)
A、画出押韵的字。
B、分析这五首诗是什么体裁的古诗。
C、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
明确:
课
题
内
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
《山坡羊 潼关怀古》
画出押韵的字
身、人、春、神
销、朝、乔
经、星、萍、丁、青
天、年、寒、间、眠、圆、全、娟
路、躇、土、苦
体裁
七言律诗
七言绝句
七言律诗
词
元曲
对偶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河破碎风飘浮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细读,探究诗中情语
师引导:“诗”是抒情色彩较浓的一种文体,要想体会作者的情感及当时的意境,就必须反复朗读,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谈谈五首诗分别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发言。 (师:下面我们激励的来看一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理由:环节间缺少过渡衔接)
师生共析探究: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标题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并说说理由。
2、你能说出本诗运用的两个典故?
3、如何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蕴含的哲理(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后集体交流补充)
师引导明确: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跃然纸上。
5.请同学们将这种情感通过吟咏来表达。(师要做必要的示范和指导)尤其是注意结尾
的两
句要读出上扬的语气,节奏要明快,有力度。
品读诗中的妙笔:
师: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一个“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结果,刘禹锡、杜牧、苏轼都是其中典范。如“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
诗中还有这样的妙笔,你能找出一些吗?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赤壁》
细读悟诗理:
1、师:思考《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师:全诗最精彩的诗句是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找的理由。理由:看学生是否是真的理解了)如何理解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议论感慨
有谁能给大家讲讲关于“赤壁大战”的故事?
生交流与周瑜有关的故事。
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打黄盖。
3.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来背诵这首诗,可进行男女组背诵比赛,评出优异者.和同桌合作共同检查。
《过零丁洋》
悟诗中人品:
1.指名朗读,学生读,全班齐读,疏通诗意。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想一想你眼前出现的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2)分组讨论: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3)全班交流,把握情感,学习诗人忧国忧民,决心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2、阅读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师引导明确: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答案: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同桌交流后师生共明析: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3、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诗人的豪情壮志,读出诗人的坚决。(理由:只有读出了感情才能理解诗人的情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