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题教案

日期:2022-06-06

这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题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这一轮课堂研讨,语文老师尝试更大胆,突破也更大。刘宁宁、刘素青、李彬彬课堂上的理念变化都比较明显。理念变了,学生真实的疑惑问题呈现出来,老师要以此为依据重新布局,课没有以前那样华丽、流畅、好看,但却更加真实了。老师需要琢磨相关的策略,学生也要逐步适应提高,一时不顺手,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从疙疙瘩瘩不顺手,到再次得心应手,老师就真正成长了,学生也发展了,变革就有效了。这正是变革的初衷。

  李彬彬这一课,大胆放手质疑,努力尝试引导对话,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样例。怎么操作才会顺手一点呢?现在归纳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点启发。

  1.让学生质疑,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

  质疑是需要指导训练的,不是一放手就会,就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的。学生不会学习,往往首先是自己不明白什么地方不懂不会,一塌糊涂。教会质疑,孩子就上路了。可以考虑以下策略:

  (1)老师先示范一下,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问题。然后再指定一段内容,让大家反复读,看看能提出什么问题。

  (2)比较点评。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可以让大家比较一下,看看哪个问题表述更明确,哪个更有探究价值,逐步学会提问题。

  (3)告诉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问题,教给孩子提问题的角度。比如哪个生字不会读,哪个生词不理解,哪句话不明白意思,哪个地方阅读中有疑问,对哪句话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哪个地方是怎么写的看不出来,等等。练得多了,学生就会提问了。

  (4)课前预习就布置学生记下自己的疑问或问题,课上再有针对性地集中指导训练。

  (5)如果有听课的,怕课上放手让学生质疑老师一时反应不过来,难以调控课堂,可以先让学生课前预习就提出问题,课前老师了解一下情况,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课上呈现出来,让大家带着问题研讨学习。这样操作难度小一点。以后心里有数了,再课内放手质疑,现场进行梳理。

  2.学生提出问题来老师该怎么处理?

  (1)听懂学生的问题。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听明白学生到底想问什么,帮学生把话说清楚,澄清到底想问什么。老师一时反应不过来,可以把球踢给学生,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对话,把到底想问什么搞清楚。

  (2)合并,明确化。意思互相交叉甚至完全重复的,合并起来,只保留一个。意思模糊不清的,进一步澄清到底想问什么,明确问题指向。

  (3)分类,分流。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可以首先进行分类梳理。哪些问题是本课需要重点研讨的,留下来,待会儿重点研讨;哪些是小问题,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随机处理掉;哪些问题与本课学习无关,放到课后解决;哪些问题能通过阅读课文来解决,哪些读课文也解决不了,需要课外查找资料,等等。能课内解决的课内解决,课内解决不了的提示解决问题的渠道,课外研究解决。

  (4)筛选重点,明确研读方向。筛选出这节课要重点研讨的问题,作为核心任务突出出来,展开重点研读活动。质疑环节后面的“自学提示”,就应以这样的问题为核心。学生自学、互学就是围绕“自学提示”展开的。设计一个高质量的“自学提示”,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3.质疑后重点品读环节该如何展开?

  (1)出示自学提示,指明研读方向。《“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可以这样提示:

  同学们提出的三个问题中(四个问题,第三个已经随机处理掉),你对哪个更感兴趣,带着问题读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段,圈出关键词语,反复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如果发现新的疑惑或问题,记下来,准备进一步研讨。

  (2)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要给足时间,不要一个劲地催促。

  (3)当学生学有所获,已经有点想法后,小组互学,交流自己研讨的是哪个问题,划出了哪些句段,圈出了哪几个关键词语,从中读懂了什么。同伴之间彼此求证,就同一个问题交流不同的想法,深化理解认识。

  (3)全班交流,展示各小组研讨成果。汇报交流要先说明研讨的是哪个问题,划出了哪些句段,圈出了哪几个词语,从中读懂了什么(也就是问题的答案),是用什么方法策略读明白的。

  (4)老师点拨提升。研讨过程中,老师可以及时发现亮点,梳理出已经取得的成果,帮助学生强化印象,必要时板书下来,让学生记在书上;及时发现学生理解薄软处、模糊处,引导学生聚焦一点,纠正偏颇,深化认识;发现所有小组都没有研讨到、又非常重要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重点训练;交流结束后总结点评,表扬优秀的、进步大的,提出以后注意的问题。

  4.怎么把老师、学生你来我往的单一对话,转化成学生之间的互相对话?

  最主要的办法就是把球踢给学生。一个学生发完言,自己不要匆匆作评价,更不要匆匆换人再说。可以引导大家注意,听了这个同学的发言,你想跟他说点什么?你觉得他哪里说得比较好,可以表扬一下他;哪个地方还没有说清楚,可以问问他;哪个地方你有自己的看法,或者有意见要补充,跟他交流交流!——要就同一个话题展开对话,不要匆匆转换话题。一个问题研讨充分了,再问:除了这个地方,还有其他地方想说说吗?这就转换话题了。

  5.学生发言后,如何指导学生展开对话?

  学生发言后,老师可以用很多方式引导学生介入话题,发表自己的感想看法,从而让对话延伸开来。比如:

  (1)评价。这位同学谈得怎么样?他的发言中哪一点特别精彩(或特别有价值),哪一点对你有启发?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2)质疑。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中,哪一点你有疑问,可以问问他吗?

  (3)补充。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你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吗?请跟他说一说。

  (4)联想。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你想到了什么,跟他交流交流。

  最开放的引导方式是:听了他的发言,你想跟他说点什么?——这样引导,学生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介入对话。如果揪住一个角度不断地问,学生思维就会被固着在一个方面,假如恰好这方面孩子没话说,这对话就没法进行下去了。老师可以先从一个角度引导,发现学生没话说,就及时换到另一个角度,以免堵塞话题延伸的出口。老师越催问,孩子越不自信,老师自己也很尴尬,这样对话就会陷入课堂“黑洞”,没法进行下去了。

  对话展开后,还要指导对话双方不断接话头回应对方。“发起——介入——回应——延伸——再回应——做结”,话题延续有周期规律,指导对话双方或多方不断接话头回应对方,话题讨论才能延伸下去,直到最后对话双方或多方达到目的、觉得比较圆满为止。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