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芙蓉楼送辛渐》赏析鉴赏

日期:2022-06-05

这是《芙蓉楼送辛渐》赏析鉴赏,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重点字词说明①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迹在润州(今扛苏镇江)西北。登临能够鸟瞰长江,遥望江北。这首诗大概作于开元二十九年当前。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友人,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四川省卫生学校希望校区,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而后在此分别。《芙蓉楼送辛渐》赏析鉴赏"寒雨连江夜人吴",迷蒙的烟雨覆盖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涯的愁网。夜雨增加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告别的黯淡氛围。"连"字跟"人"字写出雨势的安稳绵延,成都卫校学校环境,江雨悄悄而来的动态能为人明显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然而,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示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凌晨,天气已明,辛渐行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未几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广阔的扛面上,进人诗人视线确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大的江水原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计其数。然而王昌龄不将别愁寄托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耸立于苍茫平野的楚山之上。由于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鹄立在扛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犹如情感的引线,天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从明澈勰、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粹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白他对洛阳亲友的蜜意。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