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2
这是《惠崇春江晚景》解析解读,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说精深,或许限于有些方面,说博大,确是名至实归。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的先哲文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对自然社会各方面的观察思考和描述,其中不少闪烁着朴素而明晰的辩证逻辑分析;有些文人作品,也不乏现代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是对北宋诗画僧人惠崇的画的题诗。该诗不但是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也是一篇极为优秀的科学论文。全诗共二首:
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
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
更待江南半月春。
《惠崇春江晚景》一说原为《惠崇春江晓景》,后世以讹传讹,成了晚景。惠崇原画失传,但应该是描绘早春时节的江南风光。苏轼为画题诗,是再创作。细细推敲,全诗内在逻辑严谨,可以看作是一篇论证春天到来的物候论文或生态学论文。且看苏轼是如何组织这篇“科学论文”的:
图1 “竹外桃花三两枝”。桃花璀璨耀眼鲜艳,是个醒目的起始定性观察,三两枝是定量,突显新春之
始。红色的桃花与绿色的竹子对照,形成强烈的反差。值得注意的是,竹子是常青植物,在这里并不能指示春天,只是衬托了桃花。
图2 “春江水暖鸭先知”。凭什么看到的是桃花而不是相似的梅花?如果是梅花,岂不是说明尚在冬天?科学的结论需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论证。一篇生物学的论文,除了图片记录,也往往需要功能活性的测定。春回大地,暖气微微,温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古代没有温度计,如何测定温度?又选取什么测定温度?漫长的进化已经形成了动物对季节性温度变化的行为适应,鸭子作为生物感应器,冬去春归,在水里更加活跃,以此证实地气回升。河流的水作为测量样本,具有比热大、温度不易受局部空气温度的波动而变化、数据稳定可靠的优点。
图3 “蒌蒿满地芦芽短”。图1只呈示了一个观察,而且如前所述,需要说服同行没有把韭菜当麦苗,图3于是再次补充证实。遍地的野菜和新生的芦芽,指证万物复苏的初春。“满地”和“短”则是半定量描述。
从科学论文写作的角度,以惠崇的画作为原始数据,受限于诗的格式,写到这里,苏轼已经完成了论文的数据呈示部分。“正是河豚欲上时”便成了“正是早春时”的结论。想到河豚,可以说是合理推断发挥和讨论。
是有意为之还是妙手偶得?无论如何,苏轼的第一首诗当做一篇论文来看,包含了不同的实验观察和测定手段,有图片记录,也有活性测定;有定性,也有定量。需要强调的是,定量分析是科学论文的基本要素。
苏轼意犹未尽,以飞雁抒情,再续一首。“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观察中出现了和群体行为离异的个体。如果和第一首诗一起读,第二首诗则成了对一项数据的分布和误差的分析讨论,“还似”二字,犹如英语论文中常见的 seem, appear,表明作者态度的严谨,令人惊叹叫绝!
有趣的是,后人确有把第一首诗当做科学论文来解读的。清朝著名学者诗人毛希龄就曾批评苏轼:“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 这就像有时学者间对一篇论文的实验方法有不同的看法和偏好:明明二种试剂都可以测定一项活性,但有人就喜欢为争论而争论——for the sake of arguement.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