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日期:2022-05-28

这是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材分析:

  《扁鹊见蔡桓公》是一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寓言故事。通过叙述扁鹊为蔡桓公“四诊病”而蔡桓公却“四忌医”的情节,着重塑造了扁鹊这个古代神医的形象,在轻松的叙述中渗透了生活哲理。根据教材特点及单元教学目标,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 掌握常用实词的读音和意义,积累文言词语。

  2. 多角度发掘寓言文本的寓意,进行个性化解读。

  3.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过《〈论语〉八则》、《寓言三则》等文言文,已具备了必要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文言文分析方法,培养了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此外,初一学生性格活跃,表现欲强,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文言讲析方法,势必会磨灭他们学习的兴趣,无法收到教学实效。所以根据学生特点,我采取了“主体参与式”语文学习活动设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合作探究,去相互质疑,相互解惑。

  设计理念:

  1.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在做中学”的观点。

  2.《语文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计划两课时,教学过程拟采用“主体参与式”语文活动设计。第一课时开展4个活动——“我会说”;“我能读”;“我会译”;“我能析”。旨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口头表达;学会熟练诵读文言文;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故事大意;多角度解读文本。第二课时进行3个活动——“我会演”;“我能背”;“我来写”。意在让学生通过编演课本剧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充分展示自我;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能当堂成诵;锻炼想象与联想能力,续写与仿写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关于扁鹊、《韩非子》、蔡桓公的相关资料;准备《新华字典》、《古汉语字典》等工具书。

  教师:划分学习小组并确定组长;复印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激情入境:“我能行!我一定能行!”

  师:同学们,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下面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句话,请大家随着老师的板书大声读出来。(教师板书:“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板书完后,要求全班同学齐读两遍。)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古文《扁鹊见蔡桓公》,希望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团结协作,积极探究,圆满完成本课学习任务!相信大家一定行!

  (以激励性语句作为开场白,容易激活兴奋点,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学习者情绪高涨之际,及时抛出学习任务,明确要求,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活动一:“我会说”(时间:5分钟)

  1.各小组同学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扁鹊,《韩非子》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注明资料来源。

  2.小组长指定一名成员宣读整理结果,其他成员可进行相关补充。

  (此设计意在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既锻炼了口头表达,又便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三、 活动二:“我能读”(时间:10分钟)

  1.小组合作,初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标注“腠、桓、还、汤熨、齐、遂”等字音。

  2.学生听教师范读,进一步纠正字音,体会朗读节奏及语气。

  3.各小组自由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如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男女生配合读、小组之间赛读等等。读完后展开自评与互评。

  (“古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里去,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领悟。)

  四、 活动三:“我会译”(时间:15分钟)

  1.明确目标。各组从文中挑出2—3个较难理解的句子,写在白纸上。

  2.邻近两组交换“目标”,利用工具书,理解句子含义。

  3.各组代表宣读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订正及补充。(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关键实词如“间、将、居、益、索”等的含义。)

  4.开展集体评议,总结。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仍应以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积累文言词语为重点。但假如还是以传统的教师串讲为主,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效果未必佳。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合作探究的精神,促进学生的整体提高。)

  五、 活动四:“我会析”(时间:20分钟)

  1.教师发放学习资料(一)如下:

  论题一:本文是如何记叙扁鹊和蔡桓公见面的情形?填写下表:

  见面次数及时间

  扁 鹊

  蔡 桓 公

  第一次

  第二次(居十日)

  第三次(居十日)

  第四次(居五日)

  结果(居五日)

  论题二:扁鹊在第四次见到桓侯时,为什么“还走”?最后,扁鹊为什么要离开蔡国,逃到秦国去?

  论题三: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说说扁鹊和蔡桓公各自的性格特征。

  论题四:蔡桓公的病开始并不严重,为什么后来会变得无法医治?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小组合作讨论,将讨论结果写在材料上。

  3.各小组代表宣读讨论结果,集体评议总结。

  答案参考如下:论题一答案略。论题二:扁鹊“还走”是因为桓侯的病由轻而重,终至不可救药。扁鹊逃到秦国去是为了避免惨遭迫害,这体现了他的机警果断,也从侧面反映出蔡桓公为人的蛮横与残暴。论题三:扁鹊——医术高超,尽职尽责,机警果断;蔡桓公——刚愎自用,讳疾忌医,蛮横残暴。论题三:启示如有病须早治,切勿讳疾忌医;对待缺点错误,应该防微杜渐;不可主观猜忌,切勿拒绝忠告;要避免祸患,必须见微知著,及早加以提防等等。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明确古人运用故事意在说理的写作目的,在对文章寓意的理解上,要尊重学生个性化感悟,鼓励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

  六、 活动五:“我会演”(20分钟)

  1.小组分工合作,改编剧本,分配角色,进行排练。

  2.即兴表演。各组推选代表分别扮演扁鹊、蔡桓公及旁白到讲台前表演。

  3.集体评议,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编剧奖”。予以表彰。

  (课本剧从改编到排练,在到演出到评价,整个过程放手让学生组织,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体现了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改编剧本时可鼓励学生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适当创新。)

  七、活动六:“我会背”(时间:10分钟)

  1.准备:各小组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2.各组开展背诵比赛。

  3.集体评议,对背得又快又好的小组予以表彰。

  (在学生背诵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指点背诵方法,如可按照叙事层次来背,可抓住关键词语的变化来背等等。)

  八、活动七:“我会写”(时间:15分钟,可适当延伸到课外)

  教学后记: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审美底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它的重要功能是现代文教学所不能代替的。

  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总是以教师串讲为主,以学生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为主,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是作为知识的探索者,而是被动的接受者,时间长了,逐渐丧失了学习古文化的兴趣,生动鲜活的文言文变成了呆板生涩的文字材料。

  为了打破传统文言文的教学模式,贯彻课程标准新理念,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采用了“主体参与式”活动设计,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只作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活动中的伙伴,学生才是主动的学习参与者,是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解决者,是创造过程及创造乐趣的享受者,是发展的主体因素。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我以小组教学为主,小组成员分配上兼顾好,中,差三类学生,教育面向了全体学生,从客观上实现了教育公平,既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又保证了学生的整体提高。在教学方法上,以讨论,表演,展示,竞赛等便于学生自主参与,协同工作的活动为主要方法,符合学生年龄及认知特点,极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造意识。

  为了避免活动教学沦于“热闹”的表象,在每一个环节中精心设计了要求及论题,教师随时注意点拨评价,引导学生积累知识点,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处,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上,个性化的解读文本。

  当然,回顾本课设计,也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如:活动环节是否过于繁琐?能否加以整合?时间分配上是否合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多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这都是值得反思和改进的。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