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聊斋志异 · 山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2-05-27

这是《聊斋志异 · 山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山市》是一篇散文,因为它不仅写出山市变化莫测的景象,而且表现了目击者的感情,有很美的意境,值得欣赏。还可把《山市》看作一篇描写性的说明文,因为作者的意图是用描写的手段来说明这种自然景象由生到灭的全过程。

  海市蜃楼

  在平静无风的海面、湖面或沙漠上,有时眼前会突然耸立起亭台楼阁、城郭古堡,或者其他物体的幻影,虚无缥缈,变幻莫测,宛如仙境,这就是海市蜃楼,简称蜃景。

  蜃景不仅能在海上、沙漠中产生,柏油马路上偶尔也会看到。蜃景的种类很多,根据它出现的位置相对于原物的方位,可以分为上蜃、下蜃和侧蜃;根据它与原物的对称关系,可以分为正蜃、侧蜃、顺蜃和反蜃;根据颜色可以分为彩色蜃景和非彩色蜃景等等。

  蜃景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同一地点重复出现,比如美国的阿拉斯加上空经常会出现蜃景;二是出现的时间一定,比如我国蓬莱的蜃景大多出现在每年的5、6月份,俄罗斯齐姆连斯克附近蜃景往往是在春天出现,而美国阿拉斯加的蜃景一般是在6月20日以后的20天内出现。

  自古以来,蜃景就为世人所关注。在西方神话中,蜃景被描绘成魔鬼的化身,是死亡和不幸的凶兆。我国古代则把蜃景看成是仙境,秦始皇、汉武帝曾率人前往蓬莱寻访仙境,还屡次派人去蓬莱寻求灵丹妙药。现代科学已经对大多数蜃景作出了正确解释,认为蜃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所谓蜃景就是光学幻景。

  蜃景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气温的反常分布是大多数蜃景形成的气象条件。

  就拿下蜃的形成来说吧。夏季沙漠中烈日当头,沙土被晒得灼热,因沙土的比热小,温度上升极快,沙土附近的下层空气温度上升得很高,而上层空气的温度仍然很低,这样就形成了气温的反常分布,由于热胀冷缩,接近沙土的下层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层冷空气的密度大,这样空气的折射率是下层小而上层大。当远处较高物体反射出来的光,从上层较密空气进入下层较疏空气时被不断折射,其入射角逐渐增大,增大到等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这时,人要是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就会看到下蜃。

  柏油马路因路面颜色深,夏天在灼热阳光下吸收能力强,同样会在路面上空形成上层的空气冷、密度大,而下层空气热、密度小的分布特征,所以也会形成下蜃。

  山市蜃楼

  山市蜃楼跟海市蜃楼、沙市蜃楼一样,是物质通过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把彼地物体的影子“放映”到此地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现象曾多次出现过:我国渤海南岸的蓬莱县,就常看到遥遥千里平常根本看不见的庙岛的幻影;1934年8月2日在南通附近的江面上空就出现过楼台城廓和树木房屋,全部蜃景达20多里。约半小时后,向东移动,突然消逝;还有在沙漠看见蜃景的。

  但是,在山上发现蜃景的,至目前,似只蓥华山太子城一带。太子城的“山市蜃楼”奇观,自古有名。据采药老人说,多年才有一现。民间把这“山市”现象神秘化了。有的书还记为“随杜宇王入西山隐去之民,从云里复有归来。”

  此外,据《肃州志.西陲纪要》载,在祁连山中也出现过“山市蜃楼”。

  丁(待考)所做的长诗《山市》记叙了变化莫测且有时令之分的“山市”。丁确是个有心人,起初他看到“祁连六月堆晴雪,赤日当天冻云结”的壮丽景色时,有人告诉他山中有山市,他还不大相信,心有怀疑:“……羲驭将开九霄紫,黯雾东近山半起,千熊万状顷刻间,傍人为我谈山市。昔闻山市海市同,定有妖蜃藏其中,宝光踅向甘泉浴,凭虚变幻迷长空。怀疑已久末敢说,岂有光天肆妖孽。于是他决心要看个究竟。丁果真在三年之中的不同时间里看到了景象各异的山市奇景。“初看山市在子丑,妖氛杀气弥山川。往往西隅飞一缕,先为蛇豕后鸠质。饥鸢狗,争奔腾,狍突散复聚”。这真是一幅活脱脱的百兽图。而就是在百兽奔腾之中却又“介然铁骑从东来,髀槊腰弓莫可数,指日督从戈影回,卷风直使旌旗怒,恍闻鼙鼓万马嘶,猖狂鸟兽皆擒虏。”在七月间他又看到,“一麾将士气吞牛,四面峰围万重壁,野鹿在囿豕在牢,霜作刀雨作镝,生擒死馘无盾藏,唱凯归来敛干戚”的两军激烈搏斗的场面。直到十月,丁才享受到了山市中一片升华的景象,说:“十月使星乍西指,山市形容顿不尔。春树烟笼有万家,家家禾黍话桑麻。又化金城数千雉,绕成五色芙蓉花。晴地熙熙曲阿上,散作祥光归沧蟒。别有余霞蟠结成,紫府仙人白鹤氅。东向神京拜玉尊,金盘甘露仙掌。更喜新年叱庆云,玉枝轮围金柯分。自从元旦至元夕,碧落朝朝呈锦文,知是天山道帝座,纷纷瑞霭先期贺。”

  山东蓬莱再现“海市蜃楼”上万人有幸目睹

  中新社蓬莱五月二十三日电(张绍贤徐爱兵)今日十六时五十分至十九时,在有“人间仙境”美誉的蓬莱的海滨、蓬莱阁和八仙渡景区以东海域上空,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海市蜃楼”奇观。此次海市奇观是自一九八八年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清晰的一次,上万名市民和游客有幸目睹了这一奇观。

  五月二十三日下午两时,蓬莱海滨薄雾渐退,上空零星出现浅黄色带状云雾,并逐渐转白,蔚为壮观。从十六时五十分开始,海域上空大团云彩变幻莫测,似空中绽开的奇葩,似启航的大船,从大海深处徐徐飘来。霎时,蓬莱阁和八仙渡景区上空出现一道天幕,“海市蜃楼”奇观呈现在人们面前。

  “海市蜃楼”如同一幅静止的、清晰度极高的、繁华美丽的城市美景。从这幅漫无边际的“画面”上看,好象一个海滨小城的鸟瞰图,镶嵌在蓬莱阁和八仙渡景区的上空,前面是微波荡漾的碧水,后面是被碧水环绕的城市。

  “画面”的中央部分宛如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群,高楼大厦、灯塔、宽广的城区道路清晰可见,时有天人天马走动穿梭;“画面”的左边是庙宇式建筑,并逐渐转换成海边小岛,船儿点缀其间;“画面”的右边既像绵延千里葱绿茂盛的热带森林,又像远望的山野村庄散落到天际。

  只见“海市蜃楼”时而变幻成意大利的威尼斯,时而变幻成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湾,时而又变幻成上海的外滩、澳门的海边。这一高度清晰的“天象”从发现到在海风中慢慢飘失,前后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使近万人大饱眼福。

  据专家介绍,海市是一种光学现象。春夏、夏秋之间,万里无云,海水与水面的空气层易出现较大温差。水温低于空气,这时水面的气层与空中的气层密度便发生较大差异,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气层便会发生折射或全反射,就形成了海市。这次海市形成源于蓬莱连日降雨,雨后天开,天气比较凉爽的缘故。

  学习中华汉语

  1、海市蜃楼(shèn) 奂山(huàn) 冥(míng) 禅院(chán) 飞甍(méng)

  高垣睥睨(yuán)(pì ní) 连亘(gèn) 窗扉(fēi) 倏忽(shū) 市肆(sì)

  2、孤塔耸起: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

  高插青冥:高高地直插青天。

  碧瓦飞甍: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

  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风定天清:大风停止,天空晴朗。

  一切乌有:(景象)全部消失了。

  直接霄汉:向上与云霄天河相接。

  黯然缥缈:昏暗得看不分明。

  3、重要文言词义:

  ①数年恒不一见:经常。②青冥:青天,天空。③相顾:你看看我,我看年看你。④始悟:才明白。⑤高垣睥睨:高高低低的城墙。⑥连亘:连绵不断。⑦莽莽然:形容尘土之大。⑧危楼:高楼。⑨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⑩或凭或立:靠着。⑾倏忽:突然。⑿市肆:集市。肆,店铺。

  4、通假字:①乌有:“乌”通“无”。 ②裁如星点:“裁”通“才”。

  5、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无何:不久,不一会儿。 逾时:过了一会儿。

  未几:同“无何”。 倏忽:突然。 既而:过了一会儿。

  译 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面,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整体感知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梳理结构 《山市》是一篇介绍山市蜃景的妙文。作者起笔奇特,先介绍山市的独特:“邑八景之一也”。并指出能见到它不容易:“数年恒不一见。”然后笔锋一转,浓墨重彩描绘孙公子禹年和友人在楼上喝荼时“忽见”山市的美景。作者写得精彩绝伦,按由晴及阴、由阴及晴、由下到上、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极有层次、极其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变幻莫测而又美妙奇特的山间蜃景图。 作者以时间为序,用“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表时间的词语使文章写得极有层次。

  1、文中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哪几个阶段?

  教师小结: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①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富殿出现。②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③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2、结尾部分作用是什么?

  教师小结: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

  合作探究

  1、山市的初生阶段,文章还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化。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点拨]文章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变化: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但一想到“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这样写就把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一切都如同亲见。

  2、说说作者在山市的发展阶段是怎样描写其恢宏的气势的?

  [点拨]先总写一笔:“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

  3、作者的细腻描摹尽在高潮阶段,请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危楼”的出现与消失的?

  [点拨]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既写了“楼五架”,也写了楼上“五点明处”的“楼外天”,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真是细致入微,令人叫绝。更为行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世人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观赏的兴趣。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4、山市的变化是很快还是缓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点拨]山市的变化很快,从下列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忽、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这此词语中“忽”表明了山市出现得很迅速,“倏忽”,表明山市变化的突然性,“无何”“未几” “既而”“逾时”等词语都表示极短的时是,表明山市的景象变化很快。

  5、文章对山市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以达到这种效果呢?

  [点拨]主要采用了以下修辞方法:

  ①夸张: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②比喻: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③排比: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成语链接 以上修辞方法的动用,使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1、成语:蜃楼山市(蜃楼山市)

  ZDIC.NET 汉 典 网

  【解释】即海市蜃楼。 清 方以智《东西均·扩信》:“ 何何氏有扩信之密诀曰:‘……虚中见实,实中见虚,蜃楼山市,龙女施珠。’”参见“ 海市蜃楼 ”。

  2、成语:海市蜃楼 hǎi shì shèn lóu

  《ZDIC.NET 汉 典 网》

  【解释】: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出处】:《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隋唐遗事》:“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

  【示例】:第五出是达摩带着徒弟过江回去,正扮出~,好不热闹。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五回

  【近义词】:空中楼阁、子虚乌有、虚无飘渺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3、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出处:唐·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