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2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不随便“插嘴”》,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育笔记:不随便“插嘴”
班级中有不少孩子有“插嘴”的习惯,在活动中总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班幼儿主要特点就是爱模仿,一个孩子有这种情况,其他孩子也相继模仿,使得课堂纪律乱糟糟的。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会觉得非常懊恼,多次强调上课不随便插嘴的问题,最后还是会有孩子屡教不改,不禁令我头疼。
要说我们班的“插嘴王”胤嘉小朋友可以说是当之无愧,每次教学活动他都有说不完的奇思妙想,语言活动《树叶鸟》课程中被讲到小树叶飘落下来变成了树叶鸟,故事还未讲完只听他脱口而出“为什么是树叶鸟?树叶怎么会变成小鸟呢?这是怎么回事啊?”我故意装作听不见,继续讲故事,他见我不理睬他,自己在底下喃喃自语:“为什么啊?怎么会这样呢?”我顺势回了他一个眼神,示意他等我讲完再提问,这才消停了会儿。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比较常见,有事令我头疼,有时又能为我们的课堂添加生气。
小班幼儿年龄小,知识面相对较窄,但求知欲高,很多不知道的问题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答案。细细分析孩子出现“插嘴”的现象不光是孩子的原因,我们老师的提问方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不当的提问方式容易引发孩子随意发言,然后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的处理方式也是相当重要的,小班孩子年龄小,意会能力较弱,就需要语言提醒,但这种方式就会影响课堂秩序,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会以眼神示意。
用简单的方式制止孩子的“插嘴”的现象,极有可能抑制一位具有独特见解并敢于表达的人才,在日常生活活动、晨间谈话时,可以教育孩子适当地“插嘴”,告诉他们随便“插嘴”会影响其他小朋友学习本领,老师提问的时候要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良好的常规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有利于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孩子的适当“插嘴”还是需要我们鼓励的,会活跃教学氛围,使课堂更显生气,同时会调动其他孩子的思维。
教育笔记:孩子“插嘴”的背后
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同,上课时的状态也不径相同,有的认真听讲,坐的很神气,有的则是偶尔会走神,还有些孩子更是喜欢在上课时插嘴。班上的几个小朋友经常会在老师上课时情不自禁地插嘴。在上课时当老师提出问题时,还没等大家举手,等老师请他站起来回答时,几个爱插嘴的小朋友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后面的小朋友也照着他们的样子说个不停,次数多了,我也很生气,并告诉那些爱插嘴的小朋友,老师不请那些不举手的小朋友。
每个班都有些爱插嘴的小朋友,其实孩子插嘴很多情况下说明他们在认真的倾听,积极的参与思考,但不停的“插嘴”又会干扰课堂活动,老师也很苦恼,但又不能太直接地去批评他们,因为这样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我们要肯定孩子的答案,但是要适当的给他们“冷处理”。不举手的小朋友,老师不会请他回答问题的。
当然,习惯不是一时半会能养成的,坏习惯也不是一下子能改掉的,但只要我们老师坚持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倾听习惯,我相信,孩子们的毛病会改掉的。
我在给孩子们朗诵、讲故事时,总是想方设法使他们进入角色。有时候,在一句话中间,我会留一个字或一个词组让孩子们去填充。诸如“你们想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情”等。我读清楚每一个字,解释任何一点有可能的疑难之处。有一天下午故事课,我正在读《好心的大象国王巴巴尔》的新书,一句小声的问话打断了我:“大象吃什么?”“对了,吃什么呢?”大伙齐声和道。于是,孩子们想象的翅膀张开了。我知道,此时的他们已完全沉浸故事之中,读书活动对于他们,还成了一种大胆的探索尝试活动。要使读物变得更生动,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在读一本新书前,先让孩子认真欣赏封面,问他们:看到了什么?故事可能讲些什么?接下来,指书上的问:“你认为这儿发生了什么事?”一边讲,一边指着书上关键的插图和文字。故事结束后,可提问孩子们最喜欢故事中哪一部分及他们喜欢什么样的结尾。“活读”即让“死”字变“活”能促进思维发展,提高语言能力。
在以前组织孩子们活动时,我总是关注“不能做”的事情。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在组织孩子们接火车。在走之前,我问孩子们一连串问题:“能使劲跺脚走吗?能推人吗?能蹦着脚走吗?能走出队吗?…………”我以这样的方式提醒孩子们以达到规范其行为的目的。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能。
孩子们知道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却不能明确什么是可以做的。我想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孩子们形成“关注负面”的倾向。上课也好,游戏也好,我总将目光集中在那些总是“做错”的孩子们身上,指出他们哪里做的不对,这使得孩子们逐渐成为“挑毛病”的好手,永远盯着别人的错误。
我意识到了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心理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不能老抓住孩子的弱点批评。这样会造成他们的自卑心理,不易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性格。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改进自己的方法。在孩子没有遵守规则时,用温和的眼神提醒,尽量不点名批评孩子。不当着孩子的面说错点,在孩子耳边悄悄提醒。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肯定的眼神,为她伸出大拇指,告诉孩子老师喜欢她。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反省自己,有哪些细节对孩子产生了无意的伤害,有哪些细节对孩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自己的教学方法,摸索出一套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在幼儿园里,打架是时有发生的事情,孩子间经常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因为他们还不懂得什么叫谦让什么叫分享,每当冲突发生后就会争吵,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位爱招惹的“小麻蜂”。
这不,又有人来告状了:“老师,奥奥抢我的书,还把它撕坏了!”我的眼神跟随着这位小朋友手指的方向,只见奥奥拿着一本崭新的图书,一边撕一边像抛雪花一样地仍,看着一片片光亮的纸头掉在了地上,只让人心疼。心中的怒火不由得全冒出来了:“奥奥,老师不是说不能撕书的吗,怎么你......”我两眼怒瞪着他,气呼呼地对他说。他下意识地把脸背了过去,我以为他知道自己错了,就对他进行了思想教育,可是当我刚离开,他又接着干了,我只能把他拉到我的身边安静地看书。
其他的孩子们都拿着小椅子排排坐好,奥奥不知道什么时候从我身边溜走的,只见奕一正对着奥奥理论着什么,奥奥也不示弱,瞬间两人就扭在了一起,周老师见机不妙,立马上前制止,并对他们俩刚刚的行为进行调查与协调:“你们谁先动手的,不是讲过打人是不对的吗?”曹奕一理直气壮地说:“是他先打我的!”奥奥也很不服气地接上来说:“她后打我的!”当时我和周老师顿时噗笑出来。奥奥的逻辑总是和别人不一样,不过他这样还算是敢于承认事实的真相。奥奥已经不止一次被我们“思想教育”了。可还是改不了,一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就会用手来解决。我们都知道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要以引导者来指引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孩子就像一颗小树,需要不断修剪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然而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要不断为这些小树修剪枝叶。所以对待幼儿的错误行为,教师的方法和态度尤为重要。可是对他这样屡教不改并自由散漫惯了的孩子用这样的方式无济于事,我们该怎么办呢?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这里说的“惩罚”不是体罚、伤害,更不是心理虐待、歧视。“惩罚”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和目的,是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做有责任感的人。为此,我让奥奥也对自己不好的行为进行了负责。
我对奥奥进行了惩罚,罚他这个星期没有五角星。果然“宣判”他惩罚结果后的几天里,乖巧了很多,班里的麻烦事也少了很多。但当孩子也有了改错的行为后,接下来要及时给予表扬,并坚持正面引导,这样才有利于他好习惯的养成。现在我相信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开学到现在已经整整四个月了,孩子们也都互相熟悉,在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的发言也变得积极了许多,不像刚开始说话都不完整,一句话没有中心意思。但是,在孩子渐渐成长的这个过程中,随着语言能力地不断发展,孩子们爱说、会说,但是这也造成了活动中最大的难题——插嘴。
特别是在语言活动中,孩子们虽然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一个问题教师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来回答,这让许多很想说的小朋友来说有点不够,于是他们便忍不住在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都说出来了。这个时候,不管是教师还是孩子,不仅都听不到真正回答问题的孩子所说的话,也使得活动显得有些乱,许多孩子乘机开始“讨论”。为了让孩子改正这个坏毛病,我们通过角色游戏“幼儿园”,让孩子在模仿老师上课的过程中体会他人插嘴的感觉,而且在活动中,我还会有意地问“小老师”:“你觉得你的小朋友这么吵,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除此之外,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会把声音放低一点,这样孩子们发现听不到故事了,他们就会慢慢地不讲话,认真地听故事了。只有孩子们能够养成耐心听讲的好习惯,这比任何精美的课件都要有用!
《幼儿教育笔记3篇》:幼儿教育笔记第1篇 幼儿的沉默寡言 我班的王晓芳小朋友个性听话,上课十分认真,也不跟别的小朋友胡闹。就是有一点,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总喜欢自我一个人静静的玩。
《幼儿园读书笔记300篇》:幼儿园读书笔记第1篇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第一篇:《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书笔记看这本书时很多次有感动到极致的感觉,就像看一部异常好的电影。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
《小班教养笔记30篇》:小班教养笔记第1篇小班教养笔记——快乐洗手小班幼儿在洗手的过程中,总会听到不断的告状声:“老师,他又在玩水!”“老师,谁谁没有挽袖子”&helli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