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笔记

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老师,我还想做》

日期:2022-05-25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老师,我还想做》,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老师,我还想做》

1、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老师,我还想做》

教育笔记:老师,我还想做

  案例背景

  本学期,我们班开展了“创意手工”特色教学活动,孩子们从一开始的“老师,我不会”到“老师,我想做什么”的过程中,体现了孩子们对特色活动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每次自主区域开放时,去参加小制作的小朋友越来越多,而且几乎每次都舍不得把材料收起来,总是说“老师,我们还没做好,还想做呢”。

  案例描述

  下午区域活动时,孙予宣、李可欣、顾俊一、金予涵等4个小朋友来到了特色区。很快宣宣和俊一在柜子里拿出了自己要做的材料,开始子自己动手做了起来。只听俊一问“宣宣,你做什么呀”。宣宣说:“我做的是蛋卷”。俊一和金予涵则各自拿了一个纸盘开始用石头装饰起来。而一旁的李可欣却很无奈的看着宣宣,说:“你们都开始做了,拿我做什么呀”?时间已经过去了5分钟,欣欣忽然高兴的说,“哦,我知道做什么了”。只见她也从柜子里拿来了自己要用的材料,和宣宣一起做了起来,原来她做得是和宣宣一样的蛋卷。这时,一旁的俊一皱起了眉头,说“我想把这个眼睛剪下来,可我不会呀”?宣宣说,“没关系,我来帮你,你看着,小心别剪破”。说着,就拿过俊一的纸,剪了起来。整个活动,她们4个小朋友都各自忙着,有说有笑,而且还能相互帮忙。等到活动时间快结束时,我提醒她们说:“今天,我们差不多了,好收起来啦”。她们还表现的有点不舍,说:“老师,我们还没做好,还想做呢”。我安慰她们说:“没关系的,下次可以接着做,你们把东西放好就是了”。于是,她们放下了手中的材料,开始收拾起来。

  案例分析

  今天的活动中,有3个小朋友能按自己的意愿大胆的选择材料进行创意手工活动,她们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有李可欣小朋友表现的有些被动,她是看了别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后,再去找材料自己动手做的。在做的过程中,4个女孩子情绪是很轻松愉快的,有说有笑,而且个相互帮忙,很好的体现了同伴间的合作意识。区域活动的时间到了,可是她们手中作品还没完成,表现的有点不舍。最后在老师的介入下,才很不情愿的把材料收了起来。

  案例反思

  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意美工区活动,我们的孩子各方面能力提高很快,很多孩子变得很喜欢参加美工区的活动,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不同能力操作不同的材料,并获得成功,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操作欲望也更浓郁了。其次,一些手工制作、一些装饰活动都需要孩子们合作来完成,他们一有时间就会跑到美工区中剪剪贴贴画画,感受各种艺术创造带个他们的无穷乐趣。孩子们在一起不再是打打吵吵,而是团结合作,友好交往。

  自从开展创意美工区的活动以来,我的教育观念转变了,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共同成长者,在活动中我走进孩子,读懂孩子,体验快乐。另外,由于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容易在成人对他们的引导下而进行想象。加上,对幼儿进行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并不是难事,从我近期的观察效果来看,尊重孩子的意愿,对幼儿进行想象力的合理开发是十分有利的。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幼儿好观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并尝试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老师,我也想分饭》

  教育笔记:老师,我也想分饭

  每天到了分饭的时候,我就会说,看谁表现得好,谁最能干,老师就请他来当小组长分饭给小朋友们,而很少会让那些调皮捣蛋鬼来分饭。

  一天中午,我依然像平常那样请表现好的小朋友来分饭“请王剑和······”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一个声音:“老师,我也想分饭给小朋友们。”我回过头一看,是我班上最调皮的洪兴龙。我看了是他当时就没有答应他的要求。

  以后的几天里,到了分饭的时候就能听见他的声音,还能看见那双小眼睛的渴望。“也许,应该让他试一试。”心想。于是就跟他说:“好吧,今天你来分饭。”洪兴龙的脸上顿时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分饭的时候特别认真,吃饭的时候也表现得特别棒。于是就对大家说:“洪兴龙今天这个小组长当得特别的好,老师奖励你一个五角星。”于是拿了一个小五角星贴在他的头上。跟往常不一样的是,那天他表现的特别好、特别乖。每个孩子都想表现自己,都需要鼓励和表扬。我们老师又为什么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呢?对幼儿进行表扬,多用一些积极的话语,就能够激发孩子内在的潜力,改变许多不良习惯,远远胜过你的唠唠叨叨。

  是金子就会发光的。给孩子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吧!

3、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老师,我不想玩了》

  教育笔记:师,我不想玩了

  到了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我像往常一样,让幼儿练习跳绳,因为班上有十几个女孩子已经学会了跳绳,还有一大部分孩子不会。一听说跳绳,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又要跳绳啦!”语气中透露着不情愿的味道。我说:“你们看,那么多女孩子都会了,有些人还不会呢!快向别人学学吧!”在我的鼓励下,几个会跳绳的女孩子站在我的面前跳了起来,旁边的孩子还一个一个帮她们数。刚才不情愿去跳绳的男孩子们也围着过来,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孩子们有的在找自己的绳子,有的在看别的会跳绳的孩子。跳了几次失败后的岚岚对我说:“老师,我不想玩了!”我一怔:为什么不想玩了?比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部分的内容与要求,我尝试了以下做法:1.老师示范跳绳的方法,让孩子跳着学;2.将会跳绳孩子的跳绳数写在黑板上,进行表扬;3.鼓励一绳多玩;4.可以自由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如跳绳、玩沙袋、踩高跷等。接连几天,孩子们的表现大不一样:一些几次尝试跳绳而失败的和不想学的孩子,在我的示范、鼓励下,认真学了,愿意跳了;会跳绳的孩子一看见自己跳绳的数字写在黑板上,更加乐意跳绳了;不会跳绳的孩子在一旁想出了多种绳子的玩法。还有一些孩子则玩起了走高跷、顶沙袋、扔沙袋的游戏。真是丰富多彩,其乐融融。

  这件事绐了我很大的启迪:在孩子不愿参与老师组织的活动时,是坚持活动呢,还是反思自己的行为,来调整教育活动?从以上的活动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在调整了教育活动后,孩子的表现大不一样。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当然也是无处不在的。可是我们却总是喜欢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孩子。于是,就造成了有许多孩子不愿跳绳的那一幕。其实,我们应该多观察孩子,问问孩子,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来组织活动。蒙台梭利说过:老师要眼随孩子。就是说让老师的要求合上孩子的节奏,让老师跟着孩子的想法和行勾,并且快速搜索到孩子的那个最近发灵区,使孩子得到真正的发展。

4、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老师,我还想做》

教育笔记:老师,我还想做

  案例背景

  本学期,我们班开展了“创意手工”特色教学活动,孩子们从一开始的“老师,我不会”到“老师,我想做什么”的过程中,体现了孩子们对特色活动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每次自主区域开放时,去参加小制作的小朋友越来越多,而且几乎每次都舍不得把材料收起来,总是说“老师,我们还没做好,还想做呢”。

  案例描述

  下午区域活动时,孙予宣、李可欣、顾俊一、金予涵等4个小朋友来到了特色区。很快宣宣和俊一在柜子里拿出了自己要做的材料,开始子自己动手做了起来。只听俊一问“宣宣,你做什么呀”。宣宣说:“我做的是蛋卷”。俊一和金予涵则各自拿了一个纸盘开始用石头装饰起来。而一旁的李可欣却很无奈的看着宣宣,说:“你们都开始做了,拿我做什么呀”?时间已经过去了5分钟,欣欣忽然高兴的说,“哦,我知道做什么了”。只见她也从柜子里拿来了自己要用的材料,和宣宣一起做了起来,原来她做得是和宣宣一样的蛋卷。这时,一旁的俊一皱起了眉头,说“我想把这个眼睛剪下来,可我不会呀”?宣宣说,“没关系,我来帮你,你看着,小心别剪破”。说着,就拿过俊一的纸,剪了起来。整个活动,她们4个小朋友都各自忙着,有说有笑,而且还能相互帮忙。等到活动时间快结束时,我提醒她们说:“今天,我们差不多了,好收起来啦”。她们还表现的有点不舍,说:“老师,我们还没做好,还想做呢”。我安慰她们说:“没关系的,下次可以接着做,你们把东西放好就是了”。于是,她们放下了手中的材料,开始收拾起来。

  案例分析

  今天的活动中,有3个小朋友能按自己的意愿大胆的选择材料进行创意手工活动,她们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有李可欣小朋友表现的有些被动,她是看了别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后,再去找材料自己动手做的。在做的过程中,4个女孩子情绪是很轻松愉快的,有说有笑,而且个相互帮忙,很好的体现了同伴间的合作意识。区域活动的时间到了,可是她们手中作品还没完成,表现的有点不舍。最后在老师的介入下,才很不情愿的把材料收了起来。

  案例反思

  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意美工区活动,我们的孩子各方面能力提高很快,很多孩子变得很喜欢参加美工区的活动,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不同能力操作不同的材料,并获得成功,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操作欲望也更浓郁了。其次,一些手工制作、一些装饰活动都需要孩子们合作来完成,他们一有时间就会跑到美工区中剪剪贴贴画画,感受各种艺术创造带个他们的无穷乐趣。孩子们在一起不再是打打吵吵,而是团结合作,友好交往。

  自从开展创意美工区的活动以来,我的教育观念转变了,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共同成长者,在活动中我走进孩子,读懂孩子,体验快乐。另外,由于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容易在成人对他们的引导下而进行想象。加上,对幼儿进行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并不是难事,从我近期的观察效果来看,尊重孩子的意愿,对幼儿进行想象力的合理开发是十分有利的。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幼儿好观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并尝试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我知道,可是我还是想妈妈》

教育笔记:我知道,可是我还是想妈妈

  【案例实录】

  子涵是我们班一个比较特别的小朋友。刚入园那会,每天都赖在奶奶怀里不肯下地,边哭边说:“让妈妈来接,早点来接,第一个来接,好不好?”,奶奶一连回答了十几个“好的,第一个来接”,可他还是同一个问题,拉着奶奶不让走,刚开始奶奶不忍走,一直回答并安慰孩子,大家也都认为过两个星期孩子这种不适应就会消失,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其他孩子都能高高兴兴入园了,子涵还是那样子,只是不再要抱着了,奶奶牵着手来幼儿园,但仍旧一个问题要问几十遍,直到奶奶回答到恼火了,一扬手一记屁股:“跟你说会来接,再哭就不来接你”!甩头就走。于是他转头把问题抛向老师,“妈妈会不会来接我?你叫他第一个来接,好不好?”你跟他讲道理,他啥都懂,可过了一会又会来问你:“今天下不下雨?妈妈会不会来接?让妈妈第一个来接我,好不好?”,每天我们都会回答他上百遍“妈妈会来接你的,一定会来接。”可是他却回答:“我知道,可是我急呀,我还是想妈妈”,不哭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时而自言自语:“我要妈妈第一个来接我。”你请他玩游戏,他把嘴一撇:“我不想玩”,你给他贴大苹果,他从额头上撕下,狠狠扔到地上用脚踩:“我不要!”你越哄他,他哭得更厉害,问题问得越多,但是当我们不经意去留意孩子时,他又总能把老师交的儿歌、歌曲默默的唱着、说着,但我们的目光注视他,想让他在小朋友面前唱一唱时,他又开始哭了……。

  【案例分析】

  子涵一家都是外地人,爸爸妈妈来无锡打工,由于工作早出晚归,孩子从小由奶奶带,由于人生地不熟,奶奶不怎么带孩子出门,平时接触的人、事、物都少,奶奶又识字不多,也不会给他讲故事,不陪他看书,只管他吃饱睡好,在家随便他看电视,自由玩耍,所以孩子比较怕生,胆小,而妈妈一回到家,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要买玩具奥特曼就买,几乎有求必应。正是这样造成了子涵在园过分依恋妈妈,适应能力差,孤独、不合群。

  【支持策略】

  《纲要》中要求幼儿园必须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1、亲亲你,我的宝贝,老师喜欢你。

  对于刚刚入园的幼儿来说,这是人生中第一次长时间地离开父母,陌生的环境难免会令孩子们产生恐惧、焦虑心理,为了让他们稳定情绪,我们用多种方法让孩子感到老师也是喜欢他的,和妈妈一样关爱他,如早晨进来,我们站在教室门口迎接用亲切的语气和他打招呼,并张开双手抱抱他,平时我们还特意有事没事摸摸他的头、摸摸他的小脸,当他看动画片不不禁笑出了声,我们立刻亲亲他,并告诉他:“你笑起来真好看,老师好喜欢,希望你多笑笑”,一天、两天……我们看到他渐渐地露出了害羞的表情,哭声也渐渐少了。

  2、想哭就哭吧,我的宝贝,没关系。

  子涵这种情况是典型的分离焦虑,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体现, 孩子的焦虑情绪是需要发泄转移的,如果一味地劝说“不要哭”,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如果给孩子一个排解情绪的出口来发泄,或许他们就会平静下来。于是我对她说:“子涵,你是想妈妈才哭的,是吗?”他点点头。“你觉得哭出来舒服一点是吗?”他又点点头,“你想哭就再哭一会儿吧,没关系,不过在教室里哭会影响小朋友上课的,还很难为情,你可是男子汉哦,老师陪你到午睡室呆一会,等你哭完了,你自己走出去,好吗?”哭了好长时间,终于他擦擦了红红的眼睛,“老师,我哭完了!”说完自己走出午睡室……

  可见孩子的伤心,不是一下子能缓解的。如果你告诉孩子“想哭就哭吧”,你对他的感受的认可和宽容让孩子获得了安慰,效果也更好。

  3、你能行,我的宝贝,加油!

  鼓励是自信心的催化剂。针对子涵胆小,内向,我们采用鼓励和表扬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吃午饭时,我让他和老师一起发水果盆和骨头盆,每组老师发一个大盆子,他跟着放一个小盆子,发完后,当小朋友都跟他说谢谢时,子涵害羞地挠了挠头。这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多给子涵创造一些机会,刚开始,让他们一组的孩子一起上台表演,渐渐地让他一个人回答较简单的问题,当他敢站起来回答,我们立刻进行鼓励表扬。平时在班里也有意识地鼓励他,表扬他,如带来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吃饭干干净净,不挑食……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我能行”“我很棒”。

6、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老师,不是我做的》

教育笔记:老师,不是我做的

  “观察记录”这项工作是我们幼儿园老师教育孩子工作中的好帮手,它帮助我们准确的把握班中每一个孩子的个别差异,例如孩子之间年龄有差异,性格有差异,行为习惯有差异等等。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作为老师用赞赏的目光去观察记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洋洋是我班年龄较小的男孩,性格外向,是我们班出了名的“小调皮”。今天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排好队准备入厕,这时我们班萌萌嘟囔着说:“老师,洋洋推我!”我走到他们面前说:“怎么了,洋洋?排好队,不准挤!”我看了一眼洋洋,洋洋马上低下了头,默认了刚才自己错误的行为。过了一会,孩子们陆陆续续从卫生间里走进了活动室,我照例到卫生间看看冲厕所的水龙头有没有关好。我走到小便池一看,里面不知是哪个小朋友把家长做的布艺小辣椒扔了进去,那可是家长辛辛苦苦一针一线做出来的,我把布艺小辣椒拿了出来用水清洗干净,凉在外面。我让孩子们看着我做的这一切,然后我走到孩子们面前,问:“是谁把小辣椒扔进去的?”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是洋洋!”于是,我马上把洋洋请到了我面前,可不知我怎么询问,洋洋就是不承认是自己做的,而大部分孩子都指认说是洋洋做的,“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会不会平时孩子们总是告洋洋的状,然后孩子们习以为常把所有的“坏事”都推给洋洋”。我心里这么想着,于是我决定这件事先放在一边,我要留心观察一下。

  这几天我班的孩子对彩色的数块特别感兴趣,一到课后休息时间孩子们都会跑到彩色数块前,摆弄自己喜欢的数块。可是就是有些孩子不太爱惜数块,让数块随意的躺在活动室的角落里。我故意提高声音问:“是谁把彩色数块扔在地上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们又异口同声的说:“是洋洋!”我想我不能再让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我召集了所有的孩子在我面前,我说:“刚才洋洋就在我面前玩橡皮泥,他没有玩彩色数块,怎么能把数块扔在地上呢?到底是谁呢?”这时冉冉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是我刚刚摆彩色数块,摆的太高了,倒在了地上,我是不小心的!”我摸了摸冉冉的头说:“孩子没关系,下次小心点,就可以了!”我趁着冉冉的话接着说:“小朋友们,这次数块是冉冉不小心做的,并不是洋洋。虽然有时洋洋是做错了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洋洋做的,我希望你们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话都不可以乱说,没有亲眼看见,不能随便的冤枉了小朋友!”有的孩子认真的点了点头,随后我让孩子们向洋洋道了歉。

  孩子是敏感的,我想有时洋洋做错了事,我点名说他时,直接影响了他在其他小朋友心中的形象,导致了这件事的发生。通过这次事件,孩子们给我自己上了一节生动的教育课,它让我明白以后遇到事情不能盲目的当众点名批评孩子,而应该先观察,用一种较为缓和的方式去处理还孩子的问题。

7、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多点耐心,多点坚决,少点任性》

教育笔记:多点耐心,多点坚决,少点任性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往往是好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往往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在超市、商场里,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场面:

  孩子拉着大人的衣襟,嘴里不断地说:“给我买这个玩具吧,我要买嘛!不买,我就不和你玩了,不理你了。”在孩子无休止的纠缠下,大人最终只好无奈的答应:“好好,买,行了吧?”孩子破涕为笑。

  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又哭又闹,有的家长感到无奈,只得依从;还有的家长采取强硬的措施,置之不理或强烈批评。这些措施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孩子的任性行为,将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应采取正面的方式,和孩子讲道理,如给孩子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从而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样孩子才能逐渐形成清晰的是非观念,采取正确的行为。通过寒假时间我学习了有关书籍,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解决幼儿的任性。

  第一,事先说明法。在已经掌握孩子的任性行为规律后,可事先和孩子讲清楚,“约法三章”,提早预防孩子的任性行为的发生。如带孩子到朋友家玩,就要先和孩子讲好 :“到了阿姨家,不能没有礼貌的到处乱跑,吵到阿姨。否则就不带你去。”

  第二,磨练法。有的时候,孩子被家长惯坏了,连穿衣服、穿鞋子都要父母帮助,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刻赶去帮忙,可以采取暂时不管,给孩子提供磨炼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想办法处理解决难题、克服困难,从而锻炼孩子的自己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孩子的意志和独立意识,发展良好品质,养成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好习惯。

  第三,置之不理法。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若不满足,孩子会哭闹不止,任性撒泼,以达到让父母“投降”的目的。这时可对其置之不理,不要急着去哄他、安慰他让孩子“尽情”哭闹,当他明白这样不管用时,在给与及时的说服教育。

  第四,转移注意法。当孩子任性起来,非要这个那个,可以设法把他的注意点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从而忘记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如带孩子逛超市时,孩子非吵着买一个玩具娃娃,但是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娃娃,这时就可以说:“那边还有跟好玩的,我们去那边看看。”把孩子引开然后再和他讲道理,但是这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

  第五,反向激励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可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孩子生病了非常害怕吃药,说药太苦了。这时可以说:“你不是最喜欢警察叔叔吗?警察叔叔最勇敢了,连坏人都不怕,吃药更不怕了。那你能做到和警察叔叔一样勇敢吗?”

  第六,态度坚决法。一旦说:“不”,就要坚持到底。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选择。若是对孩子妥协,就要为此付出代价,纵容了孩子动辄就以哭闹进行要挟的坏脾气。因此,要避免在公共场所发生亲子之间的冲突,家长应态度坚决。

  总之,对孩子的任性行为耐心疏导,不可时而放松,时而抓紧,凭自己的冲动情绪来对待。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可以让孩子接受,并有信心的做到。当孩子感到家长的态度是坚决的,孩子的那种“我为主”、“满足我”、“我想要”的自我中心想法会慢慢消失并伴之以良好的教育。孩子是家长的宝贝为了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我们一起耐心对待幼儿的无理取闹,减少幼儿的任性,我们一起加油!

相关文章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3篇》:中班孩子教育笔记第1篇  情感交流的效应  我班的赵天语一星期没来幼儿园上学了。平时她来的时候,总是在我身边转来转去的,照着机会就跟我说话,这一不来,还真有点想他。  

《关于小班教育笔记3篇》:关于小班教育笔记第1篇  小班有个孩子叫航宇,一入园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调皮,他的嘴巴几乎不用,(活动课老师不论教什么他的嘴总闭得紧紧的),平时也不和小朋友交流;而手的用处

《中班短篇教育笔记3篇》:中班短篇教育笔记第1篇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常听到家长这样问孩子:“你们班哪个老师好?”孩子会马上做出回答:“王老师好。”“为什么?”“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