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笔记

幼儿教养笔记《“小红花”谁说了算?》

日期:2022-05-06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教养笔记《“小红花”谁说了算?》,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教养笔记《“小红花”谁说了算?》

1、幼儿教养笔记《“小红花”谁说了算?》

教育笔记:“小红花”谁说了算?

  最近在天涯社区里看到一篇帖子,发帖人的主要意思是批评幼儿园里小红花作为奖励制度,楼主列举了小红花奖励制度对孩子成长的种种弊端,建议幼儿园将小红花奖励制度取消。看了之后觉得说的不无道理,确实,过度的、不恰当的小红花奖励,很容易造成孩子对红花的依赖,对老师权威的服从,缺乏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但是作为中国特有的红花奖励制度在幼儿园甚至小学,存在已有多年,不可否认,它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辩证的看待奖励的利与弊是老师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们每周都会安排一定时间评选本周好孩子。每次到这个时候,小朋友就会按照惯例,反省自己一周的表现。我们旨在通过评好孩子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感,同时增强了自信心,甚至潜意识里也形成了良性的激励竞争,促进上进心。

  星期五下午,吃好点心,户外活动结束之后,孩子们来到教室。孩子们上楼之后,比平时安静很多,不少小朋友已经很神气的坐到自己的小椅子上,等待老师来奖励小红花。孩子们个个神情肃穆,庄重,好像面对重大的颁奖典礼一般。我说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奖励,不是老师说了算,而是小朋友你们自己说了算,孩子们面面相觑,不明白所以然。我接着说:今天我们来换个方式评选好孩子,你们自己说一说这一周谁的表现最棒,为什么?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脑袋里已经在思索、掂量谁能当选。不一会儿有几个脑筋转的快的孩子举起小手,婷婷说:我觉得陆思宇应该得到五角星,应为她吃饭也好,上课也认真,睡觉也好------为什么你说她吃饭好?应为她吃饭总是第一名,而且桌子上很干净,吃好饭不吵闹------

  我问孩子们是否同意婷婷的说法,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同意。全班都通过后我就将一颗小红花小粘纸贴在陆思宇的额头上,她整个人洋溢着快乐与自豪,惹来其他小朋友艳羡的眼光。当然也有“推选”不成功的情况,例如:莎莎和芳芳是好朋友,她推选芳芳当好孩子,理由是芳芳上课很认真听讲,她的提议立即引来了张欣怡的反对,她说:芳芳今天上课和宋欣雨讲话,没有回答问题。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孩子们天天在一起,同伴的行为表现他们看得很清楚,有的时候比老师观察的更细致入微。没有通过的孩子会得到同伴或者老师的一些勉励的话,希望幼儿下周哪些方面再争取进步。

  尝到了一次甜头,以后的奖励活动我就经常来换换花样,真正把奖励权交给幼儿。有时有小朋友互相评比、有时让每一组的小组长来评、有时让小朋友自己来评一评自己的表现……形式多样。渐渐地,我发现他们的思维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各种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大胆地表述出来,口头语言的表达大大提高了,最主要的是学会了欣赏别人的长处,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小红花”现象是教师为了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培养幼儿活动的动机而使用外部奖赏的以种普遍现象,它本身没有对、错可言。但是,结果却有好坏之分。在运用这类教育手段时,人们经常只看到它表面的好处,而忽视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或者一味拥护,或者极力打击。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在认识小红花的利与弊的基础上,把它导向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发挥“小红花”的积极功用。

2、幼儿教养笔记《孩子左右手不分,怎么办?》

  最近,经常听到家长这样的话“老师,我们家孩子喜欢用左手,你提醒下!”“不知道怎么回事,以前用右手的,现在一直用左手。”“老师,这样子左右不分,怎么办好呢?”……有些孩子是在家就用左手,希望到幼儿园后老师能帮助纠正过来,也有些孩子本来用右手的,却在上幼儿园后变成了左手,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观察过程中我发现,有时老师提醒某个孩子换个手拿勺子,提醒过后对面的孩子也马上把手上的勺子换了过来,正确变成了错误。也有些孩子看看对面孩子的手,迷茫的换个手,结果也换成错误,总结下:

  1、面对面孩子的镜面反应。有些孩子对自己到底用的左手还是右手不自信,就会自然的看身边孩子用的是那只手,然后换成和他同一只,结果由于面对面的(qulaoshi幼儿教育 fw.qulaoshi.com)镜面反应,右手变成了左手。

  2、老师提醒对一些孩子的误导。进餐中老师会提醒某些孩子,“XXX,换一只手”,结果其他孩子听了之后对自己的手产生怀疑,也自觉的换手,结果就错了。

  3、本来就习惯用左手的孩子。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来纠正孩子的错误习惯呢?

  首先,要让小朋友明确到底哪只是右手。由于小班幼儿对于左右还不能区分,所以老师要用外界因素来帮助孩子确定左右,比如吃饭前可以给每个小朋友的右手贴个五角星,告诉孩子用有五角星的手拿勺子,这样一来帮助孩子区分左右,也可以提高孩子用右手的积极性。

  其次,老师在提醒时要采用个别暗示的方法,轻轻的把勺子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这样不会干扰到其他孩子。

  再次,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也很重要。

  进餐、握笔等习惯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如果不能在刚进入幼儿园时给予纠正会在将来用更多的时间来改正,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管是拿勺子,还是进餐,盥洗,睡觉等。

3、幼儿教养笔记《孩子受到伤害怎么办?》

教学随笔:孩子受到伤害怎么办?

  安安的家长:

  你好!我们这样的沟通还是第一次,不过希望用这样的形式和你谈谈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以及你们最担心的问题(安安在园受到了伤害)。

  我和安安的相处已经一年半了。但是头半年由于你们担心安安不会照顾自己,身体素质差,所以我和他的接触不是很多。在上中班的一年里,我发现安安外表看起来是一个很文气的男孩子,但他的内心非常的好动,有着同龄男孩子所拥有的好动。他会从台阶上往下跳,也会时不时摆出奥特曼的动作,还会和同伴一起奔跑,释放着孩子们的天真与快乐!

  我们先谈谈安安每次受到的伤害吧(比如在园摔跤,碰了),为什么他会自己走着就摔跤?首先,我觉得和他动作的协调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和你交谈中得知:安安是剖腹产幼儿,所以他动作的发展更需要多加锻炼,才能平衡协调。其次,幼儿这时的年龄特点就是爱蹦爱跳,可受他发展水平的限制,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导致他会摔跤。说句心里话,当他摔跤后,我心里也很难受,因为我也是一个孩子的妈妈,我知道妈妈的本能反映,也能理解你们一次有一此叮嘱,希望老师多保护他,照顾他,避免受到这样的伤害。但是我很清楚,我们不能因为怕和担心,而不放开孩子的手。越是事事代办,越解决不了问题。

  在幼儿园里,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的照顾和呵护。但是我们的职责是教给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及自我保护的方法,而不是跟在他们身后去保护。人生的路要经历无数次的跌倒和爬起,无数次的摇摇晃晃,他们是在不断出现问题中去学习与成长的。前面谈到安安“动作不协调”问题,试想一下:老师如果天天拉着他的手,他的动作又如何发展,又何谈协调呢?老师的保护我觉得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要想解决根本问题,需要我们家园相互配合。

  其实,家长对孩子事无巨细的了解是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的,你们对孩子无论是潜移默化还是耳提命面,哪种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也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孩子白天来幼儿园,晚上和周末回家,孩子的发展得益与老师和家长的双重教育。安安是我们班孩子的三十分之一,但在家里他就是唯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围着他转。有时家长对他的爱,也许剥夺了他自我发展、动手操作的机会。我们试着放开手,让他知道自己也能独立做事,让孩子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孩子的磕磕碰碰是我们很难避免的,但是我们要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解决问题,帮助孩子从伤害里走出。

4、幼儿教养笔记《“小红花”谁说了算?》

教育笔记:“小红花”谁说了算?

  最近在天涯社区里看到一篇帖子,发帖人的主要意思是批评幼儿园里小红花作为奖励制度,楼主列举了小红花奖励制度对孩子成长的种种弊端,建议幼儿园将小红花奖励制度取消。看了之后觉得说的不无道理,确实,过度的、不恰当的小红花奖励,很容易造成孩子对红花的依赖,对老师权威的服从,缺乏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但是作为中国特有的红花奖励制度在幼儿园甚至小学,存在已有多年,不可否认,它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辩证的看待奖励的利与弊是老师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们每周都会安排一定时间评选本周好孩子。每次到这个时候,小朋友就会按照惯例,反省自己一周的表现。我们旨在通过评好孩子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感,同时增强了自信心,甚至潜意识里也形成了良性的激励竞争,促进上进心。

  星期五下午,吃好点心,户外活动结束之后,孩子们来到教室。孩子们上楼之后,比平时安静很多,不少小朋友已经很神气的坐到自己的小椅子上,等待老师来奖励小红花。孩子们个个神情肃穆,庄重,好像面对重大的颁奖典礼一般。我说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奖励,不是老师说了算,而是小朋友你们自己说了算,孩子们面面相觑,不明白所以然。我接着说:今天我们来换个方式评选好孩子,你们自己说一说这一周谁的表现最棒,为什么?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脑袋里已经在思索、掂量谁能当选。不一会儿有几个脑筋转的快的孩子举起小手,婷婷说:我觉得陆思宇应该得到五角星,应为她吃饭也好,上课也认真,睡觉也好------为什么你说她吃饭好?应为她吃饭总是第一名,而且桌子上很干净,吃好饭不吵闹------

  我问孩子们是否同意婷婷的说法,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同意。全班都通过后我就将一颗小红花小粘纸贴在陆思宇的额头上,她整个人洋溢着快乐与自豪,惹来其他小朋友艳羡的眼光。当然也有“推选”不成功的情况,例如:莎莎和芳芳是好朋友,她推选芳芳当好孩子,理由是芳芳上课很认真听讲,她的提议立即引来了张欣怡的反对,她说:芳芳今天上课和宋欣雨讲话,没有回答问题。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孩子们天天在一起,同伴的行为表现他们看得很清楚,有的时候比老师观察的更细致入微。没有通过的孩子会得到同伴或者老师的一些勉励的话,希望幼儿下周哪些方面再争取进步。

  尝到了一次甜头,以后的奖励活动我就经常来换换花样,真正把奖励权交给幼儿。有时有小朋友互相评比、有时让每一组的小组长来评、有时让小朋友自己来评一评自己的表现……形式多样。渐渐地,我发现他们的思维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各种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大胆地表述出来,口头语言的表达大大提高了,最主要的是学会了欣赏别人的长处,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小红花”现象是教师为了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培养幼儿活动的动机而使用外部奖赏的以种普遍现象,它本身没有对、错可言。但是,结果却有好坏之分。在运用这类教育手段时,人们经常只看到它表面的好处,而忽视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或者一味拥护,或者极力打击。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在认识小红花的利与弊的基础上,把它导向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发挥“小红花”的积极功用。

5、幼儿教养笔记《老师,我可以看你的书吗?》

  教育笔记:老师,我可以看你的书吗?

  我们班有几个小朋友,总爱到老师的橱子前翻东西,有时拿出玩具自己玩,有时掏出老师的教具,很随便,为此我提醒过他们很多次,但收效甚微。今天,宋xx又趁我不注意溜到书橱前翻书。我发现后很生气,但什么也没说,就看着她,等她转身的时候,发现我站在她身后,有些吃惊,但没害怕。过了两秒钟,许是她想起了以前我说的话,只听她用很好听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可以看你的书吗?”我先是很吃惊,然后很惊喜。“现在不可以,因为我们马上就要吃加餐了。你看小朋友都洗好手坐在自己位置上等着了。吃完加餐我们还有一节课,等下午老师会把书发下去让小朋友看的,但现在还不是时候,知道了吗?”“知道了。”然后,宋xx很乖的把书放回了原来的地方。等她放完,我对她说:“宋xx刚才好棒,知道拿别人东西要先征得别人同意,不再随便乱动别人东西了,真棒!”宋xx听了我的话,高兴地笑了,然后轻轻的走到了自己的座位,坐到小板凳上。等发完加餐,在小朋友正要吃的时候,我又当着全体小朋友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表扬了宋xx,奖给了她小粘贴,还动员全体小朋友向宋xx学习,不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吃完加餐后周铭琦走到我身边问我:“老师,我可以看你的书吗?”我看得出他并不想看书,而是是想得到小粘贴,把我弄得哭笑不得,但我也知道了刚才教育的成功之处了。

6、幼儿教师教养笔记《老师接下来我要去干嘛啊?》

  教育笔记:老师,接下来我要去干嘛啊?

  案例记录:

  王xx今天一大早就来幼儿园了,在和爷爷说完再见后就开始问我“蔡老师,现在我们要干嘛啊?”

  “现在你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桌面玩具啊,待会时间到了,我们下去玩游戏哦。”

  “那玩好游戏后呢?”

  “玩好游戏之后我们就要上课了啊。”

  王xx听完我的话之后,就走向自己喜欢的旋转积木区,和小朋友一起玩积木了。

  马上要吃饭了。我和往常一样先请孩子们把小椅子搬过去,然后小便、洗手、吃饭。我的话还没说完,王xx就开始发问“老师,现在轮到我搬小椅子了吗?”

  “还没有呢,我现在请的是小花组哦。”

  “那什么时候轮到我啊?我现在可以去洗手吃饭了吗?”

  “老师会请你的,你别急。”

  “我们吃好饭可以看动画片吗?”

  “今天我们吃好饭后的活动是看图书,不看动画片。”

  “那看完书之后我们要干嘛了啊?”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王xx问了那么多问题,显然我有些急躁,便说“豆豆,快去洗手吧,现在轮到你们小组啦。”

  睡觉前,豆豆又向我“进攻”了:“老师,我现在可以去小便了吗?”

  “当然可以啊,快去吧。”

  “那我小好便又要干嘛啊?”

  “豆豆,你来告诉我应该干嘛了,好吗?”

  “是不是要睡觉了啊?肯定是小便之后我们就要睡觉了。”

  案例分析:

  豆豆是我们班的一个小男孩。平时在班级中显得有些拘谨。我们知道没有自信、做事不肯定是小年龄幼儿的一种表现形式。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分析了姚姚的一系列反映。姚姚常常会用询问的口气来征求教师的意见,最主要的目的是因为他想在老师的嘴中得到老师的肯定,从而来证实自己所想的是否正确。其实他已经了解在幼儿园生活的每一个步骤,但是往往是因为他对事情的不肯定,所以对老师产生了一种感情的寄托,他希望通过老师的鼓励、肯定等积极的态度来增加对自己的不自信,从而来满足自己的一系列疑问。

  解决措施: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充满自信呢?

  一、创设尊重幼儿、相信幼儿的宽松氛围。

  老师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和态度多肯定和鼓励孩子,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不要随意批评孩子,训斥孩子,总之对孩子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特别需要指出以是,当孩子遇到失败和挫折时,老师要给予更多的鼓励,而不要一味的指责,以保护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每当孩子取得点滴成功时,我都要祝贺他们,并讲给其它小朋友听,在全班树立榜样,在最美的语言、最甜的微笑、最诚挚的爱抚中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二、引导每个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老师要有针对性地为孩子提供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如组织“我敢做、我会做、我能做”活动,全班孩子互相交流,让每个孩子向同伴介绍自己能干什么?内容可以包括学习、纪律等方面,活动前,老师应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尤其是那些能力较弱或自信不足的孩子,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意识到自己也有长处从而培养自信心。

  三、在一点一滴的生活情境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不在智力,而是在于他对成功的信心与潜能的发挥。面对案例中的王信智小朋友,我会向他提问,接下来我们要干什么呢?其实豆豆知道我们一日活动的流程,他的询问只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肯定,所以让豆豆自己说出正确答案能为他树立信心。

7、幼儿教养笔记《“我”会交往吗?》

  教育笔记:“我”会交往吗?

  【案例背景】

  在活动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告状声:“XXX小朋友,他抢我的积木。”“XXX小朋友他不愿意和我一起下棋。”“XXX小朋友他的拼图不给我玩”……等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摩擦,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有一大家子的人围着他转,他就是个”小皇帝”,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别人都要听他的,不善于交往,也有的表现为自私、不合群等一些性格特点。

  心理学上明确指出: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也是一个最佳时期,而角色游戏正是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交往行为的一种游戏活动。一些学者发现,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身心愉悦,自主地模仿成人游戏,同伴交往频率较日常任一活动更加频繁。而且通过角色模仿,强化了同伴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并且能自觉不自觉地迁移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中,从而促进与同伴良好交往关系的发展。

  【案例描述】

  案例一

  医院游戏中,当戴xx爸爸推着宝宝来医院看病时,一进医院,就嚷起来,“医生,我宝宝生病了,快给宝宝打针。”医生于是手忙脚乱地要把宝宝从小推车里抱出来,由于方法不对,没有抱出宝宝,就在小推车里帮宝宝打了一针。这时爸爸又提出要求说:“再给宝宝配点药,你还没有给宝宝配药呢。”医生照办了。

  在这个案例中虽然没有出现冲突,但“爸爸”以自我中心这一特点很明显,而且没有礼貌,扮演医生的佳佳是个女小朋友,有点让着他,为了让小朋友学习正确与人交往的方式,我特地再现了这个游戏情景,当小朋友看完这个再现的游戏情景时小朋友纷纷议论开了,有的说:“爸爸没有礼貌,没有和医生打招呼。”有的说:“爸爸说话声音太大了。”还有的说“医生也不对,医生先要请爸爸抱着宝宝坐好,再给宝宝量体温。”“给宝宝打针、配药是医生决定的,不是爸爸决定的。”当小朋友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后,我再请戴xx扮演爸爸,我来当医生,一起表演一遍,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

  案例二

  游戏时,王xx小朋友跑来告诉我:“静静老师,娃娃家的妈妈韩雨佳有篮子去买菜的,我没有。”王xx是自由人,一开始菜场里我们没准备购物袋,顾客买了东西只能捧在手里,他觉得有点不公平,于是我对王xx说:“你能不能去和“鲜鲜菜场”的工作人员商量一下,让他们准备一点篮子?”王xx犹豫了一下说:“好的。”王xx来到菜场,但不知如何开口,于是我对工作人员说:“你们能准备一些购物袋吗,有顾客反映买了东西没有办法拿。”这时王xx赶紧接上来说:“是的,你们能给我一个篮子吗?”两个工作人员开始商量起来,黄涵说“我们教室里有篮子的,我去拿几个吧。”李思慧说:“我看见阿姨有塑料袋的,我去问阿姨要几个吧。”黄涵在柜子里找来了几个篮子,李思慧也问阿姨要了几个口袋,问题解决了。王xx开开心心拎着水果素菜去娃娃家做客了。在这个案例中王xx首先想到的是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是交往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当小朋友把问题抛出时,我们老师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深入地交往,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呢?我在这儿做的就是适时的介入,帮助幼儿顺利地进行交往,案例中的王xx是这学期新来的小朋友,与其他小朋友相比而言,各方面能力相对来说要弱一些,因此,当我鼓励他去与同伴商量时我就跟在后面,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助他一臂之力,这样幼儿的交往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案例反思】

  从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幼儿缺乏良好的交往方式。

  2、与人交往的范围较窄。

  3、语言能力制约着交往的发展。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成人的示范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家长都要以身作则,模仿是孩子获得经验的最佳途径。

  2、重视幼儿语言的积累,学习一些基本的日常礼貌用语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交谈习惯。

  3、教师见机行事,平等介入,指导幼儿顺利交往,从而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社会交往能力是人的全面发表发展素质中的重要一条,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既是幼儿的心理需要,也能在同伴的交往中逐步实现自身的社会化。通过交往合作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社会道德准则和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8、中班幼儿教养笔记《他是爱打人的孩子吗?》

活动描述:

  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来活跃了许多,我园活动空间也大,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恒志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和老师在一起,但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老师告状,说恒志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在我观察了恒志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恒志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活动区时恒志在建筑去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特别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醒醒正巧坐在恒志搭的建筑物旁穿鞋,不小心挡住了恒志的搭建,于是恒志就推了醒醒一把,结果手重了,醒醒哭着向我告状说恒志打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恒志叫了下来,对他说:“恒志,你为什么打他啊?”恒志说:“我没打他,他碰到我的楼房了。”我又问他:“你是不是想让他让开一些啊?”恒志点点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醒醒,还能怎么告诉他啊?”恒志想了想,对我说:“请你让一下行吗?”我笑了,摸着恒志的头说:“对啊!你要是这么对醒醒说,他不就不会给你告状了吗?”恒志点点头,对我说:“老师,我改了。”

反思:

  中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作为老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相关文章

《幼儿大班教育笔记3篇》:幼儿大班教育笔记第1篇  晚饭的时间到了,晴天看到桌上的大虾特别高兴:“哦!姥姥做大虾啦!”  等到餐具摆好,大家都坐下后,我将剥好的大虾放到晴天的餐盘里。可是,晴

《幼儿园中班听课笔记篇》:幼儿园中班听课笔记篇第1篇幼儿园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

《幼儿园教育笔记200篇》:幼儿园教育笔记第1篇1 “小淘气”的转变欣欣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