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7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教育教学笔记大班16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交往
今天游戏活动时,在孩子们进各个区角活动的时候,几个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会就传来孩子们争吵的声音:“我当爸爸,我先来的!”“不行!我也要当爸爸,我从没当过爸爸!”原来是唐唐和安安为了当爸爸争得面红耳赤。只见唐唐一手抓着围裙,一手紧拿着小锅,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
看着看着我萌发了看看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躲到不远处观察。不一会当妈妈的小宝也过来了,她想了想说:“你们俩个一人当一会吧?”这时安安也想出了办法:“要不今天你先当爸爸,明天我再来当爸爸,好不好?”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孩子之间也难免发生争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恰恰就是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了交往技巧。
因此,不妨再发生问题的时候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解决问题的空间。
幼儿园教育笔记:如何帮助“赖学”的孩子
【案例背景】
前一阵子棒棒为了晚上不吃饭以及上课遇到挫折两件事情,情绪一直很不愉快,表现出爱哭、要爸爸***现象。在老师及爸爸***引导下,情况开始有所好转,基本能适应环境。
【案例描述】
又是星期一的一天,离园期间,我陆陆续续地送孩子离园,看见棒棒的奶奶进来接棒棒,我下意识地问了她一句:“今天棒棒不上课了吗?”她向我摇摇头拉着棒棒离开了,只见棒棒怯怯地看了我一眼,来不及跟我说“再见”,急冲冲地走了。
【备注1】乐老师告诉我说:“今天棒棒吃午饭的时候又哭过了,我问他是不是想妈妈了,他点点头。”
【备注2】现在,每个星期一成了棒棒的苦难日,早上来园的时候就表现出强烈的“赖学”心理,在爸爸妈妈答应他晚上来接他的条件下才愿意来上幼儿园,今天又是这样的一天。
【备注3】今天中午的午睡,他醒得比较早,我看了他一下,他的眼神,给我一种“不安”、“迷惘”的感觉,不知为什么,或许是我的错觉吧!
【案例分析】
科学中有一种所谓的“机会之窗”,即幼儿的某些行为,在特定的时期内会特别容易产生,环境提供的相应刺激在这方面的作用也特别明显。他们认为机会是重要的,我们能做的是细心观察,观察孩子在个体发展过程时表现出来的现象,也就是机会,捕捉它们,并创造条件,提供刺激,诱发经验。
现在我已经抓住这个“机会,可我发现我以前用的“鼓励法”、“榜样法”、“故事法”对他来说似乎没什么效果,主要这些言语说教还不能使他在实际行动上产生影响。不过最终导致他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他自身敏感而又内向的性格。怎样去创造条件,提供刺激,诱发经验,成了我最需解决的难题,需进一步向老师请教和学习。
【反思】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个阶段的变化,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偶尔的倒退,也会有此起彼伏的现象出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对孩子进行长期观察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借鉴、提醒自己,也送给大家
——孩子的心灵就想一把琴,只要拨动琴弦,必然会发出动听的乐音,而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教育者——关注孩子发展的有心人如何去巧妙地拨动琴弦。
——这也是我今后要去努力学习的方向之一。
幼儿教育随笔:让孩子多看一眼
大班孩子对于幼儿园里的习惯很熟悉了,但就因为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适应,对同伴们的热烙,孩子们之间的言语和行为都比小中班更为突显,班级里感觉是闹哄哄的,甚至于上课孩子们的思维都不能够跟着老师转,想和同伴说说悄悄话,注意力很不集中“你走他在跑,你停他在走”。
那么如何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呢?
1.教具的选择与运用要注意保持新颖性,因为新颖性能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以稳定和持续。
在音乐活动《阿细跳月》中,我将月亮的教具做成了用一根线将月亮系在黑板上,将线移动,月亮也就跟着动起来了,孩子们非常喜欢,并且对活动很感兴趣。
一般在选择教具时,仅局限于平时生活中的原版、原物是不够的,教师可对教具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做些效果处理,使教具表现出适当的夸张而与众不同,这样会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静致动。
在嘈杂的环境中,孩子们会更加兴奋,孩子们对活动的反应也会很激烈的。我就用音乐或者拍手的形式等先让孩子们安静下来以后,我再给予一定的任务,孩子们在安静的情况下,效率是比较高的,同时我对孩子们也以轻声说话为主,孩子们的注意力也会自然地集中起来。
教育随笔:一个豆沙包
一天晚上,幼儿园的晚餐有孩子们非常喜爱的双色豆沙包,大家吃的很开心。在我收拾卫生时,有人跑来告状:"老师,豆豆把豆沙包放在兜里了!“
豆豆委屈的拿着豆沙包过来了,我以为他怕吃不了藏在兜里了呢,刚想批评他,可是看到他那委屈的眼神,我忍住了,或许事出有因呢,应该先了解一下情况。我蹲下来温柔地看着豆豆的眼睛,轻声问:”豆豆,为什么要把豆沙包放在兜里呀?“他的回答让我很感动:老师,豆沙包很好吃,我想带回家给妈妈尝尝!”
多么懂事、有爱的孩子啊!幸亏我没有批评他,差点打击了孩子的一片好心。我温柔地对他说:“好孩子,知道疼妈妈了,可是你应该告诉老师一声呀,再说,豆沙包放在兜里很不卫生,吃了会生病的。要不咱们下次再吃豆沙包的时候请妈妈来尝尝,好吗?”豆豆开心地点了点头,笑了。
遇到问题,千万不要着急下结论,要先了解情况,再慢慢引导!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学会等待
早上,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陆陆续续地来到活动室,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挂上挂牌儿走进区角,开始活动起来。
大仔和小仔还有董梦瑶等六位小朋友正正在阅读区阅读。不一会儿大仔对我说早上吃的咸,想喝点儿水,他去端来一杯水,一不小心,水泼了一点儿在小仔的书上,顿时场面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都在说怎么救援。我刚想告诉他们拿干抹布“救场”,但是我忍住了,我想看看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
只见董梦瑶站起身来拿来卫生纸放在在小仔打湿的书上,不一会水被吸干了。其他的小朋友也不争了,竖起了大拇指。在这个突发事件中,我似乎只是个旁观者,没有去干扰孩子们的判断和解决问题,而是倾听他们的讨论,静观他们的行动,让他们在与同伴儿们的探讨和争论中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很显然董梦瑶小朋友他了解卫生纸有吸水的功能,并且在关键时候学以致用。在我的等待中,幼儿有了思维碰撞,有了一定的思考时间,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所获得的经验远比老师直接给予的经验更深刻,更有价值。所以,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我们不妨做个“等待”老师。等待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漠不关心,而是静观其变,给予信任和尊重,适时适度地等待,将会给幼儿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育笔记:有个性的孩子
烨烨小朋友长得可爱,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老师也很喜欢他。可是这孩子比较有个性,不喜欢别人说他,有时小朋友说他什么,他就会张嘴大哭起来。记得有一次,我和毕老师在前面说:“这学期烨烨懂事了,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我说话时,他用眼睛一直盯着我,以为我在说他不好呢?他当时就问我:“老师,你说谁呢?"我说:“说你呢呗?”只见他走出座位,我说:“你干啥出来了”?他一本正经的说:"我打你呀,谁让你说我了”。我说:“老师是在夸你呀”?他听完说:“那我不打你了”。他回到座位,我心想:“现在的孩子真是太有个性了,不许别人说他的不好,不能接受批评”。过后,我和孩子家长沟通,他妈妈说:“老师,孩子在家不听话,脾气倔,谁也管不了,以后你要多费心,帮我管管”我说:“放心吧,孩子毕竟小,慢慢来,一点一点教育”。通过一年大班学习,现在孩子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改掉了很多坏脾气,再也不那么任性了。
教育笔记:积极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伴随着一个孩子成长所面临的方方面面太多,甜蜜的惊喜和令人头痛的问题随时都会发生。
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一个对我来说有些难,对其他家长来说肯定也是问题的题目。
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承认它的合理性。其实,对我们家长来说,孩子会在我们面前毫无保留的表露自己的情绪,应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说明孩子对我们有绝对的信任和情感依赖。我们必须承认,一切情绪都是合理的,喜悦、兴奋、快乐、幸福是合理的,那么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就是合理的,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面对这些情绪,对于一个还不会管理自己情绪的孩子来说,这个时候是最需要我们帮助的,我们怎么可以辜负孩子对我们的信任和情绪表达,用粗暴的方式放弃一个好的帮助孩子面对自己情绪,试着学习管理它的机会。
一般来说,我们会容易耐心对待孩子的痛苦和悲伤。我们都会安慰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时期。
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花更多的心思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这些情绪。我一般会先让孩子明白他的情绪是什么?比如,陈函宇的爸爸出差了,他一到了晚上就会想爸爸,忍不住哭了。我会抱着他,告诉他,他在思念爸爸,思念是一种有点痛的感觉。老师也会思念一些人,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可以打个电话告诉爸爸,你想他了,或者我们找个我们喜欢的游戏玩玩,慢慢就会好些。陈函宇一开始会有些不愿意合作,但是我去引导他尝试之后,他的情绪会很快得到缓解,下次他会主动要求给爸爸打个电话。爱会是使孩子内心变得充盈的基础,我们不仅要爱孩子,还要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在爱他,这种爱会使孩子变得坚强。
恐怕对我们来说最难的是面对孩子的愤怒。孩子对一件事不满意,没有按照他的方式做,或者想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等等,都会引起孩子的生气或者哭闹,我们一般会觉得这是不合理的,这种方式是错的,然后用同样的愤怒来面对孩子,造成情绪上的对抗。我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也会失去耐心,有时候会提高音量、甚至偶尔也会威胁在这样就不理你了。但是我尽量提醒自己,这样的处理是不对的。
管理孩子的负面情绪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要理解孩子,正视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能明白自己情绪,说出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情绪的合理性,并知道我们可以控制情绪。大人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很多时候孩子对问题的处理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当我们觉得孩子的方法不对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问题。和孩子一起面对他的情绪,相信他可以自己处理好,会是一个积极的态度。
教育笔记:把发言权还给孩子
在课堂上,总能见到这样一个场面:一部分幼儿踊跃地举手发言;一部分幼儿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很希望老师提问却不举手;还有一部分幼儿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教学之余,我经常想:同样是同龄的孩子,为什么语言表达能力有那么大的差别?为了能更好地鼓励幼儿勇敢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想法,充分指导、肯定他们的发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不敢在集体中发言的畏惧心理。
在与孩子们的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大(一)班两个老师设计不同的游戏与活动引导其他不怎么敢在集体面前表现的孩子参与进来,孩子们的表现能力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在此同时,我们努力抓住每一个随机教育或与孩子谈心的机会,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不只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好朋友,其他的小伙伴也一样愿意做他们的好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部分幼儿的在集体表现自己的欲望都有所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只有一位小朋友仍像是躲在一个的自己小空间里,他就是颢焱。很颢焱少说话,可以一天不跟老师交流,也不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性格显得有些孤僻。老师向他询问一些事,他则表现出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不知如何回答老师,也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回答教师的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很让我担心!出时与孩子比赛谁最有礼貌,主动向他人问好;比赛谁最勇敢能自己去问售货员买一些东西等等。孩子就不知如何独立去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事情、陌生的问题!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孩子的未来将变成怎么样?他该如何面对学业的难题?如何掌握生活的技能?他会与人交往吗?这些难道是家长们期望看到的吗?孩子真的是从一开始就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吗?还是一直以来孩子的心声已由父母家人的过度爱护所“代言”?为了孩子的将来,我们真诚地呼吁家长们:把孩子的发言权还给孩子吧,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幼儿园教育笔记:对兔子的讨论
那天餐后,我照例带着孩子们去户外散步,由于天气太热,我们在大厅走了一圈后决定在阴凉处自由活动。一个眼尖的孩子忽然高声说“那里有一只兔子”,他这么一叫,孩子们都围过来看。远远的,在对面花坛里,有一团白色的东西,那就是兔子了,它一动一动,好像在那找东西吃。2个孩子忍不住跑过去看,接着第三个,第四个......为了避免拥挤,其他的孩子我建议他们下一批去看,并在大厅坐下讨论起兔子来,一个孩子说“我家以前也养过兔子,后来死了”,另一个孩子说“我也看到过兔子,眼睛红红的。”“那是不是所有的兔子眼睛都是红的呢?”这下孩子们没了准答案,有说是的,有说不是的。一个男孩子说“我从书上看到过只有白兔子的眼睛才是红色的,灰兔子眼睛不是红色的。”接着又有一个孩子问“兔子会咬人吗”,接下来的答案又分两种,正在我们这边讨论热闹的时候,对面的孩子过来了,他们向我们讲述着他刚才看到的情形,与此同时,第二批看兔子的孩子出发了。在分批观察兔子后我们回到了活动室,这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兔子,孩子们自由讲述有关兔子的所有事情,如它吃什么,它眼睛的颜色什么样......老师把孩子们的讲述纷纷画在兔子的周围,没想到画了一黑板,对于有不清楚或者有争议的话题我请孩子们带回家,第二天再来分享。
这样的一次偶然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有兴趣做先导,我相信孩子们能有更大的收获。
教育笔记:让我也当一次小老师
教育是门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并不在于教龄的长短,我虽然已有11年的教龄,可对这门艺术,我却还只是个叩门者,倒是这11年来,因为品尝了一些教育的苦乐酸甜,使我感悟很多,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吧!
马亦心在幼儿园特别特别爱当小老师,只要老师说一句“看哪个小朋友休息的好或是坐的好,就会请表现好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这时的马亦心表现肯定是百分百的好。而当老师叫到她的名字让她如愿当了小老师,那她就能很出色的完成老师交给她的任务。问题是,要是没点到她的名,那她就会完全懈气了,表现不再出色,只是马马虎虎、随随便便的。像上星期,我就故意没去叫她的名,想不到,马亦心自己站起来问老师“你怎么不叫我做小老师?”,颇有些兴师问罪的样子,我就说那下一次请你吧,可没想到,随后的马亦心故意不坐在椅子上,而是坐在了桌子上,好像和老师唱反调,我批评了她,她还倔强地别过脸去。我感觉马亦心的表现欲望特别强,有人关注她了,她就会做的很好,要是无人理她,她也就马虎过去了,平日里是个机灵鬼,而且很会说话,很会反驳人,我们老师经常会被她的话塞得没了下文。不过马亦心的确是班上比较能干的孩子,比如:拿东西,到别班找人或是做老师之间的传话筒等等。因为她在全班幼儿中的这种“威信”,所以我还是经常请她当“小老师”,负责在游戏活动时间带领大家一起做游戏,在休息时间负责“整顿”纪律。
有一天,问题出来了。周行的奶奶来接他时向我告状说:“老师,哪个叫马亦心?她打我家丁子豪几次了,他都没还手,如果以后再打,我要跟她不客气了。”等她走后,我对钱老师说:“照例马亦心表现很好的,怎么会打周行呢?”后来我们猜想到一定是她在做小老师时打的。我决定找机会好好观察一下马亦心。
这天,我照例请马亦心做“小老师”,马亦心走到台前,和大家玩起了“请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她一边带着大家玩,一边不时的用眼神与不听话的幼儿对视,像个老师样的睁大眼睛盯着别人,不守规则的孩子也就不敢再动了。看到形势被她控制得很好。我便上了一趟厕所,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教室里却传来了整齐的“凯凯”加油,“凯凯”加油的叫声。我赶快回到教室,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见马亦心就在凯凯座位旁两人剑拔弩张,互相怒视,都有点怒发冲冠了,谁也不让谁。“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啦?”我赶紧平息了大家的情绪,准备了解事情的经过。小朋友们七嘴八舌的说起来,马亦心更是大声叫着:“老师他不守纪律,不听我的话。”眼中充满了让我帮助她的目光。原来是马亦心发现丁子豪在下面讲话,就叫他到台前“罚跳”,必须她说停的时候才能停下。丁子豪果真按照马亦心的要求不停地跳了起来,这时凯凯发出了“不要听她的话”,引起了马亦心的极大不满,她没想到还有人敢不听自己的话。她非常生气,径直去找凯凯理论,谁知凯凯不甘示弱:“哼!就是不听你的”,两人就争执起来,谁也不示弱,就出现了刚才的情况。我赶紧平息事态,当着全班的面教育了马亦心,我并心平气和问马亦心:“你在做小老师时有没有打周行?”她说:“我做小老师时,他常常不听我的话,所以我就打他了,是轻轻打的,我听了之后很生气但我并没有表现出来并叫她对小朋友们要好,不能用惩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碰到难题可以请老师帮忙并让她给丁子豪、周行道歉,马亦心很委屈的样子,眼泪直打转,但她还是表示今后再也不对小朋友凶了。事情解决了。
通过这件事不由让我想起了上星期一发生的一件事,建锋的妈妈来接他,向我了解孩子在班上的表现。我说建锋很乖、很听话,就是胆子小些。他妈妈同意了我的看法,但最后说了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她说:“祝老师,您猜前几天建锋跟我说什么?”孩子能说什么呢,我好奇地等待下一句。“他说,你跟祝老师说说,让我也当一次小老师。” 我当时一愣,停了几秒钟,才边想边说:“是啊!我真没让建锋当过小老师。”
现在,“让我也当一次小老师”这句话总在我脑子里转。我联想到有时请孩子当小老师,只注意了能力强的、聪明的孩子,而很少请调皮和默默无语的孩子,以致于我说请小朋友当小老师的时候,调皮的孩子不屑一顾,知道一定没自己的份;老实的孩子则用乞求的目光注视着我,心里肯定在想,老师您请我吧!而我却真的忽视了他们,当孩子用求妈妈帮忙的方法来告诉我时,我的心真的被震憾了。
这件事还引起了我的反思,“小老师”的选择不应该是随意的,不能以自己轻松为目的。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在后面的日子里,我在选“小老师”时,不再是只选某一个人,而是注重发现谁有进步就选谁当“小老师”。平时还要注意观察、了解孩子,努力去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深刻地体会教育孩子无小事,做老师的如不重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久而久之,易使孩子形成自卑、缺乏自信心等心理障碍,而这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一切都要从小开始培养,这样才能会让他们更好的健康成长!
教育笔记:你洗手了吗
一转眼我们班的孩子已经到了大班的下学期,过完年上幼儿园我们明显感觉到孩子们长大了,也更懂事了。但是也有个别小朋友的常规还有待改进。
喝牛奶前要洗手是孩子们一直以来养成的一个习惯,每次的洗手环节老师都很放心地让孩子们自己去洗。一天我们和往常一样教学活动结束,孩子们自己陆陆续续入厕洗手。不一会儿轩轩就出来了,我问了一句:你的小手洗过了吗?他点点头,开始喝牛奶。过了一会儿优优洗完手出来告诉我说:轩轩没有洗手,只是开了一下水龙头。我一听觉得有必要观察一下孩子的洗手情况。
第二天,又到了这个环节。孩子们进去洗手了,我在门口观察了一下。发现大部分孩子能用肥皂洗手,但是有几个小朋友只用水冲了一下就出来了,轩轩又是打了一下水龙头就走了。我把孩子们的表现用相机进行了拍摄。发现这样的情况,我问轩轩说:你怎么没洗手啊?轩轩看着我说:我在家里吃饭前总是不洗手。于是我把刚才拍下来的情况以照片的形式给孩子们看,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并告诉他们用肥皂洗手的重要性。一些不用肥皂洗手的小朋友看到自己的照片后,纷纷表示下次要改正。在之后几天,我观察了孩子们的表现都能用肥皂洗手了,我们还在这个环节安排了小组长管理幼儿的洗手。
我觉得幼儿园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也要将这样的理念告知家长,家长也应该提醒孩子们在家里勤洗手。
教育笔记:老师,我不敢唱!
记录:
5月初xx少儿频道将到我们幼儿园录制“小葵花宝贝好声音”的节目,4月底老师们就向家长告知了这个活动。请有意向的家长到老师处报名。
我们班总共有5位小朋友的家长进行了报名。于是我们将在班级内先进行选拔,一天下午老师给报名的幼儿创造了一个班级小舞台请幼儿先在班里表演一下。
先请浩浩表演,发现浩浩胆子比较大,唱歌时声音较响只要再练习一下到时上台没什么大问题。接着请另外一个小男孩,可是这个孩子胆子比较小,先是不肯上台,在老师的鼓励下站到了台上,可是他却说:“我想不起来了!”还有一个小女孩在唱的时候是边唱边留眼泪的。
针对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我和家长个别进行了沟通。对于胆子大的孩子我们要给他配上动作进行表演,对于胆子比较小的小朋友要先给他们鼓励,克服心理压力。
在表演的前面几天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这几个小朋友有了不同的进步。在表演那天每个小朋友都发挥很好。
分析: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针对幼儿的性格特点作为老师和家长要能读懂,因材施教。如边唱边哭的女孩子,事后我和她进行了沟通,这个孩子就告诉我说:“我不想到前面唱,我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唱。”于是我就开导她,告诉她:你是最棒的。慢慢她就敢上台表演了,只是声音比较小。针对这个孩子比较怯场的表现,那我们就安排其他一个小朋友和她一起上台。这样她的内心有了依靠,胆子大了更愿意表现了。
教育随笔:大家一起齐合力,事半功倍没问题
随着主题活动的不断开展,小班的孩子他们比较喜欢关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比如说手、脚。在开展《小手小脚》的主题中,孩子们学习很多关于手和脚的儿歌和歌曲。孩子们会在活动中感受手和脚的中重要性,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特别是在语言活动《五个孩子捡豆子》中,基于对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我把活动的目标定为: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明白五个手指配合才能做事。2、认识小手的本领,喜欢自己的小手。
为了突破以前的传统故事教学,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在第一环节边播放ppt边导入,帮助幼儿认识五指的名称,了解手妈妈的无个孩子。在观看手指的图片后通过拟人的手法,让孩子们更愿意去认识和了解手妈妈的五个孩子。在第二环节时采用了难点前置的方法,边观看ppt边分段讲述,引导孩子讨论你觉得手妈妈的五个孩子中谁的本领最大?孩子们经过思考后,大部分孩子认为是大拇指本领比较大,还有一部分认为中指的本领大。经过讨论后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教师并不参与其中只是让孩子去故事里面找找答案。这样一来孩子在听故事时就更认真了,当手妈妈考验的方法,让它们的孩子自己想办法把豆子捡到碗里。刚开始孩子们都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但经过自己的操作后觉得这是不可能办到的问题。小班的孩子对任何事情充满好奇,勇于尝试。他们在尝试中也会慢慢总结经验,后面通过教师扩散性的语言,帮助幼儿梳理经验。(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些豆子捡到碗里)孩子们想出办法后在请个别孩子上来尝试,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让他们感受到了原来一根手指捡豆子和五根手指捡豆子的难易程度。在一次次的尝试和比较中让孩子明白五个手指配合才能做事。而且既快又轻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第三环节通过完整讲述,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的内容和情节的展开,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幼儿说说小手还有什么本领?孩子们他们有生活经验,说了好多。(小手能画画、小手可以拿勺子、小手能拍皮球等等)从而认识小手的本领,喜欢自己的小手。但很多孩子回答问题时不完整,只是用简单的词语来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在以后的活动中多引导孩子,帮助幼儿养成完整讲述的好习惯。
教育笔记:借菜风波
我班开创了5个娃娃家,每个娃娃家的布局虽然基本相同,但厨房提供的菜式随着游戏情节的发展,每个娃娃家已逐步出现了不同。刚添置时,有些孩子却没发现这一点。
这一天,玮玮跑到尼尼家当妈妈,重复着做同样的饭菜。玩着玩着她感到实在没劲,就趁尼尼爸爸在哄尼尼睡觉时,跑到迎迎家串门,一进门就跑去看看人家爸爸妈妈在做什么。
“呀,你们怎么有鱼、西兰花的呀!”玮玮惊奇地发现,没经过迎迎爸爸妈妈的同意,顺手拿了一条鱼,“这个借给我吧。”说着跑回自己家,迎迎爸爸尾随过来。“还我们的鱼,你拿去了,我们吃什么呀?”玮玮就是不松手:“借点菜来哦!一会我们吃完就还你的哦。”迎迎爸爸眼看要不回鱼,只能灰溜溜地回去哄娃娃了。尼尼一家吃着鱼,可开心了。吃完饭,尼尼爸爸在洗碗时,尼尼妈妈就把鱼还回了迎迎家。
【分析】“娃娃家”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大胆模仿大人的行为,体验着大人的角色。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有时是“想当然”的做着一些事。在案例中,玮玮吃完了鱼,还回去的还是鱼吗?是鱼骨头了。这我们大人都知道,可在孩子的眼里:“我不是把鱼还给你了吗?”“借点菜来”是多么正常的事呀。
【指导策略】
策略一:鼓励孩子相互换菜。
孩子换菜的过程,也是他们主动交往的过程,既发展了社会交往能力也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换菜情节的增添,也会促使幼儿对游戏的喜爱,同时老师也可提升了幼儿对菜的价格方面的经验:比如素菜要比荤菜便宜,所以一样荤菜可以换两样素菜等。这样让游戏更贴近幼儿生活,提升幼儿的原有经验。
策略二:提供“百宝箱”。
在我们的活动中始终提倡“生命、环保、节能”,因此,在活动室的一角投放一个“百宝箱”。“百宝箱”取名为“资源加油站”,里面投放了一些废旧材料,可供孩子到“百宝箱”寻找替代品进行游戏,可避免争抢、借还等现象的出现,使游戏情节顺利发展。
策略三:增添“小菜场”。
从案例中不难看出,游戏进行到一定的程度,老师所提供的材料已逐渐满足不了幼儿的需求,因此,小菜场的出现是幼儿游戏水平发展的一个提升,也是游戏区拓展的必然,老师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就应时刻注意这一点,随时调整策略,使幼儿游戏得以顺利开展。
教育笔记:老师,我也坐好了
XXX小朋友是我班典型的“调皮大王”,他已经上了一年幼儿园了,在来我班之前早就久闻他的大名,好多老师和我说:“XXX上了你班你难缠了。”
果不然,来到我班没几天“原形毕露”了,脚底下就像抹上了油,不管是在教室还是室外,和小朋友打架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咬人、抓人更是常有的事,惹得家长们经常来找,因此,XXX也成了我们最头痛的事情。
今天,我们在学古诗时,有些小朋友兴趣不高,我便说:“谁做好了,并且背的很好,就给谁贴小红花。”虽然有这样的诱惑,可还是有的小朋友我行我素。
“老师,我坐好了”。虽然声音有点低,我一听见就知道是XXX,只见他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那可爱的样子真是让人又好笑又感动,我便及时对他进行了表扬,并给他贴了一个漂亮的小红花。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适时鼓励和引导,是每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
教育笔记:学会说“对不起”之后
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经常出现些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但是怎么样才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那就是学会说声“对不起“。
开学初的时候,整天都有许多的小朋友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来告状,管吧,不值得一提,不管吧,又怕对幼儿造成了”这种错事可以做,老师又不批评我“的心态。前段时间我们进行了”利益润童心“这个主题活动,活动中,通过故事、歌曲、情景表演等形式,对幼儿生活中的所有礼仪都呈现,包括礼貌待人、尊敬他人、互相关心、也包括了如何向他人道歉,取得别人的原谅等……
慢慢的,幼儿告状的情况变少了,很多事情都自己解决了。马雨窈和琦琦是好朋友,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有一天,琦琦的妈妈告诉我,涵涵在前一天,脸在桌子上碰了个乌疙瘩,我很纳闷,我怎么不知道,她也没来给我说。我把她叫到了跟前,反复问,她只说不小心碰到的,后来他的妈妈又说是马雨窈推了的,通过与涵涵的交谈,他认为琦琦不是故意的,又和她说了对不起,自己已经原谅了她,就没有必要说给老师了,自己又觉得不痛,又怕老师批评自己的好朋友。
昨天下午放学时,阳阳放了碗后往座位上走,却被李想象搬起的椅子碰了腿,让我想,应该是很痛的,他一定会向老师报告的,结果李想想很快的就对他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虽然阳阳皱着眉头,单腿跳着离开的,但他不仅没有向老师告状,还强忍着痛说了声“没关系”。
我想,只要道歉是真诚的,错误是无心的,还有什么追究的呢?孩子在学会了说“对不起”之后,很明显幼儿之间的矛盾少了,打闹情况也少了,幼儿间解决小事情的能力也提高了,“对不起”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就有这么大的作用。
《教育笔记小班3篇》:教育笔记小班第1篇 在班里,往往懂事听话的孩子会获得我们更多的关爱,而那些淘气、爱捣乱的孩子往往获得的是我们的批评,但仔细追念起来,其实那些淘气捣乱的孩子,也需要获得教
《幼儿园读书笔记三篇大班》:幼儿园读书笔记三篇大班第1篇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塑造教师》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教师们回忆的近2
《幼儿园听课笔记40篇大班》: 第1篇、小班数学星星找朋友教案反思听课记录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数学游戏活动,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2、在游戏中观察,比较发现两颗星星之间的相同之处,并乐意表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