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5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教育反思笔记18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育笔记:引导孩子发散性思维
在认识中秋节的活动中,我设计了画月饼这样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通过动手画月饼来表现对中秋节的了解,对中秋节吃月饼这样一个习俗的感知。孩子们在这个环节上的表现让我惊喜,也给了我很多的感悟。
小A画了一个圆圆的大月饼,可是,他把月饼的颜色一分为二,一半是桔黄色,一半是咖啡色。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画,他说:“因为我妈 妈喜欢橘黄色,我爸爸喜欢咖啡色。我把一半橘黄色的月饼给我妈 妈吃,把一半咖啡色的月饼给我爸爸吃。”
小B画了一个长方形的月饼,给它涂上了黄颜色,象征着淡淡的月光。
小C 画了一个圆月饼,在月饼的中央画了一个类似星形的图案,表现出他对吃过的月饼有过细致地观察,知道在月饼正面有美丽的花纹。
孩子们基本上都画了圆形的月饼,就像中秋节那晚的月亮,圆又圆。他们自豪地对我说:“我画的大月饼一半给……吃,另一半给……吃。”表达出他们对家人的爱。
分析:
我知道,在操作之前提要求时犯了一个要求不明确的错误。从孩子们的作品中可看出,孩子们的思维被定格在色调上来突出月饼所蕴涵的意义,但,其实,在表现的方式上可以更宽泛一些,比如:形状、图形组合、大小等等,所以,不应该只在一个月饼上体现有限的创作空间,而是从多角度地展现月饼。这样孩子们会顺利照着我的目标自由创作。可是这不也是我们老师的一种思维定势吗?
我们习惯了把门往里推,习惯了从左向右看书,习惯了把苹果立着对切,习惯了圆形的西瓜,方形的报纸。这是一种常识,但也正是这些阻止了我们的想象空间。
而孩子不同,他们正是因为“无知”,才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正是因为知道得少,才会多角度的提问和思考。我们要培养的创造性人才,可是我们已经无意识地抹煞了孩子大胆想象的空间,剥夺了自由创造的机会。我们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有更多的思索。如何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这是创造力发展的前提。
同时我们有时太低估孩子的能力,不敢或不知怎样给予孩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与任务。孩子们是乐于参加有一定难度的活动的。这让他们找到自我的价值,有更多成功的感觉,激励他们不断地探索新事物。在其中也会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却是我们教师或家长意想不到的。
在以后的一些活动中,我要试着改变自己的一些观念与思维定势,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们获得更自由的创作空间。
幼儿园教育笔记:鞋子穿反了
小班的老师经常会遇到一件事:每天中午起床后,总有几个小朋友把鞋子穿反了。我们每天都要帮小朋友检查鞋子穿的对不对,每次都要提醒穿反鞋子的小朋友把鞋子换过来。可是,总是有小朋友把鞋子脱下来、穿上去,再脱下来、穿上去,换来换去还是反的。或者今天提醒他换过来了,明天还是他把鞋子穿反了,这让我们两位老师很是烦恼。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上网寻求办法。无意间找到一首穿鞋子的儿歌。我觉得儿歌的内容很好,对小朋友穿对鞋子会有帮助,于是就记了下来。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一边让他们把小脚并拢,一边念儿歌:“两只鞋宝宝,一对好朋友,穿对了,高兴头碰头,穿反了,生气背对背。”穿上鞋子后,我让小朋友相互检查,看看对方的鞋子是穿对了还是穿反了,鞋宝宝是“生气”了还是“高兴”了。每个小朋友都认真地检查起自己的鞋子,嘴里还说着:“我穿对了我的小鞋子,小鞋子是‘高兴’了!”自己检查完鞋子,又积极地检查旁边小朋的鞋子。这时,我把平时经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单独叫过来,请他们几个相互间检查,教他们怎么检查自己的鞋子是否穿反,怎样让鞋宝宝“高兴”起来。小朋友们都很乐意做这项工作,于是每次小朋友穿完鞋子,我都会请经常穿反鞋子的小朋友做值日生,逐一检查,看看谁的小鞋子不“高兴”了。
慢慢地,小朋友们都会边念儿歌,边穿鞋子、边检查鞋子。穿反鞋子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了,我们两位老师很高兴。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作为老师要懂得学以致用。平时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儿歌、故事,如果我们能正确地运用它们来指导孩子的生活或学习,要比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效果好许多。于是,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收集儿歌。
教育笔记:百变“机器人”
“机器人”是我们小班的一种桌面玩具,它的四肢、头部都可以拉动、变形。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不是很乐意玩这种玩具,经常拿在手里不知道要怎么玩。发现这一现象后,我便在室内游戏时间以变“魔术”的情境让“机器人”表演我们学过的课间操。
孩子们看着“机器人”活蹦乱跳的样子都高兴地拍起手,都想自己试一试。在午餐后的转换环节,孩子们都学起老师的样子让“机器人”跳起舞来。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对这种玩法又不感兴趣了,“机器人”们又被冷落到一边。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这些玩具发挥更充分的价值呢?由于这些“机器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可以活动的,于是我向孩子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让机器人单脚站立吗?”当孩子们做到这一点后,我继续提问:“除了这个动作,你还能让机器人做出什么动作来?”这样孩子们的探索欲望便被调动了起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孩子都为自己的新发现而兴奋不已。有的孩子告诉我,他能够让机器人劈叉;有的孩子告诉我,他能够让机器人弯腰;有的孩子告诉我,他能够让机器人做出游泳的动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经验的丰富及游戏经验的积累,孩子们越来越喜欢玩“机器人”,玩法也越来越多。有的孩子继续探索“机器人”的不同造型;有的孩子利用“机器人”的同一造型来组合成其他造型或物体,比如用“机器人”来摆成我们学过的圆形、方形、三角形;把“机器人”当做一节节的车厢,摆出长长的火车;将许多“机器人”一个挨着一个站立围合成围墙等。常常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时,教师提供的“机器人”已经不能满足他们长长的火车、围墙的需求。这时候,我会建议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进行合作拼摆,从而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分析与反思]:
虽然这是一种看似很简单的玩具,可是正因为简单,孩子们的操作兴趣便不容易长久保留,玩具的价值不容易充分体现。所以,越是简单的玩具材料越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地探索,挖掘它们更为丰富的教育价值。
1、教师要深入分析游戏材料,探索其适宜的玩法。
虽然我们提倡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但是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教师必须先要掌握游戏材料的玩法。当幼儿在探索、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瓶颈时,教师便可以进行针对性地适宜指导和支持,从而不断地丰富幼儿的操作经验。
2、材料数量提供要适宜,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
刚开始时,我们是在午餐后的转换环节让幼儿玩“机器人”的。由于材料有限,我们规定每位幼儿取一个“机器人”。时间一长,孩子们便养成了只取一个材料的习惯。后来我们在晨间也提供了这个材料,这时孩子们还是只取一个,玩法也比较单一。当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又示范了利用多个“机器人”共同摆出造型的方法,打破了孩子们被局限的思维。当思维得到解放后,孩子们的想象力、表现力都让人惊讶。因此,材料的提供不仅要满足孩子有玩具玩,还要满足孩子开阔的思维发展,满足孩子想象的发挥空间。
3、要适宜地引导幼儿合作游戏。
尽管老师提供了足够的材料,但也不能保证每个幼儿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要多少有多少。有的幼儿会说:“我的机器人排的队不够长,还想要机器人。”那么作为教师,这时我们可以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引导都在“排队”的幼儿进行合作游戏。这样不仅能满足幼儿对材料的需求,还能引导幼儿学习初步的合作游戏,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为发展幼儿社会交往意识和能力奠定基础。当然,合作的意识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达成的,还需要老师在各种活动中耐心地引导,从而让幼儿能进行经验迁移。经过长时间的引导,我班大部分幼儿现在基本能根据需要进行商量、合作游戏。
4、在游戏中发现幼儿的发展需求并给予支持。
小班初期的幼儿多表现出对单个玩具的兴趣,在此阶段大多无意识地开展游戏,对玩具随便摆放、玩弄。随着幼儿对玩具有了一定的认知,便能初步感受玩具在空间中的位置、状态,逐渐开始把玩具一个一个叠高或按横向、竖向连接起来玩接龙游戏。当孩子们用“机器人”进行拼摆各种图形时,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摆弄玩具,而开始了顺接、甚至是围合的游戏阶段。因此,教师在观察到幼儿的这一进步时,不仅仅是表现出感叹,还要为幼儿的这一发展需求提供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比如提供更多的积木、插塑玩具等,满足幼儿的发现需求。
5、认真观察幼儿游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进行多种方式的评价、交流。
在玩“机器人”的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想象是如此的丰富,思维是如此地开阔,他们很多时候能发现老师都没能发现的玩法。为了对孩子们创造性玩法的经验推广,我经常采用集体评价、同伴评价或教师评价与同伴评价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互学的过程中,对材料更熟悉,掌握更多的玩法,从而更好地进行创造性游戏。
教育笔记: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
午睡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午睡室,为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我让幼儿自找伙伴互相帮忙脱衣裤。我正忙着教华华如何叠衣裤。忽然,鑫鑫大喊:“老师,晨晨打人,涛涛哭了!”本来不安静的午睡室,加上他的哭声,更是噪音一片,扰得人挺烦的。但我还是忍着性子,耐心地询问,听取他们的解说,才知:原来晨晨想到自己床边脱鞋,涛涛也在狭小的床边脱,又加上栋栋也在脱鞋,晨晨无法站立,他就出手推人了,了解情况后,我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帮他说话,帮助他去向别的小朋友道歉:“晨晨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他好吗?其实他想让你让一让,才碰到你的。”我就对晨晨说:“晨晨,你以后遇到问题要用语言来表示,好吗?” 晨晨点点头,我就在旁提示他,向涛涛道歉。终于第一次说出了口:“对不起!”不象过去那样若无其事了,还在我的引导下,伸出小手帮涛涛摸一摸撞疼的地方。
晨晨推人的举动(其实他想让涛涛他们让一让)只是他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只要我们能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理解孩子的攻击行为,学会理解、宽容,恶习就会受到排挤,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善于透过幼儿淘气,不听话的现象,发现美好的品质得到蓬勃发展。”
幼儿教育笔记:一句“是谁推的你”引发的思考
欣欣小朋友,我们班最漂亮的小姑娘,可也是智商最低的一个孩子,并且肢体动作发展也不协调。因此自上大班后,每天上下楼梯成了她艰难的问题。我们只得领着她或搀着她,后来又让能力强的孩子领着她一起上下楼。一学期后,欣欣的肢体协调度有了提高。想到马上入小学了,她迟早要独立的,应该让她多锻炼。与家长沟通后,他们也非常赞成我们的想法,并且对我们这么长时间以来对欣欣的特殊照顾表示非常感谢。
我们叮嘱了欣欣上下楼的注意事项:要扶着栏杆或墙壁慢慢下,并让她跟在队伍后面,看着欣欣每天上下楼,虽然动作不是很轻盈,但总算能独立了。
可今天下午放学我们走在楼梯上时,一个老师在前面,我就跟在欣欣的后面,看着欣欣安全到达底层,离地面还有两个小台阶,我便放心的跟上了队伍,可就在这两个小台阶上,我转头的一刹那:“老师,欣欣倒了,”说话的是跟在欣欣后面的另一个班级的孩子。只见欣欣倒在地面上,我赶紧过去,把她扶起,看她有没有受伤,这时,欣欣的爷爷也飞快的跑了上去:“是谁推得你?快说啊,是谁推得你?”接二连三的质问让欣欣没回过神来,我当时也不敢确定,因为另一个班级的孩子紧跟在后面。“是他自己倒得,谁也没推她,”孩子们回答。我检查了欣欣的全身,也许是因为欣欣的速度太慢,很幸运一点没有受伤。这时我才注意到了欣欣的另一只鞋子还在台阶上,原来是欣欣的鞋带开了,不小心踩到了鞋带上,才绊倒的。当时看到欣欣没事,我才松了口气,庆幸有惊无险。可欣欣的爷爷好像还有些怀疑:“是谁把你推倒的?”欣欣好像领会了意思:“是我自己倒得。”看得出,这时欣欣的爷爷有些不好意思了,我连忙道歉:“实在对不起,都怪我没看好欣欣,让她摔倒了。”
望着欣欣爷爷远去的背影,我有些不解:孩子摔倒了,欣欣爷爷跑上去连看都没看有没有受伤,关心的却是:是谁把她推倒的?难道说责任问题比孩子受伤还重要吗?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也不会有这样的行为,假如真有,我们也绝对会教育他们的。也多亏欣欣是诚实的,如果孩子稍微有些夸张,加上家长的引导,那紧挨着他走路的孩子可就倒霉了。
通过欣欣爷爷的问话,我想到了现在的许多家长,特别是比较调皮一些的孩子。家长每当接上孩子,便是一顿质问:今天小朋友又打你了吗?又拿你的东西了吗?大班的孩子还好,年龄较小的孩子,本来现实与想象就容易混淆,让家长这么一问,就会极力的回忆与家长问话有关的事情,然后会顺口说出一些在园与他有关的孩子:哪个孩子打我了,谁拿我彩笔了?也许是不存在的事,让家长这么一问,正好强化扭曲了事实。无形中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阴影,在幼儿园做的没一件好事。
同样的问话,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接上孩子后: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和谁玩了?老师教你们做什么游戏了?……这么一问,孩子会认真回忆在幼儿园所做的每一件事,既提高了孩子的记忆力,还使孩子的口语能力得到了发展。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以正面的、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孩子长大后才会以正面和积极的方式对待他人,思考人生。相反,如果孩子从小接触的是反面的、恶意的言辞,他将来也会以负面的、消极的方式来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家长一定要注意引导孩子的方式。
教育笔记:浅谈幼儿思想品德教育
我觉得孩子在幼儿园里身处那种良好的环境,那在家里也要一起协助注重德育教育.
重视德育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普遍现象。幼儿正处在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期幼儿具有很大模仿性和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影响。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的“以我为中心”,在家是“众星捧月”,加之他们的自控、自律能力弱,来到幼儿园大集体中他们不懂得如何正确地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表现出自私、霸道、不懂分享、遇到挫折不懂如何应对。在我带小班时,经常会发生这样一个典型的现象:每个孩子都拿一堆玩具放在桌上,用双臂捂住,嘴里嚷着:“是我的,是我的玩具,不给你玩。”有几件玩具特别受欢迎,于是他们常为这些热门玩具而爆发“战争”。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必须从小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握住有利时机,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奠定良好基础。我觉得幼儿德育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多样的、生动活泼的。要使心血与汗水交融的德育耕耘获得金色的收成,浅谈几点看法。
一、教育者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陶行知曾说:“德高为范,学高为师。”人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幼儿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对幼儿施加良好的教育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记得有一次,我带小朋友在园内散步,看见地上有些碎纸头,当时,我也不经意,用眼看看纸头,带着小朋友过去了。没想到,事隔不久,在一次教育幼儿要爱清洁、讲卫生,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的活动谈话里,竞有孩子说“张老师,上次我看见你也没捡地上的纸头?”当时,我还记不起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后来,才想起确有这么一回事,连忙向孩子们道了歉。虽然这是一件小事,我却深感内疚。可见,为人师表的作用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所以说,幼儿德育应该从树立榜样、激起情感入手,以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主。
二、师爱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能起感化作用。
教育不能没有爱,师爱是转变幼儿思想工作的先导。思想教育是人与人心灵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是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的巧妙结合。孩子在家需要父母爱,来到幼儿园需要教师的爱。教师对幼儿要充满爱心、尊重、信任和理解他们,只有这样,幼儿才乐意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我班的石月笛小朋友,由于父母离异,爸爸学校工作又非常忙,一切都有爷爷照顾。开始转园来上幼儿园时,生怕老师不喜欢她或没注意到她,就时常用各种姿态、行动来引起老师及小朋友对她的关注。当时,我了解情况后,主动亲近她、关心她,用温馨的爱照顾她。不久,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说的话她愿意听,每当我带班上课时,她听得最认真。真是我和她之间始终以一种朋友式、妈妈式的关系存在,她的精神、情感得到了一种满足,她的学习认真了,与人能友好相处了,喜欢参加各项活动。
师爱不仅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源泉,也是改变幼儿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动力,是做好思想转变的一把金钥匙,它将激励幼儿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比如,对于聪明活泼的孩子,通常拥有许多崇拜者,大家喜欢;顽皮、笨拙、能力差的幼儿则容易受排斥而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越是这种孩子,教师要给他们多几分爱心和关切,使他们知道教师喜欢他,从而增强自信心,最使幼儿满意的奖励是教师的爱。此外还要善于观察、了解他们,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尽量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促其进步,当有点滴进步时,应在集体中给予表扬,使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同样受到大家关注。人非草木,爱心和关怀常能感化思想和行动。
三、把思想性与知识性融为一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紧密结合教材思想性及幼儿当前思想状况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我给孩子讲《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孩子门吃饭时爱说:“老师,我吃得干净,大公鸡不来啄我”。我给一个幼儿讲《小熊医生》的故事,使孩子们懂得了不能像小猴一样捡地上的东西吃,要不然会肚子痛,得去熊医生那看病。平时,我总是不失时机地运用童话、寓言和民间故事对孩子进行德育和美化教育。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分辨善恶是非,陶冶他们的情操。
四、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的教育。
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倡导“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的教育原则。在幼儿园对幼儿品德教育一般是在集体生活中进行。幼儿园集体生活中的荣誉、集体的舆论、集体行动规则、集体中的榜样都是教育幼儿的重要力量。一个班集体如果能保持和谐、安定、愉快的气氛,那么幼儿良好品德就会相应提高。良好气氛必须由全体幼儿共同创造维持,首先要培养幼儿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幼儿行动受到集体限制和协助。为达到这一目的,在一系列活动、游戏中有意识贯穿这种思想,比如,游戏中以组为单位,各组派代表比赛,星期五评红花也以集体为单位进行评比。让幼儿评这周哪组是好集体,好在哪儿;哪组差些,差在哪儿,使幼儿行为与他人紧密联系。一组做得好,全组发红花;一组个别做不好,全组不发红发。这样,做得好的孩子会责怪个别做不好的孩子,集体的遣责比什么都难过,教师借此机会引导做不好的幼儿,使他懂得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鼓励其上进,教育充满怨气的孩子懂得集体荣誉要靠集体来创造,自己做得好还要帮助做不好的小朋友,整个集体才会进步,一个人有时会错事,你要给别人改正机会,改正就是好孩子。这种教育常常会使集体涌现许多高尚的行动。“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的教育使幼儿进步快。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人的任务是复杂艰巨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持之以恒对幼儿做深入、细致且耐心的工作。从培养幼儿道德情感入手,无私地奉献爱心,组织好各项活动和交往,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集体的力量,逐步培养幼儿良好思想品德,同时,还需要家庭、社会一起协助。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具有远大理想抱负和品德高尚的人。
教育笔记:换位思考的改变
与人沟通,是一门艺术,与家长沟通,更是如此。与家长沟通已成为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之一。
对于新生班家长来说,班级老师的沟通技巧由为重要。刚进入幼儿园的家长对于幼儿园的一切是陌生的,对于孩子回家时口中说的事情都是信以为真的。
这天早晨,CC奶奶气冲冲的送CC来园说:“老师,你们怎么不让CC吃饭啊?又批评他,他现在都哭闹说不想来幼儿园了……”当时是孩子来园的高峰期,为了不影响正常秩序,我请CC奶奶缓和情绪,安排好孩子后与她交谈。交谈中,了解到CC没有回家说老师不让他吃饭,也没有批评他,而是CC奶奶在电视上看见一些虐童事件,所以她很怕幼儿园老师不给CC吃饱饭,打骂CC,就想先声夺人,给老师提提醒。了解情况后,我表示非常理解CC奶奶的做法与担心,并且详细介绍了幼儿园的一日工作和我们作为老师的职业道德。第二天,CC奶奶悄悄地把我拉到一边说:“老师,昨天的事非常抱歉,我不该那样,我孙子是我从小带到大的,对他我特别不放心,所以…….”奶奶走后,我反思了自己的工作,和班上老师共同思考,为什么家长们对我们有这样的误会?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对我们的工作不了解,对我们的教育方式不了解。
从那以后,我们三位老师以各种方式(家园联系栏、电话、来园、离园、校讯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渐渐的,家长们对我们的工作都表示认可与赞同。
在今后的与家长交流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许多不同的问题。但我坚信,只要我们老师用心地对待每一个问题,每一位家长,多与家长沟通,多尊重家长,多换位思考,多讲求方法,就能使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孩子们都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换位思考
在一次手工活动中,孩子们用橡皮泥做了好多甜点:有的孩子做了蛋糕,有的孩子做了饼干,有的孩子做了冰淇淋,真是五花八门。小朋友以蛋糕师傅的身份推销自己的甜品,经过几轮推销,J上场了,只见她小心翼翼地用手托着一片小小的饼干,小步地走着,终于她走上台,还没开口,孩子们就哄笑起来:“哎呀,你看她做得饼干这么小,怎么吃呀!”“她做的真难看,也肯定不好吃,你们看我做了好几层,她只做了一层!”……听着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着自己得饼干,小佳的脸红红的,低着头,嘴角使劲地抿在一起,眼睛紧紧地盯着自己手中的饼干。
我看到J那可怜兮兮、束手无措的样子,不禁情不自禁地想立刻安抚她的心灵,于是:
1.先安抚J受伤的心灵。
我会对J很温柔地说:“J,你做的小饼干老师看看做得不错呢,小朋友们一定没有见过这样的小饼干,所以他们才这么说,你不要难过,他们这样说不礼貌,原谅他们吧。”这样的语言不仅可以安慰到J,让她感觉到老师对她作品的肯定,在孩子的心里老师的评价与夸奖要比同伴的认可份量重得多,从而减缓她受伤的心灵。二来从老师这样的语言中让J分清对与错,学习与人交往的方式,一句原谅他们吧,让J明白宽容别人也能让自己感到不难过。这样的安慰,一定能抚慰J受伤的心灵,逐渐变得开心,同时还能帮助J建立自信。
2.再面向全体展开讨论。
展开讨论的目标是就事论事,通过讨论让孩子们懂得换位思考,宽容别人,并学会评价同伴的作品。我会告诉孩子什么叫“换位思考”,虽然这个词语有些抽象,难以理解,但我会以最通俗的语言帮助孩子们理解,尝试着让孩子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体会别人的内心。让孩子思考“如果我是J,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情会怎样”,这样的辨析与讨论,让孩子们觉得自己这样说J是不对的,还是不礼貌的。“宽容”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语,我会告诉孩子,宽容和原谅是差不多意思。告诉J应该原谅同伴,是因为大家是无心的,他们只是把自己看到的现状说了出来,只是同伴们还不会用婉转与好听的词语表达对别人的作品的评价与赏识,所以适当地宽容别人也能让自己快乐起来。这样的教育行为也是体现了“以小见大”的教育原则。以后老师更需要做的是,教给孩子评价作品的方法,告诉孩子评价同伴的作品,要用欣赏的眼光,宽容的心态和向别人学习的态度评价他人的作品,这何尝不是一种学习与做人的方式呢!
3.保持后续活动的精彩。
本次案例的发生由“一块小小的饼干”而引发,面对这块小小的饼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J的无所适从与难堪,同伴的不懂宽容,这些表象都为老师提供了教育内容与信息。除了上面老师的教育行为以外,在后来的教育行为中,我觉得还可以为孩子们欣赏各种甜点的图片,这样可以让孩子们了解甜点品种的多样化,同时感受到面点师的心灵手巧和甜点艺术,在欣赏中增强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这样做还可以帮助孩子在今后的活动中,通过借鉴制作出更好的游戏材料--点心。紧接着教师还可以生成一个美工活动,指导幼儿进行甜点制作,我相信孩子们做出的甜点一定会更好,J也会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最后教师再让孩子们采用蛋糕师傅的身份介绍自己的甜品,尤其是让J先介绍,这时的J一定会有一个赞新的、一个充满自信的J,还有一群慢慢懂得欣赏他人的孩子。
教育笔记:“存折”引起的反思
近阶段我们班在游戏中推出了“存折”,所谓“存折”顾名思义是让幼儿取钱和存钱用的,每本存折上我们老师都给幼儿存了20元得预存,可供幼儿玩游戏买东西的,当你在游戏中当老板或工作人员,工作时认真负责就可以赚钱了,然后我们老师帮幼儿在存折中盖章代表发工资,一个章相当于一块钱。当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想去买东西了,那就要拿着老师给她做得存折去我们的银行取钱了,我们班开了两家银行,一家是中国农业银行,一家是中国工商银行,存折上印了对应的标记。于是就要求幼儿取钱的时候要看清自己是什么银行的存折,对应的去自己的银行取钱。
当“存折”第一次实施的时候是张子俊和郑李芯当银行的工作人员,张子俊是农行的工作人员,郑李芯是工商的工作人员,游戏刚开始,好多小朋友都拿了自己的“存折”来取钱,一开始我还真担心这两个工作人员不能胜任,因为这两个小朋友在班级里的能力只能算是一般,在取钱的过程中不光要正确的把客人要取的钱给对方,还要求他们看客人的存折是否是自己银行的,我在张子俊边上看着他熟练的操作起来,心想今天张子俊真棒“欢迎光临,请问你要取多少钱”“这是你的钱,请拿好”“再见,欢迎下次再来”。正当我准备满意的离开时,我看到琦琦小朋友拿着工商的存折来这张子俊这取钱了,张子俊看也没有看就把钱给了琦琦,正当把钱教给琦琦手里的时候,我对着张子俊大声的说:“你啊看的,这是你们银行的吗?”子俊看看我,一声也不响,但我看的出他被我的吼声吓到了,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就轻轻的拉着子俊的手走到他银行牌子的面前对他说:“子俊刚刚老师声音太响了,对不起,你来看看,你银行的标记是怎么样的,再看看琦琦存折上的标记,你看看是不是一样的啊?”“老师我知道了,她存折上那个工字和这边的一个字是一样的”边说边指着隔壁工商银行的那个“工”字,“恩,子俊真棒,工字都认识的”“老师,我知道了,我下次会仔细看的”说完,他还对着琦琦说:“你下次要去隔壁家银行去取的哦,我是农业银行的”,说着又认真的为下个客人服务了。
幼儿教师的语言是提高幼儿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架起与幼儿相互沟通的桥梁,良好的幼儿教师语言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语言习惯的发展,恰当的幼儿教师语言能够稳定幼儿情绪,激发幼儿积极情感的作用,影响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在语言的应用上应注意准确规范、简明精炼、亲切轻柔,形象有趣,灵活机智。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把声音放的轻柔一些,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也有利于良好常规的养成。
教育笔记:由“我要加班”引起的思考
游戏时间过半,带班老师发出了换班的信号。可是五分钟过去了,“超市”里饰品柜台的柴静小朋友还是没有离开岗位,并正和前来交接班的朱允文小朋友闹着别扭,嘴里还带着哭腔说着“我要加班嘛,你让我在一边帮你吧”可是朱允文却并不让步,说“不行,我和XX是上晚班的,你现在下班了,就得出去!”。
“换班”是我们班在组织幼儿游戏时,为了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各大智能的平衡发展而制定的规则。这一规则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既能体验“工作”的乐趣和责任感,同时也能在“下班”后有更多机会去其他区域互动游戏,最大程度的促进孩子们在一次活动中得到不同角色的游戏体验。可是今天的柴静怎么了?平时一直乐呵呵的小脸蛋此时却带着哭样。这时,我放下疑惑,把柴静拥在怀中,轻声地和她交流:原来,昨天游戏时她也是在饰品柜台工作,因为昨天班中有小朋友请假,该区域晚班的角色正好空缺,于是,她就很自然地“加了班”。她觉得加班很开心,可以让自己把各种漂亮的小饰品摆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她还说她最喜欢在没有客人的时候在这里穿项链、设计耳环。她说她又想出了一个大家没见过的耳环马上想设计出来,所以,今天她还想继续加班。看着孩子执着的小脸和期待的眼神,我应允了孩子的加班要求,并要求孩子能自己用语言说服朱允文同意让她“加班”。
看着柴静的小脸由阴转晴,我庆幸自己没有用老师的威严和游戏规则去简单的处理孩子“要加班”的事件。游戏是幼儿内在动机的活动,不受活动以外的目标控制,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活动本身,因而是自由的,是符合自己意愿的一种活动,这才是游戏的本质。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游戏材料花了很多时间,可是游戏指导中,老师们却很少有精力去细致观察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往往过多地去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遵守规则的情况、材料使用情况等。过多的关注了幼儿在游戏中的认知发展价值,而忽视了幼儿在游戏中的情感发展价值,远离了幼儿游戏的本真需求。但愿在今后的游戏指导中,我们能更好的关注幼儿游戏的本质,使幼儿园的游戏有名有实。
教育笔记:“存折”引起的反思
近阶段我们班在游戏中推出了“存折”,所谓“存折”顾名思义是让幼儿取钱和存钱用的,每本存折上我们老师都给幼儿存了20元得预存,可供幼儿玩游戏买东西的,当你在游戏中当老板或工作人员,工作时认真负责就可以赚钱了,然后我们老师帮幼儿在存折中盖章代表发工资,一个章相当于一块钱。当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想去买东西了,那就要拿着老师给她做得存折去我们的银行取钱了,我们班开了两家银行,一家是中国农业银行,一家是中国工商银行,存折上印了对应的标记。于是就要求幼儿取钱的时候要看清自己是什么银行的存折,对应的去自己的银行取钱。
当“存折”第一次实施的时候是张子俊和郑李芯当银行的工作人员,张子俊是农行的工作人员,郑李芯是工商的工作人员,游戏刚开始,好多小朋友都拿了自己的“存折”来取钱,一开始我还真担心这两个工作人员不能胜任,因为这两个小朋友在班级里的能力只能算是一般,在取钱的过程中不光要正确的把客人要取的钱给对方,还要求他们看客人的存折是否是自己银行的,我在张子俊边上看着他熟练的操作起来,心想今天张子俊真棒“欢迎光临,请问你要取多少钱”“这是你的钱,请拿好”“再见,欢迎下次再来”。正当我准备满意的离开时,我看到琦琦小朋友拿着工商的存折来这张子俊这取钱了,张子俊看也没有看就把钱给了琦琦,正当把钱教给琦琦手里的时候,我对着张子俊大声的说:“你啊看的,这是你们银行的吗?”子俊看看我,一声也不响,但我看的出他被我的吼声吓到了,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就轻轻的拉着子俊的手走到他银行牌子的面前对他说:“子俊刚刚老师声音太响了,对不起,你来看看,你银行的标记是怎么样的,再看看琦琦存折上的标记,你看看是不是一样的啊?”“老师我知道了,她存折上那个工字和这边的一个字是一样的”边说边指着隔壁工商银行的那个“工”字,“恩,子俊真棒,工字都认识的”“老师,我知道了,我下次会仔细看的”说完,他还对着琦琦说:“你下次要去隔壁家银行去取的哦,我是农业银行的”,说着又认真的为下个客人服务了。
幼儿教师的语言是提高幼儿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架起与幼儿相互沟通的桥梁,良好的幼儿教师语言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语言习惯的发展,恰当的幼儿教师语言能够稳定幼儿情绪,激发幼儿积极情感的作用,影响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在语言的应用上应注意准确规范、简明精炼、亲切轻柔,形象有趣,灵活机智。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把声音放的轻柔一些,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也有利于良好常规的养成。
教育随笔: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之的新思考
在督导和年度考核,教育局的领导给了我们不同程度的指导,现将所获所得整理。
从环境创设、区域设置、活动组织(含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生活起居以及家园沟通等各个方面,制定基于幼儿园现行的课程方案,开展课程方案的游戏化、生活化、适宜性改造。
1.环境创设
以户外环境改造为契机,基于我园户外环境的优势和特点,分南北两个户外场地创设七都农场、动感地带、冒险山坡、沙水欢歌、湖畔人家、七彩果林、草坪大挑战、极限穿越、开心涂鸦等9个区域,将课程中的5大领域渗透到区域中,真正将户外环境融为课程的一部分。
2.区域设置
在区域整合和材料投放上进行改变:可以将原有的各个区角创设融入到角色区中,比如将美工区融入到照相馆中、将生活区融进娃娃家、把阅读区融进小小书吧、把表演区融进剧场、把建构区变成加工厂等等,各年级组老师根据小中大不同年龄段创设不同的区域,所有的区域都可以在角色游戏中完成,当然也可以将角色游戏融入在各个区域中,满足每个班的幼儿需求即可。教师需要在各个区域内提供多样的低结构的材料,比如纸筒、纸杯、杯垫、报纸、瓶子等随手可得材料,也可提供有特色的本土材料,如电缆线、梭织筒、芦苇杆、芦苇叶、芦花等,多到可以让幼儿随手拿取,以便进行创意的区域游戏。
3.活动组织
首先,依据支架6,尝试实行弹性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除了餐点和午休时间,其他时间允许老师根据活动需要,灵活调配。根据《指南》我们首先要在每一次活动中明确: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年龄段,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将《指南》中相应年龄段的教育途径和方法适当地渗透到幼儿的自主游戏中去。如在户外寻找小宝贝的过程中,很多幼儿都找了各种不同的植物当做自己的宝贝,甚至有的孩子将一些破损的叶子带到活动室中,教师应该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容忍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甚至破坏物品的行为,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活动后做好收拾整理。
其次,依据支架1,在弹性一日活动时间内,教师们做到每天观察1名幼儿,观察3次,每次3分钟的白描观察过程中,老师们都有一些困惑,观察可以随时随地,但是不方便及时记录下来。而且事情是偶发的,不可能特地去观察某一个孩子。
最后,依据支架2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自己的观察经历与教育经验,对于每一条目标都举出3个案例。
4.生活起居
根据支架4,一餐两点采取分桌自助式服务,每桌有,三个大餐盆、三个大勺。具体流程:(1)保育员将饭、菜按照每桌幼儿的定量盛在大餐盆中;(2)幼儿搬放椅子上桌;3、每桌幼儿依次将大餐盘中的饭菜盛入自己的饭碗和菜碗;4、多出来的饭菜可以按需自行添加,实在没有人需添而又有的多,由组长摊派分完。5、关于餐点:牛奶、饼干、点心、水果也是分配到每桌,然后幼儿在分桌自取。
5.家园沟通
利用家委会、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亲子活动、学前教育宣传月等形式,向家长进行宣传沟通。
教育笔记:老师,你的书看反了
今天下午我拿着教材书(省编教材)翻看时,忽然传来一声“老师,你的书看反了”,循声望去是黄桐桐小朋友在说。我接着问:“桐桐你怎么发现我的书看反了呢?我怎么没发现呢?”,桐桐说:“老师,你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的头都到下面了。”这时其他幼儿也跟着说起来:“老师看书还看反了呢?”我见状干脆把书合上,让小朋友们说一说应该怎样看书?这下可热闹了:有的幼儿说看书时,我们要和书里的小朋友面对面;有的幼儿说看书时,先看书面不能反着看;有的幼儿说看书时,怎样看着舒服怎样看;也有幼儿说看书时要先问一问老师等等,一时间出现了各种如何看书的答案。
听完孩子们的讨论后,我首先肯定了桐桐的发现:老师拿着书看时书面上的小朋友反了。桐桐是第一个发现这个问题的,而且她是这一学期新入园的小朋友。在上一学期中我们也是使用的这一套教材,全班二十多个小朋友都没有提出这个问题,或许是他们没发现,或许是他们发现了没说出来。
其次,我告诉小朋友们看书时不要只看封皮,要看里面的内容,只要书里面的文字、图片没有看反就行。
最后,我当众表扬了桐桐,表扬她观察很细心,能发现其他小朋友没发现的秘密,并且告诉了老师和小朋友。同时也希望其他小朋友以后向桐桐小朋友一样认真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去发现别人没发现的秘密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育笔记:一个动作引起的反思
外面的雨终于停了停,一连下了几天的雨,孩子们在教室里都快憋坏了,现在终于可以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了。
还没走出教学楼时,孩子们就已经开始兴奋了。他们的步子比以往出去活动时都要快,队伍后面的有些小朋友更是显得迫不及待,他们开始往前涌了。来到操场后,他们终于按奈不住自己的喜悦了。他们有的伸出小脚踩进了小水窝,激起的水花让孩子快乐的笑起来;有的用手去摸落在玩具上的水滴,水滴沾到孩子的手上时,孩子高兴的笑了。
玩了一会儿后,我带着孩子们来看中班的大哥哥大姐姐做游戏。这时,他们有些累了,有的小朋友想坐下。我一看地面,马上对他们说:“不能坐在地上,会把裤子弄湿了的。”而这时仍然有几个小朋友坐了下去。我着急的过去扶起孩子来对他们说:“你摸摸裤子是不是湿了?”这时中班的孩子游戏完了之后也累了,他们的老师对他们说:“请小朋友蹲下,你们用手摸一下地。”这时孩子们都去摸了。然后老师说:“你们看看自己的手,怎么了?”孩子们一看自己的手上都是水,并且是红色的,是橡胶掉的颜色。老师和他们说:“所以我们不要坐在地面上,否则,我们的裤子会弄湿了,会变成这个颜色的。”他们班的孩子们没有一个往地上坐的。
这件事让我找到了自己与有经验的老师的差别,很多时候我只是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而没有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不要这样做,只顾着言语说教,而没有让孩子亲身实践,以掌握生活经验。所以以后自己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思考,要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
教育笔记:一场虚惊引发的深思
都说现在的孩子是猴精,鬼马精怪的,想的事情都很成人化,也难怪,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年代,孩子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成人化的东西,怎么能怪孩子呢?
耳闻不如眼见,在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小孩,确切的说是个“小大人”,懂得特别多,想的特别多,让你无法用孩子的眼光来对待他。“小大人”名叫瑞瑞,长得很可爱,身上有着6岁男孩特有的调皮印记,特别好动。有一次,我们班一个老师让小朋友去上厕所,其他的小朋友都排好队去上厕所了,虽然有打闹的,但是在老师警告之后都很自觉的停止了打闹追逐,唯有瑞瑞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听不见老师的话,后来就把一个小女生推到在地上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怎能置之不理呢,首先我去安慰小女孩,让小女孩平静下来,接着我去跟瑞瑞讲这件事,瑞瑞不但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怪小女孩不好好看路,非得从她那边出去,当时我那个窝火啊!我告诉自己“淡定、淡定”调整好心态,我继续和瑞瑞讲道理。说实话,瑞瑞是那种很明事理的人,然后瑞瑞就去和小女孩道歉了。我们都认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可是后来却发生了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第二天瑞瑞的奶奶来学校找老师,说是“有一个小朋友把瑞瑞推到在厕所里,搞得手上还有擦伤。”我们都云里雾里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问瑞瑞,瑞瑞还有模有样的在那描述着当时的情景,我们都惊呆了,瑞瑞把事实完完全全的颠倒了过来,此时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颠倒黑白”。我们听着瑞瑞把事情讲完,然后和他奶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可是他奶奶似乎不相信老师的话,被逼无奈我们去看了监控录像,后来他奶奶才相信了我们得话。送走他奶奶之后,我们几个老师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和瑞瑞好好谈谈,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个任务就有我来完成,我和瑞瑞坐在一起,然后我就开门见山的和瑞瑞聊起了这次的事情,瑞瑞其实心里还是很害怕的,害怕我批评他,小眼睛死死的盯着我的眼睛不说话,我和瑞瑞说“人都会犯错误,关键是犯了错误能及时的改正就是好孩子。”瑞瑞半信半疑的看着我,我继续说道“老师也会犯错误,有时候不小心碰到小朋友,老师都和小朋友道歉了啊,还记的老师也向你道过谦啊!”瑞瑞似乎记起来了,就和我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瑞瑞吃完晚饭和奶奶出去散步,在和小朋友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因为害怕奶奶责备就说是在幼儿园的时候小朋友推到他摔得,其实幼儿园都是地面砖,就是摔倒也不会有擦伤啊,他奶奶想都没想就来幼儿园兴师问罪,弄得我们几个老师一头雾水。还好事情都解决啦,不然我们得背多大的黑锅啊!
从这件事情上我突然想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只要进了幼儿园,一切规矩,一切习惯就可以子啊幼儿园养成了。熟不知,家庭教育才是一个孩子的终身教育,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启蒙教育。现在很多孩子都是隔代教养,隔代亲就造成了现在孩子的娇生惯养,遇事不能客观的处理只是一味的寻找外在原因,这样对孩子是非常不利的。强烈建议家长还是有时间还是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能有一个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于己于人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育笔记:一张奖状引发的深思
又到月末,班里要发全勤小明星的奖状了,我根据每个孩子的出勤情况,统计了班里的全勤小明星人数。真不错,自从开展阳光体育锻炼以来,孩子们的体质确实有所增强,病假的少了,这个月又有超过半数的孩子满勤,获得了全勤小明星的称号。
这时,琳琳的妈妈给我打来了电话:“刘老师,我们琳琳今天感冒不能来上幼儿园了,是不是就不能拿奖状了?”我说:“是的,只有这个月天天来上幼儿园的孩子才能发奖状,琳琳今天不来,就不能是全勤了。”这时,我听见了电话那头琳琳在哭,她妈妈又说:“刘老师,你看能不能不差这一天,给我们这一张,不然她又要闹了。”我说:“发奖状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天天来上幼儿园,琳琳这么珍惜这张奖状,真是个好孩子,我来跟她解释一下吧。”琳琳的妈妈将电话交给了琳琳,我对着电话那头的琳琳说:“琳琳,老师知道你非常愿意上幼儿园,这次是感冒了才不能来了,这个月不得没关系,还有下个月呢,对不对?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琳琳说:“老师,我下个月一定不会再请假了。”我说:“好的,老师相信你,加油哦!”
放下电话,我不禁沉思,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全家人都宠着、惯着,孩子想要的都尽力满足,也不管是不是合理。就像今天这件事情,如果琳琳的妈妈能够给她讲明道理,琳琳一定会理解接受的。我们不能为了满足孩子,就失去该有的原则,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是一个个输不起的孩子。
教育笔记: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
早晨发生的一件事让我重新审视了一番我对女儿的教育问题。昨晚在帮女儿准备第二天穿的衣服时,因为天热就帮她准备了一套短袖的,谁知早晨醒来却因下雨天气转凉了,我就帮女儿又拿了一套长袖的,两套衣服放在一起,然后下楼干自己的事了,谁知我忙了半天也不见女儿下楼,还传来了哭声。于是就问她怎么了,刚开始她怎么也不说,最后搞了一句,妈妈我不知道穿什么衣服,看她那伤心的样子,我不知道是该批评她还是安慰她,但是换一种角度来看,这也说明我们做家长的失误,把孩子保护的太好、照顾的太周全了,什么事都舍不得让她们做,所以导致了今天这种局面。
其实做为家长,我们应尽早放手,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做主,学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现在有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吃苦,什么事都舍不得让孩子做,事事亲力亲为,以为一切帮孩子准备好了,不需要孩子操一点点心,才算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家长,甚至连吃饭、睡觉、玩耍这些方面都不鼓励孩子独立解决,从而导致孩子完全离不开家长,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常常毫不犹豫的就帮孩子把困难解决了,久而久之,当孩子再遇到困难时,自己也不愿意思考,就指望家长父母的帮助,具有严重的依赖情绪,长此以往,孩子便没有思考能力,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对小班来说,甚至对幼儿园来说,吃饭慢的问题是一个很普遍很普遍的问题,特别是对我们班来说,我们小三班吃饭慢是出的名的,有些孩子是因为吃不下了,我们会请他们倒掉,毕竟硬吃对身体不好。但是有个别孩子却是还是想吃的,可是吃到了食堂阿姨来拿碗还没吃完,但是因为是孩子还想吃,还没吃饱,所以我们只能是等要吃的小朋友吃完了。
但是由于是他们自己吃的很慢,我们不可能每天都是吃到12点的,于是我们便采取鼓励措施,鼓励吃得慢的小朋友吃快一点,或是发现他们一点点进步的地方都要去鼓励他们,“今天吃的快了,希望你明天也能吃得快点好吗?”用这样的方法孩子们的进步都比较明显。
而一些是因为吃不下的小朋友,我们在盛饭的时候会给他们相应的少盛一点,这样孩子们也能吃掉了。有的孩子我们会请他们先坐上来吃饭,并且同样用鼓励的方法,来鼓励孩子,并且孩子都还小,都喜欢听好听的话。
此外,当其他幼儿都吃完时,我们可以安慰这些吃饭慢的孩子们:“没关系,其他小朋友先去进行其他活动,你们慢慢吃,老师边收拾教室边等着你。”这样也可以消除幼儿吃饭慢的恐惧心理。久而久之,吃饭慢的孩子们也会有所改变,那么我们的进餐就会变得愉快而轻松了。
《教育笔记大班安全3篇》:教育笔记大班安全第1篇 每一天早操和户外活动前的排队真让人头疼。我发出“站队”的口令后,孩子们就会疯狂的向站队的地方冲去。有的孩子连小椅子都顾不上放好,
《幼儿中班教育笔记3篇》:幼儿中班教育笔记第1篇 《充分发挥晨间谈话的功效》 晨间谈话,顾名思义就是晨间活动时对孩子进行的集体或个人的谈话活动。我校幼儿老师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发挥它应有的
《幼儿园听课笔记40篇去年的树》:幼儿园听课笔记40篇去年的树第1部分活动目标1、理解儿童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对科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2、能够积极参与想象性谈话,学习词语:“隐身”、“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