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

日期:2022-01-11

这是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第 1 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千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课前问卷调查中,我了解到多数学生千以内数拐弯数和中间有零的数的读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知道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估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正确灵活地数数,能准确读写中间有零的三位数。逐渐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课件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都知道咱们班有多少学生吗?学生回答师板书51

2、猜一猜,我们马良小学有多少人呢?出示课件(马良小学全体同学站队做操的视频)

学生观察、猜测、汇报。

3、师板书582 你会读这个数吗?,谁愿意试一试?学生试读,教师评价。

4、582这个数与我们以前学习的数有什么不同?

582比我们以前学习的数要大,今天我们将学习象这样更多的大数,板书课题 千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说明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通过猜、估、观察,感受大数。】

二、建立数感,学会数数

首先我们学习数数(逐一出示课件小方块)

(1)10个小方块,( 课件演示)一个一个地数 板书 : 10个一是十

(2)100个小方块,可以怎样快速地数?(课件演示)十个十个地数 板书:10个十是一百

(3)1000个小方块,又怎样快速地数?(课件演示)一百一百地数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4)“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想一想,我们以前还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学生回答,师板书,千 个 十 百。通过刚才的数数,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相邻数位间的十进制关系。用红笔圈出10,强调满十进1。

(5)我们刚才一个一个、一十一十、一百一百地数了方块,不用这些方块,我们按要求数数。

练习数数(用开火车的形式)

(1)十个十个地数,从三百七十数到四百二十

(2)一个一个地数,从二百八十二数到三百零五。二百八十九后面是几,你是怎样数地?引导学生在拐弯数时,可以想一百以内的数,还可想相邻数位间的关系。

(3)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八十七数到一千。九百八十九后面是几?一千前面一个数是几?

【设计说明 通过数方块建立学生的数感,认识计数单位“千” 了解相邻单位的关系使学生会数数】

三、自主探究,学会读数、写数及数的组成。

同学们能数了吗?那我们把这些大数请到计数器吧。出示计数器,复习数位顺序。

(1)老师先拨一个数,个位是4,十位是1,百位是9谁能读出这个数?师板书 读作:九百一十四。谁能写出这个数?生说,师板书 写作:912 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表示()个百()个十和()个一。

(2)师拨304,学生试着读写,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中间有零的三位数的读写。(3)末尾有零的数,那又怎么读写呢?师拨数680引导学生共同学习。

(4)尝试练习 师说数,生拨数,读数,写数,说数的组成。(5)动手操作,同桌合作练习写数、读数、说出这个数的组成。

小结 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中间末尾没有珠子用零表示,中间的一个零要读,末尾的零不读。

【设计说明 在计数器上拨数 读数,说数的组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习千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生活中的数完成书上做一做1、2

生活中成百上千的数有很多很多,看,我们的小精灵带来的图片(出示课件):1)说一说数的组成。

广场上有330只鸽子。 天空中有580个气球。

(2)写出下面各数。

有八百六十人跑马拉松。 这片树林有九百五十棵数。

2.小鸡找蛋壳:

小鸡在母鸡妈妈的呵护下被孵化出来,但它们找不到自己的蛋壳了,你们能帮助它们吗?

6个百和4个十组成的数;10个百组成的数;500前面的一个数;4个百和6个十组成的数;

329后面的一个数

3.小动物排队:

小动物们按一定的顺序排队编号,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编出空白的号码吗?

300、400、500、( );

510、520、( )、540;

( )、( )、800、( )

【设计说明 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拓展思维】

四、课堂总结

静静地想一想,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在生活中碰到过千以内的数吗?

板书设计:

千以内数的认识

51 582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数位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10个一百是一千

写作:912读作:九百一十二 表示(9)个百(1)个十和(2)个一

写作:304读作:三百零四

写作:680读作:六百八十

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第 2 篇

  教学内容: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本第67-68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 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难点: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准备:

  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教学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99加1是多少?

  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主题图。

  (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3、教学例1。

  (1)数一数。

  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2)动动脑。

  每组快速数出100个小方块,应怎样数呢?

  小组讨论,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3)师:请你从一百往后数,数到一千,你行吗?你们觉得数到什么时候呢?有没有更好的快速的方法呢?

  根据学生所说,大家一齐数,教师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算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

  (个或一、十、百。)

  (4)师:通过刚才数数,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

  (5)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

  由男、女生两组分别数第1、2两题,比一比哪组数得的流畅。

  引导学生小组自行探究操作。

  巡视指导各个小组的活动。

  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

  小结:大家一起数意数,1个百、2个百、3个百、4个百……10个百(一千)。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提问小结:通过今天的数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检测练习

  1、 想一想,填一填。

  (1) 二百二百地数,数到一千。

  二百、( )百、( )百、( )百、( )百。

  (2)五百五百地数,数到一千。

  五百、( )。

  (3) 三百三百地数。

  三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

  (4)四百四百地数。

  四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

  (5) 用3、6、9、能组成哪些三位数,请你把它 写下来。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题。

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第 3 篇

  教材特点:

  千以内数认识的教学,在借助直观模型数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1000的含义,认识计数单位“千”,沟通个级四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的: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拐弯数。

  教师准备:

  课件、计数器

  教学内容:

  教材P75、P76

  教学过程:

  一、信息汇报

  汇报收集到的有关1000以内数的资料。

  二、探究新知

  1、数的认识。

  1000有多大?(估计说)

  大的数往往可由一些小的数组成,咱们看看电脑演示。

  动态演示P75例题1。

  (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

  边演示边数。 怎么数的?

  (2)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 )

  边演示边数。 怎么数的?

  (3)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

  边演示边数。 你发现了什么?

  2、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10个一是10

  10个十是100

  10个一百是1000。(板书)

  观察后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3、数数练习。

  [1]集体数,P75 做一做

  [2]数数接龙游戏

  4、猜数游戏

  三、生活中的数。说说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

  1、完成第75页的“做一做”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

  小结:通过今天的数数,你有什么发现?

  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

  2、在计数器上拨数

  806 480 521 600

  学生根据要求口答

  学生按要求数小方块,并交流自己是怎么数的。

  学生观察主题图,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

  小组学习

  任务:

  [1]数数(100——1000以内)

  [2]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3]汇报。小结

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第 4 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页。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走一走100米或200米的路程。

2.课件。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教材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公路上常见的交通指示牌引出千米,然后让学生亲身体验,要求学生走一走100米和200米的长度,推断走1000米大约要多少时间。在课前访谈中,发现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至于1千米大约有多长,基本上没有什么体验,学生表达也不甚清楚。可见,建立1千米的观念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此,本课目标定位如下: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该单位的简单化聚;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二)策略选择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千米”这一观念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了教学过程,具体用到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如课题引入时,让学生估计老师到上海经过的路程,引出千米这个概念,同时感受千米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如综合练习“我当西博小导游”,让学生置身生活情境中,既充分应用米、千米互化的知识,又让学生体验到千米存在的必要性。

2.选择验证: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存在差异,如学生放学经过的路线的不同,导致学生印象中从学校到某处大约是1千米的观念大不相同,教学设计时,教师根据学生常走的三条路线进行了步测,在学生回答后,课件中有选择地验证,强化“千米”的观念。

3.合作解疑:在建立和强化1千米的观念时,让学生在教师指导的前提下进行交流,互相纠错,实现互学共进;在综合练习“我当西博小导游”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或合作解答,或自主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片段实录】

教学片段一:初步建立千米的观念

师:课前大家都走了100或200米,并做了记录,你能说说走1000米大约花多少时间或走多少步数吗?

生1:我走了100米用了 60秒时间,照这样算走1000米就需要600 秒时间。

师:600秒也就是几分钟时间?(10分钟)有不一样的吗?

生2:我走100米用了70秒,照这样算走1000米需要700秒,大约12分钟。

生3:我走了200米用了3分钟,照这样走1000米,需要15分钟。

生4:我走了100米走了82步,照这样算1000米就需要走820步。

生5:我走200米走了132步,我以前走过1000米,大约走了754步。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6:不同意,200米走132步,1千米是200米的5倍,应该是660步。

生5:我走到后面越来越累,步数当然就多一些了。

师:同学们,她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6:我们如果按照走100米或200米的速度匀速走的话,可以直接将时间或步数直接乘5,但考虑我们小朋友身体状况的话,实际上走1千米所花的时间和步数就比匀速走多一些。

师:看来我们还要尊重实际状况。下面请同桌两人交流走1千米所花的时间和走的步数。

……

教学片段二:强化1千米概念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从校门口出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

生1:到邵逸夫医院吧。

生2:我认为不对,因为从学校门口到采荷路的34路车站就有一站路,而34路车站到邵逸夫医院还有三四站路呢,比1千米可远多了。

师:那你认为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呢?

生2:大约到采荷路口,因为到那儿大约两站路,接近1千米。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看(看课件演示)

生(全体):哦,是采荷路口。

师:如果往庆春路方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

生3:我觉得到庆春立交桥大约是1千米。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3:因为我家在立交桥边,我早上走到学校一般用14分钟,我走100米大约75秒,走1000米大约13分钟,13分钟和14分钟很接近,所以我认为到那儿大约是1千米。

师:让电脑叔叔告诉我们是否正确(电脑演示)。

生(全体):完全正确。

师:下面请你和同桌交流,学校出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并说说理由。

……

教学片段三:练习1选一选、填一填

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练习1,请看清题目要求。

(学生填写后反馈)

生1:我认为青春医院到众安桥的路程是1千米500米,因为青春医院到浙一医院是两个500米,刚好是1千米,再从浙一医院到众安桥500米,合起来就是1千米500米。

师:答案完全正确,有其他想法吗?

生2:我是这样想的,因为青春医院出发到众安桥有3站路,每站路大约是500米,也就是1500米,1500米=1千米500米。

师:你的思路非常清楚。如果从湖滨出发到大学路口大约多少路程,你们谁知道?

生3:我认为是2千米500米,因为湖滨到大学路口有5个500米,也就是2500米,2500米有2个千米1个500米,即2千米500米。

师:同学们,复兴大桥是杭州新造的大桥,它的信息谁能补充完整。

生4:我认为复兴大桥长约80千米,宽约26米。

生5:我对长约80千米有意见,我看过报纸,钱塘江的宽大约1200米,桥不可能80千米长,我认为填1千米500米比较合适。

师: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生6:我认为长填2千米500米比较合适,因为1千米500米第一小题已经用过了,钱塘江宽1200米,桥身加上两边的长度,大约是2500米,也就是2千米500米,填80千米、15千米更不符合实际。

师:正确,同学们很善于比较和估计,那么第三题谁来解决?

生7:我觉得飞机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800千米, 坐小轿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80千米,步行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15千米。

师:你们认为对吗?为什么这么填?

生7:飞机速度最快,所以应该填最大的数量800千米,小轿车比飞机慢多了,但也比较快,填80千米,步行最慢,我想我8分钟走1千米,60分钟大约走8千米,大人比小孩快,所以填15千米比较合适。

……

【教学反思】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达到这一要求,在反复的教学尝试中,我觉得该节课做到了以下几点。

1.找好知识的“生长点”,教学流程通畅。

本课开始就让学生通过估计铅笔长度、教室前后的距离、杭州到上海的路程这些具体问题感知单位由小到大的客观存在,以及千米这个单位出现的必要性,使千米这个单位的学习过程自然通畅。

2.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观念建立自然。

在1千米概念的建立初期,难度比较大,但教学中能充分尊重学生走100米和200米的真实体验,并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整理,通过合理的推理,知道1千米大约走多少步或走多少时间,利于概念的建立,特别是从学校到何处为1千米的估计、公交车站的路程估计,层次明显,不断帮助学生唤醒原有的生活经验,强化1千米的观念。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习方式合理。

在整堂课中,1千米观念的建立,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教师不断引导,提供相应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决定学习方式,如通过100米和200米来帮助建立概念时,学生既全体交流,又个别讨论,又如最后的综合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作还是自主探索。

在整个教学中,我也深切感受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环境在该课中应予以高度关注,因为教师的设计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在教学片段二中,教学时就发现有的班级学生大部分就住在校园后面,课件演示难以启发学生去强化1千米的观念。此外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多种结果出现以后,教师要灵活处理,如片段一中出现了一个学生走了1千米发现实际结果并不是按照乘5得到的,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应对……,显然,这些问题既可能导致教学失败,同时也是教师反思成长的有效资源,值得我们回味和珍惜。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