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6
这是一年级第几教案反思,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本课通过排队买票这一情境引入,通过说一说有几个人,小朋友排第二,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排第几,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等等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几个和“第几,初步让学生理解“几个是表示物体的个数是多少,“第几是表示物体所处的位置。课堂上,似乎掌握还可以,但是在作业本中,似乎又问题暴露太多,比如第2小题赛车,几号车,排名第几,似乎有些搞不清楚,第4小题,从左数,第几盆花,几朵花,也有些不清楚,个别孩子在问题理解上还需要加强。
自然数有两个含义,用来表示事物多少时,称为基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成为序数。本节课学习的是有关序数的含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点进行操作:
一、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感知“第几。
我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找到了一个与序数有关的故事:古时候,(《两只鸟蛋》教学反思)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吃肉包子,他吃了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吃到第五个,才觉得饱了,他拍拍肚子,叹了口气说:“唉,要知道吃第五个能饱,先吃第五个该多好啊!学生意犹未尽时,我问大家:“你们说,这个人说的对吗?“不对,不对。学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这时聪明的梁耀宇站起来说:“这个人要吃五个才吃饱,如果只吃第五个的话,那他就只吃了一个。我适时引出了今天的课题。
二、利用主题图,教学序数。
主题图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因此,我要求学生先认真观看主题图,明白主题图的意思。并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能不能知道谁最先买到票,为什么?从而引出序数 “第一。有了第一的认识,我进行了如下描述:“你能找到排在第三的是谁吗?穿粉红色衣服的阿姨排在哪……有了指向性较明的问题,学生迅速认识了第一、第二……
三、学生主动参与,巩固新知。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那么必须利用不同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主题图是静态的,我让学生演动态的排队图,既能使学生乐于参与,也能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实际情景中,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中,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排队的学生的具体位置。从左数排在第几、从右数排在第几的表述。但由于部分学生还分不清左右,因此,表述起来容易混淆,区分左右的训练有必要加强
四、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为了帮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我根据学生身边的事情,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第几的含义。如“我想考试得第一,我坐在第一排等等,学生有了老师的引导,很快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第几。这样,不仅让学生巩固新知,也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几和第几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 “几表示事物有多少, “第几是事物排列的顺序号。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年龄偏小,方位感还较差,对“几个和“第几个区别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在上这部分内容时,我是先通过排队买票的场景,让学生直接观察,数数,看到一共5人在买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各排在第几个,让学生认识“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学生充分地说,自由地说,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认识了 “几和 “第几后,对学生进行了练习,把 “想想做做第三题和第四题整合成学生喜欢的故事,边讲边引导学生做题,使学生更能吸引到老师这来,锻炼他们听讲的能力。这一环节让学生再一次认知几与第几,对理解力稍微差的学生也可以进行辅导。
除了在教学方面,我还发现要在鼓励中引导孩子成长。在做练习时有一道题是这样从几个梨中圈5个,然后把圈到的梨中的第四个上打上对勾。一般都是从左到右的圈,我发现班上一位行为习惯很差的.同学他们从中间不挨着的圈,当时我就把这位同学的作业展示给其他学生看,并且还表扬了这位同学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图形。第二天上课这位学生一直坐的很端正,并且知道举手回答问题,当时我还觉得奇怪。后来想想可能是我表扬了他使得他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时常在想这么简单的知识该怎样讲,能使孩子既能很容易的接受,又能从中得到学知识乐趣。活跃是孩子的天性,那么就要从孩子身上寻找可以利用的东西,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弥补他们的缺点。
《第几》这课,也是一个难点。这一课主要是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因此本课的重难点就是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我的整节课就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设计和教学,并认真地进行了反思,首先我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原有的知识经验,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凸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活动化的特点,使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自然数有两个含义,用来表示事物的多少时,是基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是序数。本节课学习的是有关序数的含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点进行操作:
一、情境引入,引导学生感知“第几”。
“第几”是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充分感知、理解,既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这节课的难点。 我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找到了一个与序数有关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吃烧饼。他吃了一个没吃饱,又吃了一个还是没吃饱,直到吃到第四个,才觉得吃饱了。他拍拍肚子,叹了口气说:“唉,要知道吃到第四个才能饱,那我先吃第四个该多好啊!”学生听后哈哈大笑,我问大家:“你们说,这个人说得对吗?”“不对,不对 。”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时有个聪明的学生站起来:“这个人要吃四个才吃饱,如果只吃第四个的话,那他就只吃了一个,还是没吃饱。”这就适时引出了今天的课题。
二、利用主题图,教学序数。
主题图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因此,我要求学生认真观看主题图,明白主题图的意思,并适时提问:从图中你能不能知道谁最先买到票,为什么?从而引出序数“第一”。有了“第一”的认识,我接着提问:“你能找到排在第三的是谁吗?”“警察阿姨排在第几?”有了这些指向性的问题,学生很快就认识了“第一”“第二”“第三”等。
三、学生主动参与,巩固新知。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么我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就让学生表演动态的排队图,这样做既能使学生乐于参与,也能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实际情景中,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中,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排队的某个学生的具体位置,并能使用“从左数排在第几、从右数排在第几”进行表述。
四、取材于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包括数学教育。在整堂课中,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帮助孩子们真正爱上数学。数一数图中买票的队伍中有几个人?小朋友在图中排在第几个?等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几个”与“第几个”,感性而又亲切,所有的素材均来源于实际的生活、取材于学生的身边,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数学与自然、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数”与“序数”的理解,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刚入学的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我又利用教材的教育资源,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五、联系生活,使学生乐学而又易学。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我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第几”的含义。通过让学生观察美丽画面,动手摆一摆、等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第几个”,整个认识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手、脑和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运动。这样做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变难学为易学、乐学。学生有了老师的的引导,很快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第几”的意思。这样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新知,也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的教学,首要的是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采取不同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其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学习数学是非常有趣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