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日期:2022-01-18

这是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第 1 篇

这是一堂分解因式复习课,老师一改往日严肃的面孔,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起了故事。

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印度,话说古印度有一位老人,在他临死之前把三个儿子叫到了跟前,老人说:“我就要死了,没有其他东西留给你们,只有19头牛,你们分了吧,老大分总数的一半,老二分总数的四分之一,老三分总数的五分之一。”说完不久就咽了气,既要执行父亲的遗嘱,又不准宰牛,应该怎样分才好呢?三个儿子都想不出恰当的办法来,他们请教了很多有学问的人,都没有办法解决。

有一天,一位农民牵了一头牛从门前经过,看到这三兄弟唉声叹气,问明原因后,他思索了片刻说:“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我把自己的这头牛借给你们,凑成20头,老大分二分之一,应得10头,老二分四分之一,应得5头,老三分五分之一,应得4头,余下的一头刚好还给我。”聪明的农民,绝妙的主意,事情就这样圆满的解决了。

讲到这里,老师很快的在黑板上写了这样的一道题:请讲x的4次方+4进行因式分解。同学们,你们会吗?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第 2 篇

假期闲来无事,看到几则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师生们读来都会感兴趣。

你知道吗?

中央一套《焦点访谈》节目的播出时间是晚上几点几分?

《焦点访谈》是时事、政治性较强的一个节目,应该选在晚上看电视人数最多的“黄金时间”播出,即应选在晚上7点到8点之间的一个时刻开始播出,那你知道为什么在晚上7:38分开始播出吗?

因为7点38分时,时针和分针重合,节目制作人的寓意是:用时针、分针重合来比喻时事政治的“焦点”。

线段形成之说

通常说,线段是由无数点组成的。实际上,对于这个说法,被很多人研究过。经过各界人士的推敲与争论,共有以下几个问题被提出:如果线段是由点组成的,那么是有限个还是无限个?如果是有限个,那么这些点是否有长度?如果无限个,那么这些点之间是否有间隔?

如果点与点之间没有间隔,那么点又不能说有长度,也就是它们都是孤立的,线段的长度也无从得出;如果点与点之间有间隔,那么是否可以再两个有间隔的点之间再插入一个点?那么它们之间能插几个点?

正确的说法是,线段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线段的长度,跟点有无程度没关系。有限和无限情况也不能简单外推。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用运动的观点解释:线段是点的运动轨迹。不过,现实生活中,人们早已默认“线段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这一说法。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后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大自然的某种“默契”?

精彩的“斐波那契数列”

早在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就发现,在1、1、2、3、5、8、13、21、34、55、89……这个数列中,存在一个很有趣的规律:从第三个数字起,每个数字都等于前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这就是著明的“斐波那契数列”。科学家们在观察和研究中发现,无论植物的叶子,还是花瓣 ,或者果实,它们的数目都和这个著名的数列有着惊人的联系。

像其它植物一样,桃树的叶子在排列上井然有序。它的叶子的叶序周是“2”,即从起点至终点的螺旋线绕树枝两圈,5片桃树叶排列在这“2”周的螺旋空间里,有着明显的排列规律。桃花、梅花、李花、樱花等也是依照“斐波那契数列”排列的,花瓣数目为5枚。如果仔细加以观察,便能在菠萝的表层数出向左旋转的圆有13圈,向右转的圆是8圈;松树上结的松球要么是21和13,要么是34和21.

仔细观察向日葵盘,虽然有大有小,不尽相同,但都能发现它种子的排列方式是一种典型的数学模式。花盘上有两组螺旋线,一组顺时针方向盘绕,另一组则逆时针方向盘绕,并且彼此相连。尽管在不同的向日葵品种中,种子排列的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和螺旋线的数量有所不同,可往往不会超出34、55和89或者89和144这三组数字。这每组数字就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两个数,前一个数字是顺时针盘绕的线数,后一个数字时逆时针盘绕的线数,真是太精彩了。正因为选择了这种数学模式,花盘上种子的分布才最有效,花盘也变得最坚固壮实,产生的几率也最高。

自然中蕴含着很多奥秘,自然与数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小故事,数学课就不再那么枯燥无味,而是多了一些趣味性、科学性,就会鲜活起来。学生就会对数学更有兴趣,对数学的学习就会多了一份渴望,多一份对数学领域的思考和探索。

假期中,如果每一位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体验,也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有了点滴发现,学生也会心情愉悦,情绪高涨。那么学习起来更有劲头,对生活也会多一份热爱和执着。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第 3 篇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06---109页,圆的认识和圆的画法,完成练习二十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并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习用圆规画圆,初步能按要求画圆。

  2.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完成知识的意义赋予,从中培养探究意识、发现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圆的美,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具准备:圆规、剪刀、水彩笔、白纸、直尺、一副三角尺、绳子、羊的头饰、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 直线图形

  师:(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平面图)三角形、四边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线段有什么特点?

  生:线段有两个端点,是直的,可以度量。

  师:所以我们称三角形、四边形是平面上的直线图形。(板书:直线图形)

  2.曲线图形

  师:(出示圆的平面图)这是我们学过的… …

  生:齐说“圆”(板书:圆)

  师:相对于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圆是由曲线围成的,所以我们称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板书:曲线图形)

  3.引入圆的特征讨论

  师:想一想:你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生:(举例略)

  师:同学们一年级时就初步认识过圆,现在都六年级了,你现在知道多少有关圆的知识?

  生①:圆是一种优美的图形,建筑设计中应用广泛,如:圆形花坛,圆形装饰图案。生②:圆形便于滚动,所以车轮都是圆的。

  生③:一张白纸经折叠后可以剪出一个近似的圆。

  生④:(举起自己的圆规)这是圆规,用它可以画圆。

  师: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来呢?这就需要认识圆有什么特征,下面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圆的认识)

  二、新课

  1.圆的画法

  (1)自由画

  师:拿出自己的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师板书:画圆)

  生:独立画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画出来的?

  生:… …(用自己的话描述)

  师:谁能用老师的教具圆规上黑板上画圆?(让两名同学上黑板画,提醒其余同学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画的?)

  反馈①:一只手摁住圆规固定的脚,另一只手使圆规的另一只脚旋转,顺利画出圆。

  反馈②:教具圆规不好使唤,想固定的那只脚不停移动,用力过猛又使圆规两脚的距离发生变化,无法画出圆。

  师:为什么这位同学用圆规能轻巧地画出圆,而另一位同学却画不出圆呢?

  (点拨总结出画圆的步骤:“分开”、“固定”、“旋转”。分别板书)

  2.认识圆心

  师:(以黑板上学生画的圆为例)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这一点(用彩色粉笔点出)叫圆心(板书“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标出:O)。请同学们在自己画的圆上点出圆心,标出字母O。

  生:独立完成。

  3.认识半径

  师:举起你们刚才画的圆,互相看一下,都一样大吗?

  生:不一样大。

  师:为什么大的大,小的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圆规两脚分开的大小有关。

  师:你们的意思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长时,画出的圆大,两脚间的距离短时,画出的圆就小。请在你的圆上画出一条表示两脚间距离的线段。

  生:独立画。

  师:(以黑板上学生画的圆为例)请同学们仔细看,圆规的一只脚固定在圆心O,当另一只脚旋转到A点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OA(画出线段OA);当另一只脚旋转到B点时,两脚间的距离是OB(再画出线段OB)

  问:线段OA和OB相等吗?

  生:相等。

  师:你是凭观察得出的,那怎样验证呢?

  生:测量。

  师:指名上黑板测量OA与OB的长并报告测量结果。

  生:确实一样长。

  师:在这个圆的曲线上,像A、B这样的.点可以找出多少个?

  生:无数个。

  师:表示两脚间的距离的线段可以画多少条?设想一下它们的长度如何?

  生:无数条且长度都相等(板书)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叫做圆的半径(板书: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给你们刚才画的半径标上r。

  师;半径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在哪里,另一个呢?

  生:一个端点在圆心,另一个端点在圆的曲线上。(板书:圆心 圆的曲线上)

  师:那什么叫半径呢?

  生:用自己的话说(师完成半径定义的板书)

  师:同一个圆里,半径有什么特点?

  生:无数条且长度都相等。

  4.认识直径

  师:把自己画的圆剪下来

  生:独立剪

  师:示范对折,打开,出现一条折痕,用食指摸折痕;换个方向再重复一次。

  生:在教师示范下同步进行。

  师:像这样再重复折几次

  生:独立对折、打开、摸折痕。

  师:你折了好多次,可以发现什么?

  反馈①:每折一次出现一条折痕。

  追问:你折了几次,出现了几条折痕,与他不一样的呢?像这样的折痕在你的圆里能再折出来吗?

  反馈②:对折后圆的两边能完全重合,圆被平均折成两份。

  反馈③:每折一次出现一条折痕,每条折痕都是圆上的线段。

  反馈④:这些折痕相交于圆心。

  追问:你对折出几条折痕,谁折出的折痕比他多,他说的结论正确吗?在你的圆里,这样的折痕可以折出多少条?这个结论正确吗?

  反馈⑤:这些折痕都一样长。

  追问:怎样验证?

  生:测量

  师:量出你圆里每条折痕的长度

  生:汇报结果。(指导学生说:“在我的圆里,… …”)

  师:刚才说了这样的折痕有无数条,所以可以怎样下结论?

  生:同一个圆里,所有的折痕长度都相等。

  师:谁能给“折痕”起个名字?

  生:直径(板书:直径)

  师: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在自己的圆里给折痕画出一条直径,标上字母d。

  生:完成

  师:同一个圆里,直径有多少条,长度有什么特点?

  生:略

  师:直径这条线段,它通过了…?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

  生:通过圆心,两个端点都在圆的曲线上。(完成直径定义的相应板书)

  反馈⑥:这些折痕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或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师追问: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说说道理。

  生①:直径通过圆心,以圆心为界,可以把直径分成两条半径。

  生②:在我的圆里,经过测量可以验证这个发现,我的圆里直径的长度都是□厘米,半径的长度都是□厘米,所以说直径是半径长度的2倍。

  师:换过来说,半径的长度就是直径的… …。生:略师:写出字母公式:d=2r r= d 2 ,注意强调“同一个圆里”。

  (以上6点反馈,学生说出多少就处理多少,先说出哪一点,就先处理那一点。)

  三、巩固

  1.第108页“做一做”。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2.第109页练习二十五第3题。已知半径长求直径;已知直径长求半径。

  (此项练习放在直径与半径长度关系揭示后进行)

  3.学习按要求画圆。完成第108页“做一做”(画半径是3厘米的圆)。

  教师示范,引导学生逐步完成。

  (1)在作业本适当的地方点一个点做圆心,要考虑上、下、左、右的间距。

  (2)以圆心为起点,向右水平方向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3)圆规一脚固定在圆心,另一只脚在3厘米长线段的终点处,然后绕圆心旋转。

  (4)标出字母o、r、d。

  4.第109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

  与圆的特征有关。因为圆曲线上的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车轴装在圆心,车轴到地面的距离永远是半径,这样车轮行驶平稳。(配图:如果车轮在水平的路面上行驶,车轮运行时车轴移动形成的直线(轨迹)与地面平行)

  5.阅读第109页第5题,独立填书。

  想:怎样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

  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边演示边说。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第 4 篇

教学案例:

本教学案例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 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用圆规画圆的作图能力,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探究重点:理解圆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学具准备:圆形纸片、圆规、直尺等。

探究学习过程:

一、设疑揭题,明确目标

1.大屏幕出示教材套圈游戏的第一幅图:一些小朋友像图中这样站立进行套圈游戏,比谁能套中小旗。对于这样的方式,你有什么想法?同桌间先交流一下。

生1:我认为这样的比赛不公平,站在中间的小朋友容易套中。

生2:我也认为这种比赛不公平,因为每个小朋友离小旗的距离是不相等的。

师:站的近的小朋友比较容易套中,很显然这样是不公平的。那么站成正方形又会怎样哪?(呈现教材第二幅图)

生:这样还是不公平,因为边上四个人离小旗近,角上的四个人离小旗远。

师:站成正方形还是不能解决游戏中的公平问题。怎样才能公平呢?

生:有办法了,站成圆形就可以了。

师:(大屏幕出示第三幅图)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呢?

生:因为无论站在什么地方,小朋友和小旗的距离一样。

为什么站成圆形进行套圈游戏比较公平?

通过我们的学习,老师相信你们能自己解决。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并掌握新知,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直观比较、了解概念。(圆)

圆跟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呢?

(课件出示以前学过的图形:先闪动围成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线段,再将围成圆的曲线用红线走了一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圆是曲线图形)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圆形吗?(生举例)

(二)操作引路,感知概念(名称、特征)

结合你们在美术课上学剪窗花的相关知识,用一张正方形的纸,不借助任何作图工具,以小组为单位,剪出一个圆。学生分组行动后,请各组举起自己的圆,为什么有的同学一下子能剪出圆,有的却不是一个圆?你可以将纸折折,也可以用笔画一下,发现了什么?学生画画、折折。

生1:(兴高采烈,有了新发现):看,我们组剪出来的图形近似圆,我们发现刚才折纸的时候,再对折,将纸折成一个小三角,剪圆、展开,纸中心有一点,而且,我们发现,从这点到圆上一点的长度是差不多的。

生2:(有所发现)我组剪出来的图形不象圆,我们也将纸对折,再对折成小三角,剪出的图形从中心一点到图形边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长短不一。

师:我在教室转的过程中,发现有几位学生剪的较好,我就请其中一位说说他是怎么剪的?

生:我们小组发现一个秘密,要使剪出的图形象圆,就必须先定一个点,再定一个长,以定点为中心,以定长为距离在四周画出许多点,沿着这些点剪下来,剪出来的图形就是圆。

师:大家照这位学生的话去做,重新剪出一个圆,再讨论,看看能发现什么?

(大家高兴极了,分组继续操作)

大多数手举他剪的圆。(我发现圆上画有半径、直径或其它线段)。学生边举圆边发言,我只是在旁倾听,不做干预。

[通过学生的折和量,来发现感知圆里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为学生探索圆各部分的名称,猜想圆的特征,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三)大胆尝试,找出画圆的方法

1.同桌交流,用手边的工具尝试画圆。

生1:我固定大拇指,用食指绕一圈,画出的图形就是一个圆。

生2:我我用一根毛线,给毛线的一端打个结,用图钉固定,在毛线的另一端栓一根铅笔,使铅笔和图钉的距离保持不变,把毛线拉紧绕一圈,也可以得出一个圆。

生3:我用圆规可以画圆,把圆规的一脚的针尖固定在一点上,另一脚旋转一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

师:圆规是画圆的专用工具,我们通常用圆规画圆。

请大家想一想刚才几位学生画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是固定一点,以定长绕定点旋转一周就可得到一个圆。)

练习、下面哪些是圆的半径或直径?为什么?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

[在学生经过操作,对圆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课文,再通过互相交流,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逐步建立了完整的正确的概念。]

(四)猜想验证,概括特征。

1.分组讨论,进行猜想。

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折圆、量圆时所发现的,猜一猜,圆可能会有哪些特征呢?(学生分小组讨论)

2.交流讨论,提出猜想。

请各小组把讨论情况在全班交流一下。

(根据交流情况,师板书猜想内容)

3.各自验证,全班交流。

(全班学生各自想法验证:有的折圆,有的量折痕,有的在圆中画直径、半径,有的量直径、半径,有的列表记录量的数据……)

请同学们把你验证的方法和得出的结果告诉大家。

4.媒体演示,加深理解。

(多媒体将学生验证的圆的特征运用了旋转、重合,进行了动态演示)

5.学生概括,总结特征。

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都相等,所有半径都相等

这就是我们验证出来的圆的特征,同学们同意吗?

(异口同声:同意。一生提反对意见:这些特征必须在同一个圆里才能成立。)

哎呀,你真聪明,把大家容易疏忽的问题给提出来了,真了不起!(师边说边板书:在同一个圆里)

6.对照验证,完善猜想。

[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操作过程与已学过的半径、直径,对圆可能有哪些特征进行合理的猜想;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然后自己验证,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发展;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圆的特征。]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课堂上及时提问,教师及时追问,学生去发现结果,从而获取新知,把解决问题的探索权利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从事教学活动,亲自参与,经历数学探索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自我实践,学会用圆规画圆。

1.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2.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3.师小结画圆步骤

( 画圆是这节课的非重点内容,学生通过自我实践便可掌握。)

讨论:圆的位置有什么确定?圆的大小有什么确定?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觉得圆的大小)

(六)、观察与思考:

1、课件动画演示:小鹿、小熊、小兔分别开着车轮是正方形、椭圆形、圆形的车进行比赛,比赛的结果小兔取得了胜利,学生发现小兔开的车的车轮是圆形的。

(通过动画演示,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学习主动,积极性高。)

2.设疑。为什么车轮都是做成圆形的呢?

(课件闪动圆形轮胎后,圆跳出,师在黑板上贴上圆形纸片,然后学生试回答)

3.揭题。

正方形的中心点到边上各点的距离不全相等,这样的车轮滚动时不平稳;而圆在滚动时,圆心到圆周的距离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相等)[(1)动画演示车赛,结果轮胎是圆形的车取得胜利,从而引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学生可根据已学的知识来解释,充分让学生感到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热情。(2)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所要了解的内容,充分发挥其自我探索的能力。]

三、巩固新知

1.填空。

(1)圆是平面上的一种( )。

(2)左图圆内固定的一点O是这个圆的( );线段OB是这个圆的( ),用字母( )表示;线段AC叫做圆的( ),用字母( )表示。

(3)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比是( )。

(4)把一个圆规的两脚张开4厘米,画一个圆,它的直径是( )。

2.判断。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2)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

(3)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4)半径决定着圆的大小,圆心决定着圆的位置。( )

(5)画直径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2.5厘米。( )

(6)直径6厘米的圆比半径4厘米的圆大。( )

3.操作。

指出下面圆的几条线段中哪一条是直径。

量一量这几条线段的长度,可以知道,

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 )的一条。

根据这个道理,请你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

你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井盖为什么是圆的呢?

人们在围观时,为什么会自然围城圆形呢?

(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感知数学中也存在美,并能用所学知识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质疑释疑:

学了"圆的认识"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甲:圆的周长和面积怎样求?

生乙:怎样在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

你们所提出的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都会得到解决。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老师给二年级同学上体育,课前想在操场上画几个大圆圈让学生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可以让两名学生上来演示,作为给学生的提示:一名学生站着不动,另一名学生拉着他走一圈)

(通过此练习,发散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