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PPT课件 > 学前班PPT课件

中国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中国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中国学前教育史PPT课件这个PPT共91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PPT的教学目标儿童生活常规的培养,初步的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

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制度
第一节  古代儿童的社会公育
一、古代儿童社会公育的内容
◆生产劳动教育
◆道德教育(生活习俗教育)
◆宗教教育
◆艺术教育
◆军事教育
二、古代儿童社会公育机构
◆最早的儿童学校——庠。
    三、古代儿童社会公育的主要特征
 ◆内容简单、多样
 ◆没有专门场所和教师
 ◆言传身教
第二节  古代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
  ◆齐家治国的基础
  ◆获取功名,光耀门楣
二、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
  ◆儿童生活常规的培养
  ◆初步的道德教育
  ◆文化知识教育
  ◆婴幼儿身体保健教育
三、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教儿宜早
    ◆教子义方
  ◆信而勿诳
  ◆潜移默化
  ◆循序渐进
  ◆有教有爱
四、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游戏
    ◆讲故事
  ◆体罚
第三节  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
  ◆宫廷儿童教育的核心是对未来帝王的教育,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教育制度(三公、三母)
  1.保傅制度: “三公”:太师、太保、太傅
  2.乳保制度 : “三母”:子师、慈母、保母
第四节  古代的胎教
  一、古代胎教的产生和发展
 ◆西周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学术下移,胎教开始为世人所知。此时也有了最早的胎教书籍《黄帝内经》。
◆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则初步形成于汉代。贾谊的《新书》和刘向的《列女传》。
◆隋唐至两宋时期,是我国胎教理论和实践深化发展的阶段。
◆元明清时期,随着医学的分化,使得我国胎教学说又有了一定的充实与提高。
二、古代胎教的内容
   ◆精神
   ◆饮食
   ◆环境
   ◆起居与生活习惯
三、评价
  ◆古代胎教的经验:
  第一,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第二,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第三,重视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第四,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
◆古代胎教的局限:
  第一,夸大了胎教的作用
  第二,胎教思想还是初步的,多是经验的简单总结,甚至带有迷信的成分
  第三,过于强调礼对孕妇的约束
第二章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贾谊的太子教育思想
   ◆贾谊按太子一生不同时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将太子整个教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
◆早谕教
   ◆选左右
   ◆重儒术
第二节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一、家庭教育的内容
  ◆道德理想、道德情操的教育
  ◆学艺的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原则方法
 ◆固须早教
 ◆威严有慈
 ◆均爱勿偏
 ◆应世经务
 ◆重视风化陶染
第三节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一、儿童教育的意义
◆朱熹按年龄和心理特点把人的教育分两个阶段:小学、大学
◆强调儿童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
二、儿童教育思想
◆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
◆要求慎择师友
◆教育内容上学“眼前事”
◆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
◆提倡正面教育
第四节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顺导性情,鼓舞兴趣
◆循序渐进,量力而施
◆因材施教,各成其材
◆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第三章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
一、我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
◆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妇女就业,家庭无法进行学前教育
◆维新派教育改革、主张学习西方
二、蒙养院制度的确立和实施
(一)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颁布,这是我国第一部学前教育法规。
◆蒙养院的对象:设置蒙养院为学前教育专门机构:招收“3-7岁儿童”,“每日不得过四点钟”
◆蒙养院的设置:不单独设置,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蒙养院保教要旨:身心健康发展
◆蒙养院课程:游戏、歌谣、谈话、手技
◆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
来源:育婴堂的乳媪、敬节堂的节妇
培训:选识字妇女为教员,教材是《孝经》、《列女传》等官编教科书。
(二)蒙养院制度的实施
◆女子师范中保姆的培训
◆蒙养院的设立
◆蒙养院制度的特点
三、外国教会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
◆创办幼稚园
◆培植师范,兴办幼稚师范
◆翻译、出版幼儿读物
◆兴办各种“慈幼机构”
◆收回教育权的斗争
四、康有为的学前公育思想
◆儿童的公养公育
  1.消灭家庭,儿童教育由政府负责。
 2.设计从胎教到大学的公养公育理想教育制度。
◆论胎教
  1.胎教的重要性
 2.创立人本院,对孕妇进行集体胎教
◆论婴幼儿教育
1.严格的管理制度
2.重视自然、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3.明确教育宗旨:“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
第四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
  ◆蒙养园制度的建立
     1.蔡元培主持制订“壬子癸丑学制”,蒙养院改名蒙养园
     2.蒙养园纳入到真正教育机构中,地位提高
◆幼稚园制度的确立
        1.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蒙养园改名幼稚园。
    2.明确学前教育是学制的第一阶段。
二、幼稚园课程
  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颁布。
    ◆三大内容: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
    ◆四大目标:增进身心健康、力谋快乐和幸福、培养习惯、协助改进家庭教育。
    ◆七项课程: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
三、各类幼稚园的建立与发展
  ◆公立幼稚园
  1.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下设的幼稚园
  2.浙江大学教育系培育院
◆私立民办幼稚园
  1.厦门集美幼稚园
  2.北京香山慈幼院
  3.南京鼓楼幼稚园
  4.南京燕子矶乡村幼稚园
  5.上海大同幼稚院
  6.上海劳工幼儿团
四、幼稚园保教人员的培养
  ◆公立幼稚师范教育
     1932年《师范教育法》
     1933年《师范学校规程》
  ◆私立幼稚师范教育
五、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学前教育
  ◆1939年颁布《幼儿园规程》,1943年修改为《幼儿园设置办法》。
  ◆幼稚师范教育的发展
第五章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一、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方针和政策
  (一)苏区的托儿所制度
  ◆1934年2月颁发的《托儿所组织条例》,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学前教育指导性文件。
(二)抗战和解放战争的保育院制度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及其分会的成立。
  ◆ 1941年颁布《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对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学前教育发展起了极大推动作用。
二、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主要类型
   ◆寄宿制保育院、托儿所
   ◆单位日间托儿所
   ◆母亲变工托儿所
   ◆小学附设的幼稚班
   ◆化整为零型托儿所
三、老解放区学前儿童保教内容和方法
   (一)婴幼儿保育
   ◆提供必要的、合理的营养
   ◆坚持合理和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
   ◆积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二)婴幼儿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
   ◆知识技能培养
四、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
 ◆坚持为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
 ◆贯彻依靠群众和勤俭办学的原则
 ◆实施“保教结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
第六章  现代学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学前教育理论基础——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二、学前教育的服务方向——创办人民大众、适合国情的幼儿园
   ◆创办适合国情的幼儿园
   ◆建设省钱的幼儿园
   ◆建设平民化的幼儿园
三、创造教育思想
   1.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六大解放
    ◆解放小孩子的头脑
    ◆解放小孩子的双手
    ◆解放小孩子的眼睛
    ◆解放小孩子的嘴巴
    ◆解放小孩子的空间
    ◆解放小孩子的时间
2.培养创造力
     ◆营养
     ◆习惯
     ◆因材施教
     ◆民主
四、幼稚师范教育——从实际出发,培养幼教师资
   ◆从本村“天资聪明,同情富厚之妇女”中吸收
   ◆创办幼稚师范学校,并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革新
   ◆艺友制:学生+导师,实践学习,边干边学。
第二节  张雪门学前教育思想
    一、论幼稚教育的目的
   ◆张雪门把中国幼稚教育分为四类:培植士大夫、培养宗教信徒、发展儿童个性、改造中华民族。
   ◆张雪门倡导“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二、论幼稚园行为课程
    (一)行为课程的含义
    ◆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二)行为课程的组织
  ◆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
(三)课程实施原则
    ◆课程设置要经过人工的精选;
    ◆注重智能和情感的培养;
    ◆课程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四)课程实施指导
        ◆计划、知识、技术、兴趣、态度。
三、幼稚师范的见习与实习
   (一)见习、实习场所
   ◆4种实习、见习场所:中心幼稚园、平民幼稚园、婴儿保教园、小学。
(二)实习、见习时间安排
 ◆参观(1学期):以观摩为主,重点培养对幼稚园的基本观念。
 ◆见习(1学期):参与整个幼稚教育活动。
 ◆试教(1学年):承担幼稚园的日常工作及教学任务。
 ◆辅导(1学年):把实习工作延伸到儿童家庭、婴儿园、小学及社会。
(三)实习、见习的组织
    ◆有系统有组织的实习四个条件:步骤、范围、时间、导师和方法。
第三节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家庭教育理论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
  ◆“幼稚教育从三岁半开始已经太晚了,不重视幼稚教育,是国家最大的损失。”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体、智、德和谐发展
      ◆体育:强调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
   ◆德育:注重儿童的情绪发展和学会初步的待人接物
   ◆智育:注重丰富幼儿的经验
(三)家庭教育原则
   ◆以身作则
   ◆教养态度一致
二、幼稚园教育
   (一)幼稚园教育的要求
   ◆1927年陈鹤琴在《我们的主张》一文中,他提出办好幼稚园的15条主张。
(二)幼稚园的课程——活动课程模式
    ◆“五指活动” :
         1. 健康活动
         2. 社会活动
         3. 科学活动
         4. 艺术活动
         5. 语言活动
(三)幼稚园教学方法——整个教学法
     ◆陈鹤琴认为传统的分科教学使“教育的统一性被肢解了”,主张把学校作为整体,把儿童所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教给儿童。
三、“活教育”理论
   ◆“活教育” 实质是“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其理论体系包括三大部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
(一)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二)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三)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第五节   张宗麟学前教育思想
     一、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幼稚教育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幼稚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
   ◆幼稚教育在学制上处于基础地位
   ◆幼稚园是家庭托付儿童的第一场所
二、我国幼稚教育的弊端及其补救办法
       ◆弊端:
   1.教会对幼稚教育的垄断
   2.社会对幼稚教育的不重视
      ◆补救办法:
   1.停办外人之幼稚师范及幼稚园
   2.严定幼稚师范及幼稚园标准
   3.筹设幼稚师范及幼稚教师
   4.引起社会之注意
三、幼稚园课程
   (一)幼稚园课程的含义
   ◆幼稚园课程从本质上说是幼稚生在幼稚园的一切活动。它包括“一切教材、 科目、幼稚生的活动。”
(二)幼稚园课程的来源
   ◆幼稚园课程内容来源于下面4个方面:
   1.儿童自发的各种活动
   2.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产生的活动
   3.儿童与人事界接触产生的活动
   4.人类流传下来的经验
(三)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幼稚园课程中应增加“社会”科目,因为幼稚园的一切活动都具有社会性,幼稚园的儿童之间也进行社会性交往。
◆社会化课程内容包括7各方面:
   1.关于生活、卫生、家庭、邻里、商店、邮局,以及本地名胜古迹等活动;
   2.日常礼仪的学习;
   3.节日及纪念日活动;
   4.身体各部分的认识活动和基本的卫生习惯;
   5.健康和清洁活动;
   6.认识党旗、国旗和总理遗像等活动;
   7.集会活动。
◆社会化课程的实施:
    1.培养儿童互助与合作的精神
    2.培养儿童爱和怜的情感
    3.使儿童具有照顾他人的习惯
    4.使儿童明了生活的根源
三、幼稚园教师的培训
    (一)幼稚园教师的任务
   1.养护儿童;
   2.发展身体;
   3.养成儿童相当之习惯;
   4.养成儿童有相当之知识与技能;
   5.与家庭联络并谋家庭教育改良之方;
   6.研究儿童。
(二)幼稚园教师的素质
    1.关于技能与常识的要求
    2.关于态度的要求
    3.决心
    4.研究心
(三)幼稚师范的课程设置
    1.公民训练组(占15%)
    2.普通科学组(占15%)
    3.语文组(占10%)
    4.艺术组(占15%)
    5.普通教育组(占10%)
    6.专门教育组(占35%)
第七章  新中国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前教育
                       (1949— 1966)
 一、新中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总方针
  ◆性质:新民主主义的,即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任务: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总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必须向工农开放”。
二、建国初期学前教育的发展
   ◆ 1951年10月,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产生新中国第一个学制。《学制》将幼儿教育列为第一部分,并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为幼儿园,招收3—6岁的幼儿。
※具体政策措施:
    ◆接管外国在我国设立的学前教育机构,收回教育权
    ◆停办私立幼儿园,确定幼儿教育向工农子弟开放
    ◆学习前苏联幼儿教育的理论和经验
    ◆制定《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积极培养学前教育师资
    ◆建立了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第二节    “十年动乱”对学前教育的破坏
                          (1966-1976)
   ◆严重歪曲教育方针
   ◆彻底破坏管理体制
   ◆全面取消师资培训
   ◆学前教育成人化、政治化倾向严重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前教育的振兴
                        (1976—2000)
   一、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恢复和建立学前教育管理机构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编写幼儿园教材及幼儿园教师培训教材
    ◆颁布学前教育法规
1.《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2.《城市托儿所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3.《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4.《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
5.《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
6.《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
7.《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
8.《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
9.《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
10.《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11.《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
12.《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
13.《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
14.《幼儿园管理条例》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6.《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8.《全国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职责和岗位要求(试行)》
19.《幼儿园工作规程》
20.《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
二、多渠道、多形式、多规格地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一)多种渠道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教育部办的幼儿园、其他部门办的幼儿园、民办(集体)幼儿园
(二)多种形式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全日制幼儿园、寄宿制幼儿园、幼儿学前班、混合班
(三)多种规格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示范性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一般幼儿园
三、多元化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一)中等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
    (二)高等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
    (三)在职教师的进修和提高
四、开展科学研究,促进学前教育改革
(一)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的建立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幼儿教育研究室
  ◆学校附设有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机构
(二)学前教育学术团体的建立
  ◆ 1979年11月3日,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在南京成立。
(三)学前教育主要研究课题和成果
学前教育主要研究课题和成果
   1.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幼儿教育的经验
   2.对我国现代著名幼儿教育专家幼儿教育思想的研究
   3.对幼儿德、智、体、美教育方面的研究
   4.农村幼儿教育的调查和实验研究
   5.幼儿园课程结构的实验研究
   6.关于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
五、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承诺并履行《儿童权利公约》
   ◆ 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 1991年3月,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上述两个文件,并作出了庄严的承诺 。
(二)开展国际合作项目    
    ◆1982—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学前教育合作项目。
    ◆ 1990-199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的合作项目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 。
    ◆ 1996—2000年,国家教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为《贫困地区、社区、家庭、教育机构共同促进儿童发展》。
(三)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 1989年10月,为纪念国际儿童年成立40周年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合作10周年,国家教委在南京主办了“幼儿教育国际研讨会”
     ◆ 1993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家教委联合举办《幼儿教育发展——向90年代挑战国际研讨会》
第四节  新时期的学前教育
                            (2000—     )
     一、《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国务院2001年5月22日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幼儿教育的性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活动评价。
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入园矛盾突出,学前教育普及率低
   2.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
   3.幼儿教师数量不足
   4.学前教育以民办教育为主,保教质量低
   5.体制不完善
◆基于以上问题,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正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新时期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
    ◆ 《纲要》中关于学前教育的有“一章、三条、一个项目、八个直接规定”。
四、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具体提出十条意见:
◆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
    ◆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
    ◆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
    ◆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中国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 编号:669
  • 大小:479 KB
  • 上传:xieshaoling
  • 时间:03-23
举报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