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雾在哪里板书

日期:2021-04-18

这是雾在哪里板书,是优秀的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雾在哪里板书

雾在哪里板书第1篇

雾在哪里 导学案

课题

雾在哪里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写雾是个淘气又调皮的孩子,作者观察细致,描写逼真。反复朗读和体会课文的语言,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课文内容,又能体会到文中描写的“雾”的调皮形象,并且可以通过想象增强对“雾”的认知。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生活导入,揭示课题。(用时:7分钟)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关于天气的谚语,能谈谈你们知道雾的哪些知识吗?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

3.展示云遮雾绕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

1.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说说了解的关于雾的知识。

2.欣赏雾的图片。

 1.说几个词来描述一下你见过的雾的样子。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用时:15分钟)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读有难度的句子。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听老师示范读,学习生字。

2.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

2.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打“√”。

淘气(táo tiáo)

桥梁(liānɡ liánɡ)

消失(sī shī)

三、朗读感悟,学习方法。(用时:10分钟)

1.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

2.学生自由读雾说的几句话。

3.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练习朗读,听老师示范,读出感情,读准字音。

3.多音字组词。

sǎn( )

sàn( )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8分钟)

1.出示生字词,观察本课要学的生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3.给出评价和评分。

1.观察生字写法和注意事项。

2.临写生字词。

4.组词。

岸( )

屋( )

步( )

教学反思

学习生字词,学会识字写字是本堂课的重点,把生字放到课文中朗读,了解生词的意思,与课文内容相结合,既可以巩固生字,加强生字的记忆,也可以把握课文内容,进一步深入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深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文章对“雾”的描写,结合自己的体会。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得出自己的感受。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用时:10分钟)

1.认读生词。

2.回顾课文内容,导入新课。

1.复习生词。

2.回忆课文内容。

5.雾把哪些东西藏起来了?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用时:20分钟)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练习说话。

2.朗读第5、6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3.同桌互读课文第7~10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1.朗读课文,练习句式,了解课文内容。

2.想象课文内容。

6.仿写句子。

例:淘气的雾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淘气的 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

三、练习说话。

(用时:10分钟)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

3.同桌练说,说出所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1.运用想象,练习说话,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2.同桌互相练习、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者通过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画面,实现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感受到文章的语言描写,加深体会。练习说话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提高说话能力,并能运用想象感受事物。

《雾在哪里》教学片段

◆朗读课文,练习说话(教学重点)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4自然段,思考雾把什么藏起来了,用下面的句式回答。

(出示句式:雾把……藏了起来,无论是……还是……,都……)

(学生朗读课文)

师:谁来告诉我答案?

生:雾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雾把天空和太阳藏了起来,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师:很不错,你总结得很好。那现在让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是个怎样的场景。大家再读这几段,边读边想象这个画面,读完之后思考几分钟,把你想象的画面描述给大家听。

(学生再读课文)

师:谁想给我们说一说?

生:大海上都是雾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分不清哪里是海岸,哪里是海水,也看不到海上的船只。

师:这是第三段的场景,你描述得很好。

生:起雾了之后,四周都是白茫茫的,看不见天上的太阳,看不到蓝蓝的天空,也看不清远方的东西,只看到白色的雾弥漫在空气中。

师:你的描述很生动,相信你一定也经历过这样的大雾。雾这个调皮的孩子不仅来到海上玩,还去了岸边,看看他又做了什么吧。

赏析:教师以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雾的淘气和顽皮,想象课文描绘的场景,再加入学生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雾在哪里板书第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雾”等13个生字,会写“于”等8个生字,会写“无论、于是”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3.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

  2.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借助雾说话时的语气,照样子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

  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法:

  讲授法、引导法、范读法、图片演示法

  学法:

  朗读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PPT

  教学课时:

  两课时

  分案一:

  《19、雾在哪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课文的段落结构有共同点。描写雾的变化时,都是先写雾自言自语,再写雾把什么藏起来,最后写藏起之后的景色。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善用“无论……还是……都……”等句式表达大雾笼罩下的景色。既让读者感受到雾的淘气可爱,又为学生想象雾景提供了依托。

  学情分析:

  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雾在哪里》的想象充满童趣、语言生动,容易调动学习兴趣。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孩子们对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要进一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雾是孩子熟悉的自然现象,学生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能清楚的表达将是一个难点。

  教学内容: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9.雾在哪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雾”等6个生字,会写“于”等3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和顽皮。

  3.学习课文1至4自然段,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1.随文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积累词语。

  2.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照样子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雾淘气顽皮的语气。

  仿照课文例句,展开想象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法:

  讲授法、引导法、范读法

  学法:

  朗读法、练习法、想象法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流程:

  一、谜语激趣,板书课题

  1.出示谜语,引出“雾”,想想雨字头的字还有谁?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片和雾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生字“雾”,引出雨字头家族的字,运用字族法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二、初步学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思考:这是怎样的雾孩子?

  (1)生汇报,相机出示“淘气”和“顽皮”字卡,识记“淘”和“顽”。

  (2)你还知道什么也是淘气顽皮的?

  (3)这对词语是近义词。

  【设计意图:课文第一自然用两个词语概括了雾的特点我从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雾孩子”入手,训练学生抓住文本信息能力。相机识字,理解词语,最后用词语练习说话。】

  2.雾做了什么事呢?用“____”划出雾说的话。

  (1)我要把大海藏起来。(板书:大海)

  (2)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板书:天空太阳)

  (3)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板书:海岸)

  出示海岸图片,拓展词语:河岸岸边湖岸(齐读两遍,加深记忆。)

  (4)我要把自己藏起来。(板书:自己)

  3.教师指着课件上出示的句子引读:雾啊,他可真是顽皮淘气,一会儿说……一会儿说……一会儿又说……最后还说……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在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中随文识字,降低识字难度。】

  三.朗读体会,感受情趣

  1.品读第三自然段

  (1)师朗读,学生思考:雾是怎么和大海玩的?

  (2)指导朗读雾说的话,并及时评价。

  (3)理解“于是”,识记“于”字。

  (4)此时此刻什么看不见了?还有什么看不见了?哪些词语强调这些都看不见了?(板书:无论……还是……都……)

  (5)读出这种什么都看不见的感觉来!评价:我的眼前是真是白茫茫一片啊!

  2.品读第4自然段

  (1)出示第4自然段,雾又把什么藏起来了?

  (2)学学雾的口气读这句话: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藏起来。(相机评价,用评价引导学生读出雾的顽皮和本领大的感觉。)

  (3)雾把天空连同太阳藏起来,结果怎样?齐读第三句话。

  ①“霎时”是什么意思?

  ②学习生字“暗”。

  (4)什么看不见了?还有什么也看不见了?

  (5)用上“无论……还是……都……”说一说吧。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读好雾说话的语气,体会他的淘气和顽皮。以读带讲,让学生在读中发现景色的变化,感受雾景的朦胧之美。】

  3.师生根据字体颜色合作朗读3.4自然段,发现规律。(课件显示3、4自然段内容,每一段的第一句用红色字,第二句用黑色字,第三句用蓝色字。师读红色句子,*读黑色句子,男生读蓝色句子。)

  4.雾还会来到哪里呢?出示图片,学着用文中的句式说一说淘气的雾去了哪里,把什么藏起来,结果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整理文中两个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结合图片,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仿照课文句式说话,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指导观察,练习书写。

  五、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略)

  附板书:

  大海

  19.雾在哪里天空太阳无论……还……

  淘气顽皮海岸都……

  自己

雾在哪里板书第3篇

《雾在哪里》课文分析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课文共10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第二至七自然段写了雾依次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岸边等景物藏起的景象;第八至九自然段写雾把自己藏起,云开雾散,一切恢复原状的景象;第十自然段用设问句结束全文,显得神秘又回味无穷。

课文的段落结构有共同点。描写雾的变化时,都是先写雾自言自语,再写雾把什么藏起来,最后写藏起之后的景色。课文的语言也很有特点,善用“无论……还是……都……”等句式表达大雾笼罩下的景象。既让读者感受到雾的淘气可爱,又为读者想象雾景提供了依托。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画的是淘气的雾孩子用一大片雾,把大海、城市等藏起来的情景,画面朦朦胧胧,隐约见到景物的轮廓。第二幅是云开雾散的景象,画面豁然开朗,摇着尾巴的小黑猫特别富有情趣。这两幅插图前后照应,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雾在哪里》课文原文

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雾来到岸边。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路上走着行人。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作者简介

谢尔古年科夫·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苏联、俄罗斯童话、散文、随笔作家,也被称为儿童文学作家。1931年2月28日生于哈巴罗夫斯克。一生经历丰富,到过很多地方,从事过很多职业:当过记者、牧人、矿工、水手、护林员。

在20世纪下半期的俄罗斯文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在自己的创作中,他独辟蹊径地选择了与世界对话、与上帝对话的方法,改革和丰富了传统的体裁形式,将小说、散文、童话、诗歌、甚至哲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自创了被他称为“沉默”的体裁形式,即“创造无形的语言”。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森林卫士》、《林中的马儿》、《秋与春·护林员笔记》、《千叶蓍》,童话集《童话》、《童话树》《到普希金那里去——步行或者骑自行车》、《讲童话故事的人的生活》等。

其作品的主要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思想深刻、超前,其艺术独具特色、无法复制,令人心动、感伤、赞叹,发人深思。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