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5
这是二年级语文上学期试卷,是优秀的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内容:
课前透视
《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本课配有一幅精美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鸟,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这是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谜语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很多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会背了,但是在识字写字和感情朗读方面还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因此应该结合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好表现”的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图文对应,让学生能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民族音乐的磁带。
2、学生课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笔。
教学时数
切入举偶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同学之间互相出谜语,互相猜,教师也参与其中)老师也出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学生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板书课题)
(好动、好奇、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生最大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的主要用法。
2.理解句意,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中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诵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习写景叙事的方法。
5.识记有关常识、实词、虚词、美文及名句。
(二)能力训练点
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培养审美情趣。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宽阔的胸怀,树立高尚的情操,培养美好的情趣。
(四)美育渗透点
领略文中的自然之美,感受作者的胸怀旷达之美,欣赏古诗词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二、学法引导
1.撰写100字左右的单元内容概述。(课前)
2.自制文体、文学常识积累卡。
3.自制实词、虚词积累卡。
4.自制名句积累卡。
5.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6.进行能力迁移训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学习古人写景叙事和写人的方法。2.领会语言运用的特点。3.识记有关常识、实词、虚词、美文及名句。
解决办法:加强诵读,老师帮助归纳。
四、课时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进行知识抢答。
2.交流积累卡。
3.练习巩固。
4.能力迁移训练。
七、教学步骤
(一)概述单元内容
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所选课文,有的描绘自然风光,有的叙述儿时趣事,有的刻画人物形象,还有唐代以来的优秀诗篇。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简洁。
学习本单元课文应在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的基础上学习古人写景叙事的方法,品味文中生动简约的语言,积累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知识抢答
1.有关文学常识。
2.美文背诵。
3.名句默写。
(三)帮助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4.词类活用。
(四)背诵默写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3.大漠孤烟直,_____。
4.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5.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
(五)重点语段
阅读《三峡》2、3、4节,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的字。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
④绝献多生怪柏( )
⑤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2)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答案:
(1)①上。 ②快。 ③白色 ④极高。 ⑤繁荣茂盛。(2)①对偶 ②借代、夸张
(六)能力迁移
阅读文字,完成下列1-4题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
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若踬(被绊倒)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习惯使人染上),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清·刘蓉)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蓉中时 少:数量小 B.每履之履:踩,走。
C.顾而笑曰顾:看 D.浸淫日广浸淫:积渐而扩及。
2.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而读,仰而思——低头读书,抬头思考
B.足若踬焉——脚好像被绊了一下
C.坦然则既平矣——平平坦坦的已经填平了
D.又久,而后安之——又过了很久,才安全了
3.刘蓉习惯了走洼地,再走上填平后的地,他的感觉是( )
A.足若踬焉 B.如土忽隆起者
C.坦然则既平矣 D.既久,而遂安之
4.点明文章主旨的一句话是( )
A.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 B.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C.习之中人,甚矣哉 D.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设计理念:
“用诗的方式教学诗歌”。关于课文,在文字理解上学生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我以为教学的重点放在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上,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诗趣、情趣和童趣;教学方法则以诵读品味为主,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实现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整体的阅读感悟中适度拓展和表达运用,在扎实有效的“学语习文”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多重的受益。
学习目标:
1.营造适宜的阅读氛围,指导学生逐步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自然积累和背诵课文。
2.在课文语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凭借文字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秋天的成熟丰收的美好图景,体会诗人洋溢在诗中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时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秋天,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体会诗歌写法,仿照写法进行语言实践。
流程设计:
一、起
1.秋天是位神奇的魔法师,他给大自然中的好朋友都捎去了一封神奇的信。收到了他的信啊,所有的朋友们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你瞧,太阳的脸儿变红了——(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空气的身子变香了——(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2.上一节课,咱们已经初步读了这篇课文,现在让我们继续乘着诗的翅膀,走进秋天,品味秋天,好吗?
二、承
1.听,秋天的信使来了(图片声音)!谁啊?诗中是怎样写秋风的?谁来读一读。(生读)谢谢你,读真准确。
喜欢这秋风吗?你喜欢这秋风的什么呢?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读看。
谁也来读读。(生读)你又读出了什么?
2.多么活泼可爱的秋风啊,难怪大家都喜欢。这秋风简直就是一个 。是啊,这儿作者把秋风当作孩子来写了,这样,秋风一下子就“活”了,它竟然能 ,竟然能 ,它还能 。太神奇了,这就是想象的力量,就是诗的力量。我们一起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3.这个“轻轻”读得多好。秋风啊,你轻轻涂掉了夏天的什么呢?(夏日的骄阳,夏日的雷暴,涂掉了夏日蝉鸣)
4.情景朗读:孩子们看哪,田野里,稻浪滚滚,那是(生1读)——小路旁,向日葵在点头微笑,那是(生2读)——走在秋天,香飘万里,那是(齐读)——
三、展
1.活泼可爱的秋风,扑面而来,又一路奔去。秋风,都跑过哪儿?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3-5小节,边读边思考,也可以拿出笔来画一画。开始吧!
2.秋风跑啊跑,它给谁带来了什么变化?我们来交流。
这么多变化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一)预设一:成熟的秋天
1.(相机出示)秋风跑啊跑,它给谁带来了什么变化?就请你读一读。(师评价)
谁也来读一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在评价中提炼“成熟”,板书)。
咱们合作来读读(引读)。
2.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这些景物啊都迫不及待地跑出来了(配图)。让我们选择其中一幅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这成熟的秋天,我们还一定产生了许多美好的联想。拿出我们的练习纸,任选一种写一写,比一比谁最能体现出它们的成熟。(音乐声中写,师巡视。)
(交流、评点)
3.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成熟的在心中定格!(齐读)
4.(换快板节奏读)
(二)预设二:多彩的秋天
1.秋风跑啊跑,你还发现秋风带来了什么?你给大家读读看。
2.(交流)还真有一点嚷的味,谁也来“嚷嚷”看。
苹果呀,你真的感觉嫌冷吗?(秋天感到凉快才对啊)你为什么嚷冷呢?你真是想到苹果心里去了啊。
葡萄你也真的感觉到冷吗?让我们读出这种迫不及待(渴望成熟)的心情。
4.孩子们,看,我们把他们嚷的内容对调一下行吗?(红、紫对换)为什么不行?是啊,可见诗人用词多么准确!
5.孩子们,除了苹果、葡萄还有谁在嚷嚷着?他们又要干什么呢?(出示句式练说)
6.好一个多彩的秋天!谁说“万紫千红总是春”,咱秋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啊,咱们一起来(齐读)!
(三)预设三:喜悦的秋天
1.秋风跑啊跑,它还带来了什么?
2.(出示)是这一段话吗?你读读看!我们体会出了你的喜悦。孩子们也想感受这份喜悦吗?同桌的两个孩子,一个玉米,一个是高梁,比比看,谁更能读出这份喜悦。
3.哪一桌愿意把你们的喜悦与大家分享。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喜悦。给你们一个奖励,请你们推荐一桌也来读读。
4.情景对话:玉米,你为什么这么乐呀?高梁,你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
5.让我们喜悦玉米的喜悦,快乐着高粱的快乐,男孩子们,你们就是那举着红缨的玉米,女孩子们,你们就是那红着脸笑的高粱,好吗?起——!
(四)感情诵读
1.感谢秋风带来了秋的消息。成熟的秋天让我们欣喜,多彩的秋天让我们迷恋,喜悦的秋天让我们陶醉。孩子们,把这一道道秋天的风景牢牢地记住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大家先练一练。
3.谁愿意给我们带来成熟的秋天。多彩。喜悦。(老师配乐)
四、转
1.金色的秋风又起了,让我们跟上他的步伐,把目光再次投向田野吧。请自由读第六小节,你还发现了秋天的什么?(交流)
2.想一想:读了这一节你最想问的是什么?(汗珠,正因为有了农民伯伯的勤劳,才有了田野的井井井有条,才有了田野的蓬蓬勃勃。)
3.(指板书)劳动中的人们成了田野里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看来,这不仅是一个成熟的秋天、多彩的秋天,喜悦的秋天,还是一个___的秋天。
4.沐浴着这秋天的阳光,流连于这无边的秋光,真让人不忍离开。让我们捡一片秋叶将整个秋天(珍藏)(板画)。难怪诗人也深情地感叹:(出示:齐读最后一节)
7.这醉人的笑啊,永远地留在了诗人的心里,也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里,满怀激情,一齐读。
五、合
1.就是这样的神奇!大自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秋风涂抹掉夏天所有的脚印,留下一个深深的属于秋的脚印。(录音机动)总有一天,秋天的脚印也会被悄悄地涂掉。但只要我们在心中珍藏起这一个秋天,我们就会永远满怀期待地守望着下一个更红更娇、更甜更好的秋天。
2.秋天还给我们留下了一封信,咱们拆开瞧瞧:
(1)画一画:把诗歌中描绘的秋景改画成一幅画。(诗中有画)
(2)读一读:选读其他写秋的诗文,体会不同的秋天。(不同情感)
一、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读中想,读中悟,体会武夷山奇山秀水的美丽。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武夷山的美丽,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武夷山的美丽。
四、教学准备:
武夷山课件武夷山美景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趣;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武夷山游览,想去吗
2、板题:美丽的武夷山
(1)齐读课题.
(2)识字."武"认识吗在哪里见过它能用它说个词吗
"夷"怎么记会写吗(书空)
3、再读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
过渡:让我们先睹为快,一起来欣赏武夷山的美丽风光好吗。
1、课件显示武夷山风光图片,师生共同欣赏。
(从视觉上刺激学生感官,为读文生情做准备)
2、谈谈看法.
小朋友,看过武夷山的奇山秀水后有什么话想跟老师说吗。
3、初读.要求:自由轻声读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4、反馈信息,检查字词。
5、送生字回家,读文检查。
6、自我检查,评价。
(三)再读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
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重点读,悟,体会武夷山奇山秀水的美丽,读出情感。
1、反馈:读了几遍课文,你解决了哪一个问题。
(1)指说
(2)读相关自然段。
2、指导读,感悟武夷山的美丽。
(1)结合学生质疑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文中去发现美。
(2)小组探讨:如何读出美.
(3)多种形式读,评价.
(4)口语训练.
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
山很高,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机板书.
3、学习最后一节.
过渡:武夷山山美水美,同学们读得也美,那么课文最后一节写了什么呢。
自读.
4、指说。
5、议一议;为什么游武夷山的人们会有"入诗入画"的感觉。
(五)总结全文
1、回到问题,总结学法。
2、配乐读文,生闭目,静听,想象,再次感受武夷山的美丽。
3、齐读课文。
六、教学结束:
作业设置:
1、识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当导游把武夷山的美丽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