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虞美人》解读

日期:2022-06-28

这是《虞美人》解读,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几天前,一向喜欢侍弄花草的李老师不知从何处采来一束枝茎细长的花儿,花叶略呈圆形,花瓣薄如丝绢,朵大如拳,色泽鲜艳。李老师把花儿插到一个盛着清水的玻璃瓶里。不一会儿,薄如蝉翼的花叶就欣然展开了,一朵花宛如一个美人,羞羞答答地闪现着千娇百媚。

  我被这亭亭玉立的花儿惊呆了,“李老师,这是什么花,怎么这么漂亮啊!”李老师嫣然一笑,说:“虞美人,别看花儿美,心可毒着呢。你知道吗,这花儿是汉朝的吕后变的。”

  听了李老师的话,我如堕云里雾里,更加迷惑不解了:吕后,心如蛇蝎,在汉高祖刘邦死后,先杀死刘邦的爱妾戚夫人的儿子,又砍去戚夫人的手脚四肢,剜去她那双迷人的眼睛,用药熏聋了她的双耳,强迫她喝下哑药,放入厕所中,致使戚夫人悲惨地死去。这样狠毒的女人,怎么会被冠之以“虞美人”的雅号呢?是不是李老师张冠李戴,把血洒荒野其精灵化成鲜花的绝代佳丽虞姬错记成吕后了?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我翻开了历史书,把秦朝末年到汉朝初建这段历史重温了一遍,眼前不时浮现出刘邦和项羽从联手抗秦到分庭抗礼直至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王朝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拂去历史的烟尘,项羽,这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悲剧英雄,他有匹夫之勇,“力能抗鼎,才气过人。”他有远大志向,见秦始皇出游,口出狂言“彼可取而代也”。但他却失于寡略,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四面楚歌,兵败垓下的厄运。但自古英雄并非无情者,项羽偏偏又感情丰富,史载:项羽被刘邦的军队包围在垓下,夜里听到汉军营盘里的士兵唱楚地山歌,以为汉军已经全部占领楚地,大势已去,就同爱妾虞姬在营地里饮酒高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舞剑,作歌和之。项羽非文人,一曲《垓下歌》激荡的英雄末路的豪气,两千多年来绵绵不绝,伴随着霸主别姬的感人故事代代流传。可以说,虞姬的自刎,是不愿拖累项羽,是为了项羽能够突出重围,东山再起,她用一腔热血铸就就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当时有人曾劝项羽先到江东立足,日后再起霸业。可项羽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他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用最后的浴血一战证明了是“天亡我”之后,也挥剑自刎,追魂而去。这故事是何等的悲惨壮烈又是何等凄惋动人啊!这被叫做虞美人的花儿,莫不就是虞姬的鲜血化成的?

  一天,翻阅词典,查到了虞美人的条目:虞美人,词牌名,取名于项羽的宠姬虞美人。于是,我想起了南唐后主李煜的那首著名的《虞美人》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有趣的是,恰恰是这首词,成了李煜这位宋词鼻祖的绝命词。

  很多时候,有些事情是无从选择的,抗拒不了命运时人就只好被它牵着鼻子走。李煜,对诗文、音乐、书画无不精通,尤善填词。他的词有不少是中国古代词作的经典,无论题材、意境,都突破了花间词派的范围,感情真挚,形象鲜明,语言清新,其艺术成就远远高出同时代词人的作品。李煜并不想当皇帝,可是历史却歪打正着地把这位极富才华的艺术家和词人逼上了皇帝的宝座。而李煜“生于深宫中,长于妇人之手”,从小就在先辈的荫庇下成长,整日潜心于书法、诗词、绘画的研究,从来也不曾想涉足政治。公元954年,18岁的李煜娶了娥皇。娥皇的到来无疑为李煜送来了一位难得的知己,她不仅精通音律,工于琵琶,而且熟悉文墨。两人志同道合,切磋学问,使原本就无视功名利禄的李煜更加沉醉于艺术创作。这期间,李煜为娥皇写了不少词,有的描写娥皇的美貌,如《玉楼春》中“晚妆初了明肌雪”;有的寄托了小别时对娥皇的思恋,如《一斛珠》中“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又如《长相思》中“秋风多,雨如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这一时期的词作写尽了男欢女爱,除了美女还是美女,除了享受还是享受。但是,李煜奢华的日子很有限,不久,他的爱子死了,大周后也死了,加上外患危机,首都金陵被攻陷,他不得不肉袒出降,成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俘虏,被封为“违命侯”,幽禁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李煜由帝王一下子变成了阶下囚,富贵荣华如过眼烟云,纵情享乐也成昨日记忆,其生活之苦,精神上的折磨是不难想象的。他曾写信给旧宫人说:“此间日夕以泪洗面。”

  李煜如果从此听天由命,像三国时的刘禅那样尘世杂念全消,乐以忘忧,不作非分之想,本也可以“乐不思唐”的。可他偏偏又丢弃不了中国文人的不平则鸣有感就发的致命弱点,寄人篱下的屈辱生活重又激起他的创作欲望,难以排解的苦闷与惆怅使他的创作热情如火山迸发,一发不可收,写出了《乌夜啼》、《破阵》、《虞美人》等怀旧伤今之作。面对“山河破碎风飘絮”的现实,他比以前成熟多了,词作中也少那份歌舞不休、洒醉情浓的缠绵柔情,添了一点悲壮凄美,多了几份自怨自责。值金陵改名换姓时,他心如刀绞,于是就有了《子夜歌》“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想到三代基业就这样丧失在自己手中,他痛感自己的懦弱无能,“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望江南》),无不渗透着他的悲痛,他的家仇国恨。而他的绝命词《虞美人》更是将他山河被人占据、自己受尽凌辱,心中压抑许久的痛苦倾泻而出,词人将国破家亡的凄凉、旧地故园的思恋、阶下囚徒的无奈融入词中,充满了深沉的悲伤,堪称千古绝唱。可以说,这首词完全是李煜蘸着血和泪写成的。今天我们读这首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亡国被俘的皇帝,一遍遍地哭诉他无尽的哀愁,一次次地表白他对故国往事的思念,总忘不了他那在清秋的深夜凭栏远眺,满腹惆怅望眼欲穿的形象。清末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这话说得是十分中肯的。

  这首《虞美人》写成后,李煜竟在七月七日他生日那晚宴饮奏乐,叫来歌伎演唱。宋太祖听了很生气,又因他词中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句子,恨其“剪不断,理还乱”的故国之思,一怒之下,便赐之以毒酒,结束了李煜的生命,死时他正当42岁的壮年。

  李煜死于《虞美人》,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他作为一个天真文人和蹩脚政治家的必然结局。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从西楚霸王宠姬虞美人到李煜那首《虞美人》,这中间确有一缕绵绵不绝的情思相连。虞姬的自刎是悲壮刚烈而凄美感人的,便由此演化了一个极的词牌。李煜的亡国被俘的人生经历,又使他在众多词牌中独选《虞美人》填写生日歌词,借助凄美哀惋的悲剧意味抒发自己的愁恨与哀痛。他是只没想到,“虞美人”这三个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以死明志的虞姬。这样,尽管他的一腔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只能就此封笔,去步虞姬的后尘了。

  释卷沉思,我顿开茅塞,满腹谜团云消雾散。李煜的个人悲剧恰恰又是词坛的幸事。李煜亡了国,却开辟了宋词的新领域。历史上少了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中国古代却又多了个光耀文苑,影响久远的词人。真没想到,项羽和李煜这两个中国历史上一文一武的人物,却都与“虞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看似一个平淡无奇的花名,一个耳熟能详的词牌,竟包含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底蕴。凝眸间,那束恣意绽放的虞美人就显得更加美艳绝伦了……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