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7
这是《山行》审美赏析解读,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据《中国文学史》中记载:杜牧的远祖杜预是西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文学根底深厚。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杜牧生在这样一个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不能不受家庭影响。所以,杜牧自己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所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杜牧的诗歌很有特色,艺术手法很妙。《山行》虽是一首描写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但寓情于景的描写中,表现出深刻的意蕴。“山行”即在山里走。全诗如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寒山”即深秋时节的山。“石径”石子铺就的小路。“径”即小路。诗歌首先从远处写起,是远视角,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向上延伸到充满秋意的山峦。诗中的一个“寒”字,不但点明诗歌的背景是深秋季节,而且也为诗歌营造了一种凄寒的氛围。而一个“远”字,暗示了山路的绵长,山势之高。“斜”表明了山路的坡度不大。“石径”说明了有人时常上山,或者有人在山上居住,因为有路的地方就有人行。这一句诗人主要突出了山之高,路之远,以此提高了诗歌的审美空间。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视角是仰视。“白云生处”指山的最深处。首先,一个“生”字,不但形象地描写了白云升腾、飘浮动态景象,赋予山以动态美,而且给山以灵气之感,使诗歌意境骤生。其次,“白云”暗示了山之高,给人以朦朦胧胧,漂浮游动的状态之美。再次,“有人家”很有人情味,这三个字不但会使人联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生活,而且感受到白云缭绕中的深山中同样充满生气,没有死寂之感。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坐”即“因为”的意思。这句是说,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其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不但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跨越了一定的时空,而且这里更强调了夕照中,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之美,使人流连忘返。这样描写,更好地为下句抒情蓄势。
尾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使人以景结情,寓情于景中。“霜叶”即经霜的枫叶。“于”即“比”义。“二月花”即初春时节的花,表明春花的美艳。诗句的表面意思是说,经过寒霜侵袭的红叶比二月春花还要红。这里,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呢?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没有自己的特点。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它不仅描写出秋夕下的红花的色彩鲜艳,而且更加表明了真正的“红”是在严寒中形成的,是经过严寒考验的结果。也许就是上句“坐爱”的原因之一。可以说,诗人在这里所寄寓的情感是明确的。“艺术家的情感与认识都源于生活实践。”此时,诗人触景生情,把视线集中在“霜叶”的“红”上。这里的“红叶”就是传达情感的符号了。诗人说“霜叶红于二月花”,在色彩对比中,抒发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表现出秋天不也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孕育着强有力的生命,而且比春天更为强烈。这样,诗歌以景结情,情景交融,不但诗歌的艺术意境得以升华,而且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想象和深刻的启示。
总之,这首小诗不但咏物言志,情趣寄托于描写的景物中,而且意象富有特色,色彩鲜明,情感倾向集中,从而使诗歌具有了开阔的审美境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