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5
这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这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性文本。张红梅老师在执教中,叙事性文体的特征,许多环节得以体现。让我印象深刻,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我认为,张老师的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一、导入环节,明确文体。向老师在导入环节中,首先引导学生拿《爬山虎的脚》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比较,让学生知道,《爬山虎的脚》写的是物,《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的是事。帮助学生明确了本文是一片写事的文章。这就为下一步针对文体特点展开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语言文字训练,扎实高效。
首先,张老师关注了语文最基本的字、词、句的训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删”字的学习,首先张老师课件出示古字“删”,让学生认识。然后教师讲解,古时候,人们在竹片上写字,写完以后用一根绳,把这些竹片串起来,就成了一“册”书,古人要是写错了字怎么办呢?就要用小刀把它挖去,这种方法就叫做“删”。所以这“删”字一个“册”字加一个立刀。最后通过组词“删除”、“删去”、“删改”,进一步了解“删”的意思。张老师利用汉字的演变,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汉字的渊源,使学生将“删”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生动形象,此举堪称一绝。再如“楷模”一词的学习,可谓独具匠心。张老师在学生认读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与什么有关?然后教师边课件出示楷树的图片边讲解,引出万世之表孔子。进而课件出示模树图片,引出模树是各种树的榜样。学生既对“楷模”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对理解下文“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这句话,巧妙地埋下了伏笔。
三、从文入手,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四年级的学生,应该训练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初读课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我和叶老先生的哪几件事呢?其目的是让学生理清文脉,了解梗概,把握主要内容。了解梗概,把握主要内容是学习叙事性文章的重要目标,也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该问题的设计,关注了叙事性文体的特点。教学叙事性的文章,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表层理解,走向丰富立体的感受。在梳理了文脉,把握主要内容,找到感受之后,老师带领学生进入更深一层的阅读活动。
张老师大致分为两个步骤来完成的:
第一步:抓关键词深入品读,感受叶老的认真。教学“密密麻麻”一词,首先启发学生说说自己对词语的理解,接着回到文本,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密密麻麻”的所指。在前两次的基础上,出示《一张画像》的修改稿的图片,借助图片冲击学生视觉,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教学至此,教师引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第二步:补充相关材料,感悟叶老的平和。教师提示学生关注叶老给肖复兴的评语,学生从叶老表扬及鼓励的话语中,感受到也老的平易近人,平和与慈祥。就在学生有所感悟之时,教师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的内心的体验引向深入,正是这亲切的鼓励,让肖复兴倍感温暖,从此树立了写作的信心。师生再次朗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由于张老师抓住了叙事性文本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