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第五课《牧童之歌》第1课时教案

日期:2022-06-21

这是第五课《牧童之歌》第1课时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孤独的牧羊人》2、表演《剪羊毛》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孤独的牧羊人》和表演《剪羊毛》,感受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2、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3、能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教学用具:钢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风光碟片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1、师生边听《雪绒花》边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聆听歌曲,为新教学内容作铺垫。

  入

  境

  激

  情

  一、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1、师引言:刚才我们进教室时所听到的歌曲,谁知道叫什么歌名?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解影片《音乐之声》的剧情

  4、播放影片《音乐之声》中《孤独的牧羊人》的片段(聆听英语版《孤独的牧羊人》)

  5、教师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孩子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提问: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嘟”这是谁的歌声?再听时,请在“来咿噢嘟”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

  6、再次欣赏(中文版《孤独的牧羊人》)

  7、教师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但这是一部美国的音乐剧,所以这首插曲是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尤其是“来咿噢嘟”是用假声唱法,这是地道的美国乡村歌曲的演唱特点。

  8、复听歌曲。可边听边表演。

  二、学唱《剪羊毛》

  1、师引言:水乡牧童悠闲的在牛背上吹着短笛,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地球令一半上有一个国家——澳大利亚,那里的小伙伴们会干些什么呢?

  2、边看澳大利亚的风光碟片边听歌曲,提问: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

  3、反馈,再次欣赏歌曲

  4、为歌曲取名(揭示课题《剪羊毛》)

  5、听教师弹唱,学生可跟唱曲谱

  6、解决难点:符点和休止符。

  7、再次聆听范唱,感悟歌曲的情绪。

  8、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

  这样更能让学生感知音乐塑造的形象,从音乐的获得的感受与体验更到位。

  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片断,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跟唱”的形式,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拓展情境

  1、师: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为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二乐段前两个乐句音调高昂,旋律起伏较大,节奏明快,为了突出这一部分,我们能不能试着加上些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2、学生分组讨论,为第二乐段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

  3、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随机)

  4、(下课)师生再见。

  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展示的空间,增强对歌曲的表现,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