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高一上册第四课《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日期:2022-06-15

这是高一上册第四课《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课程分析:本文选自《左传》,是其中以外文辞令精彩著称的典范之作。整篇说辞不到二百字,作者却抓住秦国企图向东发展而受到晋国阻遏的处境,剖析在秦、晋、郑三国关系中,秦唯有保全郑国,使之成为在中原的中转站,才能获得最大利益。于是就有了烛之武轻而易举地瓦解了秦晋两大国的联盟,挽救了已经处于大兵压境的危险境地的郑国的激动人心的故事。其中烛之武大段说辞,无论从情理,还是从逻辑上,至今读来,仍是无懈可击的。正是这种高超的辩论艺术使郑国于危亡之际得以保存,可见语言艺术的作用与魅力,个人力量对于国家存亡的重要意义。再者,作为高一新生所学习的第一篇古文,有必要建立起语文文本特别是文言文要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的意识。古人也反复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情分析:我所执教的两个班基础相对较好,学生借助词典和课下注释能够做到通晓文章大意,但许多学生对古诗文的翻译看得很简单,不能遵守“信达雅”的翻译原则。许多文言现象还不能全部熟练的掌握。但是学生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很高,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避免看起来翔实却收效不大生硬无味的所谓串讲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再者长久以来,中学语文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只关注文言文基础而忽视其人文精神的弊病也存在于这批学生之中。这使学生难以体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于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是一大损失。

  设计思路:这篇文章是高一新生所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故而培养正确阅读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习惯就显得格外重要。学习始终都要有归纳整理的良好习惯,对于疑难问题要有探讨精神,要在课外资料的占有下分析人物形象及其形象中所显示的积极意义。基于以上目的,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步骤:(一)读 在教师的因领下,突破字音和通假字的阻碍,做到音读、意读进而追求美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古文教学一定要多读,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由不自觉地到自觉地体悟文本本身所具有的美感特征。(

  二)质疑与解疑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把学生的疑惑解决了这应是一种更有效的学习。在解疑的过程中,要养成让学生做好笔记,归纳整理的好习惯。(三)赏析文本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包含两个中心任务:对烛之武说服词令和文本中众多人物形象的鉴赏。当然这一过程必须建立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人物身上所呈现出的特有的美感。(四)拓展探究 结合课后第三题,补充《孟子·告子下》的一段文字来探究春秋士人的义利观,探讨烛之武以利说秦的恶果。

  学习目标 :

  Ⅰ.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左传》这部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习和培养朗读、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养成归纳整理的习惯。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意义及用法。

  4.学习烛之武的说服技巧,分析相关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Ⅱ.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诵读指导和反复诵读达到了解文章大意的目的;

  2. 用合作探究法来解决文本文意疏通和文言文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现象的积累工作;

  3. 用讨论法完成对人物形象的鉴赏和春秋义利观的探讨,并看到以利说秦的恶果。

  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

  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并了解文章大意。

  一、激情导语 带入文本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简介背景 、《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但是,《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释《春秋》,而《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以下内容可以用多媒体呈现:

  《左传》所记外文辞令也很精彩。这一类文字照理应该有原始的官方记录作为依据,但必然也经过作者的重新处理,才能显得如此精炼、严密而有力。与《尚书》乃至《国语》所记言辞相比,差别是很明显的。最突出的例子,要数“烛之武退秦师”一节。整篇说辞不到二百字,却抓住秦国企图向东发展而受到晋国阻遏的处境,剖析在秦、晋、郑三国关系中,秦唯有保全郑国作为在中原的基地,才能获得最大利益,于是轻而易举地瓦解了秦晋两大国的联盟,挽救了已经必亡无疑的郑国,至今读来,仍是无懈可击。这是世界外交史上运用地缘政治学的一个很早的杰出范例。

  从文学上看,《左传》最值得注意的地方,还在于它记叙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不完全从史学价值考虑,而是常常注意到故事的生动有趣,常常以较为细致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的形象。这些都是显著的文学因素。

  一般说来,史籍记载中,愈是细致生动的情节,其可信程度愈低。因为这一类细节,作为历史材料的价值不大,在发生的当时或稍后,也不大可能被如实地记载下来。尤其所谓“床笫之私”、“密室之谋”,更不可能是实录。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左传》作者所依据的材料,虽主要出于史官记录,但也有不少原来就是社会上以各种方式流传着的历史故事,其中已经包含了若干虚拟的成分;在完成这部著作的过程中,作者又根据自己对历史的悬想、揣摩,添加了不少内容。当然,这种虚拟和揣摩,不同于小说、戏剧的虚构,它是完全依附于历史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历史,并表现作者的历史观念。但不能够说,这里就没有追求一种“故事趣味”以满足作者自身和读者的搜奇心理的潜在意识。

  举例来说,在《秦晋郩之战》中,作者选择了蹇叔哭师、弦高犒师、文嬴释囚、秦伯悔过几个小故事,把这一历史事件的曲折经过,有声有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晋公子重耳之亡》所选择的故事,尤其富于戏剧性:过卫乞食于野人,在齐贪恋安乐而被姜氏与随从灌醉强行带走,过曹时曹共公窥其裸浴,至楚与楚王论晋楚未来关系,在秦得罪怀嬴而自囚请罪……,把重耳十几年流亡过程写得跌宕起伏,饶有趣味。重耳之亡,大概原来就是很有名的故事,所以流传过程中,留下不少有趣的内容,而作者的取舍,又偏向于这一方面。在这些故事情节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重耳的性格,既有贪图安乐、高傲任性的一面,也有胸怀远大、善于自我克制的一面。而且在流亡过程中,他作为政治家的气质也逐渐成熟。有些细节,是写得颇为传神的,如:

  秦伯纳妾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

  怀赢是秦穆公之女,先嫁给晋怀公(重耳之侄),此时又改嫁重耳。她捧着匜(盛水器)浇水让重耳洗手,重耳洗完以湿手挥她,这原是贵公子任性的派头,怀嬴认为这是卑视自己,因而发怒。重耳此时正恳求秦国帮他回到晋国夺取政权,岂敢得罪怀嬴?只得以隆重的礼节赔罪。这一节文字虽短,却写出了二人在特定处境中的特定心理。

  人们对故事的兴趣,是产生文学的基本动力之一;故事情节、人物描写,也是小说和戏剧的基本要素。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小说与戏剧的产生相当迟,但与此有关的文学因素,却不可能很迟才出现。只不过它借了历史著作的母胎孕育了很久才分离出来。而《左传》正是第一部包含着丰富的这一类文学因素的历史著作,它直接影响了《战国策》、《史记》的写作风格,形成文史结合的传统。这种传统既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写作提供了经验,又为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初次朗读熟悉课文

  1.学生齐读

  要求:注意以下字音

  ① 生字:函(hán)氾(fán)佚(yì)缒(zhuì)阙(quē)

  ② 多音字:朝(zhā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③ 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共其乏困(“共”同“供” )。

  何厌之有(“餍”通“厌” )。

  2.教师讲授诵读技巧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因此同学们要勤于读,认真读,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读。那么,如何才能读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关于停顿。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朗读中的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属于语法停顿,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为“、”、“,”、 “;”、“:”、 “。”、“?”、“!”、 “……”,这个长短的确定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朗读骈体文或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节奏停顿连而不断,与“、”停顿稍有区别。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这些将在具体的语段中提示)。

  关于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关于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太后盛气而揖之”中重读的词语应为“面”“盛气”;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如“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中重读的词语应为“亿丈”“不测”;表示结果或过程的补语要重读,如“却匈奴七百余里”“非抗于九国之师”,其中“七百余里”“九国之师”应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如“当此之时……”“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读。除以上五种外,句子中某些重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常也需要重读,这是因不同的语境而定的,故放在具体篇目中指导。

  关于语气、语调。古汉语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应读出句子的特有语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3.课文诵读指导

  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领读,齐读) (尝试背诵)

  第二自然段 (让一位诵读基础好的同学先读一遍)

  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领读,齐读)

  第三自然段 (学生齐读)

  诵读指导: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

  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领读,齐读三段) (再齐读一遍)

  第四自然段 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齐读,然后指几名学生读) (尝试背诵)

  4.听录音,取长补短

  三、课堂小结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好文章我们更要认真读,仔细读,在读中品味其意蕴。

  课后作业: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和难点: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在教师对文言文技巧的讲解帮助下,完成课文翻译工作;并归纳和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

  一、激情朗诵导入课文

  找同学朗读,老师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接着检查背诵,有些地方背得不是很准确,让学生思考其原因,老师给与修正。

  二、分组合作翻译全文

  1. 教师讲解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即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例如:

  原句:郑 人使我掌 其 北门之管。

  │ ││││ │ │ ││

  译句: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所谓意译就是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按原文表达的大意翻译。

  例如:

  原句: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译句:(张衡)到职工作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

  为了准确表达文意,对原句中加点词语没有直译,而是运用了意译的方法。

  2. 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结合课文注释,利用《文言文常用字字典》翻译全文。

  要求:要尽量做到直译,直译不可在意译;把组内意见不统一或翻译有困难的语句交上来,进行全班探究解决。

  3.请各组推举代表,宣读翻译结果。并请其他组成员纠错。

  可能翻译出错的语句: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5)夫晋,何厌之有?

  (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⑿。吾其还也。

  对应的译文 :

  (1)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晋文公落难时候,曾经过郑国,不受礼待) ,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2)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3)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4)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5)晋国,何时才能满足呢?

  (6)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4.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上交疑难问题,用投影仪公之于众,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三、呈现习题检测成果

  1、下列两句中加黑的字的正确读音是()

  ①夜缒而出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A、zhuī gòng     B、zhuì gōng

  C、zhuī gōng     D、zhuì gòng

  2、“晋军函陵”句中的“军”字的正确意思是()

  A、军队   B、攻打   C、驻扎   D、包围

  3、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加黑的字的性质用法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既东封郑 ④又欲肆其西封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4、对下列句子的“之”字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⑴公从之  ⑵臣之壮也  ⑶是寡人之过也  ⑷许之 ⑸邻之厚,君之薄也  ⑹行李之往来  ⑺君之所知也⑻夫晋何厌之有  ⑼将焉取之  ⑽惟君图之 ⑾使杞,逢孙、杨孙戍之

  A、①⑴⑷⑼⑽⑾ ②⑵⑸⑹⑺ ③⑶  ④⑻

  B、①⑴⑷⑼⑽⑾ ②⑵⑸⑹⑻ ③⑶⑺

  C、①⑴⑷⑼⑽⑾ ②⑵⑻   ③⑶⑺ ④⑹

  D、①⑴⑷⑼⑽⑾ ②⑵⑸⑹⑺ ③⑶⑻

  5、对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  是:判断词。

  B、既东封郑  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以……为疆界”。

  C、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D、越国以鄙远  鄙:边疆、边邑。这里用作动词:“当作边疆”。

  6、文中“许之”的主语是()

  A、郑伯   B、烛之武   C、秦伯   D、佚之狐

  7、与“何罪之有”句式同类的一项是()

  A、令以责之里正    B、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之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求人可使报秦者

  8、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    鄙远:鄙视边远地区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陪伴

  C、共其乏困     共:供应

  D、若不阙秦     阙:缺少

  9、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黑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无能为也已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郑即知亡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

  A、“已”和“矣”相同,两个“焉”不同。

  B、“已”和“矣”相同,两个“焉”也相同。

  C、“已”和“矣”不同,两个“焉”相同。

  D、“已”和“矣”不同,两个“焉”也不同。

  1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往来”一句中加黑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请客的主人  行装   B、宴请的客人  行装

  C、宴请的客人  使者   D、请客的主人  使者

  11、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九月甲午”“甲午”是以干支来纪日,干支纪日并不是每月初一即“甲子”,故换算成公历日期很麻烦。

  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烛之武”,姓烛名武,“之”是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又如“佚之狐”、“介之推”。

  C、“是寡人之过也”“寡人”古代国君自称的谦辞,本义是“寡德之人”。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仁”此指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的道德规范的总称。

  (选出12~17题所示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

  1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A、因为郑伯对晋不友好,并且对楚国怀有二心而背叛了晋国。

  B、因为郑伯对晋不友好,并且对晋国怀有二心而与楚亲善。

  C、因为郑伯在晋国时不礼貌,并且对晋国怀有二心而与楚亲善。

  D、因为郑伯在晋国时不礼貌,并且对楚国怀有二心而背叛了晋国。

  13、①敢以烦执事  ②唯君图之()

  A、①哪敢用灭亡郑国的办法来劳驾您的臣下②只有您能对付得了他

  B、①哪敢用灭亡郑国的办法来劳驾您的臣下②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C、①那就请您劳累(一番来把郑国灭亡)②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D、①那就请您劳累(一番来把郑国灭亡)②只有您能对付得了他

  1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我未能在早前重用您,现在情势危急却来求您,是我的过错。

  B、我未能在早前重用您,现在情势危急却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C、我不在早前使用您,现在情势危急了却来求您,是我的过错。

  D、我未能在早前使用您,现在情势危急了却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15、邻之厚,君之薄也。()

  A、邻国国势增强了,就显出您的国家力量薄弱了。

  B、邻国国势增强,就等于您的国家力量削弱了。

  C、邻国如果强盛了,就显出您的国家力量薄弱。

  D、邻国如果强盛了,就等于您的国家力量削弱了。

  16、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A、郑国来往运送行李,秦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B、秦国来往运送行李,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C、郑国的外交使节经过秦国,秦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D、秦国的外交使节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17、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A、如果秦国不受伤害,将从哪里得到它所需要的东西呢?

  B、(晋)如果不去损害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要取得的土地呢?

  C、(秦)如果不使晋受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要取得的土地呢?

  D、如果晋国不受伤害,将从哪里得到它所需要的东西呢?

  18、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信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秦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⑥

  19、烛之武的话中表现外交词令中婉曲表达方式的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D、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20、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法,实不足取。

  21、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不仅撤了兵,而且和郑国订立盟约,派兵驻守郑国都城。

  B、秦退兵后,晋臣子犯请求晋文公赶快攻打郑国,但晋文公认为不可。

  C、晋文公认为,没有秦穆公的力量他是不能回国为君的,借人之力反而去蒙蔽欺骗人家是不讲仁义的。

  D、晋文公还认为,丧失了人家所给与的恩赐是不明智的,用分裂代替和好,这也不算是武勇。

  第三课时

  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于典型环境中抓住人物形象的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来鉴赏人物的方法;

  2.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和不顾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古语导入:

  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又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后人又把这个意思具体化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国家处于危险的境地,作为一个有良知有道德的人,岂可袖手旁观?今天让我们领略一下救国于危难之际的英雄烛之武的风采吧!

  二、了解方法 鉴赏人物

  (一)孔子说过这样的话:“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 “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可见观察一个人就要既听他怎麽说又要看他怎麽做。这对于我们鉴赏人物来说,就是抓其言行,分析其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请同学们在寻找人物描写的基础上,以组为单位来分析人物形象。

  (提示:

  1.要弄清人物是在何种情况下说了这些话。包括人物的身份,人物的境遇,人物所处的环境,听话人的身份等,这些都是理解人物形象的因素。

  2.要弄清人物是在何种情况下做了这些事。包括做这件事的目的,做这件事的主观情感,做件事的效果等,这些也都是理解人物形象的因素。)

  (二)学生寻找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然后在教师的提示下进行讨论。

  另设置提示性问题,以备学生不知如何鉴赏人物时使用。

  1.对于自己长期以来不被重用,烛之武是如何说的,但为何他最后又答应去游说秦王呢?这表现了他的什麽品质?

  2.烛之武“夜缒而出”,可是要面对拥有虎狼之师的秦王呀,这表明他是一个怎麽样的人呢?

  3.面对秦王,烛之武侃侃而谈,最终游说成功,这又表明他是一个怎麽样的人呢?

  ……

  (三)展示结果:

  1、烛之武:

  (1)志士。

  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勇士。

  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3)辩士。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2.郑君 :

  (1)善于纳谏

  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2)勇于自责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

  (3)精于言辞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

  3. 佚之狐

  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

  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总结: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写人的,尤其是叙事性作品,人物形象往往是作品的重心,作家也总是借助人物的塑造来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美学观点。因此,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尤其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时候,应当重视人物鉴赏。人物形象塑造的丰满圆润是衡量一个文学作品 好坏的重要条件。而作为读者我们也要学会如何去鉴赏人物形象,因为这是解读文学作品的桥梁。

  三、结合习题 探讨春秋义利观

  请联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课后习题3来说一说烛之武使秦退兵说辞的弊端。

  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参考答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能解燃眉之急。正如吕祖谦所说以利说秦后患无穷,假如又给予秦更大利益者,秦必违背誓约,兜买郑国。因其正是为了个人利益,在给盟国晋国知会的情况下背盟退兵的,更甚者秦王还留下了杞子逢孙杨孙帮助郑国戍守都城。同样他也会为了个人利益,放弃郑国。春秋无义战,这也正是原有道德沦丧的结果。果然两年后,晋文公死了,适巧杞子又得到了掌管郑都北门的机会。杞子立即将此情况密报秦穆公,建议秦国“潜师以来”,征服郑国。秦师行军到滑地,适逢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去做买卖,义勇的弦高以四张熟牛皮和十二斗牛假意犒赏秦军化解了这场危机。但就此亦看出春秋时各国交往关系的亲疏是受到各自利益决定的。而烛之武以利说秦,后患无穷。

  再者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强调淡化物质追求,推崇精神的丰厚。他们提出先义后的义利观,试图以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来修正社会的物欲现实主义,但这种美好的构想在崇尚武力征伐的春秋时代就如同浮云一样,看着美丽而又不够现实。不过这种舍利取义的思想逐渐被演化为舍生取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和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最后进一步表现为一种高尚的爱国主义行为。

  四、结束语:

  横批:一言救国

  上联:国危,志士不以个人得失计;

  下联:言锐,勇者无有懦夫生死忧。

  板书设计

  郑 秦晋围郑 危在旦夕 转危为安

  烛之武 临危受命 夜缒而出 智说秦君 秦君乃还 晋亦去之

  教学反思:学生对我所设计的最后一个探究题很感兴趣,为何呢?他们不明白,前一课还被肯定的的人物,怎麽到了后一课时又被推翻了。我必须向学生们解释我们肯定的是烛之武的辩才和他于危难之际不顾安危的救国的大义之举,而以利说秦的恶果恐怕也是他没有想到的。关于这一点我想学生们还没有学会站到历史的高度来客观合理的看待历史人物,这其中带有太多的个人感情色彩。再者学生对我所撰写的对联很感兴趣,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让学生们试做,失去了一个培养学习语文兴趣的好时机。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