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日期:2022-06-14

这是《父母的心》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 学习通过曲折的情节来展示人物个性、表现主题的写法。

  2.感受小说“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的风格特征。

  3.体会至爱亲情,并珍视亲情。

  教学重点:

  领会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 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教学难点:

  感受小说“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的风格特征。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有句谚语: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笔下,父母又有一颗怎样的心呢?

  板书:父母的心

  读读课题

  二、了解内容,进行总述式概括

  1. 走进故事,阅读课文。要求:用自己的方式速读课文,了解内容。

  2. 讲述故事,简练概括。简单的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一颗崇高的爱心。

  学生说,教师随机作点拨。

  3. 课文围绕送与不送,写了这对夫妇作出的几种决定?每次做出决定的理由是什么呢? 时间 决定 表情 理由 当天傍晚 送走大儿子 眼含热泪 难割难舍 可以过好日子、继承家业、

  一百元酬金

  第二天早上 二儿换大儿 无精打采 长子是接班人

  第二天傍晚 女儿换二儿 失魂落魄 长得和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

  第三天上午 要回女儿 痛哭失声 太小 冷酷无情

  三、妙点揣摩,进行多角度评析

  1. 你认为他们换孩子、要孩子的理由充分吗?

  明确:三次理由前后之间很矛盾,基本上是借口。但是这些理由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尽管家境贫穷,但孩子毕竟是父母的心头肉。因此无论失去哪一个孩子,父母的心都会很痛苦,但正是如此才更能表现出他们对子女无私的爱。

  2. 你能体会课文中父母的心吗?请大家试想一下,如果用笔为这颗心涂上颜色,你会涂上哪种色彩,为什么?

  3. 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不是更能体现父母的爱子之心吗?文章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如果一开始就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 爱子之情。

  这样写的好处:(1)符合生活的真实;

  (2)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使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3)产生感染力,打动读者。

  四、评说人物,进行分层次表达

  1. 小组讨论:你认为是把孩子送出去好还是不送好?说出你的理由。

  明确:送与不送都是爱。最后,“爱子女之心”战胜了“优越的条件”,主题得到了表现。

  2. 文章结尾写到“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我们为他们的团聚感到高兴,大家设想这一家六口的生活。

  明确:比如担心主人公的命运;他们能否度过艰难的岁月;他们会不会真的“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等等。

  过渡:其实大家的担心也正是作者的担心,我们读这篇小说时,似乎能嗅到一丝淡淡的感伤,这是为什么呢?

  3.介绍作者: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这是他作品的共同风格。《父母的心》同样具有这种风格特征。这也许和他本身的经历有关。他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一种哀怨的情调和伤感的情绪。有人说,正是这种经历催生了这篇文章的诞生。(出示投影)

  小结:相信每一位读者会祝愿这对父母浓浓的爱心能劈风斩浪,克服千难万险,让全家六口健康而幸福的活着。

  五、拓展留余,结束下课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爱是相互的,在我们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回报父母呢,比如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对他们说一些话……

  板书设计:

  变的是情节,不变的是爱心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