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高二下册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日期:2022-06-12

这是高二下册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红楼梦》在写人肖像和语言上的突破和创新之处。了解什么样的人物肖像和语言描写称得上个性化。

  能力目标:通过品析王熙凤个性化的肖像和语言描写,提高学生鉴赏小说人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设置情境,感受《红楼梦》塑造人物手法上的奇妙之处,增强学生对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热爱,促使学生主动阅读原作。

  教学内容:

  品析王熙凤个性化的肖像和语言描写

  教学媒体:幻灯,影视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景:幻灯片1,背景音乐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插曲《枉凝眉》

  教师导引:《红楼梦》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流小说,关于这部作品,人们已经说了千言万语,大概还有万语千言要说。这节课我们也来说说其中的人物,说谁呢——王熙凤。

  二、分析王熙凤个性化的肖像描写

  教师导引:我觉得王熙凤是曹雪芹胸中第一得意人物,写她的文字也是得意之笔。

  首先,对王熙凤的肖像,作者就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同学们昨天初次接触这段文字时,就被王熙凤妆饰的华丽和繁复弄得眼花缭乱。现在我请一位同学再朗读描写王熙凤肖像的文字,其他同学思考,曹雪芹想通过这段肖像描写塑造一个怎样的王熙凤?或者说你从这段肖像描写中看出王熙凤的哪些特点?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朗读描写王熙凤肖像的文字。

  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结合同学们的分析,我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曹雪芹在刻画人物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主张写人要新鲜别致,要个性化,写人肖像不能千人一面,写人语言不能千部一腔。在描画王熙凤的肖像时他就在努力实践自己的创作原则,不仅画其形,而且传其神。在有限的文字内传达给我们关于王熙凤丰富的信息。《红楼梦》的评点人脂砚斋读到这里,忍不住赞叹到:“试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人追像至此者?写人肖像能如此勾魂画魄,难怪脂砚斋的口气里尽是得意和骄傲了。”

  三、分析王熙凤的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一)一人一口

  教师导引:当然,要刻画出有个性的人物,光靠描写肖像是不够的,下面我们来领略王熙凤的语言风采。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我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第5第6自然段中描写人物对话的文字。

  学生活动: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导引:从这段对话里,我们获得了一个印象:王熙凤很会说话。用《红楼梦》22回中薛宝钗的话说,就是“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红楼梦》中写了不少能说会道的人,比如林黛玉,但我们绝不会将他们的语言混淆,那是因为曹雪芹赋予了人物最个性化的语言。语言的个性化通俗的说法,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一个人有一种说话的声音口气,一百人有一百种说话的声音和口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说话的特点,语言文雅或者粗俗,词汇丰富或是贫乏,语速或快或慢,都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性格、学识、经历等密切相关。比如下面这段话就只有薛蟠这样的人才说得出来。(出示幻灯:幻灯6:薛蟠道:“谁知老胡和老程他们,不知哪里寻来,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藕,这么大的西瓜,这么长这么大的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猪、鱼……”)

  教师导引:为了突出薛蟠的胸无点墨,突出他的呆傻气,曹雪芹精心设计了他的语言:词汇贫乏,用语幼稚,只能说“粗、长、大”这样的小儿语。而且这段话连用5个“这么”极富有形象性。我们好像看见了薛大傻子因为无喻可比而急得连说带比划的可笑模样。刚才借薛蟠的话分析了人物语言和其个性的关系,下面我们以王熙凤的一段语言为例,请同学们进行讨论分析。从这一段文字看,王熙凤的语言有什么特色?从中你能看出她怎样的性格?

  出示幻灯: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教师指导问题:1、王熙凤夸林妹妹标致,为什么说“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2、她这一番话是说给林妹妹听的,在座的贾母、三春、听了会有什么感觉呢?3、王熙凤刚夸完林妹妹,又去同情林妹妹命苦,说话间跳跃性这么大,是不是有些不得体呢?4、王熙凤怎么表现出她对林妹妹美貌的惊叹,哪些词语特别关键?

  教师总结:王熙凤的语言算不上文雅,但绝对称得上巧妙、委婉、妥帖。(板书)她的这番话既达到了自己献媚的目的,又使得在座的人皆大欢喜,吹捧林妹妹的美貌我们不觉得肉麻,感叹他的不幸我们不觉得唐突,特别自然,特别得体。这就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领教了王熙凤的八面玲珑,圆滑乖巧。这就是个性化的语言。

  (二)一人百口

  教师导引:当然,语言个性化并不等于这个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说话都是一种腔调,一幅神气,如果这样人物就会显得脸谱化,曹雪芹特别善于设计一人和多人对话,让她对什么人说什么话,通过写一人百口来丰富人物的性格。同学们自由的朗读一下课文第5第6自然段中写王熙凤和众人对话的文字,想一想,对不同的说话对象,她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从中你还能看出她的其他什么性格?要求——笔到:画出王熙凤语言中值得玩味的地方;心到:揣摩这些标点和词句表现了王熙凤什么样的心理或性格;口到:模仿王熙凤此时说话的口吻,有表情的朗读。(分组读)

  学生朗读思考

  学生发言: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总结: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写一人百口是为了从不同侧面塑造人物,写王熙凤和多人对话是让我们从多个角度认识和了解王熙凤的性格,她对上阿谀奉承,对下颐指气使,非常虚伪善变、喜欢炫耀和卖弄。善写一人百口才是语言个性化的最高表现,这对我们的写作,也是一个极好的借鉴。

  四、观看影视片段,布置作业

  学生活动:下面我请同学们欣赏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的片段,看一看邓婕是怎样演绎这个角色的。同学们欣赏时,不妨把她和你心目中的那个王熙凤做一比较。

  播放影视片段:

  教师总结:在没看这个片段以前,我相信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王熙凤,五十多个同学就有五十多个王熙凤,看完之后也许只剩下邓婕扮演的这一个了。所以,影视艺术再形象,再逼真,由于缺乏观众参与再创作这个环节,就不可能使我们获得更深更美的精神享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希望同学们用看电视电影来代替看原作。

  布置作业:观看电视剧片段后,从下面任选一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1. 她是我心目中的王熙凤。

  2. 她不是我心目中的王熙凤。

  五、结束语

  前不久,央视举办了名为“红楼儿女二十年后再聚首的活动”,主持人的一句评点让我感触很深“他们相聚在央视《艺术人生》,眼泪与欢笑仿佛在说:他们用20年的时间,才开始读懂了自己演过的那部流传200年的名著。”这话也告诉我们,《红楼梦》是一部耐人寻味,百读百新的作品,它完全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读它,爱它。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