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2
这是《祝福》教学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文本分析
本文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的第二个板块“永远新的旧故事”。本文的内容是:主人公祥林嫂在封建礼教思想浓厚的鲁镇的鲁四爷家做帮工,她寡而再嫁,嫁而再寡的不幸,不但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反而一步步被歧视、被孤立、被抛弃,最终行乞街头,孤寂地死在新年的祝福声中。本文的特点事:主题深刻,对以封建礼教为代表的封建文化进行反思与批判;人物独特,塑造的祥林嫂形象是一个寡而再嫁,嫁而再寡,厄运连连的没有人生春天的女人;情节巧妙,先用倒叙手法突出悲惨,再用顺序手法展示祥林嫂每况愈下的悲惨人生路;环境典型,鲁镇和鲁四老爷家两个一大一小的环境都有浓重的封建礼教氛围。
二、学生分析
学生需要从中学习到的是:深刻的反封建文化主题的展现,独特的祥林嫂人物塑造,巧妙的倒叙情节安排,典型的封建礼教环境创设,提高小说的解读水平。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在认知上,对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和环境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情感上,对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体会。学习本文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诵读法、探究法等自主学习的方法。 目标阐述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说出祥林嫂的特点和借此表现的主题;
(2)能解释情节的特点和表现主题的作用;
(3)能阐述环境的特点和表现主题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在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中运用诵读的方法;
(2)能在理解课文主题的过程中运用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感受祥林嫂命运的悲苦和精神的孤寂;
(2)能体会作者对祥林嫂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礼教文化的深刻批判。
(二)教学重点
能说出祥林嫂的特点和借此表现的主题。 教学难点 能体会作者对祥林嫂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礼教文化的深刻批判。
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提问法、点拨法、多媒体展示法等服从学生学习需要的的方法。 过程设计 激发兴趣,走近“祝福”氛围 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在他的《大江健三郎自选随笔集》的自序中说:“世界文学中永远都不可能被忘却的巨匠是鲁迅先生。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挨近一点,这是我文学和人的最大愿望。”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学完鲁迅的《祝福》,我们对这句话或许会有具体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鲁迅先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导入课堂。)
(二)初读感知,交流“祝福”印象
教师不做任何预设和介绍,先让学生自主诵读课文,要求读出真切的体验和细腻的感受,然后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初读感受;要求真诚、细腻、个性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先在备用纸上写下来。时间8分钟。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相互感染,并互相评判,说说达到了三级要求中的哪一级。之后教师从每个小组中随机抽点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便介绍边自评和互评。随机发言结束后,再让三级要求都达到的学生代表自主发言。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感受,与学生交流:
我每次读完这篇课文,心里都很沉重,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再次读到这篇课文的时候,心里不只是沉重,而且是沉痛——祥林嫂,一个对生活有着火热之心的人,却因为一次次的不幸而被人们孤立,被社会抛弃,最后消失在冰冷的世界中,她的年龄才四十岁上下,她死前还带着对来世的恐惧。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课文形成自主感受,培养学生纤细的感受力。) 一探主题,剖析“祝福”内涵 主题要由内容由内容合理推出,因此分两步设计:先探究内容,后探究主题。
1.探究本文表达的内容
每人独立进行,边探究边写在备用纸上,用这样的句式开头:“本文写的内容是......”尽量可能体现“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题升)。时间5分钟。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互相评判,说说达到了三级要求中的哪一级,在交流中形成小组的最佳答案;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形成班级的最佳答案。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探究和概括(根据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情况决定说的内容和重点):
本文的内容是:在封建礼教思想浓厚的鲁镇(时间、地点),鲁四爷家的帮工的祥林嫂(人物),寡而再嫁,嫁而再寡的不幸(起因),不但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反而一步步被歧视、被孤立、被抛弃(经过),最终行乞街头,孤寂地死在新年的祝福声中(结果)。
2.探究内容蕴含的主题
每人独立进行,边探究边写在备用纸上,用“本文表达的主题是······”句式开头。主题要从内容推出,不能想当然,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时间3分钟。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互相评判,说说达到了三级要求中的哪一级,在交流中形成小组的最佳答案;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形成班级的最佳答案。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有意识让学生看出答题的深刻和全面):
本文表达的主题是: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寡妇的身心摧残和对国人的精神毒害,批判中国封建文化的糟粕。
并往下引导: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如何通过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要素的塑造和描写来表现的呢?下面我们依次探究。
(设计意图:明确的小说的主题,培养锻炼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准确的概括能力。)
(四)二探人物,赏析“祝福”描写
确定要探究的人物:祥林嫂,对祥林嫂的命运起到重要影响的人物:婆婆、鲁四老爷、柳妈和鲁镇的人们。分两步探究:先探究人物的特点,后探究人物的作用。
1.探究人物特点
每人独立进行,找出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然后用词语概括。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时间5分钟。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互相评判,说说达到了三级要求中的哪一级,在交流中形成小组的最佳答案;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形成班级的最佳答案。
教师也说说自己的理解:
(1)祥林嫂
特点:安分、善良、不幸
安分和善良表现在她眼睛的描写上,两次成为寡妇到鲁镇,都是“顺着眼”。
不幸表现在她两次到鲁镇,头上都“扎着白头绳”,表明都死了丈夫;脸色都是“青黄”的,表明生活艰苦;儿子被狼叼走而变得机械重复:“我真傻,真的”;她沦落鲁镇街头成为乞丐时的模样:“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2)祥林嫂婆婆
特点:精明、无情
表现在她把已成寡妇的祥林嫂当做商品来买卖;把祥林嫂的工钱全部拿走。将祥林嫂当成赚钱的工具和商品,根本不把她当人看。
(3)鲁四老爷
特点:只有礼教准则,没有人文关怀
表现在他对待祥林嫂始终如一的厌恶和排斥态度。其中最典型的是他的几次皱眉:祥林嫂初为寡妇到鲁镇他家,他“皱了皱眉”,因为“讨厌她是一个寡妇”;再成寡妇到他家时,他“照例皱过眉”,并且暗暗地告诫四婶不让祥林嫂碰祭祀的东西。当祥林嫂死在人们的祝福声中时,鲁四老爷并不感到难过和悲伤,甚至还厉声痛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讲理学的老监生,受过封建礼教“专业教育”的人。
(4)柳妈
特点:缺少“善”心的“善女人”
表现在她对待祥林嫂的取笑和挖苦的态度上:“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还表现在她用迷信思想来“启蒙”祥林嫂:“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所以必须“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结果让祥林嫂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精神恐惧,一直到死都在追问灵魂的有无。
柳妈虽然是一个信佛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吃素、不杀生”,可见她的“善心”并不适用于成为寡妇的不幸女人身上。
(5)鲁镇的人们
特点:冷漠,没有同情心
表现在当祥林嫂再成寡妇来到鲁镇时,“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表现在她们知道“阿毛故事”很“动听”时,就“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但当她们听得熟了,就烦厌得头痛;还表现在后来许多人对她额上的伤疤“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但“笑容和声调上”则“是在嘲笑她”。
2.探究人物的作用
如果把人物看做是表现主题的形式和技巧,那么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来表现主题的?先用一句话概括,然后展开精要阐述。要求准确、深刻、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时间5分钟。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互相评判,形成基本共识;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让每人都受到启发。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理解:
作者是通过祥林嫂遭受寡而再嫁、嫁而再寡的不幸反而遭到周围人们的漠视和厌弃,一步步滑向命运深渊,最后在人们的祝福声中孤寂地死在街头,来表现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这个主题的。
人们之所以这样对她,是因为头脑里都是封建礼教思想,都以封建礼教作为标准来看待她,所以都排斥她。她周围的人——鲁四老爷、祥林嫂婆婆、柳妈、鲁镇的人们,都是被封建礼教思想武装起来的人,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恶人还是善人。鲁四老爷作为“富人”和“恶人”,持着封建礼教的标准,厌弃和排斥祥林嫂,认为“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柳妈作为“穷人”和“善人”,也在封建礼教思想的“熏染”下,取笑和挖苦祥林嫂;而鲁镇的人们,同样持着封建礼教的标准,对待祥林嫂也都“冷冷的”,把她的故事“咀嚼赏鉴”成为“渣滓”后,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了。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进一步理解课文,提高学生鉴赏分析小说人物的能力。)
(五)三探情节,品味“祝福”过程
分两步设计:一探究情节特点,二探究情节作用。
1.探究情节的特点
每人独立进行,先探究情节特点,再对全文的情节进行划分,用简要的语言依次概括。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时间3分钟。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互相评判,形成基本共识;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形成全班基本共识。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理解(根据课堂焦炉情况决定说的内容和侧重点)
本文情节上的特点:一是完整,前有序幕,后有尾声;二是采用倒叙写法,先写祥林嫂死去的悲惨结局,再用回忆往事的方式依次介绍。情节可划分出以下几个步骤:序幕:介绍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结局:写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高潮:祥林嫂又成寡妇,再到鲁镇;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2.探究情节的作用
如果把情节看做是表现主题的形式和技巧,那么作者是怎样通过情节来表现主题的?先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再展开说说理由。在纸上写下关键词,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时间5分钟。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互相评判,形成基本共识;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形成全班基本共识。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理解(重点说说学生没有关注到的):
作者用情节来表现主题时,在技巧上,一是先写结局,突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加重主题的悲剧性。二是通过反复写祥林嫂的脸色和眼睛来展开情节,纵向地连在一起比较,就可以分明地看出她每况愈下的人生境况。而人们对她的态度也随着情节的发展越来越冷漠无情。因此,随着情节发展,读者对封建立礼教思想的“吃人”本质也越来越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体会情节的巧妙安排,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主题。)
(六)四探环境,体会“祝福”背景
分两步设计:一探究环境特点,二探究环境作用。
1.探究环境的特点
先探究环境总的特点,再从文中找出典型的语句进行阐释。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时间3分钟。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互相评判,形成基本共识;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形成全班基本共识。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理解:
该环境的特点是封建礼教氛围浓厚。一是从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的书房摆设可以看出。二是从鲁镇的人们对待祥林嫂的厌烦态度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认为祥林嫂这个寡妇是晦气的,是因为每人心里都有一把封建礼教的“尺子”。三是从柳妈谈阴司故事可以看出,她之所以认为祥林嫂死后要被阎罗王锯为两半,是因为心中有一个“一一女不嫁二夫”的封建礼教准则。
2.探究环境的作用
如果把环境看成是表现主题的形式和技巧,那么作者是怎样通过环境来表现主题的?先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然后展开说说理由。要求准确、深刻、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时间5分钟。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互相评判,形成基本共识;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形成全班基本共识。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理解:
作者把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放在封建礼教思想浓重的社会环境里来表现,让人们看到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这样就感性而又直接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具体说,作者创设封建礼教氛围浓厚的社会环境,既让读者看到了主人公悲剧的社会根源,也让读者看到了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毒害——一旦被封建礼教思想“武装”后,对待祥林嫂的不幸,都会形成统一的态度。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社会环境特点,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七)补充探究,深入“祝福”意蕴
在探究小说四个学习要点的基础上,每人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主探究,推寻答案。基本要求和原则是“四有”:有疑而问,有启而问,有本探究,有效探究。时间5分钟。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评判。然后每组推选出“四有”典型代表向全班介绍。
然后教师也提出几个问题(已经解决的不再提出)
1.本文标题为“祝福”,并多次写到祝福,有什么寓意和作用?
教师基本理解:“祝福”除了起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外,主要想告诉读者,祥林嫂的一次次悲剧就发生在祝福声中。通过对比,突出了主题。
2.倒序写法有什么好的阅读效果?
教师基本理解:一是能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二是能避免平铺直叙;三是能反衬突出悲剧氛围。
(设计意图:使学生更全面掌握地课文,锻炼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八)总结学习,回顾“祝福”收获
每人说一句结束语,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启示,要求总结收获准确、全面,总结启示深刻、独到。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互相评判,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的代表发言,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之后,随机自主发言。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总结:有人说:“一部伟大的小说,总是以作家对人生和对人的处境和命运的独特而深刻的感受、认识和发现去震撼读者的心灵。”《祝福》就是一篇“撄人性”的作品,它直通人性,直指人心,让每人都去思考,都去面对。让我们通过学习鲁迅的作品,不断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洞察能力,自主走向精神成长;同时从鲁迅作品中学习语言,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欣赏和运用能力,自主走向语言成长。
(设计意图:总结课堂,巩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九)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同时“得益于课外”,需要课外阅读。我向各位推荐鲁迅的杂文《灯下漫笔》,读完之后写下自己的一两句感想或评论,与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板书设计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