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0
这是《饮酒》课后议课记录,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饮酒》 《诗词五首》中的前两首是晋陶渊明的《饮酒》和唐杜甫的《春望》,都是传诵千古的名作。
我读了数遍,打算先《春望》再《饮酒》。我把我的这一想法发在朋友圈:“两首古诗《饮酒》《春望》合教,我想先教《春望》再《饮酒》,这是为什么?你们说说看!”很快,微信朋友圈里来了各种答案。
有说“杜‘入’陶‘出’”。
有说“季节。春?秋?”。
有说“由痛彻心扉到平静淡定,从什么都背着到一切放下,不痛不悟非人生”。
有说“由浓归于淡远”。
有说“从望到饮”。
有说“饮酒是更高的生活状态”。
有说“有我到无我”。
有说“战争之后就是和平盛世”。
有说“先沉重后轻松”。
有说“春花落泪到秋菊怡情”。
有说“格律诗到古体诗”
……
微信朋友圈真是个神奇的东西,一下子帮我汇集了许多文本的探究。朋友们其实在帮我做解读,他们都很聪明!可我没他们想得那么深远,初二孩子,该教到哪个程度,我得想想。
我的初步构思是“望——见——诗心”!
《春望》之“望”,《饮酒》“悠然见南山”之“见”,寻找诗人的心。所以,叫做“望见诗心”。这个题目,你们喜欢吗?
《春望》之“望”。
第一步,读诗歌,掌握情感基调。
第二步,“春望”,即望春,诗人“望”到了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第三步,追问“一字传神”。这四望中,哪个字写得最传神?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允许学生又多种说法,感受杜甫的语言艺术,但不要刻意挖掘)
第四步,望亲人。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以“烽火”承接“感时”,“家书”承接“恨别”,而亲人的“别”,正是由于战乱的“时”造成的。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终至烦躁不安,频频抓挠头发。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从章法上看,这一联是把前面分别抒写的“感时”、“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收结全篇。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第五步,全诗无“望”处处写“望”,全诗有“春”处处无“春”。你望到怎样的一颗心?——形象和主旨探讨,点到为止。爱国,和平,忧国忧民、感时伤怀
第六步,读古体诗《饮酒》,里面有一个字似乎可以换成“望”字,你觉得是哪个字?——“悠然见南山”的“见”。请问,能换成“望”字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这“见”,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还有一种版本将“见”字写作“望”字,苏东坡认为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因为“望”属于有意识地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而“悠然见南山”就好似在一种无意识之中,南山撞入了自己的眼帘。(不刻意求深,有所感知就可以)
那么,你又“见”到怎样的诗人?怎样的心?
以此打开这首诗的研读,理解诗人。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诗人在物我两忘和同构中领悟到了一种“忘言”的“真意”。这首诗既抒发了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又蕴含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这里的好些解读,给教师自己参考。课堂上决不能求深刻如此,重在感悟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
所以,这堂课,——望见诗心!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