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0
这是《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尤其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技巧的学习与训练。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懂得如何有效而恰当地处理叙事的详略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问题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整体感知、精读课文、品读细节等方法进行有效阅读。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方法。
3、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与思考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验,所有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愉悦。
教学流程
◆导入:
教师:同学们,请问在你们的成长历程中是否也曾经历过一些困难与挫折呢?面对困难与挫折大家又是怎样去面对和克服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点评。
教师:这堂课,老师就要带着同学们一起去看看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少年时,他又是如何面对困难克服苦难的?他的经历又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怎样的启示呢?
◆整体感知,概述故事。
教师:请同学打开书本,翻到《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下面,老师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的脱险对你也会有宝贵的启示。】
导语中说“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既然是“脱险”,是什么“险”呢?怎么会陷入险境的呢?又是怎样脱离险境的呢?时隔57年,65岁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次经历呢?说一说“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地朗读课文。
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完文章后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叙事要素来概述】,能够准确地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回答相应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复述与回答进行适当的点评与具体的补充。
◆精读课文,探究主旨。
教师:刚才,同学们经过认真的朗读,对文章内容和故事情节都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与把握。
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围绕以下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
(1)从课文的内容来看,标题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2)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又是什么意思?
(3)把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又该作如何理解?
(4)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呢?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教师:辅导反馈。
◆品读细节,创新阅读。
(一)学法指导
教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句话说的是同样的一部文学作品,不同人就会读出不同感受来。同样,一篇文章,除了探究文章的主题思想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多角度去阅读,这样我们的思维才不至于定势。多角度阅读,首先要确立角度,关键也在于确立角度。怎样确立角度呢?我们可以着眼于某一个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例如,评价课文中的杰利是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就是一个角度。这样的角度课文中有很多。
(二)确定角度
学生先说,教师启发、整理。
(1)父亲怎样教孩子脱险的?
(2)评论杰利。
(3)评论四个孩子。
(三)探究问题
(1)石架约有7米搞,搭梯子把孩子抱下来要保险得多,也简单得多,父亲为什么不这样做呢?他的做法有普遍意义吗?
(2)课文里的哪些地方写到杰利?请逐一加以评论。
(3)请评论四个孩子的行为。
(4)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5)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被困在悬崖上,你将会怎么办呢?
◆拓展延伸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你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你是怎样应对与克服的?你又从中得到什么经验教训呢?
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整理叙写成文章。
教学随想
其一、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解读文本应当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体验与价值观这三个纬度进行。假如我们单单从知识与能力这个角度来解读文本,那么就会把语文课上成枯燥乏味的知识记忆与技能训练的课程。假如我们仅仅从过程与方法这个角度来解读文本,那么就会把语文课上成简单机械的过程感悟与方法传授的课程。以上这两种教学方法都是片面的,因为都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却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特征。当然,假如我们只是从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目标这个纬度来解读文本,那么也会把语文课上成不伦不类的思想政治课或者心理辅导课。同样也是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所以说,语文教学的目标就应该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体验与价值观这三个纬度进行全面而完整地定位的。
其二、对于文本的解读,教师不能局限于语文教学参考等教辅资料里的那些专家、学者们为我们所设定的范围与思路,否则我们的课堂教学容易使学生养成被动接受与一味接受的习惯。一个思想成熟的人,他必定具备批判的精神、思考的勇气和创造的意识。假如我们教师老是把学生的学习与思维封锁在特定的范围之内,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失去丰富的想象力,丢失敢于批判的精神,丧失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可怕的是缺乏创新的精神;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可怕的是丧失独立的思想;对于一个公民来说,最可怕的是丢失思考的习惯。一个国家如果缺乏创新精神,那么它将难以持续发展;一个民族如果丧失独立的思想,那么它将难以雄立地球;一个公民如果丢失思考的习惯,那么他将难以开拓创新。鉴于以上原因,我们作为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就应该肩负起培养学生批判精神、思考勇气和创造意识的责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优秀品质呢?我们就应该从每一节课的教育教学开始。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创新阅读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创新阅读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其三、探索精神与探究意识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假如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探究意识进行引导与培养,那么我们的学生就有希望朝着创新型人才方向发展与成长。都说“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民族未来的希望”。假如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能够多培养出一些创新型人才来,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是指日可待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正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探究意识的教学方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