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0
这是《守株待兔》解读,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直以来,喜欢收听喜马拉雅的节目,这段时间,我在收听其间播出的《中小学古诗文同步精讲》节目。这是由著名诗人、词人、古文学家,深圳大学徐晋如教授讲授的内容。
为什么喜欢呢?从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角度来说,深刻而全面的解读,为我的教学提供了权威的参考信息。同时,聆听徐老师的解读,也促进我本人在古文学方面的成长。再说,他的解读,既有音频内容,也有文字呈现,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获取信息的方式。不过,我还是更喜欢聆听,在听之余,偶尔翻翻文字,也便于加强文本信息的理解和巩固。
为什么喜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徐老师的讲解,是要让小学生也能听的,所以他的语言深入浅出,感觉特别亲切,而又能让我们成人也能听得津津有味,这种极高的语言驾驭能力,最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学习的。
下面,我以他解读的《守株待兔》为例,来分享其精彩的解读。
首先,徐老师朗读了原文。接下来他说:“这个故事,老师小的时候学过它的白话版本,现在同学们就厉害了,直接学的是文言文的版本。”
这句话,老师说的很诚恳,对听众来说,成人听众可以找到那一段童年读书的回忆,而小学生受到极大鼓励。
接下来,徐老师讲了“宋”、“耕”、“者”、“株”和“走”等字的理解
讲这些难解字的含义,徐老师善用联系生活的方式,娓娓道来。讲解“株”字的时候,他说:“同学们大多没有做过农活,如果你做过农活,就会知道,一块田地,先要弄得很平整,然后还要去耕它,把地耕得松软了,才能播种。”
他的解读,除了正面讲解,也有批判性的解读。
同样在讲“株”字的时候,徐老师讲到:“田中有株,株是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我们可以说这位宋国的农夫,他本身就很不称职,因为他的田里面居然有没有被刨掉的树根。
徐老师还说到,课文的标点是有错误的。他说:“‘释’是放下的意思。谁放下了手中的耒呢?是宋国的这个农夫,所以前面都不能用句号。”
在谈到寓言寓意的时候,徐老师认为作者韩非子用《守株待兔》这个寓言试图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是他弄错了寓意。
从上述三次批判式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对故事中人物行为的批判,对文本标点的批判,对作者某些不足的批判,这是极度客观的评价。这些批判的观点,是老师凭着自身广博的知识,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理性判断,因而能得到读者的认可,从而很好地调动听众的兴趣,也能让听众获得理性的认知。
穿插故事,也是徐老师解读的一个特色。他在讲“宋”字的时候,讲述了西周建立的故事——听众轻松地了解了一段历史,也知道“宋”的意义
为了讲明《守株待兔》的出处,徐老师又讲了作者韩非子的故事。
徐老师讲《守株待兔》的寓意,非常精彩。他认为“这个故事实际表达的是,有的人为了极小概率的事件而放弃了大概率的事件。”这种观点,是与我们以往的认知不一样的,但他却用极富逻辑的语言,层层推理,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既给听众讲明了道理,而且促使我们思考,让我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正如徐老师所说的:“我们在读一些寓言故事的时候,要善于开动脑筋,要能多一个角度或者说多一种思维去解读它们。你经过这样的训练以后,你的思想就得到了解放,你的思维就会更加地开放,将来也能做出更有创造力的成就。”他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他对于《中小学古诗文同步精讲》践行了他的主张。
于是,我们在听他解读的时候,也是从多个角度获取信息,获得知识,不断成长。
《守株待兔》是一篇寓言,而对于诗词的解读,徐老师又是怎样做的呢?请打开喜马拉雅APP去搜索相关内容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