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9
这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说教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义务教育人教社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则童话,写于1845年,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不朽的传世之作。课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全文以火柴为线索,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使小女孩产生了美好的幻像,渴望得到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倡导学生的经历、感受、体验学生学习的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教师抓住情感线,步步深入,让学生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看到社会制度的黑暗,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句中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高段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根据以上理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美好的幻象。
与此同时,基于六年级学生年龄段的特点,理解含义深的句子,体会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的强烈不满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我在本课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由“不幸”引出“幸福”,质疑。
阅读教学中各个环节都要特别重视创设情境,激情激趣,因此,在开课时,我运用一首《为什么》的小诗激发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心,引入新课,学习课文小女孩冻死街头这部分,配乐有感情朗读直接把课堂悲凉的基调定了下来,这样的引入为学生进一步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课文的最后写小女孩幸福,让学生质疑,由此引出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的五次幻象。
(二)朗读感悟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
1.学习美丽的幻象和现实的残酷
让学生重点读文中写卖火柴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边读边思考:小女孩偶都看到了那些幻象?学生在读中感悟小女孩看到幻象的美好。想一想小女孩为什么会看到这些?
由美好的幻想引出火柴熄灭现实的残酷,体会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再问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擦燃火柴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课文中写小女孩檫燃火柴的部分。
2、理解重点句子,体会感情。
在学生朗读和了解了课文这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此时应抓住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以突出教学重点,攻破教学难点。然后让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有了理解与情感的积淀,教师引导学生引深原问题:为什么说小女孩冻死了也是“幸福”的,她真的走向自己的幸福了吗? 如果小女孩没有被冻死,她活了下来,接下来她的命运会是什么样的?小女孩只有在幻象中才是幸福的,现实只会带给她寒冷、饥饿和痛苦,也只有死亡才能让她摆脱这一切。死对小女孩来说是幸福的,这个幸福是悲惨的
(三)对比、升华
激发学生情感,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此时,学生的心灵已有所撞击,并对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产生了深切的同情心,于是,教师接着创设情景:此刻你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引发学生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感悟今天生活的幸福,和来之不易。
(四)板书设计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美丽的幻象 残酷的现实
悲惨的命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