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日期:2022-06-07

这是《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回顾质疑,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13《只有一个地球》。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你们对地球有哪些了解?

  板书:美丽渺小 资源有限 无法移居

  师:正是由于这种种的原因,文章在结尾处发出这样的呼吁——

  生齐读最后一段: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师:如果把这段呼吁凝结成一句话是?

  生: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师:为什么要精心地保护地球?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画出能说明原因的句子,还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感受。

  二、品词析句,精读感悟。

  1、从渺小入手,体会保护的重要性。

  生读第二段: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是一个半

  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大,不会再长大。

  生:从这段话中我知道了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师:哪位同学能抓住重点词语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我从“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发现作者为了说明地球的渺小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且“只有”更强调了这个数量在宇宙中微乎其微。

  生:从“一叶扁舟”我发现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让我们更形象的了解了渺小的程度。

  师:地球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可能很大,但在浩瀚的宇宙中它只是沧海一粟。(出示:太阳系九大行星图)而且地球表面71%都是海洋,只有29%的陆地养育着60亿人口,地球真是太渺小了,如果我们不去保护它,那么人类的活动范围只能越来越小了。让我们读出对它的担心和牵挂吧!(生齐读第二段)

  2、抓“资源有限”,体会保护的必要性。

  ⑴生读第三段,并谈体会。出示: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的枯竭。

  生:从这段中我知道了矿物资源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而人们却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枯竭。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更触动了你?(生:不加节制)

  师:什么是不加节制?(生:没有限制)

  师: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地球是无私的,她向人类慷慨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人类却不懂得珍惜。

  师:你能说说她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吗?(指名说:广阔的土地,金灿灿的粮食,连绵起伏的山脉,茂密的森林,丰富的矿产,还有江河湖海……)人类的祖先在这颗星球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地球最终得到的是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

  生:老师我知道矿产资源的形成不仅漫长,还需要特殊的地质环境,它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储量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会无矿物资源可用。

  师:请看这组数据。(引入资料)

  据有关资料表明

  现矿产资源维持年数:铜22年;铁61年;铝164年;许多稀有资源仅可用10来年。

  师:看到这组数据,你的心情怎样?

  把你的情感放入文中,大声地读出来吧!

  ⑵师过渡:第三段带给大家这样的理解和感悟,那么文章的下文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谁来给大家读读第四段?出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师:在你的朗读中老师发现你把“本来”这个词重点突出了,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本来”就是“原来”的意思,它强调了这些资源原先是可以再生的,而现在已经不可再生了。我想把这种强调体现出来。

  师:这位同学在体会说明文用词上很有方法,他首先解释了——(生:意思)又点明了它的——(生:作用),另外一点就是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好,同学们,我们把这个“本来”做个重点记号。

  师:谁还想读读这一段,也读出你想强调的词语来 ?(生强调“但是”)

  生:“但是”是个转折词,它把地球无私的奉献与人类无情的破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

  师:谁还想读出你的理解?(生强调“威胁”)

  师:老师发现,你不仅重读了“威胁”,还有些担忧。

  生:本来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是可以再生的,但是,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只至现在发生了很多生态灾难,我们人类早晚自己害了自己啊!

  师:这位同学已经在担忧我们人类的命运了,这威胁都来自于——(生:生态灾难)仔细搜索,我们生活中都发生了哪些生态灾难?(生列举)

  师:这么多的生态灾难,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让我们把这些词都重重的做个记号,用你那敏锐的心细细的品味品味这段文字吧!

  师:你只是看到了这些生态灾难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地球上的资源在逐渐的消失。

  生:我仿佛看到人们在洪水中挣扎。

  生:我仿佛看到人类正饱受饥饿与疾病的折磨。

  师:我想看了这段视频,你一定想说的更多。(播放有关生态灾难的视频)

  师:你想说些什么?(人类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家园,不要再为欲望和贪婪痛下杀手了;为了我们的生存,请珍惜我们仅有的资源吧!)

  师: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你的担忧、告诫,甚至是愤怒读出来吧!(指名读第四段)

  师: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的有限,地球的慷慨无私、人类肆虐的破坏……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板书:事实)难怪宇航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生: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师过渡:面对这样的事实,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生:不能!

  师:谁能从文中找出你的理由?

  3、认识不可移居,再次提升保护意识。

  生:因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师:这段中哪一个词最先跳入你的眼帘?

  生:至少。

  师:谁能用上体会“本来”的方法,说说你对“至少”的理解?

  生:“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

  师:你还想抓哪个词谈谈你的理解?

  生:老师我想从“40万亿千米”谈谈我的看法,在查阅资料时我知道了以目前一般飞机的飞行速度来估计,40万亿千米大约需要600万年时间才能到达。这个时间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师:这位同学抓住一个数字谈出了自己的理解,你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孩子。

  师:同学们,你们看,前面陈述的都是事实,而这部分是作者提出的——设想。

  师:设想就是假设,板书:假设,我们经常说用事实说话,为什么作者又做了这样的假设?

  生:就是打消人类无法移居的现实,突出保护地球的重要。

  三、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师过渡:正因如此,文章的结尾才有了这样的呼吁:

  师生合作朗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师:是啊,唯有这精心的保护,我们才会看到这样美丽可爱的地球。看视频:《美丽的星球——地球》

  师:老师看到你们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快乐,这都源于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此时此刻:

  出示:我想对地球妈妈说:

  我想对人类说:

  我想对自己说:

  师: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妈妈含泪的微笑。珍惜地球、保护地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齐读: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生齐读:只有一个地球!)

  四、作业。中国梦之健康海港

  师:保护地球,珍爱地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梦想,更是我们为实现“中国梦”应做的贡献,请同学们联系家乡的实际情况,想一想我们该怎样爱护家园,争当一个环保小卫士?并把你的想法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五、板书

  美丽渺小

  13.只有一个地球 资源有限 事实

  精心保护 不能移居 假设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